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瀚海唐儿归> 第739章 汝怎敢小瞧天下英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9章 汝怎敢小瞧天下英雄(1 / 2)

罗玉儿长长叹了口气,他这次确实被人捏住了软肋。

虽然曹延瑛是寡妇再嫁给他的,还带了两个拖油瓶,但在罗玉儿心中,这位曹家的十四娘,仍然有无比重要的位置。

这是他的白月光啊!

想当年,他罗玉儿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就瞄上了这个曹家的小娇娘。

而且当时,罗玉儿能感觉得到,曹延瑛也是对他有感觉的。

但是两人的地位悬殊太大了,他罗玉儿只是一个节度老牙兵的儿子,曹延瑛则是令公大王嫡长子曹元德的掌上明珠。

罗玉儿至今还记得当年曹延瑛要嫁人的时候,专门绕到罗玉儿值守的西门,投来的那一抹伤心眼神。

当然,罗玉儿也还记得,当日自己听着吹吹打打鼓乐声,潸然泪下的那个时刻。

这也是当初罗玉儿以曹氏归义军内牙兵骁锐,还果断跟随张鉊西走的重要原因。

也能想象到,等罗玉儿从于阗回来后,发现曹延瑛成了寡妇时,该有多么的开心。

拳头捏的咯咯作响,曹延瑛带到长安去的六个孩子,其中两个是曹延瑛跟前夫生的,一个是罗玉儿亡妻所生,两个是妾生,最小的那个,则是曹延瑛为他诞下的千金。

罗玉儿家这一支人人丁不怎么兴旺,他兄弟三人只有他长成了人,父亲这一辈也只有两兄弟。

所以在罗玉儿一下有了六个孩子之后,他父亲和叔父异常兴奋,认为这是罗家将兴的征兆。

万一有个什么闪失,罗玉儿已经不敢想象父亲收到这个消息之后,身体能不能扛得住。

“郡公,长安府来人了,曹元礼也在外面等着。”

就在罗玉儿思绪飘的有些远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亲护将虞侯的说话声。

曹元礼就是曹仁尊的长子,也是这次曹家与他的联络人,

罗玉儿闻言脸上悲伤的神色一扫而空,柔情也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凶蛮急躁的样子。

这是我罗大郡公的保护色,靠着这副标准武人的气质神色,不知道骗了多少人对他掉以轻心。

“你招呼一百甲士随我走,选咱们最信得过的兄弟,切不可声张。

还有,去通知郭广威紧守关城,无令不得开关门,晋昌镇上下,谁敢出营者,斩!”

郭广威是东归派郭家的人,目前就任潼关东关城巡检、昌国镇左营指挥使。

罗玉儿虽然不确定曹家人中一定掺杂了孟蜀来的旧将,但他已经意识到了这几千旧蜀军可能会有问题。

吩咐完毕,罗玉儿故作豪爽的走出门去,哈哈大笑着对曹元礼说道:“叔父,叔翁和二十一郎那边已经有信了。”

曹元礼其实早就受到了曹延存的通知,但他假装不知道的一挑眉毛,讶异的问道:“这么快吗?这才不过三日就能从长安府到潼关。”

罗玉儿装作兴奋地又笑了几声,心里不由得鄙夷了一番。

他刚不过说有信了,这曹元礼就笃定曹延存已经到了,如此做派,是在把他罗玉儿当傻子耍么?

“二十一郎是将才啊!这长安三卫这样的卫所军在他手里,竟然不输某麾下的晋昌镇禁军,他们傍晚就到西关驿,叔父且与某一道去迎接。”

曹元礼直到这时候,都还没觉得自己说错话了,他故作谨慎的靠近了罗玉儿一些。

“大郎的人手可准备好了,咱们这事能不能成,就看能不能控制住三卫了。

这些关中人,不似咱们河西自己人那般明事理,咱河西来的,都知道那裴远是什么人,哪能允许他这个奸臣把持朝政,这些关中人无甚见识,搞不好会鼓噪。”

罗玉儿信心十足的一摆手,“叔父放心,某这次选的三百人,都是平日里掏心掏肺养起来的,绝对靠得住。”

“那就好!那就好!”曹元礼摸着胡须,连说了两遍那就好。

“大郎如此深明大义,等到了神都,某等一定保你为三镇节度使,封王爵。”

所谓的三镇节度使,是曹仁尊等为罗玉儿开出的价码。

这三镇就是河中、河阳和陕州三镇,差不多就是把潼关以西到洛阳,都交到罗玉儿手里,还会封他为魏王。

听到曹元礼这么说,罗玉儿显得更加高兴,亲热的拉着曹元礼的手,往关下走去。

曹元礼一直在注意观察罗玉儿的神态,但怎么看,这位庆阳郡公都是那么一副粗豪的模样,没有丝毫异常。

西关驿是潼关以西的一个驿站,一般从长安到潼关,基本都会到这里歇歇脚。

罗玉儿带着一百余甲士,诈称三百,曹元礼身边也有十余甲士,趁着傍晚昏暗的天色,就从潼关往西关驿驰去。

至于为什么只带了一百余甲士,罗玉儿也是考虑过的,现今的情况,是皇帝出塞,已经十个月没回到国家中枢了。

这几月谣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但通通是不看好皇帝的塞北之战,都觉得皇帝只带了三万骑就贸然出塞极为冒险,也不可能取得什么战果的。

甚至有人开始把皇帝这动不动就喜欢带几万骑横行的做派,比作三国孙策。

言下之意很明显,江东小霸王怎么死的?不正是像皇帝这样喜欢到处去浪险,最后被人抓住机会了嘛。

当然也有人把皇帝比作昔年的后唐庄宗皇帝,只不过李天下喜欢的是伶人自己还会亲自上台,这位张无上天喜欢则是少年武夫,总喜欢没正事的到处浪。

有了这么两个例子在做对比,似乎在一夜之间,皇帝在人们的脑海中形象,并不是那么不可战胜,就像是突然从神仙变成了凡人一般。

所以罗玉儿才会如此小心,毕竟现在谣言满天飞,他的家卷又被人挟持了,要是跑去跟昌国镇的全体把事情和盘托出,下面的兵将信不信任不知道不说,长安府的曹延瑛和六个孩子,一定会有危险。

且曹延存和曹仁尊的突然变乱,让罗玉儿心里起了极大的警惕,他现在除了自身这一百余血盟弟兄以外,谁也不敢相信了。

连曹延存都会叛变,谁知道晋昌镇中有没有他们的同党。

西关驿中,长安三卫的三千五百卫所军狂奔二百里,终于是到达了这距离潼关不过数里的地方。

曹延存黑着脸,还是断然拒绝了下面几个指挥使来解除负重就地安歇的请求。

给出的理由自然是马上就可以进行换防,等换防之后才可以休息。

不过曹延存也怕士兵们现在就闹起来,承诺再等半个时辰,如果潼关还不来人,就可以就地修整,生火做饭。

未几,就听的潼关方向马蹄阵阵,不一会前来给曹延存报信的曹元礼随从就到了。

曹延存一见顿时大喜,见一切顺利,于是赶紧吩咐让士兵们休息,准备生火做饭。

随后他更以慰劳为由,将三卫中百夫长以上的将官,全部召集到了临时的主帅大帐中。

既然被称作西关驿,这地方就不是什么荒凉之所,相反还挺繁华,是以曹延存很快就置办好了酒宴。

虽然只是些炖羊肉、炖鸡和有些浑浊的米酒,但足以让早已疲惫不堪的三卫将官满意了。

本来在张周军中,出任务是严禁任何吃酒的,但现在是顶头上司请酒,不吃白不吃,大部分将官都张口大嚼,开怀畅饮,只有少数几人,基本没动桌上的酒水。

待到众人吃喝的兴起,已经完全失去了警惕,外面传来响动,卫兵通报,潼关镇遏使、昌国镇总兵、渭南府兵马督监、庆阳郡公罗玉儿到。

三卫众将官立刻就安静了下来,人人站起来迎接这位位高权重的元从大将。

曹延存这时才感觉到,平日里看着一直被皇帝打发在潼关、长安之间来回戍守,好像并不受宠的罗玉儿,还是很有威势的。

不过还好,他现在加入了自己这方。

将罗玉儿迎了进来,同时罗玉儿带着的十余甲士和曹元礼、曹延存的心腹,也暗中穿上了内甲,手持利刃到位。

曹延存心里安稳了许多,他调整了一下心态,突然好似非常难受一般长叹了一口气。

众将刚刚迎接王罗玉儿,所以还没有立刻回到胡吃海喝的气氛中,曹延存这么一搞,动静还不小,因此众将都看向了他。

当下,立刻就有负责捧跟的心腹上前问道:“今日我等在此欢聚,还有罗公亲临,督监为何叹气啊?”

曹延存努力堆起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圣人北狩已经八月,至今未有消息传回来。想那漠北草原幅员万里,草原部族来去如风,不易捕捉。

这朝廷精锐只着单衣出了塞,如今关中都寒风凛冽,更别提漠北草原,若是有任何的损伤,置天下如何啊!”

下面的将官听的莫名其妙,这事情,是你一个区区京兆长安府兵马督监该这么操心的?

当然,有些敏锐的,已经觉察到不对劲了。

果然,曹延存话锋一转,立刻就说到其他方面了,“可恨那裴远,不念圣人提拔宠信之恩,于此国家关键时刻,大逞凶焰,祸乱朝纲,以致朝野不安,四民不宁。

我等身为军人,有安邦定国之则,岂能坐而视之?”

“对!朝廷有奸臣,咱们不能视而不见,督监身为曹氏宗亲,应该向皇后上书请命。”

曹延存的话音刚落,立刻就又有安排好的心腹喊叫了起来,甚至连曹氏宗亲的话都说出来了,给人一种好像这个王朝是张曹共有的一样。

而这一下,所有人都觉察到了不对劲,哪怕是一个一般接触不到高层政治斗争的百夫长,也在脑海里想起了变乱两个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