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仙侠小说>蜀山悬剑传> 第六百零四章 河阳大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零四章 河阳大捷(2 / 2)

徐璜玉一直挡在白复战马的左翼,不让白复往左移动。

徐璜玉运枪横扫。他拿捏的时间十分精妙,白复此时持枪在右手,假若白复不提枪变招,就会给他扫个正着。

倘若扭身横架,白复就会后背洞开,给迎面冲来的李秦授留出致命的破绽。

这正是徐璜玉、李秦授联手多年的合围之术,临阵杀敌,从未留过活口。

白复右手一拉马缰,将马带向右前方,顺势避开徐璜玉横扫之枪。

这一避,却正好冲在李秦授铁骑正前方。

李秦授胯下战马四蹄腾空,凶狠直扑;手中狼牙棒雷霆挥出,砸向白复头颅。

李秦授心中发狠“老子就是撞成重伤,也要取你性命!”

眼瞅着两骑就要撞个人仰马翻,骨折筋断。

电光火石间,面对扑来的李秦授,白复左脚马刺一踢马腹,右手一拽马缰,胯下骏马急停后,一个交叉步,轻松一晃,连人带马,轻松扣过李秦授。

凌波微步!

白复头也不回,枪杆横扫,正中李秦授背后腰眼,一棍将其扫落马下。李秦授一口鲜血仰天喷出,扑地不起。

徐璜玉大惊,“断魂枪”在尚差寸许扫中白复之际,猛地抽身疾刺。枪势不减,刺向白复左肋。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白复左脚脱开马镫,右脚紧扣马镫,左手挽住缰绳,身体从马腹右侧侧翻,与地面平行,五钩神飞枪一钩,如同绊马索,竟将徐璜玉的战马绊倒。

好一招“海底捞月!”

若不是白复手下留情,这一钩,立时可将徐璜玉战马的马足削断。

徐璜玉的战马轰然倒地,将徐璜玉掀翻出去。

徐璜玉甲胄在身,轻身功夫大打折扣,一个筋斗落下,没有站稳,“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徐璜玉刚一抬头,冰冷锋锐的枪尖抵在他的颈下。

白复居高临下,手持长枪,睥睨地望着徐璜玉,冷冷道“来将通名,白某枪下不斩无名之辈!”

……

白复赶来时,正是唐燕两军胶着,战况最惨烈之时。

白复的犀甲军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尤其是白复,在河阳鏖战中,勇冠三军,悍猛绝伦。只要他策马冲阵,无一合之将。

大唐在“神通大将”李嗣业之后,再现一员身先士卒,所向披靡的虎将!

关键时刻,一员虎将能抵十万大军!

李光弼在城楼上看的分明。他一声令下,城楼上令旗急速摇动,并三触于地。

正是唐军发起总攻的信号!

唐军各部等待这一刻多时,数万唐军齐声怒吼,喊杀声震天!

数万唐军步骑倾巢出动,士气如虹,如潮水般冲向敌阵。

燕军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再无斗志,燕军全线崩溃,被斩首一千余级,慌不择路跳入黄河溺死者一千余人,另有五百多人被俘;

燕军大将徐璜玉、李秦授被白复生擒,伪燕宰相周挚仅率数骑仓皇遁逃。

伪燕河南节度使安太清也带着残部逃回怀州(今河南沁阳市)据守。

围攻河阳北城的燕军大败时,史思明尚不知战况,仍在进攻李抱玉坚守的南城。

直到唐军把五百多名燕军俘虏押到黄河边,向史思明示威。史思明才知道周挚已败,不得不率大军撤离河阳。

河阳之围遂解。

河阳鏖战,意义重大。

李光弼率领唐军,彻底粉碎了史思明速战速决、西进潼关的企图。

此战后,唐军士气大增,史思明铁骑不败的神话再次被李光弼打破。

至此,史思明一直被李光弼牢牢牵制在中原战场上,根本无暇西顾,更不用说要攻取长安了。

唐燕大军进入对峙阶段。

大唐朝廷这才放下心来。

……

赋水调歌头以遗之。然君才气不减流辈,岂求田问舍而独乐其身耶

文字觑天巧,亭榭定风流。平生丘壑,岁晚也作稻梁谋。五亩园中秀野,一水田将绿绕,罢稏不胜秋。饭饱对花竹,可是便忘忧。

吾老矣,探禹穴,欠东游。君家风月几许,白鸟去悠悠。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须不。更欲劝君酒,百尺卧高楼。

——《水调歌头文字觑天巧》辛弃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