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大明:我为皇太孙> 第八十七章 徐妙锦的关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七章 徐妙锦的关注!(1 / 2)

一行三十余人走出武英殿时,头上的日头已经开始往西倾斜。

这次的军事集会开了好几个时辰,谁都清楚这次改制就是定调之举。

军机处的成立已经势在必行,再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办好自己手中的事情。

而且接下来十年或几十年,大明军制应该就是按照此制运转,最多也只是进行微调。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改制,议起来容易,办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当中牵扯着大明近两百万军人。

裁撤的、对调的、换装的、人事调整的等等,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没有个两三年时间怕是无法彻底消化掉。

恐怕皇太孙也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迫不及待地把改制方案拿出来。

虽然想法有些残酷,但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太孙在为皇帝大行提前做的准备。

等到将来亲自接手的时候,便是一个全新且能够掌控自如的军事机构。

散会后,朱允熥马上就来到东暖阁报到,自知理亏的他此时小心脏跳动得很快,任何人头上有个爷爷管着都会很不适应,更何况他还有个真爷爷在头上镇着。

然而让他奇怪的是,这位皇帝爷爷并没有任何的异样,像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这让他的心中更是忐忑。

“皇爷爷!您?您就没有什么要问孙儿的?”

看着爱孙小心翼翼的样子,老朱差点忍不住笑出来。

他此时真的很想来一句‘哟!咱的皇太孙也会有怕的时候啊!’

他不喜欢有人欺瞒于他,然而爱孙做的事情都是堂堂正正,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因为那是他最喜爱、最看重的孙子,同时也是大明王朝的未来。

阻止吧,也没什么用,等他将来不在了,恐怕这个孙子还是会这么干,既然早晚都是这样那他还能说什么?

“允熥啊!爷爷打了一辈子仗,不算大明立国之前,仅是朝廷的大规模北伐就进行了十一次,你那几个叔叔就更不要说,爷爷希望你将来能以民为重啊!”

如此语重心长的话,很难想象是从洪武皇帝朱元璋嘴里说出来的。

但是没办法,集中所有留守卫成立‘中央军’,让他看到了爱孙好战的那一面。

虽然早有所料,但当他看到实际行动后,还是动摇了。

他真正想看到的是继任之君能成为一代仁义之君,而不是以武称雄的霸道之君。

父子俩一文一武,将来必能成就一段千古佳话!可惜事与愿为,儿子走得太早,让他不得不在最短的时间里另觅人选。

这个孙子哪都好,就是好战之心太强了一点,甚至还不惜亲自带兵,这是仁义之君所为吗?

居于上位者,当坐镇中枢,洞悉天下时局,而不是去逞将军之勇,但有所失,便是置江山万民于不顾,最后沦为千古笑谈,这让他如何放得下心?

老朱内心深处的想法朱允熥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那肯定说一声‘看人真准’。

朱允炆年号建文,结果因为削藩江山丢了,朱祈镇出征瓦剌,结果连人都被俘了,更是喜提‘战神’的荣誉称号。

有这么多前车之鉴在,他哪还会犯那种低级错误。

他现在真的很想说一句:‘皇爷爷,时代变了,长枪大炮才是未来的主流,尊严流于剑锋之上,真理只会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以最小的代价换回最大的利益,才是我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因为八字还没一撇,朱允熥也不好意思将这话说出来。

不管是枪还是炮,都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他不求能在短时间内跨越巨大的技术壁垒,但至少也要在对战骑兵的时候,能获得绝对领先的优势,这才是也成立并亲自统领新军的原因。

“皇爷爷之言,孙儿必定谨记于心!但孙儿想说的是,要不了五年,大明天下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时皇爷爷一定会明白孙儿今日的所作所为!”

掷地有声话语,让老朱精神一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