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女频小说>翻覆三国> 貂与蝉的纠缠(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貂与蝉的纠缠(二)(2 / 2)

张让、段珪劫持少帝等逃至小平津,(古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北,古时黄河重要渡口)在河南中部掾闵贡,逼迫下,投水自尽。少帝出逃时,随行只有十来人,后尚书“卢植”等连夜携“竹烛光”(放在小竹孔洞里的火心苗)南行,得百姓车马,乘骑南回洛阳皇宫。,一路不断有公卿前来护驾。至天明,刚刚到达洛阳的董卓闻讯前来迎接,于是少帝平安回宫。(至此皇宫之内一场大乱方告结束)

八月,董卓西羌军未至洛阳,何进已败,皇宫大乱,宦官张让劫持十四岁少帝出逃。董卓远见洛阳硝烟弥漫,带兵疾进,路上闻知少帝在北芒山附近(今河南洛阳北),带兵前去迎接,于是保护少帝还宫。董卓进京后,将何进、何苗(何进之弟)车骑将军,所统部众皆据为己有,又诱使执金吾丁原部将“吕布”将丁原杀死,归附于下,兵势甚盛。于是,董卓逼迫汉庭众臣,策免司空刘弘,自为司空。

九月,又胁迫何太后众朝臣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是为献帝。废立之日,诸臣皆悲切惶恐,却无敢言者。董卓随即鸩杀(用毒酒饮之而自亡)何太后,遂专制朝政。

董卓专制朝政后,拉拢士人为己所用,乃表典军校尉“曹操”为骁骑将尉。“曹操”素有大志,知董卓倒行逆施,不能成事,就不任职,变易名,从小道逃归乡里。

董卓大怒,行文郡县缉拿。途中“曹操”投宿故友“吕伯”奢豪之家,其子五人依礼招待“曹操”。“曹操”疑心吕家有害己之意,手持长剑杀死八人而去。逃至中牟(今河南鹤壁西)为鹤壁亭长所疑,带至县府。时捉拿“曹操”公文已至中牟,公曹知其此人即是“曹操”,但以世乱,不宜拘天下之雄伏法,请县令释放“曹操”。

“曹**里逃生,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年底,“曹操”利用在陈留的家财和陈留人“卫兹”的资助,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小军队,起兵征讨董卓。

夜深了,风静静地吹着,银钩般的月亮挂在天上。

月光下,貂蝉长发披肩,一袭白衣,她珠泪盈睫,今日,她至爱的夫君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下令射死,自己又被曹操抢到了他的府院,徐州城啊,为何你今日变得如此陌生,将军啊,你真应该多听听公台先生的话啊,貂蝉站起身来,轻轻地打开房门,朝吕布生前的房间走去,守夜的士兵不是很多,她小心地朝吕布的房间走去,生怕惊扰了梦中的人,她推开房门,一切是那么熟悉,她在房间里走着,环视着周围,突然,一个黑色的盒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将盒子拾起,轻轻掸去上面的浮灰,将其打开,是七星刀,还有写满了字的竹简,貂蝉拿起一些来看,上面只是记录了一些宫中的事情,可在其下的竹简,字变得潦草,好像故意不想让别人看出,她太了解吕布了,包括他的字……

“今天,义父命我去王允府搜捕曹操,曹操这厮真是可恶,竟然想要刺杀义父,亏得义父还对他那么好,当我来到王允的府院时,王允很镇定的迎我前来,我不客气地下令要我手下的西凉军开始搜捕曹操,可是,当我进入其中一间房屋时,一个女子背对着我,她仿佛发现了我的存在,转过身来,我惊呆了,世上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她说她叫貂蝉,是王允的义女,我看了她许久,她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来,可我真的无法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我觉得,我喜欢上她了……”“我知道,我马上就要被曹操下令处死了,在临死前,我感谢曹操,让我写下最后一记。对不起,爱妾,我真的真的无法与你白头偕老,荣辱与共了,我违背了我们曾经的誓言,对不起。爱妾,如若你可以看到,我想对你说,我真的很爱你,很爱你,貂蝉,就让我们来生再见吧......”

貂蝉看完了全部内容,泪水从眼中慢慢落下,竹简上留下了她的泪,还有吕布的泪......

第二天晚上,曹操的士兵都在庆功,貂蝉在白门楼翩翩起舞,为曹操唱的是吕布最爱的曲子“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曹操听罢,笑问貂蝉:“难道在你心中,我曹操还不如吕布吗。”貂蝉微笑,但笑中又带着一丝冷峻:“是,在我心中,将军是不如他,我夫君真诚,将军老辣,我夫君善良,将军奸险,我夫君多情,将军无义。”干笑两声,朝貂蝉走去,貂蝉一惊,拔出藏在衣中的七星刀,曹操连忙上前,貂蝉慢慢把刀贴近脖子,眼中带泪,脸上带笑,笑中又有带着一种坚定,突然,许褚的大喝分散了曹操的注意力,貂蝉手中的七星刀快速朝自己脖子割去,曹操一惊,欲夺刀,可此时,凌厉的刀锋划过貂蝉雪白的玉颈,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七星刀,貂蝉的泪眼朦胧中,最后看到的是吕布的淡淡的微笑。

“将军......”

天地之间莽苍苍一时多少豪强胜负由来不久长去如大江水奔流向远方

书藏万卷胸次广细数百代兴亡功成身退早还乡平淡心中事无语对斜阳。

切切情长总是痴,英雄无奈醒来迟。

一从赤兔奋蹄去,万古唯留驻马石。

养虎饲鹰不自值,志节何必更曾失。

应知大耳多无义,枉论辕门射戟时。

至今念念思悠悠,血染连环未忍收。

多记虎牢龙起处,何来三姓与人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