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 第 48 章(1 / 2)

大概了解了下一共派出去多少船队后,钟荧心里有了点新的想法。

哥伦布前往新大陆时,也就带了三艘船加90个水手,来回一趟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大黎不算朝廷派出的三支船队,民间几大造船厂加起来都超过十支了,以这样的概率性,发现其他国家也是必然的事,再算算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假设大黎所在的世界版图,与现在是一样的,大黎所在的大陆之外也有与之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家存在,那么等东西方国家有了交流后,双方之间一定势必会展开贸易,西方的金银器珍珠宝石香料,大黎的瓷器茶叶丝绸,这么看下来,完全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对等交易。

不行,她得再加点码,别国到时从大黎这赚了多少钱,都要几何成倍的吐出来才行,将异国王室的腰包掏空,用于大黎的经济发展,这不是更好?

所以还能卖给他们什么?不能是钢铁之类会壮大对方的产品,只可以是消耗品或装饰品之类价格昂贵,又没什么大用的玩意。

镜子,护肤精油,香水,口红,白砂糖

但是以上这几样敛财的好东西,除了白糖以外,都需要先将另一样东西做出来,玻璃。

水银镜需要玻璃,香水和口红需要精油,精油需要蒸馏,依然要用到玻璃。

只要有了玻璃,能做的事可就太多了,门窗、镜子、望远镜、近视镜老花镜、玻璃大棚等等。

一想到这些,钟荧深吸一口气,将眼前堆到房顶那么高的资料幻想赶紧挥走,一手握拳轻敲掌心,干劲满满地给自己打气:“那就先来提纯白糖和做玻璃吧。”

至于普通人学会做白糖会不会让朝廷减少大笔财政收入,这还不简单,让皇帝下旨除了官办或经他许可的制糖坊,不许民间私造不就好了。

再说了,古代制糖的原材料——甘蔗,普通人根本没办法大量获取,即使自家种了点,也不过随便做一点自娱自乐罢了,干扰不了市场。

在给别人讲之前,她自己先做了下功课,提炼白砂糖很简单,历史上在唐高宗年间就有人无意间发现了这种办法,只是到了明嘉靖时期才推广开来,所以在此之前,市面上还是以红糖为主,白砂糖要到了明代才问世。

将成熟的甘蔗榨汁盛入缸中,熬成黄黑色的糖浆,然后等待凝结成黑砂糖,冷却后切块就是古代的红糖了,或者也可以直接略过这一步,直接买市面上的糖就行。关键在第二步,用黄泥水淋过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会从漏斗流入下面的缸中,漏斗中留下的白霜,就是提炼过后的白糖。

原理就是依靠黄泥的吸附性,所以同理其他具备此功能的替代品也是可以的。用这种办法得到的白砂糖和现代精工产出的没法比,但是颜值和味道足以吊打当时的糖。

这头钟荧刚一讲完方法,那头就有商户们急急忙忙让人去找黄泥来提纯,抢的就是一个先机,谁先大批量做出来了,谁就能赚到更多的钱。

几分钟把白糖提炼法讲完,钟荧缓了口气,接下来要说的玻璃,才是她要讲的重中之重。

俗话说得好,不会做玻璃的穿越者不是好主播。

在没有查资料之前,她一直有一个误区,以为一直到清朝之前,玻璃都没有被发明。但其实在公元前3700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发明了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的玻璃器皿,当时限于工业技术,只有有色玻璃,中国考古出土的越王勾践的剑上就有一块蓝色玻璃,时间大概换算一下,大黎和其他国家估计也早就有了有色玻璃了,只是价格昂贵,没几个人用得起而已。加上她在的那会穷,没啥机会见见世面,也不知道这项工艺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她要讲的,当然是现代这种无色玻璃。

原材料大多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东西,石英砂和长石都是做陶瓷必备材料,石灰石也很容易,唯有纯碱有一定的困难。

说起纯碱,许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一提另一个名字人人都知道,苏打。一直到18世纪之前,古人获取纯碱只能依靠从碱水湖中蒸发结晶,但这种方法产量低级,产品质量不佳,完全没办法满足工业所需,一直到19世纪,有个外国人发明了人工苏打,工业发展这才迈上了新的台阶。

所以说,要制作玻璃的第一步,就是先大批量制造纯碱。

好在纯碱的制作方法不难,原材料都是现有的,步骤一共就三步,她自己这个文科生看了两遍都学会了,不难学。

回到卧室里,将门关上,钟荧指着将近两米高的穿衣镜,问道:“看到它了吗,想不想学这种玻璃镜的制作办法?”

看着比铜镜清晰百倍,纤毫毕现,仿佛能摄人魂魄般的镜子,叶相云压抑着激动地快要跳出来的心脏,尽量冷静地问道:“这个我们也可以学?”

“可以,不过,你们还少一样东西。”

没有回答弹幕上少了什么,她又走到梳妆台前,打开一瓶香水,对着脖子和袖口轻轻喷了一点,清新馥郁的果香霎时充盈着鼻腔,空气里都是甜蜜诱人的香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