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第92章(1 / 2)

夜幕已至,大部分人都熟睡的时刻,城里某一处却灯光大作,颇有种要通宵不眠的架势。

这里是朝廷紧急划拨出来的实验中心,专门用于研制蒸汽机所用。

地方宽敞,远离民居和集市,还有炉子和风箱,想打点什么东西也很方便。

方霁打了个哈欠,将煤油灯拿近了些,继续低头钻研手中的图纸。

自从白天照猫画虎地抄下来之后,他已经对着这张图,不眠不休地看了至少五个时辰了。

复杂的结构图,陌生的专业名词,表意不明的数字,让他在研究时颇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

一旁的孔竹笙则目不转睛地盯着炉子上一壶正“咕嘟咕嘟”冒着气的水,双手第不知道多少次极其自然地挠了把头皮,语气里满是极力压抑的崩溃:“蒸汽能到底要怎么转才换成机械能啊??我再看八百遍图纸都看不明白,方兄,你看懂了没?”

方霁放下图纸,揉了下发酸的眼角,叹气道:“隐约有一点眉目,这其中每一处结构都是如何运行,大体上已经明白了,至于要怎么样去做”

他苦笑一声,接着道:“只能大家齐心协力,试着往下做就是,遇到困难了再想办法解决,除此之外,也没更好的法子了。”

孔竹笙安慰他道:“这事急不来,钟娘子都说了,让咱们先试着研究,真等做出来,没个三五年怕是不行的。”

嘈杂刺耳的声音突然接连不断地响起,二人往工作台那边望去,原来是吕韦正霹雳哐啷地翻着找东西。

吕韦跟他们二人情况相同,都是真正热爱此道,一听陛下要组建人手来研究蒸汽机,自告奋勇跑来当免费劳动力的不起眼小官。

他脾气有些怪,说有其他人在,自己就不能专注思考了,于是自己一个人跑去另一头,离他两坐地远远的,全程都不与二人交流,只顾自己埋头研究。

方霁问了声:“吕兄,你那边如何了?”

吕韦翻看着手中的铁板,确定质量还算过关,满意地点点头,闻言看了眼二人,道:“不如何,一切都是未知的,你我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罢了,具体能不能成功,还得往后走着看。”

他用黑炭在铁板上画了几条线,然后拿起锯子,便准备开始工作。

孔竹笙走到他跟前,惊诧问道:“吕兄这么快就开始动手了?”

青年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沉声道:“脑子里过一千遍,不如手上做一遍更实际,不真正动手,就永远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方霁也走过来,看着吕韦忙活半晌,不解地问道:“吕兄现在准备做的是哪一处的结构?”

“节气阀。”吕韦手下不停,“我想试试,能不能先把最关键的一步给敲定。”

二人各自拿起工具,撸起袖子,异口同声道:“我们也来。”

一开直播,钟荧就放起了平炉炼钢的教程。

其实有比平炉炼钢法更好的,那就是转炉,可惜转炉已经完全是现代工业了,以现在的技术,再发展个三五百年才有可能搞出来。

古代冶炼,都是起高炉,直到19世纪下半页,才有人发明了平炉炼钢法。

比起传统的高炉,平炉的优势在于,熔炼速度更快,可以极大提升冶炼效率,更重要的是,高炉只能冶炼生铁,而生铁需要通过平炉或者是转炉炼钢法才能够炼制出来钢材,平炉既可炼铁,也可以炼钢。

在没有平炉的时代,炉子的温度达不到炼钢的需求,古人们只能用各种办法代替熔炼的步骤,如百炼钢、炒钢、灌钢等方法,若是以现代工业标准来看,这些根本算不上钢。

冶炼技术发展到大黎的时代,炼铁这一项已经十分成熟了,在钟荧没有教会他们做明制风箱之前,基本没有提升的空间,直到风箱出现,炉温达到新的高度,炼铁技术也随之突飞猛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