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第107章(1 / 2)

直播进行到现在,钟荧觉得,自己已经似乎没什么能给他们教的了,或者说,发展陷入了瓶颈,需要一个能打破常规的东西出现,让工业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毫无疑问,这样东西就是蒸汽机。

所有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粮食、教育、纺织、冶炼、轻工业等等,这些全在稳定发展着,甚至在传过去一大堆技术类书籍后,有些不用她教,那边的工匠自己就能研究出来了,比如玻璃镜、座钟这两样,就被他们自行摸索出来了,甚至为了公共卫生和收集粪肥,还仿照现代在各地建了公共厕所,有专人每天对它清理打扫,来往的商旅行人们再也不用憋得没办法,只能找隐蔽的角落随地解决。

这样一来,城市里的环境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人们真切的感受到这大半年来,因着官府对卫生的重视,疫病大大减少,患病的人数也远比往日要少许多,彻底认清了卫生与防疫之间的联系,对于环境问题更重视了。

得了病看大夫花的钱多,还是平日里注意些更费工夫,是个人都能算明白这笔账。

进了七月份,南北两地再次迎来大丰收。

北方的马铃薯红薯玉米南瓜,南方的蕉芋,每一样都是高产作物,按照惯例,仍旧是将收上来的作物留种,以待尽快推广至全国。

发展态势比预想的还要好,户部官员一合计,按照这样的产量,顶多再有三年,就能把这几样高产作物种遍大黎每个角落。

跟着丰收一起传遍全国的,还有朝廷的一道政令,这次跟百姓无关,是针对商户的。

政令里明确规定了,所有售卖的商品不得掺假,不得以次充好,一旦发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可举报至官府,一经查证,举报者可得到一定赏金,售假的商户会被重罚。

当然,若是没有凭据恶意举报者,也会受到惩罚。

此外,还有道令所有商户都振奋的好消息。

每个州府每年由各地百姓匿名投票,选出最得人心的一家商行,全国共选十个,每一家颁发一块御赐的牌匾,还能减免一定的税收。再从这十家商行里选出口碑最好的一家,成为当年的皇商,不仅可与朝廷合作,还能享受一整年的优惠政策。

既有名又有利,尤其是成为皇商的诱惑,几乎让所有商户都心动不已。

精明的商人们立刻就意识到了朝廷这么做的用意,无非是为了打击不良商贩,抑制市面上的假货烂货,他们这些有实力的大商行从来不会这么做,也犯不着这么做,因此对这项政策,自是欢欣鼓舞。

几乎在政令下达的当天,全国各大商行就展开了各式各样的花式竞争。

有限时买一送一的,有赠送小礼品的,有免费试吃试用的,还有搞会员制的,直播里看到的华国那些花样,几乎让他们完完整整地学了过去。

以往售假或真假一起卖的不良商贩,也急忙扫干净了所有尾巴,就怕被人举报至官府,真让门口挂一块黄布,还不如直接关门算了。

因此受惠的百姓表示,这样的活动可以多来些,他们完全不嫌多。

看着往日对自己挑三拣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掌柜们,突然放下身段,态度变得和蔼可亲至极,那感觉,怎是一个爽字就能形容的。

这样观察了两个月,朝廷发觉,不但没有引起市场混乱,反倒无意识间让商户们展开了良性竞争,不说买家体验,就是商品质量,也平均比过去提高了一截。

每一家都在想尽办法留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动脑子,如何才能让自己家的产品胜过同行的。

需求会催生发明,很快,他们又不断对商品进行升级换代,质量和包装隔几天就推陈出新,真正把内卷这个词的精髓学得彻彻底底。

压不住好奇,钟荧去看了眼大黎自己做出来的玻璃镜和座钟。

这两样都是工部的匠人搞出来的,现在就放在皇宫内。

镜子是正常铜镜大小,清晰度已经跟现代的没什么区别,唯一让她看着有些别扭的是,现代化十足的玻璃镜四周包裹着古香古色的金银雕饰,怎么看怎么格格不入,要是换成铜镜,肯定会更契合。

但是在清晰度面前,这一点小小的不融洽完全可以忽略,再多看两眼,还是挺好看的,匠人们的手艺没得挑,这要是放后世,都是能进博物馆的水平。

另一个座钟就更华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