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第68章 喜提十三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喜提十三库(1 / 2)

这夜,&nbp;&nbp;张廷玉于府中奉召进宫的时候并不紧促慌张,因他根本还没有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今日回京,从城门入宫门的路上都没有闲着,&nbp;&nbp;召了留守京中的怡亲王前去接驾,&nbp;&nbp;还令王爷入马车一并乘车入紫禁城,&nbp;&nbp;想必是趁着路上就问过了这些时日京中有无发生大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可谓是一丝时间门也不放过。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张廷玉奉皇上的勤政如圣旨,&nbp;&nbp;自己也跟着肝起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皇上信重,点他为机要大臣,&nbp;&nbp;参与吏部、户部、会考府等多处朝中要部,人人都道,本朝虽无宰相之名,&nbp;&nbp;但他张廷玉实则就有宰辅之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甚至皇上于今年过年时还施了一项大恩典许他将来配享太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张廷玉就如同被天降陨石砸中,&nbp;&nbp;与其说是惊喜不如说是见到天外来客似的整一个不可思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配享太庙,&nbp;&nbp;他是汉臣啊!本朝于他之前从无汉臣配享太庙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且纵观史册,从有太庙一说起,能配享太庙的功臣总不过二百余人,&nbp;&nbp;实在是一个皇上能给出的最好嘉奖不但是官职财富,&nbp;&nbp;更有名垂青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张廷玉再无旁念,&nbp;&nbp;就是使劲干。为了这份知遇之恩君臣之分,&nbp;&nbp;他就更要勤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要是不鞠躬尽瘁呕心沥血,&nbp;&nbp;他自己都觉得对不起太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倒是皇上还常劝张廷玉休息。用皇上的话说“于马车和轿中批阅公文,实伤目力,卿家切勿如此行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奏折繁多,张廷玉等人作为替皇上筛选折子的一线工作人员,既要保证把要紧有用的折子尽快筛出来递上去请皇上批复,又要保证被他们筛下去放在二批次的折子里没有漏下亟待处置的,&nbp;&nbp;可谓是工作又重又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上下班路上占得时间门太多,虚耗着张廷玉觉得甚是可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依旧在轿马上批阅公文,争取到了部里直接就往下发,或是往上递,做好第一流的中转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果然视力有些下降,张廷玉往太医院诊治过后,就收到了皇上御赐的西洋眼镜两架,同时还有房子一座——既然上下班路上耗时长,那就给你发房子,让你住近点,免得以后在路上批折子损眼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张廷玉更是觉得无以为报,继续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工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时他正在灯下写这一天见过的同僚,经手过得事情条目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了,这一天过完,甭管多晚,甭管身体多疲倦,只要没病到这一天爬不起来,他都会在晚上写密册,把这一日所见政事尤其是皇上召对之语,全部记录下来。[1]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人的记忆会出现偏差,总归是落在纸上更靠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而宫里来人宣他的时候,他还在伏案工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看表,皇上居然晚上急召,想来是有要事,于是张廷玉立刻收拾着出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夫人正让厨下做好了桂花糖羹点心,刚亲自送来想让他吃一碗呢,就听说宫中急召,老爷已经随内监入宫去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夫人姚氏只好将糖羹自己吃,边吃边对丫鬟道“老爷是从先帝爷起就御前听差的,倒也没见如此没日没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丫鬟不懂外头事儿,只是奉承道“可见老爷得万岁爷的器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姚氏自己用完了点心行吧,听说如今御前都备上了攒盒饭,各色冷盘茶点也都搁在南书房随意办公的大臣们吃用——起码不用担心他饿着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张廷玉并不饿,他坐在轿中,将皇上离京这小半月的事儿在脑中过了一遍。但这只是他的惯性,皇上骤然召见,多半不是为了询问他日常政事,否则今日下晌回宫后就可留下他细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皇上却是在见过十三爷之后,就没再召旁人,直接给太后请安去了,想来是对他们还放心满意,不再当日垂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那这会子叫他必然另有旁事。皇上这性子,实在是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有紧急军情。若是的话,是准噶尔?青海?藏地和硕特部?还是安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想到青海,张廷玉就想到现在在京里顶着虚官职,实则做无业游民的年羹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张廷玉其实跟年羹尧一样,都是康熙爷先提拔起来的人。在康熙一朝就是崭露头角的人物了,与李卫田文镜等人不同,不是皇上亲手提拔的臣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张廷玉常用年羹尧来提醒自己要做个谦恭懂事,一门心思做事的臣子。皇上是新君不假,但皇上登基时是三十五岁的新君,可不是五岁的新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先帝的为人比较广博深静,凡事都通一点,也十分讲究平衡。从儿子间门的势力平衡以至于诸位皇子夺嫡的热闹就可知康熙帝权数炉火纯青。儿子们臣子们勾心斗角,皇上就看着他们演,甚至伸手调拨着他们演,平衡玩弄多于决断,朝上就显得一片歌舞升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当今明显不同,他的性格在于强硬做事时专精一点,他不常玩各种平衡的花式,更擅以力破巧,不给官员们虚与委蛇的时间门,犯了错还想支吾一二那简直不可能。他的举动就直接在说看,坟在那,给朕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今宅子离紫禁城是近,以至于张廷玉才发散了一会儿思维,就已经到了宫门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到了宫里,臣子是不能再坐轿子的,只能步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张廷玉快步往养心殿走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是他走的再快,家离得再近。也不如今晚就正好宿在乾清宫西配殿的怡亲王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跟怡亲王今日在回宫路上就已经谈讲了一路,但还有些话尚未说完就到了紫禁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出了趟远门回宫第一要事当然是去给太后请安,之后又听说磁石事,放心不下往永和宫去了,便令人传话怡亲王夜里留在宫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时正好了,怡亲王就成为第一个跟皇上探讨甘特图的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怡亲王奉召进养心殿后看皇上神采奕奕,竟无下午初见时外出后的疲惫之色,又见屋内无人,就不禁兄弟私下里玩笑道“臣弟听闻,皇兄去见信嫔娘娘去了,果然之后神色大不一样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一向是觉得十三弟哪哪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太优秀了,而且太谨小慎微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己给他的优待他总是谦辞不受,显得生分了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十三爷亲近开玩笑的时候,皇上都很宽容,从不训斥不说,甚至很捧场,含笑拿笔指了指他道“你过来,朕给你看样东西,保管你神色也不一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清财务部部长兼审计局局长,每日经手事千头万绪的怡亲王,在皇上给他指画了甘特图的用处后,果然立刻上心起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眼睛也放亮了“这图虽然粗疏,但十分简明。皇兄,若是咱们将朝中诸事化为这种图形,作为日常备记,只怕比满篇蝇头小字,条陈纪要简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颔首“她宫中宫女太监的都识字不多,且没有极得用的。到了嫔位上,处处还要她自己操心。之前她的账目上就全是象形图,就是为了识字不多的宫人能看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些条框也是如此,为的是宫女们也能看懂,到了时辰可以提醒她行事。所以倒是简单明了,看过去清清爽爽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倒是咱们在朝上久了,文武都是熟谙文制之人,落于笔墨时不用典故都显得粗俗一般,许多时候反而累赘。”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真正有办事效率就好了,倒不用洋洋洒洒文辞精美一本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给十三弟看完,皇上就命苏培盛上前将永和宫中取走的图收好,自己坐于案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十三爷见皇上跟前铺开一张桌面大的纸,已经标好了今年剩下的月份与朝上几件大事,就道“皇兄是要自己再画一张图给张廷玉等人看?也是,宫中娘娘的笔墨总不好在朝臣手里传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边说边也寻了笔来蘸墨,准备跟皇上一起绘制图表。方才他已经弄明白了这种条形图的本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直接让出左侧一半的纵轴来让怡亲王动笔“将你想着今年要改的旧例写在上头,朕在这边选定时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又微叹道“活页册也罢了,但这样的图将来在朝上用开了,若有人在皇额娘跟前风言风语,指她后宫干涉朝政,就总是一桩罪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十三爷也跟着感慨“可惜信嫔娘娘并非在朝上做官的朝臣,否则说不定又是沈括一流的人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原本也担忧过,自己偶然抛出些非该时代的想法,会不会引得人注意。直到她开始看沈括的《梦溪笔谈》,这种想法就自然熄灭掉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沈括以一人之才,将北宋年间门几乎所有科学技术都往前推动了一步。甚至完全不搭边的学科都齐头并进——一边在数学上开发了高等等差数列,一边研究乐谱音阶写了好几本乐理书;一边改进天文仪器测算历法,一边收集医方写就医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甚至还是古代第一个给石油命名,试着炼制石油的人——抛开官宦仕途不谈,只说在科学发明上,沈括都不只是六边形战士,他简直是个十六边形战士。对了,包括姜恒现在用的磁石,人工磁化也是沈括的小实验之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看《梦溪笔谈》的时候就整一个膜拜。而皇上也对这套书极熟,拥有一套皇室珍藏版因沈括除科学发明外,还在水利和经济方面颇有见地,至今户部在盐政问题上,还在化用其稳定盐钞之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前些日子还就沈括的‘钱利于流’观点,让臣子们以此为题,写关于边境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条陈上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早就知道,永远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管中窥豹,北宋能出一个沈括,这漫长的历朝历代史书中亦有旁的天牛之人。可以说古兔的历史上真的是群星闪耀,光照万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农耕为主的自给自足经济中,勤劳的古兔从未落后于人,甚至在各方面一直是世界的领先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再想想自己这点跟‘办公效率’有关的想法,就觉得不过如此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现代教育带给人的是一种广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就觉得她天然聪慧,似乎什么都一点即通,其实正是拜现代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所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最终将其取名为军机图。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己画一遍,才越发觉得这图好用。也越发体会到了姜恒为什么要用很多可移动磁铁来代表进度,这图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计划通常是灵活变动的,总要涂抹重画很浪费时间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就给造办处安排了新活做一些大小不同的铁屏,并数千颜色各异的磁铁片送到养心殿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待张廷玉等臣子齐聚养心殿时,皇上已经带着怡亲王画完了第一张军机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