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第76章 发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 发奖(1 / 2)

宫中的洗三礼,&nbp;&nbp;细论起来倒没有外头那样繁琐热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孩子太小,一切都以平安为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尤其是这腊月里滴水成冰的,更不可能把小孩子真扔到水里去洗一遭。哪怕是热水也恐孩子着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此整个洗三礼,&nbp;&nbp;跟敏敏有关的事情,&nbp;&nbp;就是慈宁宫送来一个金盆,让乳母将敏敏在里面放了一下。姜恒在旁边看着,&nbp;&nbp;也就是襁褓沾了沾盆底,&nbp;&nbp;敏敏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之后的流程,&nbp;&nbp;都是内务府对着这金盆去施展祝福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虽说皇上之前急着观保回京,&nbp;&nbp;又令他入宫参加公主的洗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实际情况是,&nbp;&nbp;观保及时回了京城,也见不到女儿——哪怕是亲爹,&nbp;&nbp;也不可能进后宫见女儿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子公主的洗三和满月都分大宴和小宴,大宴是前头皇上宴请宗亲朝臣们宴席,主要流程就是御赐酒席,&nbp;&nbp;宗亲臣子们纷纷送上赞歌祝福恭喜皇上喜得公主,&nbp;&nbp;公主必福寿绵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观保赶上了这洗三礼,&nbp;&nbp;只是作为外祖父参礼的圆满,同时收获御酒三杯,&nbp;&nbp;接收了许多恭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后宫的小宴才走洗三的流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十三福晋等自然都要进宫添盆,对暂且见不到女儿和外孙女的觉尔察氏安慰道“夫人别急,等满月宴的时候,信嫔娘娘抱着公主出来就可见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觉尔察氏也就笑道“正是,虽说想得慌,&nbp;&nbp;但臣妇也知这寒冬腊月的,&nbp;&nbp;公主才降生三天,&nbp;&nbp;要真出来在水盆里折腾一回,&nbp;&nbp;才要心疼坏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待洗三结束,觉尔察氏就回到府中,开始全心期盼正月十六公主的满月宴。以至于府上这一年的春节,都过得马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敏敏的洗三礼结束后,紫禁城上下就如火如荼投入到过年的准备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整个备年和过年,姜恒都在月子中,完全不需要操心和应酬,可以说是躲了一大场清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甚至满月宴,也都不需要她来忙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太后宫里就一手包办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宫中久不闻孩啼声,终于多了位公主,太后这个年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跟年下入宫给她请安的内外命妇夸耀自己新得了孙女;第二件事就是给这个孙女筹备满月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太后十分自然将这个活揽走了,只跟皇上道“女人第一回生孩子耗的时辰久,身子精力耗损自然也大,这头一遭的月子可不能疏忽了!且信嫔入宫才两年,也没经过宫中满月宴的旧例,办起来想必吃力——偏生她又是做额娘的,必然想尽心办好,不让女儿满月宴出岔子,那可是要费神了。只怕信嫔还经不起这种劳碌。罢了,还是哀家多操点心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听出了太后的口是心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看额娘这样兴致勃勃的,皇上也就不戳破,只对太后做托付状“儿子原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不好开口请皇额娘费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太后闻言更喜,非常大度摆手“这有什么,为了自己的孙女,哀家受点累不算什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倒是皇上见太后不但一手包办,还说到满月宴后,想把孩子抱到慈宁宫带两天。就提前去跟姜恒说起此事,怕她心里过不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额娘久以当年朕被寄养于孝懿仁皇后膝下为憾,便是十四弟不在京中,皇额娘也不会让恂郡王府上的孩子常日留宿慈宁宫,正是免了母子分离之意……皇额娘将咱们敏敏抱去顶多也只是小住一两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见皇上跟她绕圈解释,不由笑道“太后娘娘喜欢敏敏,常抱去也好。臣妾第一回养孩子,要是有什么没想到的,太后娘娘瞧出来早指点就好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她是真觉得没关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现代职场人结婚生子,谁不求着盼着两边老人给带孩子啊,不然怎么开交?有的孩子是高需求宝宝很难带,要是指望当妈的一个人带,就没白天没黑夜的,早晚要累崩溃。尤其是产假结束后,更盼着有一边长辈能来搭把手,哪怕是只帮忙看着家里阿姨带孩子呢,也比单独把不会说话的孩子跟阿姨单独放在家里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姜恒觉得,太后愿意带孩子,愿意承担指挥内务府办满月宴的麻烦,她是很轻松并喜见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与宫中视孩子做唯一,最怕的就是孩子被抱走的嫔妃不太一样,姜恒因过去的生活,是从心底早就接受了,生完孩子五个月正常上班后,基本孩子就要托付旁人养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做母亲也是要有自己生活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倒是有一事,臣妾想请皇上替臣妾向太后娘娘开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点头“是满月宴的事儿吗?你有什么想添的?你不好跟皇额娘说,朕去说。”信嫔总是想法多些,皇上很不介意听听她的意思,给女儿的满月宴添加点新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回皇上却是猜错了,姜恒的新意并不打算用在让敏敏的满月宴与众不同上,她就盼着她健康茁壮成长就好,出风头这些都排不上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摇头道“不是满月宴的事儿,臣妾是舍不得于嬷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打她有孕,内务府就按照妃嫔有孕的旧例添了人手过来。皇上早说了,这些人里你有喜欢的就留下来继续使,先留熟惯的人手,公主的人手另外再配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原本永和宫的宫人是供应嫔妃一人的,她从后殿搬到前殿,后头基本上只留下两个看屋子的人就够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现在可不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整个后殿正屋被改造成适合养育公主的房舍构造,将来公主会在这里长大活动,自然又需要一套人手。皇上吩咐过内务府古嬷嬷也吩咐过张玉柱,宫女太监多带些可靠的来,让信嫔自己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道“旁的宫人,臣妾看着好的,自己做主就留下了,打发人向内务府说去就是了。可于嬷嬷却是太后娘娘身边有品级的嬷嬷,臣妾当然不能做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随口道“皇额娘原就说过,于嬷嬷会照顾孕妇和孩子,想来乐得让她继续在这永和宫——当时原就是不放心你这里,才让她过来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笑眯眯“太后娘娘之前懿旨,可是让于嬷嬷先陪着臣妾前三个月,后来又延了这几个月,于嬷嬷多辛苦了这么久,还是皇上开口显得正当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实于嬷嬷继续留在永和宫,是太后处、永和宫和于嬷嬷本人三方都愿意,都默认的结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是经过皇上御口镀金,才是对于嬷嬷这近一年辛劳的表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否则黑不提白不提从太后慈宁宫人,变成了永和宫人,显得犯了错降了等儿似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果然,皇上开过口后,太后的慈宁宫、皇后的承乾宫都特意给于嬷嬷送了一份厚封奖赏,姜恒这里也早就准备好了,除了真金白银的谢意外,还有一份适用于嬷嬷的礼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日于嬷嬷在后殿检查公主的用品,从贴身的小被褥到大件的悠车,她都凭丰富的经验一一验过去,不放过一点儿细节。甚至悠车里里外外,她都带了小丫鬟用手摸过,用自己的皮肤来感受这上面没有一丝木刺儿,免得伤了小公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花了整整大半日的时间,午膳都没顾上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秋雪来请了两回,见于嬷嬷专注,也知她的脾气,不把事做完也不能安心用膳,就把于嬷嬷菜饭的份例先煨在小茶炉上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果然于嬷嬷是直到都做完才出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待她出门的时候,就发现这永和宫有些不一样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有台阶处都加了一道斜坡,看起来是用泥浆石灰伴糯米刚浇出来的,斜坡上还有一道道的浅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秋霜站在门口接她,笑吟吟道“嬷嬷,咱们去前头吧,娘娘说给您备了份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嬷嬷暂时不知道这些斜坡是做什么用的,依旧拄着拐上下台阶,然后跟秋霜一起走到前殿,她生性要强,虽然走的快了胯骨处会有些隐痛,但她已经习惯了,且不愿意在人前做出慢腾腾的样子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她进入内殿,就见屋里放了一把模样奇怪的带轮子的椅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实为了这把轮椅,姜恒与造办处商议改进好久了,终于在孩子都出生后,造办处也产出了这件轮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实轮椅这种东西,在古代出现的很早,比如孙膑就坐着能被人推来推去的木轮车。诸葛孔明也曾研究过四轮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以于嬷嬷的性格,又不是站不起来不能走,让她一直坐着被人推来推去,她只怕不愿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让造办处做的这个轮椅,可以说是为于嬷嬷量身定做的,一半像轮椅,一半像之前英吉利送的转椅,轮子非常轻巧容易转动——于嬷嬷跟一般腿坏了的人不同,她腿脚力气是没问题的,只是摔坏了胯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之前嬷嬷一直陪着我住在前殿倒也罢了,可现在孩子的住所在后殿,嬷嬷每日都要来回跑,还是用上小车吧。”姜恒曾问过刘太医,似于嬷嬷这种胯骨旧伤的人,走多了路走快了路应当都会有些疼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示意秋霜坐上去演示了一下,这藤质的小车轻便灵动,还能用自己的手来转动轮子,也不必总跟着个人负责推车,完美符合于嬷嬷要强不愿意扰人的性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嬷嬷只觉得心里头说不出的热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她立刻就想到了所有台阶旁浇筑的一个缓斜坡是怎么回事,想来就是方便自己这轮椅上下的。而斜坡上做出的浅浅一道道沟壑,应当是防这轮子滑了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见于嬷嬷眼中似乎含泪,一直不说话,姜恒就认真道“嬷嬷之前各种为我考量,永和宫一应细节都替我想到了。我这也是投桃报李,嬷嬷别多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娘娘的一番苦心,老奴怎么能不懂。”于嬷嬷回神,大方爽朗道“也好,孩子们都长得快,不出两年公主就会走会跑了,到时候奴婢拄着拐可追不上小公主,且得坐着这轮车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慈宁宫中,太后又想小孙女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大年初一起,哀家这慈宁宫就断不了人了,必是忙乱的很。赶紧趁现在还清静,将敏敏抱来陪陪哀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乌雅嬷嬷答应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打十二月十六日夜,信嫔娘娘诞下小公主后,太后娘娘这是第三回要接小公主过来玩了,每次都是乌雅嬷嬷亲自带人去接,然后永和宫内的乳母保嬷嬷也奉命跟上好几个,浩浩荡荡一个队伍回来慈宁宫,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乌雅嬷嬷到永和宫的时候,就见自己前同事坐上了一把古怪的椅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哟,这是什么新鲜东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嬷嬷是故意开着自己的新车出来接她的,展示给乌雅嬷嬷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乌雅嬷嬷笑道“你倒是很乐呵,都坐上轮车了?”从太后宫里到嫔位宫里,于嬷嬷的品级其实是降了的——毕竟嫔位这里最高的品级,也抵不上太后宫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乌雅嬷嬷看于嬷嬷眉眼间痛快多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到了她们这个年纪,就知道人要活一个痛快多重要也多难。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乌雅嬷嬷也替她欣慰,就道“带我进去给信嫔娘娘请个安,我奉命接小公主过慈宁宫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正坐在床上,闲闲看两页书,听说乌雅嬷嬷来接孩子,就笑道“劳烦嬷嬷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实第一回太后来接孩子的时候,姜恒还有点吃惊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是说满月前的孩子最好不出门吗?这宫里如此宝贝孩子,太后更是如此,洗三的时候都不让敏敏去走流程,生怕人多了吓着她,又恐沾了水冻着她,想的比姜恒这新手母亲还周到,怎么这会子还让人来抱孩子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等了解孩子是怎么被转移到慈宁宫后,姜恒就觉得自己多虑了,同时还感慨起古人的智慧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们居然设计出了恒温箱的雏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据说前明时,就有早产的皇子公主,因一直养护在温度高的小屋里活下来的记录。经过这些年,太医院就研究出了类似保温箱的发明,但是放大版,是保温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乳母抱着皇子公主坐进去,基本是一种乳母觉得略有些热的程度,孩子就觉得刚好,不会风寒。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太后就用这种保温轿来接小孙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姜恒看了这种大型设备,当即放心,干脆地把女儿送去祖母那玩。毕竟现在的敏敏,也不会跟她互动,也不会想找妈妈,基本都是吃吃睡睡,估计她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乌雅嬷嬷出门来,见于嬷嬷自己‘驾驶’着小车吱溜溜跟在旁边,不由又是好奇又是喜欢“这小车看起来倒好,省了腿脚了——你起来给我坐一会儿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嬷嬷震惊“你这也是人话?让个残废站起来给你让椅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