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第125章 弘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弘昑(1 / 2)

姜恒有过年长亲人过世的体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她的太奶奶,&nbp;&nbp;就是从旧社会走到新世纪,活了九十二岁的老人家。与许多吃过旧时代大苦的老人一样,她性情坚韧乐观,&nbp;&nbp;觉得老来的日子甜的不得了。老人家过世的那一天,&nbp;&nbp;还给自己煮了一碗打卤面,之后抱着儿孙买的大号收音机去睡午觉,&nbp;&nbp;就在睡梦中无疾而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没有病痛折磨,又是九十多的高龄,&nbp;&nbp;人人都安慰这是一世积德行善才能有的终老福气,&nbp;&nbp;是喜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家里人也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然逝者含笑而终,留下来的人虽然抱着这样的安慰,却仍旧承受着失去的痛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说不得什么时候就针扎似的来一下子,&nbp;&nbp;想起亲人已经不在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皇上花了越发多的时间在朝政上,自打雍正十九年正月太后薨逝后,&nbp;&nbp;一直到二十年正月这一年间,据可靠消息(消息来源是已进入军机处的观保),皇上的年度批折量惊人的翻了一番。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竟然还能翻番?!哪怕已经跟了皇上二十年的臣子,都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难道皇上之前那超人的工作量还是克制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有姜恒能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是。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想来皇上因前世有过过劳死的体会,此生很注意可持续发展,&nbp;&nbp;开的一直是节能模式,&nbp;&nbp;这回才算调成了真正的工作狂模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雍正十九年起,&nbp;&nbp;京城及各地有资格直接上折子给皇上的三千余官员,&nbp;&nbp;凡是超过两月未送折的,&nbp;&nbp;都亲切收到了来自紫禁城的催单“数月竟无一事可奏?朕尚无垂衣拱手治天下之能,可见卿乃大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心情抑郁的皇上,还顺带开启了嘲讽功能,‘体贴下问’官员两月不给朕一封折子,&nbp;&nbp;治下没有需要朕决断的事儿,可见你们比朕强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官员,谁接了这种折子睡得着啊!还不得赶紧起来通宵达旦写奏章?!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好在有些踏实实办的官员,并不是无折可上,只是原想岔了,想着京中太后过世,不要紧的折子压一压再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刻搞明白皇上的心意,就便连忙将所辖之地的粮食丰歉、人口民生等细务整理了报与京中万岁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有些官员寻思皇上应当无心理政,就借着国丧惫懒了起来,忽然被突击要求上交吏治折子,一时哪里交的出?只好绉一些乱账或者随意塞些当地奇闻异事,就硬着头皮送上折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结果当然不甚美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许多官员痛失岗位,回归群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再是工作狂状态,也不会分、身术,做不到也不会浪费时间去统计这么多官员里,有哪些两个月没上折子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他有四个小打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四个皇子如今就是晌午上课,下午骑射,晚上还要在皇阿玛的黑心小作坊里上夜班。对着数量惊人的一柜柜折子,挨个去翻去统计,近一年来这几千官员的上折数量频率和质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实从前臣子给皇上递折子,皇上批还回去,就到此为止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先帝爷时候折子最后都会留在臣子们自己手里,但到了皇上登基,改革的不只有大方向的吏治,还有各种细节管理模式为了管理朱批不外流,也为了将来可查阅档函,臣子们收到带朱批的折子,自行抄录一本后,最后还要把原折再打包了送入皇城中存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时和弘昼都很是痛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们又不想要皇位,这活就纯属是苦役一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时早就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做禁烟大使,视察洋人船只,禁绝包括但不只限于阿芙蓉等药物或是生物入侵中华之地——前几年出过一事,洋人带进来的一种草种子,偶然流落了出去,害的福建好几个村子都只长这种草!要不是当地的县官是个有些见识的紧着杀灭,由着泛滥去,只怕一城田地庄稼都要被草占了去,闹灾荒也说不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会子虽然没有物种入侵的概念,但利益永远是实在的,洋人的草居然能干掉本土所有庄稼和植物强悍生长,这还了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官员层层上报,到皇上这里也引起了重视,派熟悉农桑之事的官员下去体察了。于是海防稽查衙门的工作又加了很繁琐的一项,就是杜绝外洋的各种生物入境。作为稽查衙门的高级官员之一,弘时更适应这个身份,而不是在皇上跟前不敢喘气的皇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若不是太后和皇后先后薨逝,他作为晚辈必须回京守孝,他仍旧会跟着十二爷到处出差,不愿意回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不,回来就被抓壮丁,过起了他最不喜欢的生活——给皇阿玛干活,没有外快收入,还要经常挨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昼也是一样他只是性情单纯些,但现在也是二十多岁做了阿玛的人了,心中自有一份对终身的思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对储君之位跟弘时一样没有心思,就也开始寻摸自己将来能做的差事。他这几年奉皇上的命各部都轮转了些日子,现在颇感兴趣的有跟着十三爷学的兴修水利、再就是跟着九爷呆了一段时间的外事衙门(这属于被金钱击中了心灵)和新奇的造办衙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昼觉得这几项工作比较有意思,跟弘时这个感情不咋地的哥哥难得心有灵犀起来在皇阿玛眼皮底下理折子的工作又艰难又痛苦,真不知啥时候是个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历只吃了一块琥珀核桃,喝了半盏酥酪,就走到一旁浣手漱口,然后只坐着喝清茶,等着其余几个兄弟用完点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琥珀核桃闪着蜜一样的光泽,清甜爽脆,酥酪也很细滑爽口,最妙的是口感,像是颤微微的嫩豆腐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很美味,但弘历始终吃不太下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这点心带着太强烈的永和宫的味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习惯是很可怕的。好多年前,苏公公就开始在皇上的默许下,从永和宫拿点心到养心殿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现在这养心殿里更是处处是永和宫的痕迹,或许皇上都已经习惯了,但弘历心细还是能看出来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历吃不下去,其余皇子们都吃的很欢快。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个时辰才一歇息,谁能不累?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昼隐约记得听额娘提过,贵妃娘娘宫里让识字的宫女算账,都是三刻歇一刻的,相比较皇阿玛这的待遇实在是还不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当然也只敢在心里想上这么一想,抗议是万万不敢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弘时弘昼极为珍惜这点心一刻,且也着实是压力大体力劳动又大,早已经饿了,弘时很快干掉了一整盘的琥珀核桃和一碟子摆了三层的芝麻卷。弘昼则在让内监给他拿第三碗酥酪。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弘历既然不吃点心,目光就落在了六弟身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与被迫劳动的弘时弘昼不同,弘历心知肚明,他跟六弟都是很珍惜也很向往这项工作的——这可是了解朝政极难得的机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清官员三万余人(正式官员,不算各地不入朝廷记载的吏目),拥有上折权的官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十分之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对有野望的皇子来说,这是最好的了解要紧朝臣名姓的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何况他们能看到的不只有官员的官职、名姓,还有折子的内容,可以就此分辨这些臣子里,谁是官位到了才拥有折子权的,谁是皇阿玛的看好的人,哪怕官职暂时低一点,却也可以额外获得上折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更别说折子里还涉及各地吏治、税收、军防等要务,可以从一本本折子里,看见他们向往的,想要拥有的大好河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兴趣和野心都是最好的老师,弘历和弘昑每日统计的折子,要比弘时弘昼多多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皇上这回的要求也有些古怪,并不像原来一样,要求他们每个人交出来多少功课,而是要求总量,他们四个人拣选完多少折子就算完成任务,可以一起歇着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显见不再强迫每个皇子都对折子和政务感兴趣。可见这是一次,甚至是最后一次平等的机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天下的折子都在你们面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证明给朕看,你们能为做将来的天下之主付出些什么。皇帝,起码雍正爷认定的合格的皇帝,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基本的打底工作量要是都完不成,何谈做的更多,做的更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弘历和弘昑都极用功——这是皇阿玛的一场大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历此时借着喝茶,继续打量这场大考里,自己唯一认定的竞争对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真快。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六弟竟然十五岁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子们日常生活排的满满当当,弘历觉得自己十五岁生日还没过去多久似的,六弟竟然就飞速长大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历从茶杯口上不动声色打量着弘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六弟在专注的吃点心,他看起来总是心无旁骛,无论是读书还是看折子,还是吃点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昑正将酥酪边上配着的一小碗蜂蜜全部浇上去,拿着小银勺慢慢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们这些皇子都会双手写字和拉弓,当然一个手为主,但另一个手也并非用不惯。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时六弟的另一只手,就在挟琥珀核桃仁,没有直接入口,而是往一盏甜奶油里蘸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弘历早发现了,六弟极爱吃甜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也是姜恒对儿子关注最多的两件事一来弘昑在工作狂这一点上,从小就随了皇上,姜恒要担心他小孩子家把眼睛累坏掉,于是很注意他的用眼;二来就是这吃甜食,弘昑从小就是个标准的甜食控,姜恒不免花了很多经历注意孩子的牙齿健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真不知道是随了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皇上是咸鲜口,姜恒与敏敏都是酸辣口,只有弘昑,端正标准甜食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对甜食要求也很高要香甜不腻,比如重阳节那种做出来好看上头再撒一层绵白糖的糖糕,他就不喜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没有甜食的话,弘昑的精神就会肉眼可见低落下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来皇阿玛这里统计折子,对弘昑来说一点儿都不觉得苦,一来这件事他很感兴趣,二来,这里甜食供应充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平日里额娘可是给他的甜食定量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阿哥所都是皇阿玛亲手安排的人,额娘很注意避嫌。小时候还教过他管人管账管事的小技巧,自他搬到阿哥所,就很少管他身边的人和事儿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唯有一样,就是这甜食的量,额娘从来不放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