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开挂吧,医生!> 131章 手术失败?!(6k,为星宇可还行加更2/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1章 手术失败?!(6k,为星宇可还行加更2/10)(1 / 2)

郑毅不断喃喃自语着。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升主动脉手术学》、《主动脉弓手术学》在郑毅的脑海中不断翻阅。

一个个思路逐渐出现在了郑毅的脑海里。

老爷子手术最大的风险是因为深低温停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的原因。是因为在开胸手术中,往降主动脉放支架的时候,全身的循环必须停止。

要不然切开降主动脉的瞬间,会嗷嗷地喷血。

那个场面就跟一个红色的大喷泉一样。

“如果不放支架呢……”郑毅继续喃喃自语

“不对,不行。”郑毅又自己摇了摇头

“支架是必须得放的,要不这位老爷子的真腔没办法撑开。”

“不过……”

郑毅眼睛微微一亮

“谁说支架一定要开胸才能放进去的?”

郑毅猛地一拍脑门。

对啊,还有介入的办法啊。

如果把降主动脉的支架,用介入的方式进行放置,不就可以避免深低温停循环了吗?

“不对……”刚想到这里,郑毅自己又摇了摇头。

降主动脉通过介入方式进行支架放置,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换句话说,如果真的这么简单,早就有别人这么做过了。

那么象鼻手术的意义又何在。

“难点在哪里呢?”郑毅冥思苦想。

没过多久,一道光芒划过了郑毅的脑海。

“对了,是锚定区的问题。”郑毅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答案。

支架放到血管里后,是需要固定的。

而支架压缩之后,在释放的时候就像弹簧一样张开。

所以,支架是靠张力来和血管紧密贴合,来固定位置的。

其中最主要的固定的点,也就是俗称的锚定区。

因为支架的中段是要覆盖在病变部分的。

而病变的主动脉是不能作为锚定区的。

所以,对于大多数支架来说,锚定区都是在支架的两端。

也就是俗称的近端锚定区和远端锚定区。

随着各种介入器械和技术理念的飞速发展,现在远端锚定区已经很少提及了。

随着支架被做成了“锥形”,支架的近端相对比较粗大。

远端相对比较细小。

所以主动脉支架最主要的锚定区,就变成了近端锚定区。

对于胸主动脉支架。

近端锚定区的概念,是指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溃疡及假性动脉瘤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

如果想要将支架固定妥当,即便是最新型的支架,对于锚定区的范围也是有要求的。

这个要求就是,至少要15毫米。

也就是15公分。

作为锚定区的这一段主动脉,是不能有病变的。

这样主动脉支架才能够卡住位置,不会轻易跑偏。

可是。

这位老爷子的主动脉整个都是夹层。

如果进行介入放支架,这已经不是锚定区不够的问题了。

而是压根就没有锚定区。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郑毅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

这个想法已经被自己否定,但是这却又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方向。

但是如何从这个方向真正的开出一条通往罗马的大道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喂喂喂,你怎么了。”看见郑毅在这怔怔地自言自语,好像是魔怔了一样,刘宏赶紧伸出手在郑毅的眼前晃了晃

“小郑,你没事吧。”

“刘哥,没事。”郑毅回过神来,摇了摇头。

“在愁一会儿这位患者的事?”刘宏一眼就看穿了郑毅的想法。

“嗯。”郑毅点了点头“有点发愁该怎么办。”

“哎呀,别上火啊。”刘宏拍了拍郑毅的肩膀

“你听没听说过一句话啊?”

“什么话?”郑毅抬头“车到山前必有路吗?”

“当然不是。”刘宏做出了一副老生常谈的表情,一脸深沉地说道

“原本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所以,郑毅啊,你……”

刘宏正说着话呢。

突然,他就看到,郑毅的眼睛里闪过了一道光。

在刘宏惊讶的眼神里,郑毅猛地坐直了身子,一把抓住了刘宏的衣服

“谢谢刘哥。”

郑毅的眼睛里有一些激动“我好像有些想法了。”

看了看自己抓着刘宏衣服的手,郑毅也意识到自己过于激动了,讪讪地对刘宏说了声抱歉,立刻坐回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这一次,郑毅没有再说话,而是拿出了一张纸开始在写写画画。

很快,一个手工绘制的主动脉示意图已经跃然于纸上。

看着这个主动脉的示意图,郑毅又拿起了笔开始在上面一层又一层地画着。

看到郑毅沉浸在了自己的思路里,一时半会儿估计没工夫打理自己,刘宏略微无奈摊了下手,自己轻手轻脚地从郑毅的诊室走了出去。

临出去的时候,刘宏又往诊室里瞅了一眼。

瞧见郑毅还在聚精会神地思考,刘宏贴心地伸手帮郑毅关上了诊室的门。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对啊,我刚刚怎么没有想到呢?”郑毅不停念叨着刘宏刚刚说的话,只觉得一条有一条的线索仿若奔跑的电影胶片一样,在脑子里不断闪过。

老爷子的整个主动脉全都是夹层,主动脉弓也不例外。

现在老爷子不能用介入方式放支架的原因,就在于没有锚定区。

因为这位老爷子需要开胸至少做升主动脉置换。

那么可不可以在开胸的同时,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将锚定区重建出来。

也就是俗称的锚定区拓展。

传统的锚定区拓展包括把三根头臂血管位置进行移动,让出一定的空间来提供锚定区。

“不行。”郑毅摇了摇头,先否决了这个想法。

即便移动了头臂血管,老爷子主动脉的夹层还是存在,也依然没有锚定区。

这并不是头臂血管位置的问题。

“等一下。”郑毅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象鼻手术的患者,也是存在主动脉弓夹层的。

那么象鼻手术的支架又是怎么固定的?

“那个支架,是通过缝在人工血管远端进行固定的。”郑毅继续自语。

“再等一下。”郑毅好像突然明白,突破口到底在哪里了。

“对啊。”郑毅一拍脑门“可以用人工血管当做锚定区啊!”

郑毅飞快地提起笔,再次在纸上画了起来。

一个手术方式在郑毅的脑海里不断地构思、预演。

逐渐形成了一个手术方案的轮廓。

首先,是人工血管的选择。

可以选择四分支人工血管。

四分支血管,就是之前象鼻手术用的人工血管。

这个血管上有三个小分支,可以用来做头臂血管吻合。

至于第四个分支,指的就是人工血管的主干。

如果单纯做升主动脉置换,只需要把三个小分支连接的那一部分给剪掉,变成一个直筒状的血管就行了。

这样无论自己做什么操作,都可以游刃有余。

然后是手术步骤。

先开胸,建立体外循环,这都不用说的了。

开胸之后,找到主动脉弓的位置。再顺着主动脉弓,找到其上的三根头臂血管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确认这三根血管无误,将这三根头臂血管周围的软组织都尽可能游离出来,让它们能够显示清晰,方便进一步操作。

然后探查患者的升主动脉,根据患者的升主动脉情况,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进行升主动脉置换。

并且根据患者主动脉瓣的情况,决定是不是同时处理主动脉瓣。

到这里就是普通的升主动脉置换手术,再加上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的步骤。

这一段步骤自己是无法更改的。

接下来。

郑毅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手术的过程和方式,手上的笔也压根就没有停下来过。

如果按照孙氏手术的步骤,那这时候就到了进入到深低温停循环放支架的步骤了。

放完支架之后,再降人工血管远端和支架近端进行缝合。

缝合之后,将人工血管上对应头臂血管的三个分支,和头臂血管连接。

这样就完成了孙氏手术。

那么,如果要把人工血管当做锚定区的话。

直接将人工血管远端吻合在降主动脉起始部,然后将人工血管的三个分支和头臂血管进行连接后,再进行介入放置架呢?

可不可行?

思忖再三,郑毅还是摇了摇头。

这样不行。

因为只要涉及到吻合降主动脉,进行降主动脉切开的操作,就需要深低温停循环。

自己要介入放支架的原因,就是因为82岁的老人耐受不了停循环的打击。

况且,自己这么做了的话,这手术做的和做一个普通的孙氏手术有什么区别?

“主动脉弓是动不得的。”郑毅看着纸上的图片,喃喃自语

“既然主动脉弓不能动……”

“那么如果换一个思路呢。”

那么头臂血管能不能动?

如果在升主动脉根部缝合完毕后,把四分支人工血管远端吻合口位于无名动脉开口附近位置,做一个升主动脉置换的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