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鉴宝神眼开局就捡漏> 第一百九十四章 悬黎的情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四章 悬黎的情况(1 / 2)

陈教授翻译得很详细,陈景看得也格外的认真。

其上的大致内容,说的是这小南山古墓的主人当年没有找到结绿,深感自责,觉得辜负了元朝皇帝的信任,刚巧同他一起奉命找寻镇国之宝的轻车都尉蔑里乞大也孙传信说得到了其他两件镇国之宝的线索,他便去找了那轻车都尉蔑里乞大也孙。

但两人碰面后,蔑里乞大也孙却只和他说了下悬黎的一些线索,而且还不是具体所在何处的线索,只是告诉了他悬黎的一些情况。

而砥厄的线索,蔑里乞大也孙似乎已经知道了在什么地方,只不过并没有告诉小南山古墓主人的意思,估计是怕他分润功劳。

而小南山古墓主人得到的悬黎线索,却连个大概的方向都没有,只是知道其是一件什么样的东西,根本就无法找寻,

羊皮上记载的内容到最后,小南山古墓主人也没有说自己到底有没有找到悬黎,更多的线索也是没有的。

这让陈景有些可惜,不过他心下其实也有所预料了。

如果这羊皮上有更具体的线索,鉴宝神眼给出的线索就不会是两句名言了,而是小南山古墓或是羊皮了。

当然,羊皮上关于悬黎的一些情况,还是让陈景颇为惊喜的,毕竟他之前了解到的资料,就和当初结绿一样,只知道是春秋战国时期梁国的宝物,据传是一种会发夜光的美玉。

会发夜光的美玉,这点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历史上关于悬黎的记载和出现次数也要比结绿多上一点的。

东汉时期张衡所著的《西京赋》中就记载:“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可见张衡也认为悬黎是一种能发夜光的玉。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这位张衡便是那位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的牛人,他几乎可说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天文学家,被后人誉为‘木圣’也就是科圣的意思。

甚至到了现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也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也叫作‘张衡星’。

同时,羊皮上记载的内容也佐证了悬黎就是一种能发夜光的美玉。

只是羊皮上的记载还有着更多的细节。

首先,悬黎并不单单只是会发夜光的美玉这么简单,羊皮上原文是这么说的:“唐朝人常用悬黎比喻杰出人物或君子,唐人钱起所作《送李四擢第归觐省》中便有‘悬黎宝中出,高价世难掩。’一句,以悬黎比喻李四。”

“晋朝佚名所著《异宝集录》中更有:‘悬黎夜放光华,昼照己身,久照之明心见性,渐成真君子。’”

这些记载,说明悬黎不仅是一块会发夜光的美玉,还能照见自身,应该是说悬黎表面非常的光滑,能够当作镜子来用,而且清晰度还不低,不然也说不上‘明心见性’。

既能够当作镜子来用,那这悬黎的体积就不会太小。

当然了,悬黎只是能够当作镜子来用,但绝对不会是真是玻璃之类的东西。

原因很简单,如果悬黎是玻璃,甚至只是和玻璃有些像,那在《战国策秦策三》中对结绿,砥厄,结绿,悬黎,和璞的记载最后就不会有‘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这句话。

前面说过,‘工之所失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时的工匠都不认识那四件宝物到底是什么做的。

而玻璃这东西,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最多也就是清晰度没有现代这么高罢了。

成书年代大概在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中,就将玻璃称为‘药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