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明末不求生> 第644章 大义觉迷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4章 大义觉迷录(2 / 2)

刘体纯顿时愣住,以一种警惕的眼神看着袁宗第说

“汉举,你变了……你想做什么?我奉劝你一句,不要在错路上越走越远。”

袁宗第苦笑道“错路?我也想让田见秀不要在错路上越走越远了……监国也是一样!”

“你都知道了?”

袁宗第压低声音问道“二虎你将平阳公府上的密谋全部泄露给监国了吗?李过难道还要继续和稀泥吗?事情已经到了这等地步,李过疯了吗?”

刘体纯叹了一口气,说“情况和你猜的差不多……我也没有想到,监国只希望能制止田见秀和牛金星的过激行为……你明白吗,李过从来没有想过去对付和伤害任何一位老兄弟。”

袁宗第仰天叹息“李过还是李过……可我们所有人都已经变了。”

===

《太宗实录》选段

方太师问张鼐邀你到府上,声言要做大事,细节若何?

答张鼐说要纵容兵马逼迫晋王。

方太师问张鼐说过同谋人吗?

答张鼐说田见秀、牛金星皆是同某。

方太师问当夜可说了是何人调动兵马?

答是我。张鼐要我调开兵马与其方便,后赠我一个丫鬟,张鼐还说晋王跋扈,与他有隙,此时无作为,将束手待毙。

方太师又问张府丫鬟此事核对否?

丫鬟答我听张鼐说,获鹿败事皆为晋王所累,功臣每也死了许多,晋王如今势大,又疑我老兄弟,将来必是不保,到不如先下手做一场。

《大义觉迷录》选段

二、朕到底是不是谋祖、逼父、害叔、陷友、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好谀、奸佞的皇帝?

世祖谕朕荷上天眷佑,受太祖太宗皇帝付托之重,君临天下。自御极以来,夙夜孜孜,勤求治理,虽不敢比于古之圣君哲后,然爱养百姓之心,无一时不切于寤寐,无一事不竭其周详。

抚育诚求,如保赤子,不惜劳一身以安天下之民,不惜殚一心以慰黎庶之愿,各期登之衽席,而无一夫不得其所。宵旰忧勤,不遑寝食,意谓天下之人,庶几知朕之心,念朕之劳,谅朕之苦,各安生业,共敦实行,人心渐底于善良,风俗胥归于醇厚,朕虽至劳至苦,而此心可大慰矣。

岂意有逆贼将朕躬肆为诬谤之词,而于我朝极尽悖逆之语。廷臣见者,皆疾首痛心,有不共戴天之恨,似此影响全无之事,朕梦寐中亦无此幻境,实如犬吠狼嗥,何足与辩?既而思之,逆贼所言,朕若有几微愧歉于中,则当回护隐忍,暗中寝息其事,今以全无影无声之谈,加之于朕,朕之心可以对上天,可以对皇考,可以共白于天下之亿万臣民。而逆贼之敢于肆行诬谤者,必更有大奸大恶之徒,捏造流言,摇众心而惑众听,若不就其所言,明目张胆宣示播告,则魑魅魍魉,不公然狂肆于光天化日之下乎?

如逆书加朕以谋祖之名,朕幼蒙皇祖皇考慈爱教育,十余年以来,朕养志承欢,至诚至敬,屡蒙皇祖皇考恩谕。诸家人中,独谓朕诚孝,此朕之叔父兄弟及大小臣工所共知者。朕在潜邸时,仰托皇祖皇考福庇,杜绝私情,不肯取悦于众,燃谤议之者亦甚多,即如即墨大夫之毁言日至也。

《光中野闻》选段

八月,世祖至汴,举牛平章子牛铨为开封尹。其时获鹿新败,众军萎靡,汴梁之政百废待兴,牛铨视事不十日,即将府中差役悉即革去,使兵士为走水救火兵丁,又新造水具数十,汴人笑称“水桶府尹”。

(作者的话

不少读者对田牛政变一段剧情感到不解,认为人物行动过于突兀扭曲。对此作者只能说,其实文中伏笔已经甚多,李来亨连见义父李过都惦记着带上几万人马,为何会只带几百人到开封?

种种不合理之处,皆属春秋笔法,郑伯克段于鄢,如果真要直言,反而不美。

作者的用意是不同读者可对李来亨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因此对于这一段政变剧情,不会给出一个百分百正确的官方说法。

其时历史上王朝建立之初的政变事,特别是涉及到储位之争,少有百分百正确的史料可以完全还原当时的情况,往往有许多不同的、相互冲突的说辞出现。

读者可自己根据文中描述的种种互相矛盾的事情,得出自己的结论,不管是李来亨钓鱼执法,还是李来亨属实无辜白莲花,对于历史而言都是正确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