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蜀汉之庄稼汉> 第1038章 隐蔽战线(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8章 隐蔽战线(二)(2 / 2)

因为与洛阳隔河又隔山的河东产盐。

走私盐巴是暴利。

既然是走私,自然不能走轵关这种官道,所以只能是背着盐巴翻越王屋山南下,来到大河边上。

然后再寻得野生小渡口,偷偷渡河。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里的“太行、王屋二山”,指的正是并州东面的太行山,河东南面的王屋山。

这些小渡口,渡不得大军,但只要找个操船技术过硬,要钱不要命的稍公,瞅好机会,渡个十数乃至数十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你果然有办法!”

天女喜上眉梢。

这本是糜十一郎给自己寻的秘密退路之一,现在只能送给了天女。

但是不能白送。

糜十一郎心里暗暗决定,若是这个女人是为了活命,而骗了自己,他有一万种办法让她后悔。

你以为姓糜的在大汉是好欺负的?

“简直是欺人太甚!”

精美的青瓷茶杯被摔到铺着细绒地毯的地板上,骨碌碌滚了向圈,没有碎……

曹叡半躺在榻上,红着双眼,喘着粗气。

强撑着病体东征,让他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

两颊陷下去成两个潭,鼻子像一片竖放的木片,前额耀着滞暗的苍白的光。

虽然很是愤怒,但他却已经发不出太大的音声,嘶嘶地,喉咙头像网着乱丝

“欺人太甚,乱臣贼子!当初就不应该让他离开洛阳,把他圈禁到死!”

南边孙权的败退,并不能让曹叡有太大的高兴。

吴人,鼠辈耳!

年年北犯,又有哪一次能得逞过?

西面的蜀虏,方是大魏心腹之患。

更别说在内还有司马懿这等乱臣贼子!

整整五万禁卫军啊!

最信任的将领,最为倚仗的精锐大军,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没了……

曹叡骂着骂着,深陷下去的眼眶竟是流出泪来

“我对不起阿苏,阿苏,我对不起你啊……”

“我一开始就不应该让你领军去关中,我应该把你带到许昌来……”

曹叡来到许昌以后,已经没有办法处理朝政。

朝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中书省和尚书台处理。

刘放孙资等人,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开始暗中控制住曹叡的对外联系渠道。

除非是曹叡主动召见外臣,否则朝臣想要入宫觐见,那是千难万难。

而现在的曹叡,能记起最亲近的人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有精力去记那些外臣?

所以对于刘放孙资等人的小动作,根本没有任何察觉。

在他的眼里,孙刘二人,仍是最值得信赖的三朝老臣。

而孙刘二人,已经开始对着政治对手露出狰狞的獠牙。

他们一直鼓动曹叡东征,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防止曹肇秦朗等人当上辅政大臣?

如今秦朗已经消失了——虽然消失的方式有点太过残忍,并非他们俩人的本意。

他们也不想着要搞垮大魏,但命是自己的,大魏是皇帝的。

命都没了,大魏垮不垮,对他们来说,能有什么意义?

而且现在他们与司马懿已经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司马懿完成了他们的请求,现在轮到他们完成司马懿的要求了。

“燕王来了么?”

“启禀陛下,燕王殿下已经在外头等候了。”

“让他进来。”

“诺。”

燕王曹宇进入卧室,不敢抬头,只是对着曹叡方向行礼

“臣宇参见陛下。”

曹叡没有多余的精力说废话,他看着自己这位叔祖(曹宇是曹操与环夫人之子),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燕王,我欲拜你为大将军,助后来者理朝中之事,何如?”

曹宇吓得连忙趴到地上

“臣承陛下错爱,诚惶诚恐,然臣生性愚钝,难担重任,若是陛下一定要让臣任大将军之职,将来误国,只怕有辱陛下圣明之名,还请收回成命。”

看着曹宇的模样,曹叡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自己这位叔祖难道还不愿意站出来么?

他有心再劝,但体力已是不支。

一直侍立在榻边的廉昭会意,走到曹宇身边,弯腰低声道

“燕王,陛下已知你的心意,请回吧。”

曹宇这才起身,恭敬地退了出去。

廉昭把曹宇送到门口,守在门外的孙刘二人,连忙迎上来。

曹宇没有多说话,对着二人拱手行礼,径自离开了。

孙刘二人看向廉昭,廉昭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孙资和刘放这才松了一口气。

“陛下,两位中书来了。”

廉昭回到曹叡身边,轻声说道。

原本闭养神积攒力气的曹叡这才睁开眼,叹息道

“燕王到现在都不愿意领大将军之职,实是令吾失望。”

孙资上前一步,回答道

“陛下,可能是因为燕王自知其能不担起重任,所以如此。”

曹叡再叹息

“燕王都不能担大任,那还能有谁让吾放心?”

“陛下,能担大任者,已在外头守候,陛下不若召见,询问一番?”

“谁?”

“曹昭伯。”

曹叡先是沉默,然后干脆闭上眼睛。

良久之后,他这才梦呓般地咕哝“曹爽?”

“正是。”

“长思呢?”(即曹肇)

“陛下,曹常侍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到宫里来了。”

曹叡猛地睁开眼,死死地盯着榻前的孙刘二人。

刘放和孙资垂首不语,似乎在是等曹叡召唤曹爽。

曹叡的卧室内出现了诡异的安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