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万历佑明> 第二百三十九章 朕承天命,当惩天下无德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九章 朕承天命,当惩天下无德者!(2 / 2)

“关内的棉纱七两银子一石,在平户和长崎能卖到十六两到十八两一石。”

“关内的糖一两一石,在平户和长崎能卖到三两五钱到五两二钱一石。”

“关内的白铅粉二两七钱一石,在平户和长崎能卖到六两五钱一石到七两一石。”

而戚继光在禀报的时候,方逢时、王国光、张学颜等一些执政公卿皆露出了骇然之色。

他们知道海利丰厚,但也没想到已经丰厚到如此地步,再一想到戚继光等征倭只带近三万兵马过去,就带回来三百五十万两的事。

一下子,海洋凶险的固有印象,在他们内心里更加澹化了不少,油然而生的则是倭国为何这么富,到底还有多少财富?

这时,张学颜先奏道:“陛下,臣认为平户与长崎原有的土酋,所征之税太重,明显是只知取利不知养税于民,故是应当降一降的;”

“但降也不能一味都降,有些反而还要增加!如卖到他倭国的粮食,避免本国粮食被大量运出去,同时对于进货物到我大明,如进金铜矿到我大明,则不但要降乃至可以降的几乎免税,国朝不缺冶炼之技,但只缺金铜等原矿。”

朱翊钧点首:“传旨让国税司根据本朝之利弊,与经略东瀛大臣,议定好相应货物之税率。”

“遵旨!”

戚继光心里一喜,且与诸公卿回应了一声。

“陛下,臣认为本朝之火器、火药对倭也不是不可以开禁,但不能由私人出售,而应由专门的官营出售,倒也不完全是为盈利,而是助倭国一些愿崇我中华皇风仁道的土酋尽快恢复和平,而避免被一些野心勃勃的强番吞并;”

“以臣之见,倭国最好是保持现状,不宜有征伐之事,若无戎事,则人人可生产,而能增加贸易之利。”

“另外,当在东瀛推行本朝之钱通货,只是直接运银元过去,运耗太大,不如以一定数额的银元为堆垛本钱,在东瀛发行只在东瀛推行的代银元之纸钞,以利倾销本朝商货,而又可换更多矿石等货回来。”

王国光接着则突然起身建言起来。

朱翊钧则道:“朕亦认为调停倭国征伐之事很重要,如此也是上国该有的使命。朕承天命,也有义务不能使生灵因不义之战而被涂炭。政事堂接下来有必要合议一下,荐举几位大臣由朕钦定为调停东夷战事大臣,赴东瀛负责此事,参劾擅起征伐之东夷土酋,可奏请朝廷对被入侵者予以援助,如提供低息之款,助其护土,或直接提供火器等;总之,朕不希望天下再起不义之战,而伤王化之道!”

“在东瀛发行代银元之纸钞可行,倭地对纸钞滥发还没有概念,正适合着户部选上好褚纸古代纸币专用,但要做好防伪,以利当地民生。”

“陛下仁德昭彰,天下咸知,将来倭患可永无也!而以臣之见,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派王师征讨,而遏制不义之战发生,也免这些蛮夷土酋因为常年征伐而真的出现杀人如麻、不通正道的大奸大恶之徒,而祸害天下之安宁。”

这时,兵部尚书梁梦龙也提议起来。

朱翊钧点首:“甚善,无论汉夷,能统御生灵之人,需是有德者。朕承天命,当惩无德之辈,尔等既为朕之臣工,需劾无德之辈,而举有德之辈。”

众公卿拱手称是。

而这时,张居正道:“陛下,据戚帅刚才言,倭国因为连年征伐导致人贱若畜,但本国之民,无地者甚多,而新政主旨在富国强兵与惠民,故需注意因为倭人命贱而被大量引入本朝为奴,而使百姓受此影响,收入大减也!”

“先生所虑的是。”

“本朝乃上国,本朝子民便是上国之民,乃朕之子民,是维系天朝上国乃天下中央的根基,故不能为民着想。”

“所谓民为贵,便是上国之民当贵也。”

朱翊钧颔首起来,张居正和他已统一思想,决意以强化民族理念来作为将来缓和阶级矛盾之策略,也就不奇怪张居正这时主动为汉人百姓提出自己的担忧,且道:

“朕的意思,朝廷下明诏,设立国籍制度,正好眼下已进行了人口调查,也便于进行该制度;而非本朝之国民,俱不得入内。”

“陛下,若是需要朝贡或需要入境汇报外番入侵本朝之事的外夷,该怎么准其通行?”

这时,张居正问道。

朱翊钧道:“如国初的路引一样,可向官衙申请签发通关文牒为入关凭证,朝廷应在相应边地增设巡检司,专门负责此事,京里由刑部统管,凡偷渡或擅闯者,皆为有罪之人,刑部当直接按律定罪。”

“是!”

张居正和刑部尚书严清起身回了一句。

朱翊钧接着又道:“另外,对于本朝大量的无地流民,以及新据之地的大量需要恢复生产的倭奴,也得处理好,前者得让他们可富裕起来,后者得让他们能为本朝生利,也能带来更大的贸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