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玄幻小说>我只想回去继承家产> 第三百零二章 目标:影视工业全产业链!【4.3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二章 目标:影视工业全产业链!【4.3K】(1 / 2)

命题作文四字一出,李君仁、刘墨、罗洪铭几人顿时便会心一笑。刚才对陆总投资拍摄《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原因的讨论,他们并没有参与。

因为他们也觉得,陆总突然涉足科幻电影领域,如此重视又给了如此高的投资预算,绝对是有深意的。

应该不会是“再创奇迹”“拓宽破晓的影视领域”这么简单。

其中深意,陆总只是没有直接明确的说。

没说不代表没有。

就如《万万没想到和《诛仙这两部剧一般,陆总看似简单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实则每一句话却都蕴含着深意。

如果忽视了,没有理解陆总话中蕴含的深意,最终的结果必然差强人意。

陆总的这番操作,是通过培养他们理解其陆总布局思路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布局能力、大局观。

用心良苦!

当易震星说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时,立刻便勾起了他们曾经的回忆。

当时是由对陆总更为熟悉的郁阳炎引导、帮助他们解开了陆总留下的命题作文。

现在郁阳炎拿到了内部孵化基金,更是通过孵化基金投资了《疯狂的石头、挖掘培养出了宁告这位年轻导演,早已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已经算是半个老板,不再参与破晓阳光内部事务。

所以,陆总留下的题,只能由他们自己解开。

相较于李君仁三人,其他人对陆总的了解便少了许多。

即便是曾妙晴,也只是见识过陆总在营销上的天马行空,却没有经历过这种需要以解题的思路,去理解陆总的真实安排的事项。

众人都安静了下来,好奇的看向了易震星,等着他为众人解惑。

“大家觉得,如果只是简单的拍摄一部电影,会被陆总上升到决定破晓阳光未来、书写制定国内科幻电影新标准这种高度吗?”

众人相视一眼,都是摇头。

科幻电影是破晓阳光首次涉足,可科幻电影也只是电影的一种类型,电影则只是影视剧的一种类型。

相对而言,《万万没想到是陆总和普杰工作室首次涉足尝试影视剧,《诛仙是陆总和普杰工作室首次尝试长视频。

《疯狂的石头更是陆总和普杰工作室首次进入电影领域。

不论哪个,都比这部科幻电影对陆总、普杰、破晓阳光的意义更大。

然而在《诛仙、《疯狂的石头这几部剧中,他们都没有见陆总给出过决定破晓未来,要制定行业标准的这般定位。

“所以说,陆总给我们开宣贯会的目的,绝不是简单的通知我们计划拍摄《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更不是简单的表达《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重要性。”

“陆总是借着宣贯《流浪地球开拍的机会,引导我们去思考、尝试接触更高层次的东西。”

“比如,电影制作的前后产业链。”

前后产业链?

听着他的分析,众人都觉得脑海中有灵光闪过,隐约能理解其中深意。

只是还差点什么,在他们面前还有层窗户纸没有捅破。

易震星则是一边思索一边继续说着:

“电影产业链是很成熟、也是很复杂的一套体系。”

“我们作为影视制作人,只是这套体系中的中间一环。”

“前有p、资本等相关核心,后有宣发、影院荧幕等相关核心。”

“更有道具、画面效果、装备设备等等产业嵌套在其中。”

“如果我们想让破晓阳光成长为文娱领域的巨无霸,就需要逐渐涉足其中,成为全产业链集团。”

“即便不是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但也至少得参与其中。”

“既是避免被人卡脖子,又是能够提高核心产品的掌控力度,提高收入和毛利。”

“不过我们作为一家初创的影视公司,贸然闯入其他环节的领域中抢食,必然会遭到其他人联手打压。”

“比如功夫片、言情片这种成熟的电影类型,其中每个产业链环节都已经成熟,能够生存下来的要么有着独特的一技之长,要么关系够硬。”

“都不是我们能够啃下来的。”

众人点头认可,作为影视的从业人员,都很清楚一部影视剧的制作,影视公司只是负责剧本创作、影视剧拍摄。

前期的投资立项,拍摄过程中的设备、道具、人员等等都是由第三方提供的,后期的制作也基本都是由第三方的公司按需提供服务。

影视剧制作完成后,从公共媒体宣发、线下发布会,登陆影院/网络视频平台或者电视台,也都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服务。

有点像手机行业的e代工模式,却又不完全一样。

在影视产业链中,破晓阳光这样的影视公司负责的只是内容创作、拍摄这个环节。

如果哪个影视公司想全产业链通吃,恐怕项目还没有立项,就得被人搅黄掉。

得罪的利益团体实在太多。

易震星继续道:

“但是,科幻电影这个领域完全不同!”

“因为科幻电影在国内做的实在是太差了,自从三年前那部投资了接近两个亿的科幻电影只获得了三千万票房后,再也没有影视公司去尝试拍摄科幻电影。”

“导致了与科幻电影有关各类配套环节、产业链全部缺失。”

“这是困难,但却是我们插手影视产业链的机会!”

“我们不仅可以正大光明是去做,甚至可以与其他成熟的影视产业链公司合作。”

“比如成立合资公司,比如挖掘人才等等,形式多种多样。”

“其他公司会觉得我们这个举动是威胁吗?”

“不,它们大概率会认为我们异想天开,甚至等着看我们笑话。”

“等我们做出成绩,甚至开始侵蚀属于他们的产业领域时,他们再打压我们就已经迟了。”

“那时候的我们,想必已经成为了颇具规模的影视产业集团。”

“所以陆总才会说‘没有人才,就挖掘人才’,‘没有企业,就培养相关领域的企业’。‘全部投资都必须用在国内’。”

众人顿时恍然。

原来是这个意思!

他们都以为陆总的意思是,如果国内没有制作科幻电影特效的人才和企业,可以趁着制作《流浪地球的机会,挖些人才。

顺势培养国内的特效相关产业。

却没有想到,陆总谈的是科幻电影领域,实际上眼光早已上升到电影产业的高度上去了。

想到这里,众人又觉得很合理。

如果只是挖掘、培养特效方面的人才和企业,确实有些狭隘了。

陆总的眼光怎么可能会狭隘呢?

所以,易震星分析的才是正确的!是陆总真实的想法!

众人见易震星思索中,还在分析着,便没有人说话,以防打断易震星的分析思路。

“大家想想,什么电影能够花费12个亿的投资?”

“虽然说预算还没有开始做,这部电影用在制作上的费用是多少还是未知的。”

“但我估摸着,单纯的电影制作,顶多只需要耗费6个亿,更大可能是不需要这么多的资金。”

“这说明,12个亿的投资中,将有超过一半的资金,用于建立属于咱们破晓阳光的影视工业产业链!”

“将会是咱们成为全产业链影视集团的开始!”

“这才是陆总突然投资这部《流浪地球科幻电影的原因。”

“所以,才有了陆总所说‘科幻领域任由我们去书写、去创造、去制定标准’!”

“咱们上下游产业链都有所涉及,自然可以制定标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