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女频小说>我在大学当校长> 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个大学真正该有的样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个大学真正该有的样子(1 / 2)

大学老师的暑假会是什么样子?

不少人都很羡慕大学老师,毕竟大学不像初中、高中课程繁忙,而且还有寒暑假。

在他们看来,大学老师的暑假不是天天躺家里看剧、打游戏就是出去旅游啥的。

但实际上的情况是:学校放假,学术不放假。

那种像外人想象中的大学老师暑假生活鲜有出现,只有那些躺平的老师,比如不考虑课题、工资、以及职称晋升的话,的确可以做到。

可现实往往很残酷,刚工作的教师要考虑几年后结婚的彩礼、房贷、车贷;工作几年有妻有子的教师要考虑一家人的支出和孩子上学的问题;哪怕是工作一二十年的教授也要考虑孩子结婚和两家老人的问题……

大学老师真正的暑期日常是这样的:

写论文改论文改论文改论文改论文改论文改论文改论文改论文……最后“可能”是文。

为什么用“可能”,因为还不一定能发表成功。

理工科教师通常往返于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人文社科教师也要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项目。

对于学生来说是暑假,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暑假才是最忙碌的。

而在这一点上,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情况出现了高度一致的情况。

比如2015年的时候,英国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曾经做过一份调查,他们采访了包括牛津大学在内的英国16位名校教授,请他们谈谈在暑假的工作。

概括而言,在暑假中教授们的工作主要有:从事学术研究、继续教学工作、参加学术会议、外出采访等等。

毕竟教育工作这条道路上没有终点,前进才是最好的态度。

咖啡厅里响起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

听着高亢、激昂的乐声,胡清只感觉这一个个音符撞击在他的大脑里,最后化为灵感,变成笔下的字母。

他叫胡清,本科毕业于j大学,巴黎高师博士,现为光华大学数学学院新聘的助理教授。

这家名为“del&sp;ffee”的咖啡厅是近日新开的,&sp;或许是其中文名“理想”更受青年学者喜爱,&sp;毕竟搞学术的,大多有点理想主义。

还有咖啡厅里的全天放着钢琴曲和纯音乐,&sp;胡清挺喜欢在这种环境下研究自己的数学课题。

不是每一位数学家都喜欢安静的环境。

钢笔不停转地写动着,桌子上的草稿纸覆盖了一张又一张,随着一道浊气地缓缓吐出,胡清停下手中的笔。

“又失败了。”

双手揉了揉脸颊,&sp;这是他第31次尝试求出一个解。

可换了不知道多少种方法,&sp;就是推导不出来。

这篇数学论文要是能够完美写出来,即便是数学四大神刊也不是不可能。

咳咳,虽然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可发在《duke&sp;》、《les&sp;sc&sp;l''es》、《je》这些仅次于四大神刊的期刊上还是没问题。

正在心烦意燥的时候,身旁传来两道讨论声,&sp;虽然声音不大,&sp;但勉强还是能听清一些。

理想咖啡厅不像是外面的咖啡厅,是严禁大声喧哗的,只允许轻声交流,&sp;毕竟来这的大多是教授、学者。

“刚刚看到一条新闻,咱学校又上微博热搜了!”

“啥新闻?这都要开始岗前培训了,你还有时间看微博?”

“学校这次给新生的录取通知书里还有苹果公司赞助的pd&sp;pro,这……我都羡慕了,哪怕是美国的大学也没这待遇啊。”

“的确,我之前在剑桥大学读博的时候,也没见过苹果公司赞助新生这操作,只能说咱们学校在科技界影响力太大了。”

“还是你们工科好啊,&sp;学校的侧重点明显是工科,&sp;我们搞人文社科的难熬。”

“这也很正常,人文社科都是靠沉淀,&sp;光华发展势头猛,&sp;而且不看资历,哪怕不是理工科,&sp;有能力还是能出头。”

“也是,&sp;总比其他学校好,&sp;哪怕是清北也避免不了这些‘老规矩’。”

胡清稍微瞅了两人一眼,&sp;年龄跟自己相仿,加上刚刚的对话,&sp;基本可以判定对方也是和自己同期进来的新聘教师。

听起来一个是工科的,一个是人文社科的。

只是录取通知书和平板电脑是什么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