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玄幻小说>第一文圣> 第51章 诗词主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诗词主题(1 / 1)

“这次的考生质量如何?”杨林对着县令颜元利询问道。与他们相比起来,县令的文道境界并不高,但是,他手持官印,能与陈泽井一并观察整个县考文院中的动静。甚至,只要哪间考房中出现丝毫异动,哪怕是考生不慎将墨水打翻,他们都能立刻察觉。当然,像考生自己不注意,破坏、弄脏了考卷,按照考场规定,是不会给予他们补发考卷的。“比之去年要好许多。”颜元利笑道。“可有考生答完默写的考卷了?”杨林问道。“哪有这么快,一般还得过一两个时辰,才会有人答完。”颜元利看了陈泽井一眼,见后者没有表态,这才继续说道:“不过,有一人答题很快,估计再有半个时辰,他肯定就能答完了。”“哦?此人是……颜道豪?”杨林有些意外,道。“这小子和他比差远了。”颜元利摇了摇头,笑道。“几位,考场的规矩,需要我提醒你们吗?”而就在杨林准备继续询问时,一旁沉默不语的陈泽井突然开口道。闻言,颜元利面色微变,当即闭口不言。“少拿规矩来压老夫,我当年在郡都文院讲课时,你还只是个小秀才。”杨林却是冷哼,道。对于考官而言,他们只需要维持考场秩序,确保无人扰乱考生们考试就行。偶尔交流,其实是很正常之事。一般来说,郡都文院的来人,也懂这些,不会故意用规矩来限制他们考官之间的交流。不过,这个陈泽井显然有些不近人情。“哼!”听到这话,陈泽井面色微变。的确,在十年前,杨林作为最有潜力的儒者之一,已经有资格在郡都文院中讲课了,而他才刚踏入文院,还曾在其门下听过课。不过,如今已是今非昔比。他陈泽井已经成功踏入了举人境,而杨林当年身受重创,虽然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但是文宫受损,如今依旧只是儒者境,甚至已经断了晋升儒生境的可能。“杨夫子,不要总把过去的事挂在嘴边,你多年未在文院,难道连基本的考场规矩都不懂了吗?”陈泽井眉头一皱,沉喝道。“你……”“算了算了,你也少说两句。”见到两人要争论不休,施平意味深长的看了陈泽井一眼,将杨林拉住。“哼,看来有人受了影响,连心境都稳不住了。”杨林冷哼一声,扭过头去,却也没有再询问有关考生的事情。陈泽井面色阴沉,目光紧紧的望着某一间考房。他昨夜离开文院前,副院长亲自过来送别,陈泽井清楚的记得,副士院长亲自交代过,若是有一个名叫“徐小岳”的考生,一定要好生关照,听说此人平日里名声不好,有可能做出作弊之事。陈泽井乃是院长一脉的死忠之一,他也听说过,昨日郡王赶赴文院,诵读过一首诗文,羞辱院长,他自然听出了院长的言外之意。此时,他巴不得徐小岳去作弊,然后令人将其扣押,不……自己要等考试结束后,亲自将他押回文院,请院长处置。然而,让陈泽井失望的是,哪怕他大部分心神都在观察着徐小岳,却也没有发现后者有任何异常。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已经答了七张考卷,不仅没有被一题难倒,更是连个错别字都未出现过。哪怕当初他考取童生时,答题都未曾如此流畅!“小子,你最好不要犯错,否则可别怪我不客气。”陈泽井冷冷的扫了杨林一眼,继续关注着一一七考房。而此时,徐小岳浑然不觉,他感觉到自己的考房被一股浩瀚之力笼罩,但是,他将这当成了每个考生都会面临的待遇而已。他只是觉得有“人”在一旁看着,自己有些不太习惯,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呼……”半个时辰后,徐小岳长吁一口气,将最后一张默写的考卷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将其摆放在一旁。“这么快就答完了?”颜元利低呼一声,透过官印,他能清楚的“看到”,徐小岳的十张考卷已经答完,正准备看最后一张诗词的考卷。“你说的,是徐小岳吧?”施平看了两人一眼,发现他们的目光都汇聚在同一间考房上,顿时会意。颜元利默默的点了点头。见状,施平与杨林相视一眼,都有些意外不已。其实,对于徐小岳要去参加童生县考,他们一开始想要劝阻,最后想想,就算没考过,也能增长点经验,也就任其去参加了。徐小岳唯一让他们有信心的,就是最后的诗词了,但是,他们显然没想到,前面十张考题,这小子居然是第一个答完题的。“答得快有何用?只要错两道,就为淘汰!”一旁,陈泽井撇了三人一眼,心底冷笑道。随着时间推移,他必须要花费更多的心神观察其他考生,以免发生任何作弊的事情,徐小岳最后几张考卷,他还未曾去仔细看。.com“只要他前面的考卷能达标,便可获得童生之名!”杨林轻笑一声,道。“我倒是更期待,这小子能作出何等佳作来。”施平也是含笑道,眼神中充满了期盼之色。他本来就是个诗迷,徐小岳所作的几首诗文,都让他倍感惊艳,唯一可惜的是,首稿都被老贼……不,被陶先生给抢走了。“以他的天赋,定然能写出一首才气显露的诗词。”杨林也在一旁附和道。两人相视一眼,已经默契的在算盘着,等到将考试成绩登册后,他们得想办法临摹一首,将首稿换下来。“两位该不会连今年的考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吧?”见到两人自豪的模样,陈泽井淡淡的开口道。“无非就是与佳节或者节气有关。”杨林淡淡的说道。施平没有说话,但是隐约的察觉到了一些不安。“不,今年魏沙县的考题,是以战事为主题。”陈泽井笑道。“战事?”闻言,两人都是面色微变。一旁,颜元利张了张嘴,还是选择了闭言不语,心中却暗呼侥幸。他花了不小的代价,请了一位儒者为颜道豪押题,而对于佳节、节气甚至是战事等主题,颜道豪都有儒者亲自指点,写过诗文。“县考的考题,怎能以战事为主题?参加县考的以少年孩童为多,他们除了每日诵读圣言,谁还参加过战争不成?”杨林眉头一皱,轻喝道。作诗写词,一般都是要对其深有感触,才能写出有意境的诗词来。像徐小岳所作的三首诗文,《咏针》是面对柳元杰和黄家的欺辱,无意中见到街道对面一颗绣花针所感,而《金缕衣》则是身处学堂,有感而发,最后一首雅居诗文,也是以陶时之的雅居为主题所写,情景意境合一。但是……对于战事,生活在魏沙县的徐小岳,怎么可能会有所感悟?而且,童生县考中,若是出现这种考生们难以触及的题材,原本有望成为童生的考生,都会败在最后的诗词上。“杨夫子此言差矣,难道每件事都得亲身经历,才能有所感触?那么多的圣言,就无法给予他们半点触动吗?”“还是说,你们魏沙县的夫子教书育人,只是为了让学堂学子死记硬背,来考取童生之位而已?”“若真是如此,杨夫子,你也太让我失望了,回去后,我会亲自向文院禀告,让文院考虑你是否还具备成为夫子的资格。”见到杨林着急的模样,陈泽井心中一喜,当即面色严肃,正义凛然的喝道。“哼,圣言有感?说得倒是轻巧,你在参加童生考试时,若是遇见此等题材,焉能考过?”杨林冷哼一声,道。“杨夫子,考题乃是郡都文院的副院长亲自定下,为的是提升学子们的爱国情怀,我等开考之前,谁也不知晓考题,你这般态度莫非是在责怪院长他们?”陈泽井冷笑道。一旁,施平也是眉头紧皱。徐小岳若是没能考上童生,其实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前面十张考卷的考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诵读、领悟,但是,如此题材,岂不是说,今日他们无法目睹佳作出世了?“嗡……”而就在杨林与陈泽井争论之际,一道异样的波动陡然传开。“这是……才气波动,有人开始作诗文,而且引动才气了?!”颜元利眼瞳一缩,低呼道。闻言,施平与杨林两人心中窃喜,而陈泽井却是面色一沉。在这之前,只有一人做完了十张考卷,现在作诗之人,身份已经呼之欲出。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人被卡在前面的考题上,先写诗文。在几人的感应下,很快他们的目光便落在了“一一七”号考房。那股才气波动,赫然正是从这里隐隐传开。“颜县令,官印借我一用。”杨林深吸一口气,道。“没用,才气显露,哪怕强行观察,也看不清其书纸上所写的诗文,此举反而会影响到他书写。”颜元利摇了摇头,道。杨林眉头一皱,默默的轻叹一声,心中期盼不已,却也只能暂时忍耐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