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玄幻小说>第一文圣> 第90章 三缄其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 三缄其口(1 / 1)

“徐小岳?是他?!”郑未央却是眼瞳一缩,目光紧紧的盯着那个名字。他前几天因为在文刊府中请圣裁的事情,刚到领了圣庙领罚。当然,与韩离相比起来,他所受的圣罚,也只是一些皮外之伤,身为大学士的他,仅仅在圣庙前躺了一天,就又生龙活虎了。而反观韩离,据说是被人抬走的,到现在都还昏迷不醒。三诗同刊,由他亲笔提名,对于“徐小岳”这个名字,郑未央可是记忆深刻。“易崇,你是觉得流云郡都的文院考官们徇私舞弊了?”见到儒袍大学士质疑,郑未央反问道。“大魏中,无一麒麟子,谈何三甲成绩?”儒袍大学士摇了摇头,话语间充满了质疑之色。郑未央并未去与之争辩,而是看向史弘寿。“史先生,依你看此事如何定夺?”易崇询问道。史弘寿眼眸微闭,片刻后再次睁开,淡淡的说道:“各郡都文院中的考官,都由圣庙之力亲自监督,若有人文心动摇,圣庙必会有所感应,目前为止,老夫没有发现何人文心被毁。”听到史弘寿这番话语,易崇面色微变,当即不敢再妄谈。“还说大魏没有麒麟子,若是让这家伙知道,他昨日还在夸的三诗同刊,就是这小子所作,不知他会如何作想。”郑未央并不意外,只是看了后者一眼,心中暗笑。他深知,易崇乃是景国半圣世家之人,而景国与大魏之间关系极为不和,近年来更是有过战事爆发,他的质疑,也在情理之中。“在秀考中,甲级诗文,我倒也听说过,但是,甲上的诗文……”郑未央还是文刊府的审查之一,此时最为好奇的,是徐小岳究竟作了一首什么诗文,居然被评为“甲上”的成绩。要知道,在童生县考上的一首《雁门军行》,大魏文院都没有上报,最后还是由大魏帝后亲自举荐!而在圣庙文院亲自主持的郡都秀考之下,他相信只要他们圣庙文院开口询问,各地文院绝不会因为一己私心,而隐瞒不报。史弘寿看了他一眼,也知晓对方乃是文刊府之人,对于诗文有着近乎的痴迷。“随我去问问。”史弘寿迈开脚步,向着院里的阵法走去。“先生,你是想……”见到这幕,易崇眼瞳一缩,有些难以置信。此道阵法,虽然是由众圣所布,能收集各地文院递交而来的资料,但是,若非因为重大之事,各地文院与圣庙文院之人,都不会轻易的去开启。毕竟,此阵每次开启,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才气,若没有圣庙之力支撑,哪怕是大学士也会觉得肉疼不已。而眼下,史弘寿显然不是为了确认秀考名单之事,他就无法借助圣庙之力!不过,史弘寿似乎并不在意,大步来到阵法前,儒袍鼓动间,一股浩瀚的才气自其脚下涌入阵法之中。“嗡……”不过片刻,古朴的玉石上,绽放出一片皎洁的光芒。史弘寿也深知,维持阵法开启需要耗费不少才气,简短的将自己的要求提出。短短片刻功夫后,一个文袋出现在玉石上。史弘寿这才撤去才气支撑,伸手拿起文袋,里面装的,赫然是徐小岳的三份考卷,其中也包括了那首“甲上”诗文的首稿。“咦?”在刚打开文袋的一瞬间,史弘寿轻咦一声,刻板的面庞上,竟然罕见的涌起一抹笑意。“诗成镇国,难怪能评为甲上!”史弘寿轻笑一声。听到这话,易崇眼中涌起一抹难以置信之色,一旁的郑未央则是面色激动不已。镇国级诗文?!他在文刊府这一年多,都未曾见过一首!没想到,在秀考中,居然会有一首镇国级诗文出世!此时,郑未央无比庆幸,还好自己到圣庙领罚后,反而因为其正直的文心,被委以重任,调遣至此来帮忙。否则,自己肯定无缘见到镇国级诗文的首稿了。史弘寿拿起一叠考卷,检查一番,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其看完后,随手交给易崇,后者目光一扫,顿时神色微凝。郑未央则是迫不及待的从其手上抢过考卷,看阅一番后,赞叹道:“无一处错迹,即将踏入书法一境,在郡都秀考的考生中极为难得,的确当为甲上。”最后,在两人的注视下,史弘寿终于从文袋中拿出最后一页考卷。“《望庐山瀑布》!”史弘寿低喃一声,脸上笑意更甚。本次秀考的诗文之题,正是他亲自出的,那份书画,也是由他亲笔所作。“日照香炉生紫烟……”史弘寿缓缓念道,郑未央与易崇两人神色微凝。随着最后一个字的落音,整间文院中鸦雀无声。“此诗构思奇特,成功的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语言生动形象,洗练明快,难怪能被称之为甲上!”良久,史弘寿品鉴道。闻言,郑未央也是逐句予以品鉴。在文院中的一些进士们,似乎也沉浸在了此等意境之中。“嗯?”在一番品鉴后,史弘寿发现文袋里居然还有一页书纸,上面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庙前秀才?!”当见到这四个字时,史弘寿眼中精光一闪,朗声道:“汝等三缄其口,今日之事,不得有半点消息传出去!”其实,早在进入负责统计秀考的文院时,众人便已经三缄其口了,但是,面对大儒的命令,他们当即再次立言三缄其口。就连郑未央两位大学士也同样如此。“三诗同刊、庙前秀才,如今更是三甲秀才案首!”郑未央深吸一口气,不禁有些懊恼不已。在文刊发布之时,文刊府的另外一位刘学士,便打算向圣庙请辞,为的就是赶去大魏王国,亲自去见见三诗同刊的徐小岳。当时,郑未央虽然有过这个想法,但是想到文刊府两位大学士离去,他最终还是没有也提交请辞。此时,他心中无比懊悔。“对了,我记得昨日才见过刘学士,他似乎在等那位大儒归来……”蓦然,郑未央突然想到,旋即心中激动不已。等今日之事结束后,他必须要去去刘学士府上,无论如何也要将其拦住,让他留在文刊府,自己亲自赶往大魏王国,去见一见这个徐小岳!当然,身为大学士的他,绝不是为了首稿!而刚想到这里,郑未央只觉得手上一空,那份镇国级诗文的考卷,已经落在了史弘寿手中。“史先生,按照文刊府的规定,所有登上文刊的诗文,我们必须要见阅首稿!”郑未央心有不甘,硬着头皮道。“哦?”史弘寿点了点头,对于圣庙文院所有麾下的规矩,他极为认同:“你不是见过了吗?”“我……”郑未央面色一凝,脑子飞速转动。没看清?堂堂一位大学士,蒙谁呢?至于拿文刊府的规矩来压史弘寿?在文刊府中,大把登上文刊的诗文,他们没见过首稿,这早就不是第一次了,而且,史弘寿也曾在文刊府待过,岂能不懂这点?至于硬抢?他一个大学士,去和大儒强抢?郑未央的确头铁,但是却并不愚蠢!“哼!”史弘寿不满的瞪了郑未央一眼。身为大儒的他,已经在探索自己的圣道了,虽然不如半圣那般,只要有人提及其名字,就会有所感应,但是,别人在其面前,对他动了歪心思,他也能感觉得到。从郑未央这老六身上,他感觉到了浓烈的歹念。此子不当人,居然想从他手中抢首稿,真是好大的狗胆!看来,等今日结束后,他有必要主动去抛头露面,以免圣庙文院中的那些诗迷们,都如同郑未央一般,明明实力不够,却偏偏敢动歪心思。对于文人而言,坚持自我的本心极为重要,一些如同郑未央这般狂热的诗迷,还真的可能会不顾及双方的实力悬殊,做出飞蛾扑火的蠢事来。一两个大学士,他倒也不在意,但是,若是被一群大学士盯上,哪怕身为大儒的他,也会感到头疼。毕竟,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郑未央思索良久,突然感觉到史弘寿的目光变得冷冽,顿时浑身一个激灵,这才回过神来,当即拱手道:“史先生,我听闻你在寻一圣血之书,我前些时日得到一个消息……”“今日老夫对它没兴趣了。”史弘寿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冷声拒绝。“我愿将恩师所留的大儒文宝,借给先生一年!”见他这般模样,郑未央一咬牙,道。“大儒文宝?!”听到这话,一旁的易崇不由有些心动。郑未央的师尊,可是被誉为最接近半圣的大儒,若不是他与另外一位半圣走的是同一条圣道,而后者还在人世,说不定,他已经成为半圣了!而起所留的那件大儒文宝,据说堪比一些半圣文宝!将他借出去后,史弘寿还会归还吗?这蠢货,到底在图什么?“今日只提正事,一切待秀考文位确认后再议!”然而,让得易崇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来的是,刻板的史弘寿竟然没有丝毫考虑,一口回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