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节(1 / 1)

禾儿听这话是紧张起来, 面色平常问道:“觉得什么样的男生好?”苗苗想半天,模模糊糊说:“跟爸爸一样吧。”这倒是好标准, 禾儿很是欣慰道:“外面坏男人多得很,你要是有意中人记得跟我说。”苗苗没有,手一摊说:“都是些小孩子。”自己才多大点, 好意思管人家叫小孩。十七岁,总是想充大人的年纪。禾儿自己是过来人,说:“可不是, 年纪太小不懂照顾人的。”一家都护着这么一个,禾儿私心里希望妹妹找一个更体贴人一点的。倒是苗苗反驳道:“高明哥只比你大几个月。”可见会不会照顾人跟年纪没关系。禾儿又被噎一下,觉得得亏是自家的,不然总这么爱说实话,在外头得被人揍一顿。她把这个话头截掉,夜里跟父母做汇报。赵秀云都是头次听说,问道:“你找的谁?”禾儿如实交代道:“是我一个高中同学。”大家都分配到各单位,长年累月下来就是人脉,她可是维持得好好的。赵秀云是有些忌讳孩子走后门的,尤其是孩子爸爸早年在部队,风气极正,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最好不要。还是教育道:“这种事还好,要是谋好处的事咱不做啊。”禾儿点头答应,保证说:“绝不会占社会的便宜。”不然家里早好几年阔死了,条子批到手一卖,什么小轿车大房子都有。母女俩说几句话,禾儿悄摸摸问道:“妈,我能和高明去玩吗?”赵秀云有些犹豫,说:“去几天?去哪?”禾儿吞吞吐吐说:“桂林,五天。”赵秀云一下子不说话,她其实是有点保守的人,尤其是养着两个女儿,万事都很谨慎。女儿家家,最要紧的就是名声。现在可不是孤男寡女能出去玩的时候,叫人知道像什么事。她面色微沉道:“月婷他们不去吗?”要是去,禾儿就不会这么小心翼翼提出了,大家各有各的忙,连她这五天都是好不容易挤出来的,觉得还是要争取一下,说:“我们会很规矩的。”说到底是父母平常纵容,换个人都没有这样大的胆子。赵秀云是想想不妥,摆摆手说:“我跟你爸商量一下吧。”禾儿嘟嘟囔囔,觉得这事多半是不行,肩膀耷拉下来说:“我爸肯定不同意。”方海岂止不同意,特别斩钉截铁说:“想都不要想。”又说:“我看高明是皮在痒。”小年轻嘛,想出去玩一趟是正常的,谁叫人家现在有这个条件。今年机票价格又降一点,各地都在积极兴建机场,以后航线只会越来越多,沪市到首都是一百块钱。虽然还是大多数人一个月的工资,但做生意的人来说是拿得出来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更值钱。赵秀云能理解孩子的心情,但轮到自己家上头就很难点这个头,夫妻俩看法一致,跟孩子说:“我们是不太同意的,但你要是想去,就去吧。”禾儿得知结果也不意外,就像小时候分明知道不会允许,也要大着胆子问今天能不能吃两颗糖,反正问问又不吃亏,略有些失落而已。不过这回跟高明说:“你说不准还会被我爸警告。”猜得一点都没错,高明其实没有别的心思,只是因为现在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最好的年纪,以后真结婚有孩子反而不能到处玩,所以才想着去一趟。但对着方叔叔,什么话都不用说,只有老实应下来的份,被骂什么都是他应该的。禾儿得知后,心虚地说:“你别生我爸气啊,我也不敢帮你说话。”也不敢说是自己先动的念头。高明拍拍她脑袋说:“没事,全推给我就对。”不过两个人惋惜没几天,就收到首都那边的消息,来自张大山院长,说要举办莫如山经济会议,让他们也去学习学习。第一届莫如山经济会议是八四年召开的,与会的都是国内年轻一辈的经济学者,由国家经济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主办,此后都是在每年五月向社会征集论文,在六月份开展讨论。按理,是轮不到他们参加的,架不住老师肯提拔。这么好机会,别说是他俩要去一个礼拜,就是一个月,方海都哑口无言。但心里有想法是肯定的,每天就盯着高明看,唯恐不能从他身上戳出窟窿来。临行前又拽着耳提面命,说:“你要是不老实,知道会怎么样的。”高明只差对天发誓,不过什么样的保证都没用。上火车后松口气,那股子如芒在背的感觉消散点。禾儿看着他这样子,好笑道:“你干嘛呢?”高明一言难尽,觉得方叔叔警告他那几句也不适合讲出来,只是不经意低头看一眼,连汗毛都竖起来说:“没事。”禾儿自以为能猜中,晃着他的手撒娇说:“就骂几句,没事的啊。”哄人可有一套,还轻轻在他脸上亲一下。可惜高明这会正是清心寡欲的时候,什么念头都升不起,抽抽嘴角说:“你论文改好了吗?”每年的莫如山会议都会向社会各界征集论文,譬如第一届讨论的《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等,为当年的新政策提供不少支持。他们这次也是有所准备,为此在几封寄往首都的信里,已经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张院长直言他们毕业没多久,就在课业上有所懈怠。两个人的论文都是本行,一个写的是教辅书行业的市场,一个写的是私营进出口公司对经济的推动,和本次“经济多样性”的主题相吻合,又有大量的数据做支撑,可以说是有理有据。不过做弟子的,想从向来严格的老师那里得一句好话,实在很有难度。禾儿已经提前战战兢兢起来,说:“没想到现在不是学生,还有这种等着领考试成绩的忧愁。”不过话是这么说,心里也知道能得到这样的提点是多么大的好处,有些正襟危坐,又期待着这次的收获。高明也是,索性说:“咱们还是再检查一下吧。”不然到老师跟前,还有得挨骂。为此,从沪市到莫如山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上,两个人都没顾上说几句话,一个劲埋头学习,把虽有资料背了又背,生怕到时候哪个问题答不上。这状态跟奋战高考的学子没什么两样。哪怕到地方,都没停下来。这次会议提供住宿,招待所住的都是与会人员,他们是以张大山弟子的身份参加,名字登记在册,手续办得很轻松。前台只是有些惊讶道:“还有几天呢,你们这么早啊?”禾儿来之前还存着提前来几天,可以转转的心思,现在是一点都没有,匆匆点头就到房间放东西,手头所有材料拿出来,打算给论文做最后润色。两个人在学术上都很努力,连着两天各自闭门不出,这毕竟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会议,发言肯定是轮不上的,但要是有机会被各位专家点几句,也是件好事,因此更得有完美的论文交出来。只有吃饭的时候,他们才有功夫凑一块,吃得还飞快。禾儿不知怎么觉得他们这样怪好笑的,说:“我爸要是知道咱们到地方就开始改论文,一准没什么不放心的。”别说做点什么出格事,拉个手都嫌浪费时间。高明都觉得自己快出门的时候白被方叔叔说一遭,说:“等散会,咱们再好好转转吧。”又说:“老师晚上就到,先过这一关吧。”禾儿是万事俱备,只等老师,反而不那么紧张。毕竟胸有成竹的人,什么都不怕,还有心情说:“听说山顶的日出特别好看。”莫如山是景区,史书上有名,留下的传说不知道多少。虽然没能去桂林,这儿也不错。高明也畅想起来,说:“好,过几天我们一起去看。”不过眼下,他们是顾不上这些的。第26章 会议(禾儿)第一更张院长是当晚六点多到的莫如山, 有专车接送,他老人家也确实够这个级别,一来不少人都赶着问候。张大山只“慧眼如炬”, 看到自己晚年收的两个小弟子, 招手说:“青禾, 高明, 过来。”这么多业内专家, 目光不由自主挪过来看, 心里的反应都差不多, 好漂亮的小姑娘。禾儿为朴素大方, 不施粉黛,正式场合穿着白衬衫和西装裤,绑着低马尾,连首饰都没有, 手腕上一块表。但任谁瞧一过去,就是那张脸, 艳若桃李, 不像做学术的人。偏偏她就是, 知道这就是提点, 客气地自我介绍后,挪出点位置给高明。他看着也没有学术的样子, 穿身黑不黑蓝不蓝的西装,连领带都齐整,长得高, 五官深,腰板正,看上去就挺一丝不苟, 沉默寡言,像哪个实验室出来的,也不像学经济的人。但就这两个乍看跟经济不搭嘎的人,是张大山晚年收的两个弟子。他是改革开放后回国任教,名义上的学生当然很多,但能得此待遇的亲传弟子恐怕没几个,大家都跟着打听他们在哪个研究中心。等一听是出来干个体,表情都有那么些说不好。倒是张大山挺得意的,说:“不错,经济就是要这样才能繁荣发展,各单位可不缺人才啦。”他向来是大力倡导私营经济发展,对打破国营企业独大的僵局声音最大。在场的人当然不会驳他的面子,才坐下来要吃饭,就盘问起禾儿和高明一些行业内的事情。论起这些,他们可不会少话讲,禾儿是侃侃而谈培训班的创立和经营,就是余光里总留意着老师的表情,心想今天的成绩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