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节(1 / 1)

在她窝在陆岭怀里,沉沉入睡之前,想到原来这回事很能让人放松,能减轻压力。沈溪一点都不累,身体和精神双重愉悦,还神清气爽。第二天吃过早饭,陆岭又把沈溪送回病毒研究所,他跟着沈溪去过那间特意布置的实验室,见到她说的那个藏在桌板下的装置,确认那是一个十分高级的迷你录音装备,只有花生大小是国外的产品。就凭这个东西来看,薛抗美不是可疑,而是确定身份有问题。而且拥有这种高级的装备的话,说明这个人的身份不简单,极有可能她的背后是个极其高端的组织。又回到那个问题,沈溪是怎么发现一个训练有素人员的小动作的?陆岭返回后,马上展开了对薛抗美的调查。——国际社会得到华国分离出出血热病毒的消息,并不认为这是真的,毕竟在该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a国等过都没研究出病毒,华国就能研究出病毒吗?直到联合国卫生组织来华国考察,确认杭n16号病毒就是出血热病毒。联合国卫生组织负责人宣布:“华国确定已经分离出出血热病毒,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此项科研成果的国家。”他还对沈溪说:“你是华国分离出出血热病毒的第一人,也是世界上分离出出血热病毒的第一人。”他们想想不到,研究出血热病毒第一人原来是个年轻姑娘。沈溪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接待人员之一,会说流利英语,全程不卑不亢,这又让对方对华国科研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评价。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科研人员中引起轰动。华国在国际上又一次扬眉吐气。作者有话说:父母就快回来了下一章,一起去看星辰大海啦。第52章 星辰大海华国的病毒研究给世界出血热病毒带来了新思路, 基本上所有研究人员都认为出血热病毒的主要宿主是鼠类,把研究重点放在鼠类身上,可是让人沮丧的是, 他们依旧无法分离出出血热病毒。而华国的杭城病毒研究所再接再厉,继杭n16号病毒之后,又分离出杭n25号出血热病毒。华国的出血热病毒远远走在了世界前列。流行病学专家跟疫苗研制专家齐聚在杭城,开始研制出血热疫苗。如果成功研制出疫苗,困扰华国几十年的出血热将被遏制。而且华国大面积开展捕鼠工作, 田间地头、仓库、农场、林场还有老百姓家里, 鼠类肆虐的状况得到改善。鼠类大幅减少,即使还没有研制出抗病毒药物跟疫苗, 以后出血热也不会多地大规模爆发。沈溪得到了来自华国卫生部的表彰,得到“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荣誉称号。世界各大报纸, 《泰晤报》《今日a国报》争相报道一位年仅二十岁的女研究员引领华国乃至世界的出血热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研究出华国的出血热病毒主要是杭n16号和杭n25号病毒之后,沈溪决定把科研工作交还给杭城病毒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她还是要回到医院, 继续当一名医生。得知她这个决定, 金博望特别吃惊,他说:“小沈, 你年纪轻轻就做出这样的成绩,说明你是个有天赋的人, 很适合做研究工作,我欢迎你留下来在科研所工作,当一名正式科研人员。”沈溪笑笑说:“出血热病毒肯定还有其它的病毒种类,但科研人员肯定能研究出其它的病毒, 我现在面临毕业分配, 以后还是想要当一名医生。”她哪里有什么天赋, 不过是依靠异能罢了。研究出两大主要病毒,华国的出血热病毒研究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疫苗正在研制,灭鼠工作开展到位,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也容易的多,这些由其它科研人员去做就可以了。主要是她不喜欢长期跟鼠类,跟别的动物宿主,跟病毒打交道,不想天天呆在实验室里,更想要当个医生治病救人。金博望特别遗憾,他说:“小沈,我尊重你的选择,如果你想回到科研所来,我们时刻欢迎你。”看沈溪特别有想法,有主见,金博望就不劝说她,只是沈溪现在是国家特别重视的科研人员,是去是留他说了不算。金望博跟所长说了这件事,所长又向上级汇报,说明她即便回医院,也会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医生。病毒研究跟医院都属于卫生厅管辖,沈溪获批回医院工作。研究所给沈溪开了个欢送会,陆岭把沈溪接回家。路上,他问道:“以后真的不做科研了。”她的每个决定,包括给胡司令做手术,还有这次坚持要去研究病毒都出乎他的意料,不知道以后她还会有什么意外举动。沈溪笑笑:“我真的不爱研究老鼠,非常讨厌这种动物,再说以后当医生,不用闷在研究所,可以跟你在一起。”女人的嗓音娇柔绵软,陆岭听得心都要融化了。她想跟他在一起!回到家后,沈溪晾晒被褥,把床单被褥跟衣物都浸泡起来,然后马上去杭城军医院汇报,告诉吴院长她回来了,以后还是在军医院工作。吴院长自然知道她做出的成绩,还以为沈溪会留在研究所不回来了,没想到她还是要回医院。吴院长惊喜不已,让沈溪先休息一个星期,再回医院上班。——沈父沈母在西北农场也拿到了关于出血热报道的报纸,是农场场长送来的,他们把报道看了一遍又一遍。两人在农场的处境还不错,有独立居住的房子,原本他们还在吃食堂,后来找了煤炉,买了煤跟粮食,房子四周种菜,改成自己开伙做饭。饭菜水平提升上来,身体状况也逐步好转。每天做组织交代的工作,好像游离于农场之外,提前过晚年生活的感觉。他们完全想不到,沈溪会做出这样的科研成绩,远远超出他们对她的认知。他们简直是自豪得不得了。沈父指着报纸说:“你看,老三得了出血热,小溪才会去援助农场,从农场回来小溪又去研究出血热病毒,老二老三就会连累小溪,你看这个老三他多没出息,还吃上老鼠了,我们怎么生出这么个败类。”沈母有点难过:“老三不会是吃不饱吧,要不他怎么会吃老鼠?”沈父叹了一口气:“你别为他推脱了,他们一个月工资接近四十块,别的知青都能吃饱,就他吃不饱?肯定是他觉得吃老鼠肉新奇好玩,没出息的玩意。”正说着,农场场长助理来了,说场长请他们去办公室。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说,场长这段时间很关照他们俩,他们在农场过得并不辛苦,不过夫妻俩不知道场长要说什么,还是有点忐忑。到了场长办公室,场长关了门,还拉了两把椅子很热情地让他们做,甚至给他们倒了两杯水。两人内心稍定,就听场长说:“上级在重新调查你们俩的事情,我听说别的农场已经有人被平反,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也不知道你们这次能不能回城。”农场比较闭塞,他们也没收音机,不知道下放人员回城的事情,也不知道上级也会重新审查他们两个。沈父沈母很激动,既然上级重新审查他们,并且有人已经回城,那他们也有返城的希望。场长说只是提前给他们通气,如果有人来调查如实交代就行。他还说:“你们俩可是独一份,咱农场就你们俩被重新审查,即使这次审查不通过我估计你们的待遇也会好一些。你们家小闺女出息了,做出了重大科研贡献,给咱们国家争了光,上头这才格外重视你们俩。”夫妻俩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沾了沈溪的光。上次他们从宿舍搬出来分配到独立住房,并且不再需要种田,那次他们就觉得是因为沈溪把关节炎秘方上交国家,做了贡献,他们的待遇才宽松一些。按照这次的情况推断,果然是这样。俩人放下心来,就等着上级的重新调查结果。——刚回到杭城,严启明就应爷爷的要求,往医院给沈溪打电话,得知她不在医院,严启明又往沈溪家跑了一趟。沈溪正在家中休息,就跟着严启明一起去看严岐伯。沈溪很惭愧的说:“师父,学习金针拔障的事情耽误了,这几个月一直没时间,我就观摩过师兄做两台手术。”她想其实师兄可以给师父做白内障手术,她在一旁用精神力护住师父的眼部其它组织,他们配合默契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严岐伯并没有责怪她,而是夸她分离出出血热病毒,做得非常好。她去农场的事情,还有研究病毒的事情,严岐伯都知道,说明对方很关注她,这让沈溪觉得心里暖暖的。严岐伯眼睛看不见,又不愿出门,很闷的慌,想找人说话,沈溪跟他说以后会经常来看他。严岐伯说:“你要是有空就多来几次,我还可以教你点东西。”他觉得沈溪是棵绝佳的好苗子,要不是他眼睛不方便,可以教她更多的东西。——沈溪回来第二天,沈戍边就从郊区家具厂回来看她,给她带了菜籽、花籽还有好多山上摘来的青梅,还带回来沈戍疆写的信。沈戍疆知道沈溪在研究所,寄信不方便,就把信寄到了沈戍边哪儿。沈溪把青梅清洗后放在坛子里,用盐水腌渍,准备做话梅,然后就开始看信。沈戍疆在信上写全国人民都知道他吃了老鼠,他说自己找不到对象了。除了信,还夹带了五块钱跟一张从杂志上剪下来的一角,上面刊登的是沈戍疆的那首标题是《抗疫》的诗,没想到还真的发表了,五块钱就是那首诗的稿费。沈溪先是看到五块钱和变成铅字的诗,心情很不错。沈戍疆真是沾了题材的光,写的水平一般的诗也能发表。沈戍边也看了信,吐槽道:“我都不知道戍疆吃老鼠的事情,活该他得出血热,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这人真是没救了。”沈溪微笑着看他。沈戍边不解,说你用这种眼神看我干啥。沈溪继续微笑说:“说得好像你跟他不一样似的,你没觉得你也在骂自己吗?很有自知之明。”沈戍边很不满:“你就没看出来我跟以前不一样?我现在能做木工大工,我师父说我是我们厂上手最快进步最快的木工。”沈溪认真瞧了他两眼,还真从他脸上看出了自豪得神情,换做以前,他肯定不愿意做个木匠。以前的他就瞧不上这个工作。沈溪说:“那你就安分守己,好好当个木匠吧。”真能这样安分下去,绝对是好事。沈溪给沈戍疆回信写道:“自信点,就是你没吃过老鼠也找不到对象。”这个年代吃老鼠的人不在少数,报纸这样报道让大家意识到吃老鼠肉的危害,也算是好事。她从怼两个兄弟中得到了很多乐趣。要是没这两个兄弟,真是要无聊得多。另外信上还写杂志在跟沈戍疆约稿,让他写农场关于治疗出血热的文章。第二天她刚把给沈戍疆的信寄出去,就又收到了他的信,是他写好的关于战胜出血热的文章。沈溪把文章读了一遍,觉得写的还可以。她嫌书信交流太慢,就去邮局,趁着中午沈戍疆在宿舍往农场打电话。半个小时之后,沈戍疆才把电话拨过来,沈溪跟他说:“你这文章写的不错,灭鼠那部分可以写的有趣点,另外农场治疗出血热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杂志文章也有时效性,人家既然约稿,你要抓紧时间,尽快把写好的稿子给人发过去。不要再拖时间了,等红星农场这热乎劲儿一过,杂志说不定不愿意发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