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节(1 / 1)

他待着无聊,去找唐隽聊了一会儿,又在附近看看风景,再活动一下,两个小时熬的很慢,太阳都挂在头顶上,透着几分毒辣的时候,赵哥才寻过来,远远地喊:“杭峰,准备了,现在叫到16号了。”16号到21号,顺利也要半个多小时,杭峰揉着眼泪从裤兜里拿出耳机戴上,开始播放音乐调动情绪。滑板速降需要兴奋,也需要冷静,非常有经验的他,很清楚要怎么调整状态。听到一半,肩膀被拍了一下,转头去看,是已经比完赛再回来的东哥。杭峰摘下耳机听他说:“滑完就可以先回宾馆,我还是想上来看看你,在听音乐吗?”杭峰把耳机递给东哥,这是一首节奏感恰到好处的音乐,杭峰的音乐夹里收藏了三十首几乎节奏感完全一致的音乐,这是他父母为他精挑细选的“战曲”,这大概是有作为教练的父母的优势吧。但这个音乐在东哥听起来,却有点快了。他听的眉头直跳:“这么快啊?你别太兴奋了,要注意安全,滑板速降是一个更拼冷静和判断的项目,你应该听点舒缓的音乐。”说完,东哥就拿出手机给杭峰分享音乐。杭峰没拒绝,但听了却不是自己的菜,这种舒缓的音乐他听了只想睡觉,只能连连摇头:“不行,要打哈欠了,我还是听自己的吧。”“不行,你听那个太快了,听我的听我的。”东哥却坚持着,要让杭峰听他的。杭峰说:“东哥,我有比赛经验,有自己的节奏,这个就很适合我。”东哥的脸色眼看着就不好了,一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眼神看着杭峰,隐怒:“那随便你吧。”东哥拿着手机走了,杭峰也顾不上他的情绪,戴上耳机继续听,可惜就听了一首曲子,就被赵哥招手叫过去:“下个轮到你,这里等吧,很快。”“手机给我给你拿个。”刚刚还在看书的唐隽走过来,将杭峰的手机要了过去,“怎么样?”“还行,进选拔赛应该没问题。”赵哥说:“目标高一点,拿个种子,你有那个实力。”终于,出发点裁判的对讲机响了。出发点的裁判对杭峰招手:“来。”赵哥却一副比他还紧张的样子,跟着杭峰往前走,说:“没问题的,你有那个实力,你也不缺比赛经验,场地现在也熟悉了,进弯道的时候注意点。”出发点的裁判侧目,看看赵哥又看杭峰。赵哥对同事笑一下,最后提醒说:“接近终点的潮湿路段,我们今天做了干燥处理,不用减速,把最好的状态拿出来,奥利给!”看着挥拳又喊口号的赵哥,杭峰感觉自己竟然有被激励。赛前喊口号果然最热血!杭峰把手平举了出去,赵哥想都没想就把手搭上了他的手背,然后两人同时看向唐隽。唐隽:“……”默默将手搭在了最上面。三人相视一笑,赵哥一声大吼:“一二三!”杭峰加入:“加油加油加油!!”唐隽:“……加油!”振奋的口号引起周围一圈的关注,刚刚走开的东哥转过头来,懊恼一笑,对杭峰握着拳头狠狠地挥了一下。转过身,杭峰将安全头盔的戴上,收紧绳索,单脚踩上滑板的板头。滑板向上翘起,他弯腰一捞,将滑板拎在手里,三步走上了出发点。对裁判点头。出发点的裁判站在计时器的边上,手指就按在计时器的开关上,注视杭峰。待他最后准备好,裁判放声喊道:“预备……开始!”“哗————”杭峰单脚踩着滑板,向前猛地蹬板。身后传来赵哥和东哥的加油声,在那汇聚在一起的声音里,杭峰还听见唐隽在为他呐喊。能让安静的像是自闭的“学神”为自己加油,值了!杭峰嘴角抿紧,几个蹬板用尽了全力,滑板瞬间加速到最快,从缓坡冲了出去!坡度的惯性加大了蹬板后的速度,直到自己的脚跟不上速度,本应该上板,但杭峰最后还是控制身体,肌肉紧绷地又蹬了一下。林锐佳说的没错,最后这一蹬果然很难,但也很重要。国内没有滑板速降的专业教练,技术与国外有不小的差距,包括东哥在内等老选手,还属于通过互联网自行摸索的阶段。但公园滑板是有职业队的,林锐佳出国比赛也会遇见一些玩滑板速降的运动员,他对杭峰提出的建议就是最后一次蹬板很重要,虽然难,但却可以获得比其他人更快的起始速度。杭峰有特意练过,但真到比赛,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再加上心态的问题,如果不是经验特别丰富的运动员,确实很冒险。无法熟练掌握合适的时机,杭峰冒险一搏,最后这一蹬差点儿失去平衡。感谢他强大的核心力。最后站在滑板上的杭峰,心脏砰砰地跳。好危险。不过到底成功!不想了!忘记前一刻发生的事情!专心比赛!!杭峰将身体压低,摆出最为标准的压风姿势,一只脚前,一只脚后,后脚轻轻点在板上,手背在身后,将身体弓出一个“z”的形状,头看向前。“哗——”滚轮的机械音在耳边炸开,还有风声在呼啸,杭峰化身黑色的刀锋,切开空气,疾驰而去。身后,是一群被他吓出一身冷汗的众人。杭峰最后上板晃了一下,被所有人看见,都为他捏了一身冷汗,一直到他平衡稳定地离开视线,这乱跳的心脏还没有完全恢复。赵哥说:“分神了吗?”东哥说:“最后多蹬了一下,小孩儿的节奏不太好,应该是紧张了。”只有唐隽扬了一下眉。这和紧张可没关系,一看就是有点儿激进了。三个人有三个不同的结论,谁也没想过说服谁,只是都对杭峰的比赛生出了几分担忧。唐隽仰头看向随着杭峰一起起飞的无人机,身后的遥控器蠢蠢欲动,真想亲眼看看杭峰的比赛。其实大家完全是多担心了。杭峰很顺利。除了一开始出现了一个小小小的失误外,他接下来都很顺利。丰富的比赛经验,让他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失误永远不是限制他发挥的理由。克服困难,竭尽全力地拼搏,不正是比赛的意义!他完美的将身体维持在最优秀的压风姿态下,眼里心里只有前方的赛道。急速而过的景色变成了绿色的光,从他的眼角略过。速度在加快,很块就在第一个急弯前达到了50迈!杭峰脚下用力,滑板向左侧倾斜,在地面上滑出一个弧线。漂亮的过弯技术!再专业的人看见,都无法发表任何意见!正确的切入地点!正确地出弯角度!精准的判断能力!让他做出了一个完美无瑕的过弯。弯道出来,前方便又是一截遍布小弯的长坡,杭峰精美地控制滑板,与风共舞,弹奏出悦耳的音乐。速度在加快。很快就达到了60迈!接着逼近70迈!!前方就是第二个急弯。就是这里!当一颗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的柏树,出现在路边的时候,杭峰知道大部分人应该会在这里控速了。毕竟对于国内的职业水准而言,80迈已经是一个很快的速度,过弯最好是将速度保持在60迈以下,才能够保证安全。就昨天训练,杭峰就亲眼看见很多次,东哥他们会在这里降速。但杭峰可没这计划!不过才70迈而已!他在u型池上能够控制的极限速度都是100迈以上!他的体感告诉他,这个速度他完全可以控制!所以为什么要降速?时间!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点点拼搏出来的啊啊啊!!后牙槽狠狠一咬。杭峰比上个弯道,更早地进入了切入点。滑板发出与地面摩擦的轻微声响,杭峰的脚感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份差距,他的身体比他的大脑更先做出反应,整个身体就像未来科技里最完美的机械,沿着精准“计算”出的轨迹,控制脚下滑板的转弯力度,控制身体的倾斜度。于是,一个保持着70迈的完美急弯,在这个赛场上第一次诞生。“哇哦!”正通过无人机拍摄到的屏幕,观看比赛的裁判和工作人员发出惊呼声。有人惊讶地问:“是不是没有减速?是不是?”还有人遗憾:“可惜没有速度检测器,这个弯的速度肯定很快。”也有人担忧:“小孩儿有点儿冒进啊,有点危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