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节(1 / 1)

开了灯一看,里面遍布支柱,但空间很大,摆放了很多外行人叫不出来的训练器材,出发器、平衡器,腿部健力器等等。当然也有常见的训练垫,各种杠杆,以及摆放在靠墙的一侧,足有十个的蹦床。一进门,杭峰就奔着蹦床去了。另外两人也急忙跟上,这一路过来已经说的很明白,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杭峰要练四周,甚至是四周半的空中转体技巧,在正式上场之前,就需要在陆地上先练至熟稔,就需要有人帮他拉绳。这是一个很累的工作,运动员自身借助跳床能够跳起的高度有限,所以就需要人把他拉到更高的地方,落下去之后才能反弹的更远,所以大概需要拉三到四次,才能达到一次杭峰训练四周所必须的高度。平时这些训练有省队的教练负责,有时候也会让队员互相拉,都是成年人,又是运动员,就算这样也经常拉的满头大汗。如今换成了两个高中生……先拉绳的安远驰成功让杭峰完成了两次四周的训练,第三次开始,额头就开始冒汗,气息粗沉,手上没了力气。可是杭峰还是习惯性的在第四次起跳后去做动作,结果就是半空停留时间不足,翻到一半直接摔下。“啪!”重重坠在蹦床上。安远驰嘴唇哆嗦,吓的一声惨叫:“杭峰!!”杭峰一咕噜翻身坐起,一点儿受伤的样子都没有,“高度有点不够,你要是累换郑晔瑜来吧。这个过程挺熬人的,我要找核心,找速度,还要形成肌肉记忆,所以要不停的练。”安远驰满脸愧疚:“我没问题,我就是穿的多了,你等着我脱了衣服。”郑晔瑜就嘻嘻笑着:“峰儿要是能把四周练出来,是不是咱们华国年纪最小完成四周的运动员啊?这样也有我们的功劳。”安远驰一听,干劲儿更足了。甩了自己的外套,把里面的保暖衣的衣袖撸到手肘处,露出一片白的发亮的软肉,“来!说好了半个小时一换,谁都别拦我!”有了兄弟的帮忙,本来就差临门一脚的杭峰,进步可以说是跳跃性的成长。原本计划要一下午的时间,两个小时后,就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杭峰的训练目标。这应该说一种水到渠成。毕竟杭峰在三周已经憋了两年,而他现在又是进步最快的年龄,很轻易就能够突破到大部分省级运动员桎梏一生的水准。四点钟的时候,杭峰就忍不住换衣服去雪场进行实地训练。安远驰和郑晔瑜就从租赁处拿了一件羽绒服外套,跑去二楼看杭峰训练。自己进场滑雪玩这种事儿,好像比起看见杭峰的成果,变得毫不重要。二楼还有不少家长在等待孩子,有的家长兴致勃勃的趴在护栏边看,有的缩的远远的玩手机,家长的人数比学生还多,有些家里来了两三个大人,举着手机一个劲儿地拍。郑晔瑜没有停留,带着安远驰熟门熟路地去了u型池的上方,这里没人。滑雪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级滑雪只要会滑就好,所以只要用到中间的雪道训练就够了。中级滑雪则是能够完成坡度7°,有转弯、有不平路段、有微跳台的雪道,一般人基本达到中级滑雪的水准就够了,国内国外的任何一个雪山都可以去玩了。至于u型池、坡面障碍技巧、跳台滑雪这类蕴含技巧类的滑雪项目,高级滑雪也就是个起步,必须要达到专业滑雪才能够玩的溜儿。都是专业滑雪了,就是省队的队员了呗,也就不会在这里参加训练班了。很多家长也只会让自家孩子练到中级滑雪就够了。因而u型池这里是没有训练班,也就没有家长。等着杭峰换衣服的时候,郑晔瑜就和安远驰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杭峰拿比赛冠军的新闻记得还是我先聊的,没想到瞒的最深的竟然是我。”安远驰不忿地说。郑晔瑜双手合十:“大哥,真没谁是刻意在针对你,只是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就这么一路疏忽下来了。过了就过了,这事儿咱不提了好不好?”安远驰想想也是。过去的事情老抓着不放,自己心眼是能有多小。继而便眉飞眼笑地说:“你还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我说杭峰被家暴这事儿吗?”郑晔瑜一想,还真有。“没想到那一道道淤青,竟然是跳蹦床被甚至勒出来的,我跟你说,我差点儿都报警了。”郑晔瑜挤眉弄眼:“不不不,就是家暴,我是爸爸你是妈妈。”“滚,凭什么我是妈妈!”两人因为谁当“爸爸”这事儿争执的热火朝天,杭峰终于换好衣服从更衣室里走了出来。这两人还没看见,就听见不远处的家长说:“诶,是不是那小伙子?他是不是又来训练了?”“是是是,就是他,滑的老好了,比专业还专业!”郑晔瑜和安远驰同时闭嘴,然后莫名带着一点小骄傲地喊:“杭峰!”全副武装,单手提着滑雪板的少年抬头看过来,像是一名未来的机甲战士,剑眉星目的一张脸炯炯有神,抬头挺胸地看过来时英姿勃发。当下两个人都在心里赞了一声,帅!杭峰说:“我要稍微活动一下,你们无聊就去吃点儿东西。”郑晔瑜说:“有什么无聊的。”安远驰笑开牙齿:“就是手酸,你别管我们,赶紧把新动作练出来,就不枉费我们拉了一下午的绳。”杭峰比了个ok的手势,绕到了u型池的背面爬楼梯。有家长这时候挪过来,说:“你们朋友啊?他是职业队的吗?多大了?”安远驰骄傲地说:“16岁,u型池全国冠军。”“嚯!”这人听的眼冒星星,聊兴大发,安远驰也一问一答的,算是终于知道就连男生唐隽都愿意跟着杭峰出来训练比赛的原因了……就是强烈的与有荣焉,恨不得去和全天下去分享,自己有这么一个出色的朋友。杭峰接下来的训练,也让安远驰的腰板挺的越来越直。他看不懂杭峰的技巧难度如何,但每次滑完他都会问:“怎么样?”杭峰往往会回答:“在找感觉。”“感觉找到了。”“下次尝试。”接着,他就看见再次滑完的杭峰犁停在u型池的尽头,一脸兴奋的对着他们握拳又挥手。于是他得到了答案。“耶!!!!成功了!!!!”欢呼声引来更多家长的注意,一直在聊天的家长也明白了这次成功的意义,跟着鼓掌庆祝,同时说:“这是国家队的水准了吧?可以成为国家队员了!”安远驰就骄傲地大声说:“16岁完成四周,国家队员都做不到!”然后在对方惊讶到目瞪口呆的表情中,安远驰爽的浑身汗毛都要炸开,就像他在布告栏上看见自己的开始排名在全年级第9名后,几乎一模一样。激动,兴奋,还有一股热血,希望更多的目光可以看见杭峰,希望杭峰能够更强,强的冲出亚洲,冲向世界!!毕竟是新练的动作,完成还是一个概率问题,需要更多的条件才有机会,这也说明杭峰掌握的并不熟练,并不是每次成功。那之后一直训练到五点半,杭峰一共也就做出了五个四周转体的动作,直到之后一次尝试完成,失误摔落后,他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今天的训练。雪场里的训练队明显少了。学生和教练都去吃饭,家长大军也纷纷撤离,抬头去看二楼,就剩下郑晔瑜和安远驰还站在护栏边上。杭峰就抬头问:“晚上吃什么啊?”安远驰说:“吃肉。”杭峰笑:“行,你们选地方,换了衣服就走。”郑晔瑜掏出手机:“有没有餐标啊?”杭峰说:“没有,随便点。”“那我可点贵的了。”“吃穷我也没关系,反正就这一次。”一个在下面,两个在上面,这样大声地聊着,聊着聊着就都笑了。晚饭很简单,吃的是新鲜美味的小海鲜火锅。虽然杭峰没提,但郑晔瑜记得他不能在外面随便吃东西,所以这种当天现捕上来的小海鲜汤锅,就最是合适。一顿饭最贵的也就是一条五斤的石斑鱼,当地人去当地人开的小区饭店,也不过两百来块。晚饭上安远驰一直很兴奋,大口吃饭,大声聊天,问明天杭峰训练的时候自己能不能来滑雪。这没什么不行的,杭峰自然同意。聊的高兴,郑晔瑜把手机拿出来说:“你完成四周的几次我都拍下来了,就是不知道我这渣像素能不能用,发给唐隽也担心影响他比赛。”杭峰拿过手机看了一遍,直接把一个视频发到了自己的手机上,同时说:“这两天唐隽连训练都停了,应该是很忙,就不要打扰他了。再说这动作我也还没掌握好,等再熟练点拍视频一样。”“你这是发给谁呢?”郑晔瑜见杭峰拿起手机,又把视频转发。“我妈。”“哦。”有了进步,杭峰第一个告诉的肯定是陈虹女士。看的出来,在他说出暂停滑雪的时候,他妈眼里的失望和遗憾。但依旧在最后选择支持他的梦想,让他成为了一名极限运动员。然后陈虹女士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小峰,既然四周都做出来了,要不要来参加比赛?很久都没滑过户外了吧?你就当来玩玩吧。”一听这话,不用说,他妈的那颗心,又再度蠢蠢欲动啦!而杭峰有选择吗?没有!冲浪练不了,滑板也没赛道,放了寒假他就连读书这个借口都没了,他除了听他妈的“建议”去滑雪,还有其他选择吗?而且吧……四周都练出来了,他还真有点儿忍不住,想要秀一秀。所以虽然电话里和陈虹女士说的是“我要想一想”,但电话一挂,杭峰却看向面前两人说:“我估计要参加个比赛,你们要不要一起去玩?”“哪里?”两只同时支楞起了耳朵。“白山,全国联赛下面的未成年组。”杭峰说道这里顿了一下,“16岁愿意的话,已经可以报名成年组比赛了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