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节(1 / 1)

唐隽深深看了他一眼,翻译的时候只说:“他是华国很优秀的极限运动员,我们是他的助手。”勉强听懂的杭峰:“……”两位岛国选手露出笑容,观察杭峰:“很年轻,之前没有在赛场见过,不然一定会留下印象。”唐隽不客气地代替杭峰回答:“秘密武器,16岁,达到了x-games的参赛标准,所以我们来了。”“哦,那倒是期待你的发挥。”另外一个说:“华国很大,人很多,我一直希望华国能够诞生一名优秀的极限运动员,很期待明天你的表现。”唐隽扬了一下眉,三言两语说完,让杭峰拎着行李上了楼。到了楼上,四个房门,两间紧锁,将门打开,都是很标准的大床房。没等分配房间,唐隽就把行李一放,直视杭峰:“你在学校低调我不管,出国比赛不行,什么叫做感受比赛气氛?你不是奔着冠军你来比什么赛?岛国那群人欺软怕硬,你不支楞起来,是要让我跟着你一起低头走路吗?”被教训的杭峰:“……”不敢说话的郑晔瑜:“……”继而,杭峰叹了一口气:“国际礼仪。”唐隽就说:“那我刚刚失礼了吗?”杭峰哪儿知道,他又不懂外国文化。唐隽也反应过来自己问了一句蠢话,抿了抿嘴角说:“礼貌不是卑微,不同国家的人生活习惯不同,所需要的应对态度也不同。你不能让楼下那两个觉得你不重要。你很重要,你是王会长亲自邀请来参赛的人,是代表我们华国和华国极限协会的人。”郑晔瑜点头:“峰儿,我觉得隽儿说的对。”杭峰不是听不进话的人,而且他本质就是一个攻击性很强的人,只是第一次与外国选手沟通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度。如今既然有人告诉他,说的还那么有理,他为什么不听。“我明白了。”杭峰郑重点头,“我的脸面就是王会长的脸面,极限运动协会的脸面,我不仅不会再贬低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我也会很认真的去完成。”唐隽听完,眉眼柔和了下来,轻声说:“我也语气冲了一点,不要生气。”“不会。”杭峰深深看着他笑,“很高兴刚刚有你在,我不懂的地方有你看着,帮了大忙。”“那倒不是……”一旁的郑晔瑜抱着手臂搓了搓鸡皮疙瘩:“行了吧,兄弟间谢来谢去的怪见外,本来就是这样,我们还是小孩儿,未成年人,不懂就学,做错了就改,我年轻我试错成本低,怎么了,让他们羡慕去。”这话说完,大家就都笑了。本来以为的大事三言两语轻松解决,倒是小事莫名纠结。两个房间,都是大床房。按理来说,杭峰有比赛,肯定是单独一间,但唐隽直言不想和郑晔瑜睡。郑晔瑜一脸受伤:“那我继续睡地上呗。”唐隽说:“和你没关系,是我睡觉认床,好不容易和杭峰睡一起睡习惯了,身边要是换个人我可能又睡不着。”郑晔瑜想想:“那我来杭峰屋里睡地上?”唐隽说:“你自己睡,我和杭峰睡一个床。”“可杭峰要比赛啊。”“我和他睡习惯了,不要让我再换。”杭峰坐在床上左看右看,最后笑:“唐隽睡觉既不打呼噜,也不乱翻身,全程安安静静的跟他家的猫似的,影响不了我。”最后自己独得一间屋的郑晔瑜捂着心口说:“你们是要让我惭愧不安到死啊,出来全程吃住不掏钱,就连机票都是头等舱,如今住在别墅里还有个小单间,我配吗?”“配配配。”杭峰把郑晔瑜推出了门去。和同学一起出门有个好处,就是随时随地身边儿都有伴儿,不用去楼下和两个外国人尬聊。三个人整理好行李,又再度聚在一起,研究白会长找人送过来的雪道路线图。既然是野雪,那条赛道的雪就是原封未动的,除了夏季的时候,将赛道的地基做过整理,整个雪道上都是积攒了三场大雪的原装雪。也就是说,没有适应场地这么一说。他们拿到手的地图就是他们能够对这个赛道能够了解的全部,缆车直达白山最高峰山顶,挑战赛道长度约800米,部分坡度甚至高于30度,半天然半人工的赛倒倚着陡峭山势修建,特意设计的大小数座雪包,跳台,急弯等,直至最后与常规雪道合并,抵达终点。总长度是2300米。“野雪极限赛”五个字足以囊括一切。“野雪极限赛”也是欧米很有名的比赛,fwt(freeride world tour),世界野雪巡回赛,又名自由式滑雪世界巡回赛。已经举办了22年的野雪极限赛,有着自己明确的星级制度,以及对赛道和选手标准的制定。显然这位云顶乐园的老板和华国极限运动协会,都很有自己的目的。一方面想要将赛道加入“fwt”,获得高星级的评判标准,拥有华国自己的高星级野雪极限赛道,二来自然也是想要借助这次的比赛打造声势,既推广了极限运动,又打出了白山云顶乐园的名气,多方合作共赢。王会长的原话:“我们希望能够打造自己的高星级赛场,不是我们的选手出去考级,而是国外的选手来参加我们的考试。推广极限运动不是一蹴而就,国内的常规赛场已经挤满了所有的渠道,所以经过商议,我们应该优先和国际接轨,打造自己的优秀运动员和赛场,再在国内推广。嗯……就像你一样,让你火了的短视频我们还专门做过研究,这或许是唯一打开当前极限运动局面的办法。一个新势力的出现,需要发出独特的声音,固然从无到有的过程或许艰难,但总需要人去做。我邀请了国家单板滑雪队的运动员,他们来了。现在也邀请你,作为我们极限运动最年轻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这里没有职业区分,没有年龄区分,只有技术和胆量,答应我,尽管去做你自己。”杭峰盯着手机里的地图很久,他试图记下一些复杂的区域。如果大家都只凭借手里这张图去比赛,谁对这张图研究的最透彻,记得最深刻,那么就抢占了先机。地图分为平面图和立体图两种。都由无人机拍摄。平面图是从上往下的俯览,可以看见整个赛道的情况,赛道整体里说并不难,雪包最多,障碍比较乱,其实更适合双板滑雪运动员发挥。路线也不止一条,除了平面图上的整个俯览赛道,其实在赛道内部遍布各种最优路线,只要选手能进去,就能缩短时间。可惜在急速滑行下,并不是你想要去那条道就能去,包括同组竞赛的选手,都会是你的障碍,进而被迫选择更远的道。杭峰研究完平面图,就去看立体图。感觉就有点像在玩一款滑雪游戏了,你的视角可以在整个赛道上畅游,也可以从出发点模拟自己的正在这条雪道上滑行,有时候可以看见前面的障碍,有时候却看不见。可能到了地方才发现这里是一处大飞包,速度控制不及的情况下,就是直接飞出去。“喔噢。”郑晔瑜在旁边看着,“我感觉到极限运动的特色,这地方很危险吧?如果不绕过去,下面就是一个树桩,如果速度不慢下来,你怎么拐弯?”杭峰点头,但他却在问唐隽:“你能算出来吗?理论上要多快的速度我才可能从树桩上飞过去?”唐隽看他一眼,拿出纸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两笔答案就出来了。“65迈就可以了,不过考虑到风速等问题,最好还是在70迈以上。”“卧槽。”郑晔瑜瞠目结舌,“怎么算出来的?”“初中的知识很难吗?”杭峰说这话的时候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得意,“我都算的出来,就是慢一点,你可是三中的学生。”“……”很好,被侮辱到了。杭峰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继而摇头:“这里不可能到70迈,做不到的。”唐隽也在平板电脑上看立体图,他缩成平面图,又打开立体图,最后猛地抬头:“去勘察现场吧。”“走。”说着杭峰就站起来身。说去就去,既然要认真的比赛,就要做好各种赛前的准备。谁说运动员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靠肌肉活着?别说现在运动学的硕士博士早就开始进入到职业运动员的生活,就说这次野雪比赛,复杂的地形反而给了杭峰一种“有文章可做”的感觉。运动和科学,滑雪和数学,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为这次的比赛创造更多优势。云顶乐园的游客很多,这两天又在搞滑雪嘉年华的活动,晚上有表演,还有酒吧活动,都下午了还有很多的游客往山上走。好在杭峰他们是参赛的运动员,告知工作人员他们要去勘察现场后,工作人员直接就放侧面的小门让他们进去,挤上了最近的一辆缆车。缆车很大,六分钟一班,每次可以容纳100个人乘坐,缆车没有座位,但头顶上遍布扶手,站在窗户边就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象。很美。这是南方人无法想象的美。缆车徐徐上行,眼前便是漫天白雪,一片银装素裹,雪山连绵起伏,犹如白色巨龙仰天长啸。突然间,缆车里响起一片惊叹声。就见远处一片山涧白茫茫的云雾烘托出一团红彤彤的圆球,骤然间霞光万道,群峰尽染,犹如天门大开,人间仙境。“美爆了!想在这里常住不走了。”郑晔瑜喃喃。没有人反驳他,至少这一刻的大家想法完全一致。美到极致,便是流连忘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隽轻声说着,又叹了口气。杭峰转头看他,少年眸子被染上了金色的光,光在眼底跳跃,灵动又神圣,又有几分莫名的伤感,让人忍不住往深处多看了几眼。过了那片区域,晚霞就看不见了,只有从山峰间隙处透出的点点霞光。眼前再度恢复白雾萦绕,松柏遍地的宁静气息。车厢里久久没有安静,但趴在窗户边的杭峰三人注意力却已经不在那里。这一路上来,他们已经看见好几段赛道,因为边缘处有被旗帜作为标识圈出,所以一目了然。杭峰和郑晔瑜还需要掏出手机,对照现场和手机地图的差距,唐隽却只是沉默地看着,很快下出结论:“地图和实际赛道的视觉误差很大,而且明显地图在简单路段做了缩短处理,和现实不符。具体差距等到了地方,脚踩上去才能确定。”郑晔瑜一听,有点忧心:“地图都不准,不会有危险吗?”杭峰摇头:“这就是选手自己需要完成的部分,不然就不是极限运动了。”唐隽说:“数据的不准确会影响你对时速的判断。”杭峰笑开牙齿:“但我可以保证那个地方不可能滑出70迈。”缆车到站,这里并不是野雪极限挑战赛的发出点,从这里再往山上去,还需要乘坐小缆车,不过已经停运了。工作人员遗憾:“这个缆车站一直到比赛,都不会开放。”接着这位工作人员说:“不过雪道建的时候是有工程图的,我知道经理室那边就有一份,要不我帮你们问问,能不能拿出来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