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2节(1 / 1)

“行,你安排,我多久能上手?”“就咱们的身体素质和基础,半天就能在冲浪机上如履平地。”“这么容易?”“职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和普通人比吗?再说你都是世界健将级的运动员了,什么运动到了手里,上手都快。”“那倒不至于,我一直练一个项目,肌肉群的一点不同就是千差万别,倒是你,路子是越走越宽了。”孙烈笑开白牙,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和杭峰一番商业互吹,很快就过了面上的那层关系。双方都抱着交好的念头,就不是事儿。有什么好排挤的?怎么的把人排挤走了,自己就能拿冠军了?实力不行就是不行,到了国际赛场上,裁判教做人。在这种“金字塔顶端”拼搏的时间越长,孙烈越是知道国际赛场的残酷,你队伍弱,裁判打分也偏低,你队伍强,裁判打分也会高一点。比起去嫉妒一个人会和自己争抢排名,还不如找个实力强劲的队友并肩奋斗,一起在裁判面前“刷好感度”。再说了,升起的那面红色国旗,即便不是因为自己而升,站在国旗下也是很荣耀的。对杭峰,至少是对杭峰,孙烈的心眼儿很宽裕。他容得下杭峰,也是真心期待今年的国际赛场有杭峰和自己一起。不过……在那之前,还是要看看杭峰现在的实力啊。要只是一个四周的水平,这愿望还得等等啦。孙烈笑着打量杭峰,一道道念头在心里穿梭,脸上看起来是一派的热情爽朗热情。杭峰换了衣服,是n省的队服,胸口绣的是n省的队徽,蓝黑色的队服也是n省最常见的颜色,海岛与大海,蓝与黑,间或再加点淡蓝色,便是万里无云的艳阳天。颜色不算鲜艳,反而衬的杭峰年纪又大了一两岁,举手投足都沉稳从容,即便是在这位国家队的“一哥”面前,也没有半点气弱。很自信。拿下过世界冠军的人就是不一样。杭峰换好衣服,将滑雪板和鞋一手一个拎在手里,用手肘关了门。孙烈耐心地在旁边等着,时不时地聊上几句,“才下飞机就来了?”“晚上住队里吗?”“平时训练量怎么样?”最后看似不经意地再问上一句,“一直在忙其他的比赛,现在状态怎么样?四周恢复的怎么样?四周半能做了吗?五周打算什么时候冲?”刨根问底的话,更像来自师长的问话了解,想着孙烈是队里的“一哥”,杭峰也有把自己现在的状态说了。“保持在四周,来之前尝试了一下四周半,还不太稳定。”孙烈为不可查地蹙了一下眉,四周明显不够,董杨都能达到这个水准,看来最后谁能拿到名额还是未知数。对杭峰的期待和热情顿时就淡了不少。“走吧。”孙烈将门推开,又把杭峰带到了雪场里。今天训练已经开始了,各个项目就位,单板和双板都在场地里训练,“唰唰”的滑雪声不绝于耳,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场地也不比n省的滑雪场大多少,但训练的人却多了不少,训练资源远没自己想象的好。孙烈似乎知道杭峰的想什么,这边就解释了:“目前主要还是恢复性训练,大部分时间我们会和自由式滑雪那边错开,以体能训练为主。十月底就有雪了,我们都说自己是大雪山的牧雪族,哪里有雪去哪里,户外雪场的训练才能真正更好地提高成绩。”说到这里,孙烈想起一件事:“你应该户外训练的少,跟我们走一段时间,你就知道差别在哪儿了。”说话间,两人已经横穿过大半个雪场,来到了立有u型池的一侧。范总从两层楼高的护栏上探出头来说:“先活动一下再练,杭峰你跟着孙烈走,活动好了来找我。”不等说更多,范总就将头收了回去,接着传来范总说话的声音,像是在指点先一批的队员训练。“把板子先放这儿,我带你活动一下。”孙烈由始至终笑眯眯的,对着杭峰招手,率先跑了出去。杭峰跟在他后面,绕着训练场跑步,时不时一两句没有营养的话,表面上看着都还不错,但杭峰知道双方的距离感还是很大,就像自己对孙烈的感觉,就是客套。但在其他人眼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两人说说笑笑的模样映入国家队员的眼里,一个个表情都很古怪。预想的画面明明不是这样的,两人怎么能和气一团?已经进场的队员们排队出发,出口的位置有教练盯着,安静如鸡。等滑完结束,到了120米开外,天高皇帝远,话匣子就再关不住。“烈哥就这么忍了?”“不忍怎么的?老范把杭峰交他手里,就是想看他怎么处理,他总不能直接就上脸色吧?”“那这样多难受啊,要我当时就拒绝了。”一轮滑过,步行回去,继续排队,同时听教练训话。“某某某,空中姿势太散,身体绷紧一点。”“某某某,为什么落地每次有好有坏,轴心还用我说吗?找不到轴心就去蹦床上练。”“某某某,注意力集中一点。”滑到尽头,交谈的人群里又多了一个,“你们想多了吧,出国名额最少两个,以烈哥的实力名额必有他一个,真到了国外的赛场上,就是裁判说话了,他和杭峰才没有竞争关系呢。”“嘿!还真是!”“对呀!我之前怎么没想到?”排队。教练斥责:“怎么回事呢?说话说个不停,就这注意力练什么?再来一次外面蛙跳十圈。”再一次的安静如鸡。但是滑出了教练视线范围里,嘀嘀咕咕的声音再次响起。“嘿,还真是,我想一下还真是你说的,杭峰来不来关烈哥什么事啊?也不关咱们的事,该急的是一线那几个啊?葛俊宇、傅宏伟和董杨。”“是董杨吧?董杨今年出成绩呢。”“不好说,训练才开始,葛俊宇和傅宏伟今年状态都可能起来,董杨去年拿下名额不代表他今年也能拿到,铁打的烈哥流水的老二,谁知道今年什么情况。”“嘘,董哥在后面。”教练很不满意大家今天的状态,但抓不到人,队员们各个都成了“地头蛇”,清楚哪里可以避开他,在他的观察死角嘀嘀咕咕,等到了面前一个比一个规矩。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了,在不在状态还看不出来吗?教练都想吼上一嗓子,杭峰来了关你们什么事,连个竞争资格都没有,还骄傲了怎么的?董杨他们几个可比你们有紧张感多了!再滑一轮。自以为避开教练监视死角的队员们,议论的更加肆无忌惮。“杭峰四周半了吧?董杨哥也是四周半。”“董杨四周半只是偶尔训练发挥,杭峰的四周半是上了赛场的,不一样。”“笑话,那杭峰的四周半还是超级u型池才完成的呢,七次折返换谁不行。”“不是,杭峰当时虽然滑的是超级池,但在第五个折返他就把四周半做了。”“超级池比我们常规池高半米啊大哥!”“那也……”前面的争执依稀传进董杨人的耳朵里,本来有着竞争关系,平日里也就维持个表面平和的名一线队员不知不觉间就走在了一起。彼此对视,都从对方的眼里看见了压力。能出国比赛的选手和不能出国比赛的选手能一样?国家队的“一线”和“二线”,在队伍里的地位和成就感也不一样。运动员这身份也有个升级的过程,最次的就是体育爱好者,然后是普通学校的体育生,市一级的运动员、省一级、国家级,国家级里的一二等,再到国际上的一二等。每一步迈出去收获的荣誉和成就都不一样,更不要说那明晃晃的利益。杭峰只在国内打未成年组比赛的时候,一个冠军也就万把块钱的奖励,有时候拿了冠军连钱都没有,如今到了国际赛场,不过拿下滑板速降巡回赛和巨浪挑战赛这两个比较“偏”的世界冠军,个人资产就直接到了七位数。就连出门定个房间,买张机票,都不再抠抠搜搜。这些变化,得到的想要保持,没得到的羡慕眼红。就说去年董杨出国比赛,拿的津贴就比别人高,能进决赛,能拿奖牌,还有更多的奖金。奖励是明明白白的,还不要说那份成就感,董杨去年一年走路都抬头挺胸,无时无刻不想更进一步,超越孙烈,让自己成为国家队的“一哥”。挡人财路犹如内啥,阻人前途更甚!董杨不喜欢杭峰的理由很充分。剩下两人,葛俊宇和傅宏伟也不喜欢杭峰。个人虽然没交谈,眼神一对上,就知道彼此的想法了。得争气!让杭峰看看国家队员的真正实力,别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再强的过江龙到了国家队也得给我盘着!第113章三人一起再度回到u型池的出发点, 沿着楼梯一路上去, 才一探头,就看见了已经热身结束,准备进行训练的孙烈和杭峰两人。眼神对上,该打招呼吧?算了, 何必委屈自己。三人几乎一致地避开杭峰的目光, 走到了座椅上坐下休息。杭峰和孙烈还没开始训练,范总还有些话要交代, 也在小凳子上坐下,三人坐了个等边儿三角形。范总说:“……说再多也没用, 想适应场地吧, 冰的软硬度一点不一样就是天差地别,别莽, 先找脚感……”这么一听,范总大概也在担心着杭峰急于证明自己怕他受伤。职业运动员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伤病。训练在进行。国家队就那么些人,早就编了号,轮到谁滑谁起身, 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杭峰来了, u型池这边的教练训练的态度也很积极,这边眼观六路看队员的训练, 那边嘴说八方将队员们要改进的地方一一点出。第二梯队的队员虽然和杭峰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也想有个好的表现,还不要说其他人,就是孙烈今天训练前的准备动作都比平时多。杭峰就像一条鲶鱼,搅动了国家队这摊已经不算太活跃的水,气氛空前紧张热烈。第二梯队男队员平均实力还是在三周半左右,偶尔能在最后一两跳完成个四周, 但技巧难度都不算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