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0节(1 / 1)

这是在回应那天采访时,杭峰做出了“你的金牌早晚属于我”的手势。杭峰笑了一下,并没有回避对方的挑衅,他用手指在脖子上来回划了两下,再简单硬气的动作,给出了回应。battle。1v1的对决。瞬间!气氛变了!全场都是看好戏的人!就连工作人员们都眼睛一亮,满脸期待!果然没那么容易结束,这是头部运动员的傲气。之前未完的战斗,被延续了下来!本尼·马龙和杭峰会在这一次的赛场上,重新完成一轮对金牌的对赌。搞快搞快!好戏要上演了!第200章 太好,唐隽来了!中场休息的时间只有十分钟, 男子短板的资格赛就热热闹闹地开始。赛场裁判吹着哨子,在大声公和广播的双重通知下,杭峰和本尼·马龙一前一后地走进了出发等待区。观众席上有人发现了亮点, 指着这个方向说:“他们的号码竟然在一起,大赛方是故意的吗?一轮预赛直接看到结局!这一次我希望赢的是杭峰。”“本尼·马龙是这个项目的世界冠军,杭峰想要赢他可没那么容易。”“上次只差了0.01。”“但就这0.01分, 足以区分一名冠军选手和普通高手在裁判心里的位置。”“啧,我讨厌印象分。”这样的讨论出现在观众席上的每一处, 大部分的观众都很高兴自己花了预赛的钱,却提前看到了决赛的场面。这两个人,现在足以代表世界最强的男子短板冲浪选手, 第三名已经被他们拉开了很远,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兴奋的人群当场就在大喊加油。有人在给本尼·马龙加油, 也有人在给杭峰加油。杭峰虽然在“全明星”的排名很高,非常受媒体的喜欢,但这里毕竟只是冲浪的赛场, 热爱这项运动的观众, 同样也喜欢实力强劲的本尼·马龙。一时间, 为本尼·马龙加油的声音,甚至一度压倒了为杭峰加油的声音。这让本尼·马龙很开心,朝着观众席挥了挥手, 换来了更加热情的大喊声。准备的时间很短, 站定没有两分钟,裁判就吹响了哨子, 在震耳欲聋的枪声中,第一组的五个人,拿起自己的冲浪板, 朝着大海跑了过去。冲浪比赛,是技巧和平衡的考验,是观察力,同时也是一场耐力的比拼。20分钟的比赛时间,选手需要在这期间完成最多不超过20个的冲浪挑战,但如杭峰和本尼这样体能强大的运动员,也只能保持15个浪的正常发挥。每一次冲浪都要在大海里游出100多米远,“浪点”从来不固定,有时候甚至要游颠簸起伏的大海上,游出200多米远,15个浪就是3000多米的距离,这才是耐力的大考验。对于大部分选手而言,高质量的冲浪都在前面,到了后面累到手脚发软,也很难在板上站稳了。冲向大海的身影跑的并不快,杭峰和本尼·马龙排在后面,更是放慢了脚步,以一种小跑的方式往前进。何洲在他们前面已经“呜嗷嗷”地冲进了大海里,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杭峰注意保留体能,注意到本尼·马龙也是如此。并不说他们的经验更足,认定这样做更好,更多还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整体状态,是裁判对他们的全面认可,而不是当“一拳超人”。到了他们这个级别,0.01分的差距逼死人,比赛的重点已经不在某一个动作上,而是整场的比赛。换句话说,格局大了。前面三名选手游出十米远,杭峰和本尼·马龙才一前一后地走下大海,两人迎着海浪游向深处。时而翻身上板由着海浪把自己送回沙滩,直至当浪潮退下,又跳进海里,追随着浪流加速游动冲出更远。也有浪卷起来太大的时候,就压着冲浪板潜下水里,再出来的时候,海浪已经到了身后。他们判断准确,姿态娴熟,所有迎浪而行的动作,都以保留体能为主。15个浪的挑战任务,保质保量每一个都能优质地完成,哪怕最后一次的冲浪累到脚软,都要尽可能地确保自己不会掉落海里,这才是世界一流冲浪选手该有的能力。又或者说,高级的战场,实际上是一个持久的,对体能和心态的双重考验。果然,前面三名,包括何洲在内的选手,在第一个浪的表现都非常好。他们体力正是最充沛的时候,清醒的大脑也能让他们发掘出最好的浪,各方面的优秀让他们在第一个浪都拿出了自己较高水准的技术,通常裁判给出的分也不少。紧接着就轮到了杭峰,开始他这场比赛的第一个浪。唐隽说的没错,今天的浪不是很好了,有了将乱未乱的迹象。有些浪出现的时候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力度不足,有些浪则表现的更加隐晦,需要选手用更精准毒辣的眼光,才能从那些好浪里,将这一个内里力量已经不足的浪找出来。杭峰放过了一个浪,继续飘在大海里。冲到前面的浪果然力度不够,高度不及3米,而且行到一半被后面的浪追上、吞并,整个都崩塌消散。这是最糟糕的浪,职业选手的噩梦,却狡猾地藏在好浪的中间。幸运的,是杭峰一眼看出它的糟糕。吞并了前面海浪的这个浪,明显变得更高更壮了,也让站在浪尖上的杭峰,升起的更高。白色的浪花举着他脚下的冲浪板,他像是手持着三叉戟的王者,驾驭着风浪向着海岸挥舞雷霆。直至达到顶点,浪尖变得又薄又脆,犹如锋利的利刃时,杭峰踩着最为精准的节拍,控制浪板,倾斜身体,从最高处冲击而下。冲浪板跌落在浪涌上,浮力又让它倾斜出海浪的形状,杭峰必须时刻调整身体的重心,以倾斜的角度找到最适合的角度,在那不断传递而来的力量中,第一时间稳稳站住。接着,便到了表演时间。因为不是拖拽类的冲浪赛,所以浪点和岸边的距离并不算远,毕竟靠游的冲浪运动确实非常消耗体能。180米是这个赛场,今天浪涌最高点的位置,也是选手上浪的位置。抛开上浪的时间和站稳的时间,以及海浪来到岸边后,被大陆框架迅速削弱的冲击力。选手真正能够利用海洋动能,展示自己的时间只有130米左右的距离。要快!杭峰在站稳之后,几乎没有太多的思考,本能就为他指引了最正确的方向。他驾驭脚下的冲浪板,沿着海浪的脉络,在调转冲浪板迎向海浪的瞬间,就已经调动身体的全部核心力量,整装待发。冲浪板板头在刻意地控制下,迎向了浪流涌来的方向。巨大的力量随之而来。这是人力与大海之力的对抗,能够让人感受到人类力量的极致表现,即便是职业的冲浪选手也不例外。但杭峰更清楚怎么借用大海的威能,千锤百炼的身体自然会回馈他一切的信息,让他了解自己的极限。从腹部的位置开始用力。冲浪板的前半截被海浪冲击,开始明显地摇摆。就在板头快要完全对准浪尖的时候,杭峰身体一拧,逆行的姿态瞬间变成了顺行,所有来自大海的压力都消失不见,就像大海被取悦了一般,丝滑般的温柔,甚至有种舒服的感觉。杭峰像是做了一个弧形旋。但显然这并不是。板头朝下滑去的下一秒,又被他踩着浪板将板头送了上去。而且这一次,不再只是局限于将板头朝着浪尖,不止只是调转浪板100°的角度,而是用他发达的大腿肌肉控制着冲浪板,一气呵成!100°!150°!180°!他已经正面迎向海浪了!虽然只有一瞬间!却是完全的正面!接着,185°!冲浪板危险重重的在海面上画出一个半圆形后,终于有了画出整个圆的企图。最难的部分来了!与大海的角力对于杭峰来说不难,不过就是拼尽全力的将浪板往后转而已。真正让他小心对待的,反而是对冲的力量达到极致后,怎么在大海冲击的那股巨力下,保证自己的全身而退。就像两个力量者的角力,一方力大无穷,一方利用巧妙的力量成功抵御了对手一瞬,现在想要脱离自己,不会被对手碾压到粉碎,依旧唯有一个“巧”字。此刻,杭峰调动了全身的力量,力气用到他腰腹部的肌肉坚硬到发热的程度。冲浪板的板头在歪斜了一瞬之后,被浪流冲的快速回正。杭峰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证自己,至少不被浪流完全带入节奏中,而是有着最起码的对抗能力,将自己在回转的过程尽可能地延长,保证平衡。好在说起来很难的过程,对于杭峰来说也不过是技巧的一种。这是一旦掌握了诀窍,其实也不难的动作。——“8字旋”!“8字旋”,一个可以稳拿洲际赛冠军的技巧。杭峰无论是在国内、亚洲杯,还是去年参加“世青赛”的时候,都靠这个动作一局定下了胜负。直到来到国际赛场。“8字旋”的技巧,几乎排名进入前十的选手都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