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游戏小说>小门小户> 第1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节(1 / 1)

最后,她和金氏说了一声,说是去厨房帮忙。柳家老宅里,堂屋那边喜气洋洋,不知道柳大姑说了些什么,李氏和柳三婶张氏的笑声都传到了外面来。金氏犹豫了一下,然后低声问道:“大嫂,你知不知道二丫她大姑这次回来是什么缘故啊?离老爷子的六十大寿还有两个月呢。”米氏摇了摇头。她昨天摸黑搓草绳到三更,今天天还没亮又被李氏喊起来继续干活,如今整个人都还困顿着,只知道柳大姑回来了,但她回来做什么还真没注意。金氏的表情有些失望。柳二丫无聊地扒拉着稻草,耳边听到她奶高兴的笑声,又看看沉默干活的米氏和金氏,有些不耐烦地把稻草一丢。“大伯娘,盼儿呢?”盼儿是柳二丫大伯和大伯娘最小的女儿,大名柳盼弟,这名也是她奶取的。大房一家三个女儿,分别是招娣、来娣和盼弟,柳二丫她奶的心思是一点也没掩饰,听了就明白。不过和柳大丫不喜欢人家喊她大丫一样,柳盼弟也不喜欢人家喊她‘盼弟’。不过她的做法就激烈多了,懂事之后,谁要是敢喊,哪怕是李氏,她都敢冲上去打架,被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怕。有一次还半夜摸了块石头,阴森森地站在柳三婶的床前,把半夜醒来的三房夫妇吓得屁滚尿流。李氏后来把这孙女打了个半死。柳二丫后来听她娘说,当时大伯和大伯母第一次闹了分家,后来虽然平息了下去,但大家却也都不敢喊她‘盼弟’了,改喊盼儿。听到女儿的名字,米氏露出了一个笑容来,“在厨房烧火呢,她昨晚陪我熬了半宿,我让她去歇歇。”烧火算歇歇?柳二丫吐吐舌头,扔下手里的稻草,拍拍手站了起来,“娘,大伯娘,那我去找盼儿说话。”“盼儿?”柳二丫在厨房门口探出个头来。和米氏同样瘦小的柳盼儿原本正在埋头烧火,听到柳二丫的话后她抬起头来,欣喜地喊道:“二丫!”“三婶和我大姐呢?”柳二丫走了进去,没看见应该在厨房做饭的柳三婶和刚刚说要过来的柳大丫,顿时奇怪地问道。柳大丫也就算了,可柳三婶怎么不在啊?她可记得每次她们过来的时候,柳三婶就像是防贼一样防着她们,连厨房门都不让进的,就怕她们偷吃。怎么今天不在?“在那儿呢,都凑过去和大姑说话了。”“二丫你给我看着门。”说完了这话的柳盼儿往正屋的方向指了指,然后把干稻草塞到了灶膛里,接着起身移开锅盖,顿时一股香气飘了出来。她拿着木勺舀了一勺热气腾腾的鸡汤,自己先咕噜咕噜喝了一大口,然后转头对柳二丫道:“二丫,你要不要喝?我刚刚把火烧旺,已经熟了,你不喝我就要加水,免得被她发现。”柳二丫当然也是要喝的。她们家拿了十颗鸡蛋过来,但依照她奶的性子,只有石头能分几块肉,她们三个那是想都不要想的。既然是这样,那鸡汤不喝白不喝。于是姐妹两个你一口我一口,一人喝了一大碗鸡汤,然后柳盼儿估摸着分量往里头加了小半瓢水,再用烧火灰把木勺洗干净放回去。最后她坐回灶膛前,有气无力地烧着小火,又变回了二丫刚进来时候的木讷模样。等胖乎乎的柳三婶估摸着时候回来,鸡汤刚刚好冒着小泡。柳三婶直觉地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但看看跟她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就顾着和柳盼儿说话的柳二丫,再看看沉默着烧火的柳盼儿,以及还在原位置上的锅盖,又看不出什么问题来。但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不由得心想,等自己儿媳妇进了门,烧火这活就用不上柳盼弟这死丫头了,让她跟她那没用的娘一起下地干活去吧。免得待在家里,整天给自己碍眼。柳大姑大老远地从镇上回来,还带了几包点心和一大块肉,李氏很高兴,不但让柳三婶张氏杀了一只鸡炖汤,饭后更是留女儿说话。“凤英,娘刚才没来得及问你,你今天怎么回来了?女婿怎么没和你一道?你这样回来,你那刁钻的婆婆说不说你啊?”柳大姑一一回答:“娘,我是有正经事。我当家的要守着铺子呢,脱不开身,就不和我一道回来。”“至于我婆婆,她说也就说了。”她悄声道:“如今我两个儿子长大了,家里的银钱都是我管着。”“她说话不好使了。”“这就好,”李氏为女儿高兴,“等下让你大嫂多给你砍些菜带回去,我屋里还有柳盼弟那死丫头捡回来的菇子,晒得干干的,等下都给你带着。”李氏爱面子,自从‘柳盼弟’成功改名叫做‘柳盼儿’之后,她是不肯喊的,当面只喊‘死丫头’,背地里就喊‘柳盼弟那死丫头’。颇有些只要我不喊,那她的名就没改的意思。“娘,我正要说呢。”柳大姑无奈,例行劝说道:“现在家里还是大哥一家在干活?我看三弟妹闲得很,娘你别老让大嫂熬夜干活,你看看她刚才,吃饭的时候险些睡了过去,让她歇歇吧。回头熬出什么病来,还不是要你拿钱买药。”“歇两天耽误不了事。”“让她歇歇?”李氏原本高兴的脸拉了下来,“不干活,留在家里吃白饭吗?也不看看她那副倒霉样,进门这么多年,连个带把的都生不出来,把你大哥的脸都丢尽了。再不多干些活难道我们家还要白养着她?!”“一连生了三个赔钱货,那小的还天天跟我顶嘴,不给我多干些活我养着他们做什么,供祖宗啊?!”“我生了三个儿子。”“你生了两个。”李氏越说越激动,挥舞着手臂,唾沫横飞,“你二弟和金氏虽然早早的分了家,不孝顺,但金氏也给我生了一个孙子,还有你三弟妹张氏,一进门就生了春生。”“就她!”“就她米氏,生的三个都是赔钱货,让你大哥死了都没人摔盆。娶了这样的儿媳妇我和你爹到了地底下,见了祖宗都没脸啊。”“不休了她就算好了,还不干活?”“没门!”柳大姑无奈,她原本想说大哥大嫂是长子长媳,将来是要奉养二老的。未来的日子还长,等她娘老了,日子过得如何还是靠儿子儿媳的孝心?这个柳大姑可是有深切体会的。她和她婆婆斗法多年,如今已占了上风,往后她婆婆没准还要看她的脸色行事。推己及人,她可不想看到她娘以后被大嫂磋磨。不过现在说这个也还早,她不想每次都和她娘吵这个,干脆站了起来往外走。“娘,你消消气,我去找二弟妹说话。”李氏话说了一半被打断,愣了一会儿才扬声问道:“你找她做什么?”走到门口的柳大姑回了句,“二弟妹之前托我给二丫寻门亲事,如今有了信,我去和她说一声。”李氏愣住了,“二丫?”第22章 柳大姑说亲二丫那丫头,要嫁人了?李氏板着手指头数,仔细回忆,“春生今年十八,二丫是在春生后头生的,她娘生她的那一年她太奶刚好没了。”“一、二、三”“咦,居然已经十七了吗?那的确是可以嫁人了。”“免得留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那一家子都要跟着没脸。”李氏嘟囔着,起身正要往外走,但突然停住了脚步,“不对,春生还没成亲呢,哪有做妹妹的在哥哥前头成亲的道理。”“二丫成亲的日子可不能赶在春生前头。”“凤英——”柳大姑找到了金氏。“二弟妹,你上回托我的事,有信了。”金氏一喜,“大姐,可是有合适的人家?”她前些日子除了托柳大姑帮忙之外,还找了附近村子的媒婆以及娘家人,但都没好信传来。如今听柳大姑这么说,她喜出望外。柳大姑笑道:“是啊,是有这么一家,他们家在县城。家里除了一个寡母外就没有别人了,那小伙子姓陶,在县衙当差。”“今年十九,比二丫大了两岁不到。”金氏有些犹豫,“大姐,这听起来是一门好亲啊,县城人,还是在县衙当差,吃皇粮的捕快,说出去多少人家抢着要的。”“为什么会看上二丫啊?”不是金氏看低自己的女儿,而是两家的门第相差太大。她还记得当年柳大姑之所以能嫁到镇上,除了她本身能干,长得也好之外,公爹柳大河还和柳大姑的公爹认识,另外柳家陪送的嫁妆也不少。可就算是这样,嫁过去之后柳大姑还是被婆婆和小姑嫌弃。嫁到镇上都这样了,更何况是县城?柳大姑当家的守着一间杂货铺,而那个陶捕快,可是在县衙当差呢,县衙,那可是知县老爷住的地方。在他们眼里,能和知县老爷沾边,那是非常了不得了。柳大姑道:“不是看上了二丫,而是陶捕快他娘丁氏想给她儿子找个八字特殊的媳妇,二丫是七月十五的生辰,可不是特殊得很?”“只是相看,不是提亲。”“我跟他们说了二丫的事,人家说不在乎呢,那个陶捕快之前说过两门亲,但都没成”柳大姑把八字特殊那事说了一遍,然后道:“你们若是同意啊,就把二丫的八字给我,我拿去让他们算一算。”“若是能成,他们两个可不是正合适?”原来是这样,金氏恍然大悟,既然是这样那就说得通了。对方是因为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这才往乡下寻。这门亲事是不错,不过她也不敢擅自答应下来。“大姐,那等当家的回来,我和他说一说。”柳大姑同意,“行,你和二弟商量好之后就告诉我,不过得赶紧啊,迟了人家没准就定了别人了。”金氏连连点头。也是巧了,正在金氏打算托个人去县城和当家的说一声,让他回来一趟的时候,晚间柳树根就出现在家门口。他不但回来了,还给二丫带回了二两银子。柳树根高兴道:“二丫,就你去县城那回,县衙的人说你帮忙抓住了逃犯,这二两赏银就分给你。送钱来的那小伙还说,让你不要嫌少,赏银虽然有二十两,但他们在码头守了许久,其他人也是要分的。”“赏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