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游戏小说>小门小户> 第2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节(1 / 1)

“赶紧带着你的臭鸡蛋给我滚,还想娶我们家二丫,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们家二丫可是要嫁到城里,做捕快娘子的人!”张氏失魂落魄地走了。站在门口的柳二丫也被她娘刚刚的话吓了一跳,她怎么就要成为捕快娘子了?她不知道啊。所以娘现在是把来提亲的何大宝她娘骂走了,然后把她许给了一个捕快?柳二丫呆站在门口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走了进去。“娘?”“二丫?”还在椅子上生气的金氏马上回过神来,惊讶道:“你怎么来了?哎呦,你刚才是不是听到了?”“何大宝他娘真是不像话。”“刚刚她提了十个鸡蛋来,一张口就是让他们家大宝娶你,把娘给气得不行。”金氏真的很生气,哪有未来婆婆亲自上门提亲的,这点谢媒钱都想省,也不怕说出去被人笑话死。当然,不管他们家有没有请媒人,只要婆婆是张氏,金氏就绝对不会答应,她们这些年虽然没有撕破脸,但金氏可都记着呢。绝对不会让女儿嫁到他们家受苦。柳二丫在她娘旁边坐了下来,犹豫了一下然后问道:“娘,我刚刚听你说,你和爹给我定亲了,还是什么捕快?”“是县衙的陶捕快。”既然二丫都已经听到了,金氏也就不再隐瞒,“二丫啊,我和你爹把你的八字拿去和那陶砚合了,说是上上大吉,般配得很呢!”“那陶砚今年十九,比你大了不到两岁。”“家里除了一个寡母之外就没有别人了,”金氏仔细地说着:“二丫啊,你大姑说他在县衙当差,一个月能有三两银呢。你大姑家有五口人,一个月也就用二两。到时候我跟你爹再给你陪两亩地,你这日子就能过得很好了。”柳二丫心情复杂,“娘,我真的要嫁人了啊?”怎么感觉这么快呢?“差不离了,”金氏笑道:“等过两天娘带你去见见人,那丁氏想要见见你,然后再让你爹见见那陶砚。”“如果都相中,就成了。”“二丫啊,这回爹娘一定给你挑个好的。”见面的日子很快就定下了,就定在两天后,到时候柳树根和金氏会带着二丫去县城,母女两个去见那丁氏,而柳树根则打算在陶家附近转悠,打听打听那陶砚是个什么样的人。“二丫啊,你到了地头不要怕。”“就当是走亲戚。”金氏道:“你到时候少说话,说多错多,有什么话娘和你大姑会说的,你就见见人,我们待一会儿就回来。”做娘的金氏依照一般婆婆喜欢的儿媳妇样子叮嘱柳二丫,让她待会儿少开口,表现出勤快能干又话少的样子。柳二丫无奈。她娘这两天都说了好几回了,她开始还有些紧张,但听着听着就淡定起来,现在甚至还有心思问爹娘。“爹,娘,等下我们能去鸿运酒楼吗?”“就是金子哥做活的那儿。”“你去哪儿做什么?”柳树根奇怪地问道,他们家并不是能去酒楼吃席的人家,他实在想不出女儿还有什么事需要去。金氏也奇怪地望过来。柳二丫道:“爹,娘,我们家里不是养了几只兔子嘛,我早上去看的时候发现另外一只母兔子也肚子鼓鼓的了。等生下来小兔子,吃也吃不完。”“我就想去问问他们收不收。”原来是这样,柳树根答应下来,“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就去那看看。”陶家丁氏早上起来的时候,她儿子陶砚已经出门了。她摇摇头道:“这孩子,一忙起来就不着家,和他爹一个样。上回说要抓贼,于是在码头窝了半个月,人都晒脱了皮。”“这回不知道又要干什么去了。”“陶砚天还没亮就出门了,已经走了有半个时辰。”一个在院子里晾晒衣裳的老妇人道,她是许婶子,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孙女在陶家赁了大门旁边的两间倒座房租住。平日里靠给街坊邻居缝补、浆洗衣裳过活。她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先是给水井旁边的池子打满水,方便租住在第二进的那一家使用,然后再把昨天收回来的衣物浆洗干净晾晒。“这么早?”丁氏诧异,她还想着和儿子说一说婚事呢,没想到这两天都没见着人。不过也不要紧,今天只是见一见那姑娘,离请媒婆上门还早着呢。想到这里,她对许婶子道:“许婶子,你待会洗完衣裳,帮我去外面铺子买些点心和果子,挑那姑娘家爱吃的,今天家里有客人来。”“诶。”许婶子答应下来。说完了事,丁氏掏出一串铜钱递给许婶子,然后才转身扶着墙慢慢地回去了。她的腿还没养好,走得快了疼,所以只能这般缓慢地挪动。而许婶子见她没中途摔倒,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做活。她带着孙女租住在陶家,几年下来和陶家人也处得好,这次丁氏摔伤了腿,陶砚特地请她平日里多多照应,并且免了她三个月的租子。所以投桃报李,许婶子也乐意帮丁氏跑腿干活,留意着家里。一个月租子要一百文呢。多省些银钱,也能给孙女多买两块糖甜甜嘴。不过她觉得有些奇怪,陶家人不多,亲戚也少,时常来往的也就那么几户人家。在她的记忆里,那些人家都没有年轻的姑娘啊。即便是有,也已经出嫁了。那哪儿来的年轻姑娘上门,还让丁氏这般看重?这个疑惑直到她听见了敲门声出来开门的时候,见到了金氏、柳二丫、柳大姑以及附近爱做媒的石嫂子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来相看的姑娘啊。那就难怪了。“陶嫂子,这就是我那二弟妹以及我侄女二丫了。”一起来的柳大姑做着女方媒人的角色,给双方介绍,“二弟妹,二丫,这是陶嫂子。”金氏有些紧张地打招呼,她刚刚在门口的时候看着陶家的屋子吓了一跳,她原本以为柳大姑说的县城人家,就是和她家差不多的。柳大姑家在镇上有一座一进的小院子,前面是铺面后面住着人,她以为陶家也差不多。那样的屋子还没她家大呢。但没想到陶家住的,居然是二进的院子,那可是富人家才住得起的。虽然石嫂子说这屋子是因为陶家当家的还在世的时候救过前任知县,然后知县老爷送给他们孤儿寡母的,没花钱买。而且如今陶家住着前院,后面更大的第二进已经赁了出去,陶家就是普通人家。但在金氏眼里不管是怎么来的,也不管陶家现在住哪儿。这屋子是陶家的啊!这么大一座宅子,光是屋子大大小小就有二十间,怕不得百多两?面对着这样的‘大户人家’,金氏突然胆怯也就可以理解了,就是之前没来过的柳大姑也吓了一跳呢。几个人里,反倒是柳二丫比较镇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她虽然挣过钱,但没怎么花过钱,对于陶家屋子的概念也就是比较大,砌墙的青砖石也好看,另外就是居然有一口井,那以后就不用出门挑水了。她看着对面有些消瘦,但眼神温和的妇人,爽快地喊道:“陶婶子。”“这个就是二丫了。”丁氏笑道:“真是个好孩子,快坐,这是婶子今早托许婶子买的点心和果子,他们家的味儿最好,你们尝尝。”柳大姑和金氏都有些拘谨,她们看着桌面上摆放得精致的各式点心,各自吃了一两个就不敢再吃了,免得被对方看低。至于柳二丫她拿第二次的时候就被她娘瞪了一眼,只好遗憾地收回手。不过她在心里想着,这点心真好吃,她待会儿也要买一点回去。丁氏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不动神色地和几个人闲话起了家常,问柳大姑家里生意怎么样,听说你家今年要娶媳妇了,真是恭喜恭喜。然后对金氏道不知道家里收成如何,今年天气热得很,城里的菜价都涨了一成,她跟附近的邻居商量着要多买些做腌菜呢。然后看她们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又说起了腌菜怎么做才好吃于是不过半个时辰,在场的四个妇人就说得热火朝天了。柳二丫开始听得无聊,不过后来听丁氏说萝卜要怎么做才好吃,苦炖萝卜煮萝卜久已的她就聚精会神了,还问了几句。丁氏见她感兴趣,于是也详细解说。最后,柳二丫说起了家里过阵子要打一口井的时候,丁氏便道:“巧了,我家里也有一口井,还是甜水井呢。这打井啊,可不是说打就能打的,打得不好出来的就是苦水,我那后面的院子就是这样,出了一口苦水。”“苦水井不能喝,洗洗衣裳也就罢了。”“二丫你既然对这个感兴趣,不如让石婶子带你去看看,我家的井还装了车轱辘,打水方便得很。许婶子家里的云丫头不到八岁,都能摇起半桶水来呢。”八岁的姑娘就能打水?柳二丫想去看看,于是她看向她娘金氏。金氏知道丁氏是想支开二丫,和她们说一说婚事的事呢,于是对二丫道:“二丫,你去看看也好,回去之后告诉你爹,我们家也装一个。”于是柳二丫就和石嫂子出门看井去了。屋里的丁氏、柳大姑以及金氏终于说到了正题,丁氏先是说了一通对二丫的喜爱,然后道:“要不怎么说是天定的缘分呢。”“先头陶砚说了两门亲事都不成,我心里啊焦急得很,生怕他这辈子就这么打了光棍,娶不着媳妇了,那我怎么有脸去地底下见他爹啊。”“于是我就去郡城求了大师。”“大师说不急,缘分不到呢,”她避而不谈双方八字的事,只说道:“果然,回来没多久就遇上了你们家二丫,上上等的好签。我一听说就急了,这么好的姑娘得赶紧定下啊,于是就催着石嫂子给你们递话。”“按理说应该是我带着陶砚上门的。”“但他最近忙得很,早上天还没亮就出门了,而我又是这么一副身子,走远了路腿就疼得厉害,大夫说要再两三个月才能好呢。”丁氏态度诚恳,“于是只好请你们过来一趟了。”她这样好声好气,柳大姑和金氏自然也是语气和煦地回答,金氏道:“丁嫂子你养身子要紧,至于相看,在哪儿都一样。”说是这么说,但是怎么做的就不一定了。丁氏也明白这个道理,她在面子上稍微解释一下,然后道:“等陶砚忙完了这几日,我就让他上门,给您二老请安。”这就是让陶砚上门给柳树根和金氏相看的意思了,如果对方看上了她儿子,那婚事自然就成了,接下来就是商量聘礼和嫁妆以及婚期的事。而如果看不上,那就当今天的事没有发生过,两家人再各自另外找人家相看。不过丁氏对自己儿子很有信心。于是她道:“陶砚这孩子,从小就听话懂事,他爹还在的时候我们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了几年书。那个时候他还有些淘气。”“后来他爹走了,他就成了个小大人。”“长大一些后他跟着他干爹和温叔习武,如今在县衙当差。上回他在码头蹲了半个月,把一个外县逃来的人犯给抓住了,知县老爷赏了他们二十两银子,陶砚分了八两,可把我喜得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