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游戏小说>小门小户> 第7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节(1 / 1)

“这里真好玩!”“我们县城的庙会,也这么好玩吗?”陶砚手里提着,怀里拿着,有些无奈地看着走在前面东张西望的柳二丫,“石县是个小地方,只有元宵节才有庙会,重阳那是没有的。你若是想去,等明年元宵的节时候我带你去,也是在城隍庙办。”“城隍庙,”柳二丫想了起来,摸着胸口,“我还有从城隍庙求来的平安符呢,很是灵验,等回去我也给你求一个。”“咦,你看,菩萨出来了!”柳二丫惊喜地指着前方,“他们抬着菩萨出来了,这是要到哪儿去?”这个问题陶砚也不知道。好在旁边有热心的百姓解释,“这是菩萨巡街,驱除邪祟,赐福百姓的。”他见抬着菩萨的人就要过来了,连忙往前挤着,“快快快,摸一把菩萨,就有福气呢,健健康康长命百岁。”还有这样的事?柳二丫不甘示弱,拉着陶砚的手也凑上前去,踮起脚尖摸了菩萨的脚指头,完了两人看着对方披头散发的模样,哈哈大笑。回到石县的时候,柳二丫跟她娘说起这场热闹,还很高兴。“娘,庙会可好玩了。”“他们还把菩萨抬了出来,说是摸了菩萨就能得到菩萨的赐福,我好不容易挤上去,摸到了菩萨的脚指头。它的一个脚指头,就有我的一只手那么大。”柳二丫用手比划着,“有这么大。”丁氏觉得新奇,“那可比县城城隍庙里面的菩萨大多了啊,我们县城城隍庙里面的那个菩萨,也就比你爹高一些。”“没有这么大。”“而且,也没听谁说过可以抬出来。”丁氏仔细想了想,的确是没有听谁说过城隍庙里面的菩萨还可以抬出来。“果然,郡城就是不一样。”“可不一样了,东西也好吃。”柳二丫从带来的包裹里面取出一件件东西,“娘,这是郡城的点心,更松软一些,给你和爹尝尝。”“这是在郡城买的蓝色布料。”“颜色更亮更好看,而且每一尺比我们这便宜了十文钱,这颜色适合给男的做衣裳,我买了两身料子,这块给你,你给石头做一身吧。”“还有这两块料子,还有两双鞋,这是给你和爹的。娘,我现在还没学会怎么做衣裳,今年重阳就只能给你和爹送料子了。等以后我学会了做衣裳,再给你们送衣裳,又或者等明年我提前跟人说好,请人做。”“今年没来得及。”丁氏拉过两块细布翻看,“费那个钱做什么,别说是这么好的料子,你就是送一块粗布来娘都高兴。”“你又买这又买那的,这回去郡城,花了不少钱吧?”柳二丫摇头,“没花几个钱,还赚了呢。”她跟丁氏解释,“我们来回搭的都是县衙的马车,住的驿站也是县衙掏的银子。也就送去蒲家的礼花了不少,不过那些都是在石县这边买的,我婆婆好像花了近十两银。”“但蒲夫人又加厚了几分,送回来了。”“而且蒲夫人还各送了我和陶砚两个荷包做见面礼,我回来看了一个便是二两,我们两个人一共是八两。”“所以算起来,我们还赚了呢。”“好在也就只去这一回,以后估计都不用去了。”“对了,娘。”柳二丫想起了那一箱书,于是跟她娘小声道:“蒲家都是有心人,你知道吗,这回我们上门去拜访,没想过要拿他们家什么东西。结果回来的时候发现,他们家大儿子送了一箱书,还是他以前科举的时候用过的。”“说以后家里若是有人想读书,便能用上。”“我看陶砚挺喜欢的,这几日他别的书都不看,就读那几本,看完还念念有词。”柳二丫回想着昨晚上的情景。“说是要都看一遍,不好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好心。”“多读书好啊。”丁氏觉得自己的儿子柳石头,读书半年之后就跟变了个人一样,当然是好的那种变化而不是像柳春生那样读着读着没有了人味。不过说起柳春生,她想起了一件事,于是便对女儿道:“二丫,你还记得娘上回跟你说过的事吗?黄家村有人卖生子丹和转胎丸,说是没怀孕的妇人吃生子丹,这样就能怀个男胎了。”“而怀了孕的妇人吃转胎丸,这样不管原本是男是女,便都只生儿子。”“你可还记得?”“记得。”这事柳二丫怎么会不记得呢,她不但记得这丹丸是黄家村那边的人卖的,还记得是一两银子一颗,娘还想买给她吃呢,不过被她拒绝了。而那天回去的时候,她正好碰见了来找她婆婆说话的干娘阙氏,她说她的儿媳妇也就是张家大嫂就吃了一颗,还是张大嫂她娘给她的。阙氏知道后很是生气,觉得她不爱惜自己的身子,随便吃来历不明的东西。可偏偏她大着肚子还不好责备,于是来家里抱怨了许久。所以柳二丫是记得清清楚楚。“娘,是又有谁吃了吗?”柳二丫问:“我婆婆和陶砚他干娘都说,这是来历不明的东西,最好是不要吃,免得吃出病来。”“不是。”丁氏无奈摇头,“娘知道的人里头,就你大姐、黄氏、你大姑的儿媳妇,还有盼儿那丫头有了身孕。”“你大姐就不说了,自从上回就一直没信来,估计要等到她生了才会有人来报信。而黄氏早就吃了,你大姑的儿媳妇吃没吃娘也没问,盼儿那是给她也不会吃的,她跟他们一家不对付呢。”“娘要说的就是这事。”“你知道吗二丫,你三叔三婶,现在在卖这丸子!”柳二丫张大了嘴。她三叔和三婶,也就是柳树桩和张氏,卖这药丸子?“娘,你别是在骗我吧?”柳二丫不敢置信,“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药丸子呢,从来没有听说过啊。”虽然三婶生了柳春生这个儿子,但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她有什么生子的秘方啊,不然三房早就发财了。“哎,娘也不知道啊。”他们二房一家都搬到城里来了,所以丁氏是真的不知道这事的内情,只是听柳家村来城里做活的人这么说的,他们还说三房一家现在发财了。这事把当家的听得一惊一乍的,回来就和自己说了。不过他们也和二丫一样,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尤其是金氏,想着想着,还生了怨气,觉得三房若是真的有这样的生子秘方,那以前怎么不拿出来呢?不管是大嫂还是自己,当年若真的是知道有这药丸子,那定会买的。毕竟她们都因为没生儿子,而受了婆婆不少磋磨。尤其是大嫂,以前都没个人样了,也就是盼儿招了上门女婿之后才好了些。母女两个你看我我看你,都想不明白。不过这事也没那么重要,见想不明白,两人也就不再想了。柳二丫把从郡城带回来的东西放下,然后回去了。回去之后她本想找个机会把这事告诉陶砚或者婆婆丁氏的,但一件喜事很快就让她把这事抛之脑后。她有喜了!晚饭时候的一道蒸鱼又滑又嫩,丁氏亲手调的酱汁也香气四溢,而鱼肚子和鱼的四周还有切碎的姜丝,闻着一点腥气也无。端上桌的时候,就连陶砚也说了句好香。但柳二丫却觉得怎么都不对味。从杀鱼的时候她就觉得难受,躲得远远的,这会儿上了桌,她不过是夹了小小的一块放进嘴里,就再也忍不住地吐了出来。她这一吐,顿时把坐在她旁边的陶砚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去扶她。最后还是丁氏比较镇定,她看着柳二丫干呕的模样,觉得很可能是有了,于是出去请许婶子帮忙去喊个大夫。果然大夫一把脉,就道:“一个多月身孕了。”第73章 真的生了男孩有喜了?柳二丫下意识地把手放在了自己的肚子上。之前婆婆说不急, 所以她也就不在意,月事没来也只以为是去郡城的路上累着了,没有想到别的地方。没想到居然是有喜了。“大夫, 是真的吗?我娘子真的有喜了?”旁边站着的陶砚也有些回不过神来,一连问了好几遍, 不过大夫这种事见得多了,好脾气地回答着。最后还是丁氏把人拉开, “大夫,我这儿媳妇前些日子跟着我们到郡城去,这一路上马车有些颠得慌, 吃得也不是太好。你帮忙看看她的身子要不要紧, 需要开一剂安胎药吃一吃吗?”一听这话, 陶砚也紧张起来。“对啊, 大夫, 前几日在郡城的时候,我娘子游湖的时候还头晕。后来我们还去看庙会了,人多得不行, 挤来挤去。”老大夫收回了脉枕, “她身子好着呢,用不着吃药。”“那就好,那就好。”陶砚的表情还有些傻, 被他娘丁氏推了几下才想起来要送大夫出门,于是急急忙忙在前面引路, 险些被门槛绊了一跤。给诊金的时候更是掏了好几次都陶不出钱来,最后手忙脚乱的红着一张脸塞给大夫一块碎银子。“您慢走。”许婶子在旁边看得好笑,“陶砚,你就要做爹了, 恭喜啊,我看二丫身体好,这一胎定能顺顺利利的。”陶砚眉开眼笑,“谢谢婶子,我去看看二丫。”而屋里,丁氏正在和柳二丫说话。“今天太晚了,等明天再让陶砚过去告诉你爹娘一声,让他们也知道这喜事,明年他们就要做外公外婆了。至于其他人家,就等满了三个月再告诉,这样就不会冲撞。”柳二丫点头,“娘,都听你的。”世人觉得,没有满三个月就不算是坐稳了胎,所以为了不把孩子吓跑,都是满了三个月之后再往外头说。之前张家也是如此,刚把出脉的时候就只告诉了亲家,陶家这边若不是猜出来了也不会知道。所以这回柳二丫有喜了,丁氏也准备这样办。说完了外头,就说回了家里。正巧这时候陶砚进来了,于是丁氏就道:“待会娘给你把书房收拾出来,你后面就去书房睡,别去闹你媳妇。”陶砚的脚步停住了,“娘,为什么?”他还打算每天和二丫肚子里的孩子说话呢,怎么就要分房睡了呢?丁氏白了他一眼,“你自己晚上是怎么睡的你还不知道啊?”“从小到大都要摊开了睡,就跟那树杈似的,要是你睡迷糊了的时候,手脚不小心踢到了二丫的肚子怎么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被踢上一脚那还了得?。”“所以啊,你们还是分床睡。”丁氏说得斩钉截铁,“我待会儿就去给你把床铺上。”娘的顾虑不无道理,陶砚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整个人都垂头丧气。不过等他娘一走,他还是抱着铺盖回房敲门了。柳二丫惊讶地给他开门,“你怎么过来了,娘不是让你到前面睡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