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0节(1 / 1)

事是好事,所以才没法骂太多。赵秀云是有些自责,平常没能给苗苗灌输更多。也是她觉得小的这点胆子,又不爱惹是生非,就没在这方面多下功夫,现在看来,人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跟陈翠心又聊几句,赵秀云才回家。没进门就听到孩子哭,心想刚刚不是都快哭停了,现在又是在嚎什么。她也没紧张,慢悠悠往家里走,才跨进门槛,就看到禾儿拿着棍子,指着妹妹骂道:“你有几个胆子啊你,平常都是怎么跟你说的……“还别说,一言一行都跟妈妈有几分像,连棍子抽下来的时候都一样。赵秀云也没拦,苗苗也没敢躲,只扯着嗓子哭,这恐怕是她第一回 被姐姐打,别提有多委屈,哭得那叫一个天崩地裂。赵秀云有心叫她受教训,也不管,自顾自做晚饭。方海忍不住想哄,被老大瞪一眼也不敢,索性躲进厨房。外头禾儿还在骂,骂完眼见晚饭时分,妹妹还不肯停,说:”收声!“气势足足的,苗苗抽抽噎噎停下来,鼻涕眼泪糊一脸。怪叫人心疼的,禾儿大人一样叹口气说:“下次遇到这种事,你要先找公安,不要自己冲上去,知道吗?”不然打不过也跑不过,还只有这么小一点,把自己搭进去怎么办?不过她话说得凶,说完还是拿纸巾给妹妹擦脸。苗苗觉得这是姐姐已经原谅自己,重重点头,没能说出话来。可终于是停下来,哭得方海脑瓜子嗡嗡响,赶快打圆场说:“吃饭吧。”连同赵秀云也松口气,觉得还是老大教老二有一套,说:“吃吧吃吧。”第204章 新念头第一更赵秀云有时候是盼着孩子长得慢一点, 希望她们像小时候一样依偎在父母怀中,又盼着快一点, 能马上雏鹰起飞过自己的人生。然而不管她怎么想的,日子都是有条不紊的流逝。八零年的七月,沪市的天比往常热,市政在三川路上弄了一块地方,正式挂牌菜市场,还是和公社合作,只有社员们才可以在这摆摊, 仍旧属于半集体主义。不过年初开始,郊区公社都开始分田到户, 土地由农民自由耕种、收成,大家种菜种粮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不少,连菜市场里头的东西都丰富起来。赵秀云有时候舍近求远, 都要去菜市场买菜。今天也是。赶上暑假,夫妻俩的时间一下子多起来,一般都是一块去买菜,也没别的, 就是两个人出门有意思。方海早早跨坐在自行车上在门口等,不时有邻居出门,跟他打招呼。“哟,小两口又出门买菜啊?”“是, 你也出门啊。”……说实话, 这个年纪,也称不上什么小两口,赵秀云匆匆下楼,只来得及笑笑, 把门从外面锁上就走。本来她也不是特别放心从外面锁,不过禾儿有一次给妈妈表演了如何三步翻墙,只把她吓得不轻,到底还是为安全起见,从外面锁上。看她好,方海就催着说:“快点,别又说买不到肉。”菜市场才刚开始,卖家还好,很多人家卖肉都比较小心,量少,去晚了根本买不着。赵秀云坐上自行车后座,说:“没事,最近哪里都好买肉。”往常月初一挂哪天有肉的牌子,哪天肉站前面大排长龙,那是天不亮就得出门。赵秀云掐指一算,都好久没有这种时候了,生活是越来越便利,也不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方海也知道,还说:“只看夏收了,听说好几个地方都要大丰收。”生产积极性高,可不就是大丰收了。像老家大队,赵秀云还记得有个懒汉,这会说:“王老四你记得吧?咱大队按人四劳六分,他反正光吃人头粮,吃不饱、饿不死。”这种干领人头粮的人,可以说是各大队领导最心烦的事,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分的一向都是次粮,要么是湿稻谷,反正吃到嘴里的是少之又少,不过他不干活,就天天躺着,到现在估计都活得好好的,以后就不知道了。方海模模糊糊有印象,又说:“可惜咱们没分上地。”老家也分田到户了,但是那是按户口,他们一家现在都是城市户口,没有份的,要有的话也只是原来那块宅基地。乡下出身,总是对土地有一种别样的感情。赵秀云想起来也是可惜,说:“浦东那边,好像有不少地可以买。”沪市人管浦东都叫穷乡僻壤了,哪个姑娘嫁到那儿都算下嫁,方海觉得这离得可不近,说:“回头打听一下吧,我还是觉得有地有房子踏实。”其实现在的房子他也不是大喜欢,有点小,不像老家那地界,阔啊。赵秀云也觉得窄,楼上说是三间房,其实面积都不大,他们夫妻住的这间还好些,孩子们住的就是放床、桌子、小柜子,就再也放不下什么了。姑娘渐渐大,零零碎碎的东西多,家里的大部分行李都堆在楼梯间下面了。这才住了几年,再住几年,只怕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本来嘛,方海单位是给分房的,一来他们自己有房,其实不大符合政策,没必要占这个便宜,二来都是筒子楼,分的房子条件都不大好,哪有现在独门独户的住起来舒畅。不过很多人家不是这样想的,大家都是能住单位的,绝对住单位的,哪怕一家五六口人挤着住,也绝不搬到外头。隔壁家就是,成天吵吵嚷嚷,三代人都住着,面积跟他们家差不多,赵秀云去看过一回,人家那搭的跟空中楼阁也差不多,一层木板隔出间房来,这不就住得下了。她也起过心思,要不要在家里搭阁楼,但踩上去就知道,吱吱呀呀响啊,听起来就叫人害怕,毕竟家里有个活泼姑娘,别蹦两下地就塌了才好。不过既然说起房子,赵秀云又得说:“记得过两天要去帮老爷子他们搬家啊。”李老爷子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要修大马路,居民整体搬迁,有单位的由单位重新安置,没单位的由市政统一安置,实在没办法,给房钱也行。老爷子他们就属于最后一种,正好老洋房之前是租给市公安局做宿舍,现在租期快到,可以收拾出来住。那么大的房子,收拾起来可不容易,主楼副楼加起来都不知道多少间房。以后还只住四个人,想想都空荡荡的,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不过那房子,住起来一准舒服,大呀。赵秀云心下也是有几分艳羡的。方海没错过她眼里那点,说:“等我们以后有钱了,也盖大房子。”像他们现在住的地方,也可以拆掉重新盖,不过面积就这么大,也没什么好折腾的。赵秀云好笑道:“我怎们觉得咱俩天天挂嘴边的就是‘等以后有钱’,现在大饼都不知道画多少了。”方海掐着算,那可不是不少吗,只把自行车踩得更有劲,说:“咱们现在只能想买什么菜买什么了。”菜市场的东西,还是都买得起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毕竟多少人家还是连最简单的吃饱喝足到有困难。赵秀云有时候想想,觉得自己也是越来越不知足,以前就想着能吃大米饭,现在顿顿能吃上肉了,想得还越来越多,忍不住说:“咱们日子已经很好了,不想这些。”反正慢慢都会有的。方海想想也是,到菜市场的时候难得说:“买点排骨吧,今天想吃排骨了。“他一向不挑吃不挑喝,会这么说多半是想起点什么。赵秀云大方应,反正菜市场买不用票,价格也是统购统销部制定的,比肉站贵一点,又贵不太多。从这后面,其实有很多可以分析的。现在其实是可以做生意的,办得下来营业执照,不过雇员数量不能超过八个、面积也有具体规定,而且对办理条件之苛刻。方圆几里地,赵秀云也只听说王梅办下来,不禁感叹道:“她可真有法子啊。”她心里想的什么,方海又没能跟上,说:“谁啊?”“王梅。”说起王梅,那可真是个能人,只看家里几个孩子的打扮,就知道她赚了个盆满钵满,巷子里哪有什么秘密。最近上她家走动的人可是越来越多了。连方海都知道,说:“是挺厉害的,连大会都跟我打听过她。”现在沪市做小生意的人里头,她算有一号的了。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赵秀云隐隐也是担心的,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两家这么好的交情,总盼着人家过得顺。很快,她的担心就化为现实了。第205章 打听第二更王梅今年开了个早餐店, 不再风里来雨里去,店面是自家的祖产, 老王家祖上是阔过的,刚从街道收回来,地方大得很,沿街两间门大开,甭管是馒头、包子,味道都是一绝,生意好得不行。她是四处走关系, 办下来营业执照的,属于合法经营, 但是也有规定,雇工不能超过八个人。对于这些摆在明面上的事,王梅一向遵守得挺好的, 但今天问题就出在这条上。早餐店就早上那阵忙,陈翠心夫妇上班之前,都会到店里给女儿女婿打下手,自家人, 哪能算雇工啊,十里八乡问问去,都没有这个道理。这种规定,执行起来都是张弛有度的。王梅今天就是那个“张”, 执法队的人一来, 人头一数,搞资本家复辟的帽子一扣,当场就给店里上封条,王梅夫妇直接被带走。按说不应该啊, 赵秀云听了都知道,一准是有人搞事。陈翠心夫妇已经是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女儿女婿那些左右绕的关系他们都不知道,看来看去,只有方家的门路可以走,自觉是舔着脸上门求助,别提多不好意思,还有些怨怼道:“早叫她不要折腾,老老实实去上班,怎么就是不听呢?”老王家早年为的什么倒霉,还不就为这个。她现在就这两个姑娘,是再少一个,她都得去跳江。赵秀云只能劝说:“别急,我外头打听打听。”又给方海使眼色,但凡是这方面的事,他总有关系能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