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清穿 冤种九福晋重生了> 冤种九福晋重生了 第7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冤种九福晋重生了 第78节(1 / 1)

反正那些贱民女子有没有看病的地方她根本不在乎,她就是不想看秦晚嚣张得意。一次次拒绝她的好意,太欠收拾。大爷都已经快失去耐心了。这回又被老十三卖了个天大的好处,大福晋觉得她这辈子大约都没法拉拢到秦晚了。既然秦晚这边已经多半倒向了太子,何不趁着她还没彻底做大除掉?这一次的皇子福晋赏花会,大家早提前知道了主题,大福晋很想知道秦晚到底葫芦里卖了什么药。待听秦晚说了章程,得知以后大家可以各选州府开设医馆,且每个州府只开设一家,人选、地点、要用的院子都自己负责。若大家用慈仁医馆的名头,坐堂大夫就需进京来接受邹氏和赵氏的考核,不合格需培训实习合格后才能回去坐堂。且要公开账务,每年必须出银子进行后续人才培养和新药方研发等。若不用慈仁医馆的名头,秦晚这边便并不辖制大家。大福晋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忽然就安定下来了。先前她怎么那么笨,怎么就没想去外地开医馆?没等别的皇子福晋表态,大福晋就表示愿意按秦晚的章程来。太子妃和三福晋、四福晋都觉得秦晚不愧是生意人。把这件事拿到明面上这么一说,谁还好意思另立山头?不过秦晚这里已经摸索出一套可行的章程出来,四福晋十分认可,但没急着表态,毕竟她一开始就没想掺和这事儿。在大福晋开口后,太子妃又对大家提出了一条她的想法:“本宫是想和九弟妹一起做这件事。且本宫觉得,可以赏邹氏和赵氏婆媳二人一个名头,比如‘京城女医教习’,免得将来她们给前来学医的那些人教授时,被人小看。也方便把这件事做下去。”这话一说出来,众人都看秦晚。秦晚从善如流,没有丝毫不快:“如此甚好,多谢太子妃。”如果太子妃想给她人情的话,这个人情,秦晚愿意接。大家的眼睛都瞧着秦晚的表情,连大福晋都不得不在心底比个大拇指,九弟妹胸襟颇宽,都被太子妃骑脸抢人了还能笑着谢恩。秦晚也琢磨着太子妃可能还有别的深意,但无论多深,肯定都抢不走她的两位大夫。商量了大半个时辰,皇子福晋们都统一表示要和秦晚一起把慈仁医馆开遍全国。秦晚便把提前整理好的章程奋发给大家。一个半时辰,这些皇子福晋们连要把自己的慈仁医馆开在哪里都选好了。太子妃先选,选了个直隶。大福晋选了杭州。三福晋选了金陵。四福晋选了济南府。按着身份,最后猜到几个排行在后的。十福晋自然要选她娘家草原福晋,哪怕没好地方也没什么怨言。十四福晋有些郁闷,但也只好选了个西安。·大家议定好,便一块去给太后请安。今儿个人到的齐,太后也知道是什么原因。待太子妃打头把大家要一起开医馆的事情说完,太后笑道:“难为你们心这么齐。皇玛嬷瞧着十分高兴。你们都是好孩子,今儿个便留在宁寿宫用午膳。等回头回了府,你们要把这事儿都办好。等将来,哪怕十年、二十年、一百年,百姓都念你们的好。”“老三媳妇,先前老三说立碑的事儿你知道吗?”太后看三福晋。三福晋忙回:“孙媳听说了,只是九弟谦虚,没让立。”“哀家今儿个再做一回主,等将来你们把这件事做好了,别辱没了哀家所赐的那块“医者仁心”的牌匾,哀家就让人给你们立碑做文记录此事。让后世的人都知道,哀家的孙媳妇一个个都多么能干,多么又爱人之心。”别管这些孙媳妇们有什么小算盘,但既然开了头,太后觉得不如索性抛个大奖赏出来钓着大家,让她们多点动力。古往今来,多少世家贵妇、王孙贵女都没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若自己好好开个医馆能留下一块碑文,着实是件美事。每个人都认真起来。退一步讲,就算不能立碑,只要如九福晋那般经营好,还能多一项收入。医馆人气旺,可是很赚钱的。又不是人人都像老九家有金山银山不愁钱。·慈仁医馆的事业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连攀高峰,且把所有的皇子福晋都凝聚起来,秦晚心底十分自豪。不过事情做到这个程度,她以后除了偶尔提个章程,就轻松多了。回到府里,动手从九爷账上划走十五万两到自己账上后,秦晚在脑子里呼唤小系统。“最近发生了这么多事,该给我结算积分了。”小系统连忙挑出面板,并且由衷给秦晚点了个赞:“您这个医馆,可赚大了。比之前帮助几个皇子福晋怀孕赚的还多。排卵期的法子也赚了些。综合各项比重,各方势力,您在康熙爷心中的地位、目前和各位皇子福晋的关系、在百姓心中的威望等等,一共结算到十七分。扣掉拨出来给佟氏留的分数,您还有五十分。”小系统十分期待:“主人,您的这个医馆,将会改变很多普通百姓的人生。更重要的,您说不定会成为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秦晚失笑:“错了,我只是出个主意,出点银子。若真能成为奠基人,那也是邹氏和赵氏。真正有医术的可是她们俩。”“我不管,我的主人最棒了!”小系统扑到秦晚怀里。·时间眼瞅着进了五月。九爷在江南找人画好了园子的图纸,且差人寻了顶好的太湖石准备运回来造园子。闲暇时,偶尔和十三一块钓鱼,偶尔看十二画画,偶尔把自己手下的掌柜叫到跟前“叮嘱”,偶尔跟着老爷子去巡视,偶尔去寻找商机。弘晳给弘晖讲了两个月的书,快疯了。五月下旬,老爷子起驾回京。行到半路,弘晖和弘晳一块温了书,闲聊了几句,弘晳唤弘晖一块去钓鱼。弘晖才学会钓鱼,兴致颇高,两人兴冲冲拿着鱼竿和鱼篓去了船尾。没一会,弘晖面上一喜:“动了。”“巧了,我的也动了。”弘晳冲他笑。两人一块挑竿,不知怎的鱼线缠到一起。两人连忙凑到一块解钓鱼线,不知怎的,“噗通”一声,一块落水了。作者有话说:第61章跟在弘晳和弘晖身边的两个小太监, 吓得尖叫着喊人。十三爷离得最近,最先带人冲过来,想都没想直接跳下去。出京之前, 四哥和四嫂托他这一路帮着照看弘晖, 可不能让他出事。还有弘晳, 那可是大清的皇长孙。这两个小阿哥一块掉进河里,真是糟糕透了。任何一个出了事,都极有可能导致太子和四哥生出嫌隙甚至反目。九爷本是在后面那条船上吹风, 正好离得近, 听到小太监疯狂哭喊“阿哥落水了”, 一瞬间想到了小十一, 想也没想便直接从船上跳了下去。十二爷和十四爷在船上指挥人打信号, 让人去拿绳子、竹竿、绳梯,尽快放下小船等。康熙爷在前头龙舟上,听到动静, 一边吩咐侍卫赶紧救人,一边吩咐太医准备好,一边拿着望远镜看。“全部停船!”康熙爷吩咐:“小心人被卷到船底!”天色有些暗, 就瞧着两个皇孙在水里搅成一团,穿的衣裳都是一个款式一个颜色,也分不出到底哪个是哪个。以前明明学过游泳, 但两个少年竟一点都没使出来, 只在水里乱扑腾。扑腾了几下, 就瞧着两个人一块在顺利翻滚,一会这个在上面, 一会那个在上面, 没几下又一块沉下去了。太子膝下只养活了两个儿子, 长子弘晳,次子弘晋。弘晋身体孱弱,是以这回没带出来。老四膝下儿子也不多,除了弘晖,另外两个也都没什么可看的。要是这两个孩子出了事,康熙爷觉得太子和老四大约都没有继承人了。·水里,九爷和十三爷已经游过去,把两个孩子托出水面。两人被钓鱼线缠在一起,很难分开。且弘晳挣扎的厉害,着实费了两人好大的劲。好在小船很快到了。大约半柱香时间所有人都上了岸。太子爷一边让人挨个赏赐,一边从前头自己的船上过来。两个皇孙出了事,老爷子也亲自过来。弘晳和弘晖身上披着厚厚的毯子,依旧哆哆嗦嗦。两个御医给他们压了水,吸了口鼻后,抬进船舱里。康熙爷过来,先看了两个孙子没大碍,松了一口气。就算他对太子和皇长孙不满意,但也不希望他们出事。又夸了十三爷和九爷一句后,康熙爷吩咐另外两个太医,给所有下水的人都准备驱寒的药汤,防止大家染病。紧接着才把先前在两个阿哥身边伺候的人都压到跟前:“方才怎么回事,照实说来。”两个小太监不敢隐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一五一十说了:“两位阿哥和往常一样温书,然后就说还不到晚膳时间,便一块去钓鱼。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只是今儿个凑巧,两位阿哥的鱼竿一块被鱼咬了钩。”“挑竿的时候缠到一块了,紧接着两个阿哥就凑到一块解钓线,就一瞬间的功夫,两人就掉河里去了。”康熙爷皱眉,看了一眼太子和周围的皇子们,见大家都一脸惊讶不似作伪,才继续问:“两人的鱼竿一块动的?”弘晳身边的小太监墨竹连忙回:“是一块动的。”弘晖身边的会宁迟疑了一下,没说话。康熙爷又看几个皇子。太子一连震惊。三爷有些纳闷:“这可真是凑巧。”老十二和老十四心底也浮上猜测。大家虽然经常在船上钓鱼,但从一开始出京到现在都快回到京城了,统共也没钓上来几条。先前十二和十三、十三晚上经常凑一块钓鱼,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巧事。而且,这一路上,就弘晖钓上来两条鱼,别人几乎都没有收获。弘晳今儿个运气那么好?·船舱里,十三爷和九爷被人簇拥着,九爷准备泡个热水澡再出去,但十三根本没心思。“别费事了,赶紧换衣裳,爷要出去。”九爷看着老十三的背影,若有所思。十三已经快步过去看了两个侄儿一眼,然后便快速朝康熙爷身边走过去。他头发还在朝下滴着水。“皇阿玛,事发之时,儿臣离的最近。但却没能事先察觉两个侄儿的钓线搅到一起,以至于两个侄儿落了水。惊扰了皇阿玛的圣驾,都怪儿臣护佑不利。”康熙爷本来心底正纠结要不要接着问下去。他几乎已经肯定,如果接着问下去肯定会有意外收获。只是不知到底是弘晖害弘晳,还是弘晳害弘晖,又或者是不是别的什么人在他们的钓竿上做了手脚。眼下十三忽然这么着急过来,康熙爷几乎已经能肯定,这件事没有别人掺和,玄机就在两个孙儿身上。老四和老十三都是支持太子的人,十三这么着急,是怕内讧吗?倒难为他一片忠心。康熙爷在心底叹气,他这些儿子里,老十三从小就懂事,知道为大局考虑。但今儿个这事,他一定要弄清楚。老皇帝给了十三一个面子,让人打了两个小太监十个板子,然后便带人回了龙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