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第279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 / 1)

杜采歌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龙蛇演义才刚刚上传几天,就已经有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力。不少微博,还有贴吧里爆料,说身边有朋友你说的这个朋友是不是你自己?照着龙蛇演义里的描述的去站桩,练武。有人说练出了一点名堂,有人说暂时还没有收获。有人干脆在旁边笑:你们这帮白痴,把当成真的了。你们还不如去练气功呢!于是练气功的也被钓上来了,声声质问:练气功的怎么了?我们练气功的吃你家大米了?吵架就吵架,扯上我们练气功的有几个意思?于是一团混战。吵得不可开交。微博、贴吧混战的背后,是龙蛇演义的读者群体的迅速扩大。上传才几天功夫,收藏已经突破了65万。这很恐怖!毕竟,龙蛇演义的受众其实没有鬼吹灯那么广。国术流,说白了就是一种现代武侠。只是比传统武侠更注重打斗的设计,注重真实感,主角也往往不像传统武侠那么高大上伟光正。鬼吹灯是全民阅读的,无关年龄、无关职业,无关性别,都可以阅读,而且能收获不错的阅读体验。而龙蛇演义基本上只适合武侠爱好者。但目前从声势上来看,龙蛇演义丝毫不下于当初的鬼吹灯。这是杜采歌也没预料到的。只能说,大华国的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武侠梦吧。这个世界虽然没有金古黄三巨头,但也曾涌现出了一批写武侠的名家、大师,带来了武侠盛世。也造成了武侠的巨大影响力。当然,这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玄幻的崛起,传统武侠也不断式微。人们有着阅读武侠的需要,但武侠并没有创新,不能满足人们的阅读需要。在这个时候,龙蛇演义应运而生。龙蛇演义的大火,正应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想”。那数千万上亿的武侠的受众群体,全都是龙蛇演义的潜在读者!根据创始进行的数据分析测算,龙蛇演义的订阅在未来有望追上鬼吹灯。这是龙蛇演义发书之前,谁都没想到的。杜采歌也没有料到,毕竟在地球上,龙蛇演义与鬼吹灯的影响力相差了一个量级。另一方面,仙剑奇侠传的第一卷早已完结,而枪手已经开始续写第二卷。杜采歌和史克俭、卢旭东都预测其订阅会有一个大的滑坡,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第一卷刚结束时,仙剑奇侠传的收藏是34万。均订只有5万多。收订比接近七分之一。收订比低于海明威另外基本书,因为毕竟有实体书同步发售。但到现在,均订仍然在缓缓提升,第二卷的追订也非常可观。均订来到了7万,每一章的24小时追订差不多是3万多。这个数据非常健康。说明读者并没有严重流失。恰恰相反,还不断有新的读者入坑。对于枪手所写的章节,读者的普遍评价是笔并不比海明威差。虽然对于节奏的把控有不足,总体来看,的质量下降不多。看得出来行风格和海明威有很大的不同。不过由于沿用了海明威的设定,加上海明威亲自撰写大纲,写人物小传,所以依稀还是能看到一点海明威的风采。因此读者还算能接受。虽然这本书的订阅,是杜采歌最低的一本。甚至比老人与海还低。老人与海由于有两位诺奖大佬的关注,许多人愿意花9毛9来看一看。哪怕看不懂,不喜欢看,也不介意订阅一个。所以订阅已经超过了10万大关。仙剑奇侠传虽然订阅低一点,但一来还有上升空间,二来毕竟是实体书同步发行,杜采歌的钱并没有少赚。鬼吹灯还在继续慢慢连载,虽然更新速度不快,但是质量仍然保持得很好,因为是杜采歌自己殚精竭虑写的。读者们虽然怨气重,动不动就威胁要弃书,但实际上收藏和订阅都在缓慢增长。那些一个月前说要弃书的,一个月后还在后嚷嚷要弃书。一个个都是“真香”。杜采歌看穿了他们的色厉内荏,看着张牙舞爪,其实都是“真香”体质,当然不会搭理。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将新买的专门用于码字的笔记本电脑也塞入行李箱里,一个挺精神的小伙过来帮他提着行李下楼。这小伙是段晓晨很贴心给他配的保姆。将在拍摄期间照顾他的衣食住行,还充当司机,还要负责帮他挡酒等。至于为什么别人的保姆都是美少女,他的保姆是精神小伙,这个就不要深究了吧。这段时间,杜采歌忙着公司的事,忙着搬运,还有挑选角色。刘梓菲也没闲着,她在寻找合适的剧组工作人员,寻找取景地。根据杜采歌提供的微电影版那些年剧本,需要取外景的地方并不多。基本上在魔都和魔都周边就能搞定。杜采歌早就定了基调:有多少钱,办多少事。300万拍微电影,只能说还算充裕。可以说比地球上疯狂的石头剧组资金要充裕得多。但也绝不会钱多得没地方烧。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尽量要精益求精。但是一些不太重要、又很烧钱的东西,那就尽量将就吧。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精神小伙开着保姆车,将杜采歌送到魔都影视基地,与剧组汇合。有不少镜头要在这里拍摄。碰头的地方是酒店大会议室,到了时间,先是清点人数。虽然只是拍一部微电影,但剧组的人可不少。导演组就有十三个人,包括杜采歌这个导演,四个副导演,监制团队和场记。四个副导演有演员副导演、剧本副导演、场务副导演,加上刘梓菲这个什么都管一点的副导演。摄影组的人数也不少,杜采歌准备安排3个机位,也就是三组摄影。总摄影,三个组的摄影师加上他们的助理等,总共16人。灯光组,也是人口大户,总共12人。剧务组人最多,包括15个司机,还有场务等,各种做杂活,总共37人。搭景组、道具组、化妆组、舞美组和服装组,总共21人。录音组8人。然后因为没有什么打斗戏,没有战斗场面,所以没有动作指导,没有爆破组,还好。另外演员组方面,女主许清雅,女二郭令洁。男主姜佑曦,男配的话,杜采歌在剧本里是写了三个男主的好友。这就6个主要演员。还好除了姜佑曦之外,都不是大牌,没有配保姆。另外还有几个戏份稍微多点的配角。演员组总共就13人。至于戏份较少的配角,只露一两脸的龙套,杜采歌打算让剧组里的工作人员客串,对于自己调教演员的能力,他还是有自信的。哪怕从没有过表演经历的人,他也有信心让对方在镜头前讲一两句台词不出错。制片组的暂时还没进组,只有闲得发慌的楚吉翔挂着一个制片人的头衔进组。负责宣发和后期的也不会跟着剧组行动。所以剧组的人数就是121人。这个数字很吉利。11的平方。光棍x光棍。清点人数后,杜采歌主持了一场会议,主要就是接下来的剧组纪律,还有大体上的工作安排、各个组的职责、计划中的拍摄进度等。开完会就中午了,杜采歌请大家在酒店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下午来到摄影棚,举行了简单的开机仪式,就开始布景了。在这里拍一些镜头后,剧组将去附近的一所学校魔都市第17中取景,还会找一些17中的师生当群众演员。至于新闻发布会什么的,杜采歌全都不打算搞。静悄悄地开机,静悄悄地杀青,等到制作后期时再开始宣传。逐梦互娱现在一切以低调为主。要高调,那也得等到舒宜欢的新片开拍,那才有高调的价值。“1号机ok。”“2号机ok。”“3号机ok。”“灯光ok。”“道具ok。”“演员就位。”大家都等着杜采歌发号施令。杜采歌仔细检查完道具的摆放和摄像机的位置后,沉着地宣布:“第124场,一镜,第一次。场记打板,开始!”这一场戏不难,就是姜佑曦扮演的男主角在房间里悬梁刺股地苦读。没有台词,只有男主角一个人的各种表情动作变化。以姜佑曦的演技,驾驭这个镜头是轻轻松松。选一个简单的镜头,来一个顺利的开始,是许多导演常用的做法。果然这一个镜头顺利地通过了。喊了“cut”之后,杜采歌看了看监视器,道,“不错,进入状态很快嘛。”姜佑曦露出阳光迷人的笑容:“那当然,我可是早就开始准备了。”“保一条,再拍一次。”杜采歌说。这边,拍摄进度有序推进。旁边,在杜采歌的安排下,刘梓菲正在给缺少表演经验的许清雅和郭令洁讲戏。今天主要是集中拍男主角的镜头,因为这批演员中,姜佑曦是拍摄经验最丰富,演技也最好的。也会拍几组男配的镜头,那几位男配都是十八线演员,有丰富的龙套经验,演技尚可。至于许清雅和郭令洁,杜采歌打算等过两天,她们适应了剧组的氛围,刘梓菲也给她们讲戏讲得差不多了,再拍她们的一些简单镜头,让她们慢慢进入状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