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第453章 白杨文学奖揭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3章 白杨文学奖揭晓(1 / 1)

杜采歌有些懵逼:“什么奖?金曲奖?”“白杨文学奖!”许清雅美丽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说着,她把手机递给杜采歌。屏幕上,是“白杨文学奖”的官微。在7分钟前,更新了一条动态。经过谨慎而认真的评定,第14届2008年度白杨文学奖获奖作品已经全部选出。其中长篇获奖作品三篇,分别为;中短篇获奖作品三篇,分别为老人与海。杜采歌的目光直接落在老人与海上。他的心情,要说平静吧,其实还是有点兴奋的。但也不至于兴奋得忘乎所以。他不会忘记,这篇是自己搬运来的。并非自己的原创。或许,等到自己原创的电影获得重量级奖项,他才会真正地感到狂喜吧!今年白杨文学奖的评奖,比往年其实要晚一点。现在都已经是11月28日了。往年的白杨文学奖,一般是在10月底评出,最晚的一次也是11月15日。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许清雅笑道:“白杨文学奖的评奖委员会正在举办一场小型的新闻发布会呢。”说着,她抬头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杜采歌:“颁奖典礼是在北境举行吧,真好,好像晚上还会有个作协的晚会,据说获奖者要带男伴或者女伴出席。你会去参加颁奖典礼和晚会么?”杜采歌内心里当然是不想去的。不过这个颁奖典礼,和金曲奖的颁奖典礼可不是一回事。一个“娱乐圈”,一个“文化圈”,那可区别大了。金曲奖的颁奖典礼,那是娱乐圈的一些人在自娱自乐。真正有地位的人都会爱惜羽毛,不会挨边。白杨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会有一些著名的文化圈人士,和几位高级官员出席的。往年甚至有长老院长老出席,此时大华国的首席大长老在16年前也曾出席过1992年的白杨文学奖颁奖典礼和之后的庆典晚会。归根结底,金曲奖不过是一个民间奖项。高层会觉得,所谓金曲奖,就是娱乐圈的人搞的一场闹剧。而白杨文学奖是官方性质的,是极其严肃的,是大华国的最高文学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低。其代表着大华国严肃文学的最高水平,可不能玩笑。而且吧,娱乐圈,就是大家笑一笑,闹一闹,属于快餐文化。能填饱肚子,但是营养价值就不好说了。文化圈写出来的作品是要能教化大众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要能够指引国民甚至成为全社会的指明灯虽然现在很少有这样的作品了但是不可否认,在特殊的年代一些文化圈的人确实在引领着整个社会。。而晚上的庆典晚会,层次也相当高。可以这么说金曲奖颁奖典礼上的那些人包括颁奖嘉宾、歌手、音乐人、主持人、受邀演出的组合、艺人,99是不够资格出席白杨文学奖庆典晚会的。就算偶尔有能去的,那也是被父母伴侣带着去的。e,通常而言他们背后公司的大老板才有资格受邀出席白杨文学奖的庆典晚会。“我会去。是什么时间?”杜采歌之前并没有关注相关信息。许清雅早就去了解过了,张了张嘴,目光看到了段晓晨。这时段晓晨正婷婷袅袅地走来,穿着一身古典的服装,因为刚才拍的是“戏中戏”也就是说,她扮演的角色“陈小椴”正在电影里拍电视剧。更有意思的是,那部电视剧的名字是诛仙陈小椴扮演的角色是碧瑶,导演叫做“海明巍”。段晓晨的古装扮相也是极其惊艳的虽然还没有特别用心地雕琢但杜采歌感觉真要去演碧瑶绝不在话下。穿古装时,宽松的长裙无法把她那的身材凸显出来,有点令人遗憾。但她的脸蛋,是很适合古装的。段晓晨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外套披在身上,笑问:“你们在聊什么呢,这么开心!”许清雅笑着回望:“大叔刚刚赢得了白杨文学奖呢!”段晓晨惊喜地叫道:“那太好了!哥,今天晚上吃大餐庆祝吧!”“有没有大餐吃,得看拍摄进度。”杜采歌慢条斯理地说。许清雅的目光又转向杜采歌,甜甜地说:“大叔,颁奖典礼是在差不多一个月以后,12月22日冬至日。”段晓晨的笑容就僵了一下。按照计划,12月22日,她是身在樱岛了。许清雅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扫了段晓晨一眼,对杜采歌点点头,“大叔,我今天就准备离开剧组了,先去收拾行李了。晚上还是吃顿大餐吧,就当是欢送我,行不行啊!”杜采歌坚持道:“看今天的拍摄进度。”许清雅吐了吐舌头,转身就走。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杜采歌已经低下头去看监视器了,便对杜采歌做了个鬼脸,无声地张嘴:笨蛋大叔!她感到有一双犀利的目光正看着自己,循着那感觉看去,却见段晓晨正在直视她。那目光说不上敌视或不怀好意,但绝对不友善。许清雅并不挑衅,只是微微一笑,轻轻颔首,便转身轻盈地走了。段晓晨注视着她的背影,慢慢地,目光变得有些惆怅。许清雅的背影,灵活夭矫得像一头年轻的羚羊。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让人忍不住喜欢。就算自己是同性,也被深深地吸引。年轻真好青春真是无敌啊。到了傍晚,杜采歌还是宣布:“今晚的拍摄非常顺利,我请大家吃大餐!明天再补一些镜头,我们这一阶段的拍摄就完成了!”整个剧组都欢呼起来。这一阶段拍摄完成,意味着整个拍摄流程走完了三分之二。而且是比较难的三分之二。老男孩这部电影没有太多外景,按照拍摄计划,剩下的戏份不到10天就能拍完。吃饭的事,自然有人去安排。一百多号人的剧组,如果不提前预约,想去酒店大厅摆几桌,根本不现实。所以一般只有开机时、杀青时、庆功时,提前准备,才有可能大家欢聚一堂。像今天这样所谓的“吃大餐”,其实只是给订盒饭的餐馆打个招呼,每个盒饭多加两个分量足足的硬菜,再配点卤菜、花生米、每人配一罐啤酒。对于拍摄中的剧组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大餐了。大家都高呼“杜导万岁”,“恭喜杜导获奖”。在剧组里,杜采歌虽然严厉、俨然一副片场暴君的姿态,但是很得人心。当你的领导,凡事都做在你前面,比你起得早,比你睡的晚,任何事他不是喊“给我上”,而是喊“跟我一起上”,那你就算不喜欢他,至少也会认可他,不会对他反感。大家有的三三两两一起,有的回到自己的房间单独享用。杜采歌没有急着回去吃饭,而是先检查手机。他手机里有几十个未接来电,数十条短信,上也有不少留言。大部分都是恭喜他赢得白杨文学奖,这标志着他成为一名受主流文化认可的作家,而且是处于作家鄙视链的最顶端。小皇文作者网文作者畅销出版类作者严肃文学作者拿过文学奖的严肃文学作者拿过白杨文学奖的严肃文学作者。其实还有更高层,那就是拿过诺奖的严肃文学作者。不过这个阶层,全大华国只有2人,所以还算不上一个完整的阶层吧。所以,如果再来一次以前那样的月票风波,如果有些网文作者对他不服。他根本不需要多说,只需要把自己的获奖证书照片晒出来,指着对方的鼻子说:“现在我不想和你说话,你先去拿个这种奖,我们再好好说道说道。”对方就只能偃旗息鼓,不敢做声。出声就是自取其辱。这就像是古代的时候,文人之间的阶层区别。你是童生?不好意思,我是秀才,你没资格叫我“朋友”。秀才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享受各种特权,比如可以免除徭役。最关键的,秀才之间,才能互称“朋友”。你是秀才?不好意思,我是举人,我能当官,你不能。你是举人?你是同进士?都滚吧,别丢人现眼,老子是正儿八经的进士。进士?普通进士算什么。你进翰林了没有?不入翰林,不得入内阁。杜采歌现在大致就相当于入了翰林院了。另外,还有公司的人找他,询问一些事;有创始那边,编辑钟意询问他新书的情况,卢旭东则问他征文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有一个陌生电话,杜采歌回过去才发现,竟然是作协主席王陌打来的。王陌一口京腔,嗓门很大,说话自以为俏皮。他是在一个音乐界的朋友那里打听到杜采歌的私人号码,打过来是要杜采歌务必参加12月22日晚上的颁奖典礼,并且典礼后还要携带女伴出席晚会。还开玩笑说,如果杜采歌没有女伴,他可以负责牵针引线,给杜采歌介绍一个年轻漂亮的妹子。一个不够的话,只要杜采歌身体吃得消,多几个也没关系。还保证一定不是交易,而是仰慕他海明威才华的怀春少女,绝对你情我愿。总之他说话有点自来熟,明明和杜采歌是第一次交谈,却表现得像是好朋友一样。末了还说,要杜采歌参加完颁奖典礼不要急着走,在北境停留几天,他要介绍一些文化界得朋友给杜采歌认识。这个文化界,就不仅仅是文学界了,也包括什么戏曲戏剧、文物古玩啊、历史啊、人文社科啊、新闻出版方面的大能啊之类的。当然也包括影视圈的文化人。不过不是演员明星,而是导演、编剧、制片人这些。演员只是玩物,而资本是爸爸。导演、编剧、制片人等才是文化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