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长风有归处> 第3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节(1 / 1)

柳弦安便把瓷瓶重新放回柜子。梁戍坐在桌边看着他忙,这一路压在心头的重重烂事,只有在此时才稍微被卸下些许。他虽早已见惯生死,但生死与生死是截然不同的。战场上数百、数千、数万将士的死,为的是换取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百姓的生,所以哪怕黄沙埋骨,也算死得其所。可此刻白河流域百姓的死呢?百姓的死,没有半分荣耀,有的只是无尽的屈辱与绝望,还有带着血泪的控诉,控诉着统治者的无能。在一整个时代面前,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力量实在是有些微不足道。梁戍闭上眼睛,刚想理一理思绪,太阳穴却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柳弦安弯下腰,手里拿了一盒不知什么脂膏,正在用一根细小的玉棒慢慢替他按摩。梁戍问:“你怎么看诊前也不同病人打声招呼?”“我爹也是这么替我治病的。”柳弦安道,“有段时间我脾胃不好,需要调理,经常睡着睡着就被针扎醒。”他挪了把椅子过来坐,“宫里的御医才要许多规矩,我们……别动!”梁戍深吸一口气:“为什么不能动,你自己看看你手里捏的针有多粗。”而且为什么会突然冒出一个这东西?“不算粗,最粗的针在我爹那,从来不让别人碰。”柳弦安道,“我这算细的,都说了别动,要扎歪了。”骁王殿下僵坐在椅子上,硬是没想明白自己怎么送他回个房,就莫名其妙被扎了一脑袋的针。从一杯甜药,到清凉脂膏,再到这粗得惊人的鬼东西,一样一样慢慢摸出来,嘴里还知道说东说西转移注意力,放在兵法里,得叫暗度陈仓、欲擒故纵、混水摸鱼、假痴不癫。他说:“你故意的。”柳弦安否认,没有。梁戍:“高林告诉你的。”柳弦安继续否认,没有啊。梁戍道:“他找死。”柳弦安绷着表情:“嗯,坐好。”确实是高林来找的柳弦安,说自家王爷最近一直头痛,睡觉也不安稳,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能给调养调养。但同时又提出,最好不要针灸,不要吃苦药,一直躺着的那种疗法也不行,骁王殿下毛病就是这么多,触逆鳞可能会引来震怒,已经有不少御医因此吃了亏。不吃苦药可以,暂时不躺着休息也可以,但针灸还是需要的。柳二公子一手按着梁戍的肩膀,一手慢慢旋转针头,心想,这也不难嘛,循序渐进趁其不备就行,太医院的御医难道没有一个人能做到?梁戍道:“疼。”柳弦安说:“正常的。”“疼还正常?”“几根针能疼到哪里去,好了,别动,我让阿宁去煎药。”梁戍一听到“煎药”两个字,就又开始脑仁疼:“为什么还要吃药?”“生病自然要吃药。”柳弦安收好针包,“不过王爷不必忧心,那药不算太苦。”梁戍不是很悦地问:“你以为本王怕苦?”柳弦安心想,难道不是吗,高副将一连同我强调了三回,但他还是很给骁王殿下面子的:“不会。”骁王殿下尊贵地勉强挤出一“嗯”,以示赞同。柳弦安看着他,看了他一会儿,一本正经抿起嘴:“既然王爷不怕苦,那我便在旧方上多添几味药吧,这样安神的效用也能更强些。”一边说,一边研墨提笔,找了张纸写新方,上来就是半斤黄连,看得梁戍太阳穴突突跳,这用量是泡澡还是煎药。他盯着对方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胡闹玩笑的意图来,但并未如愿。柳弦安不仅表情极为认真,字迹也是瘦而飘逸,工工整整排列在一起时,这张药方就显得尤为权威可靠,哪怕里头混进两斤肘子,病患八成也会觉得,就该这么吃。而骁王殿下居然一样被唬住了,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深知柳二公子从懂事起就有四万八千岁,少年老成,看谁都是蝼蚁,从不屑于同任何凡人开玩笑,没道理独独针对自己一个。柳弦安写完药方,往怀里一揣,神仙一样飘乎乎地走了。留下面子无比金贵的梁戍呼出一口气,靠在桌边琢磨,药可以煎,但自己又不一定非要吃。结果架不住阿宁会挑时候,吃过晚饭,当所有人都聚在书房议事的时候,小厮抄起装有药的食盒,稳稳当当敲开了门。梁戍:“……”药碗大得能吃面,端出来时,视觉效果惊人。华平野见了也虎躯一震,他在军营多年,印象中王爷就算伤得严重,药也得论抿来喝,生怕多一口会吃亏,现在突然换成满满当当一碗公,还当他是生了多大的病,赶紧扯起破锣嗓子关心:“大家先不要说话,让王爷趁热喝药。”褐里发黑一大碗,梁戍看得脑髓都抽抽,眼看一屋子人都盯着自己,只好面不改色端起碗。一饮而尽,却并不苦,顶多有些涩,还泛着微微的酸甜。他看向门口。柳弦安揣着手,眉眼间藏不住一丝笑。不苦,逗你的。书房里正闷热,虽说开着窗户,却不见有多凉爽,倒被风吹得烛光乱晃。满屋子的人,讨论着几件无比烦心的事,环境实在算不上好,梁戍的心情原本也是一片烦躁,现在却因为这一碗药,一个笑,变得畅快了许多,高林用胳膊肘一捣阿宁,什么神药,怎么还把王爷给喝高兴了,明儿给我也来一碗。“公子往里加了许多甜根呢。”阿宁悄声道,“高副将要喝,怕是没有,公子说了,这一路药不好买,要节省,所以以后所有的甜根和山楂都只留给王爷用。”两人还在这里嘀嘀咕咕,华平野已经重新打开了地图。高梁山是一座极高的险峰,山体绵延沟壑纵横,易守难攻。梁戍问:“叛军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华平野道:“粗略估计,至少五万,但并不准确。现在黄望乡声名已起,有不少人都是假借他的旗号招兵买马,东一撮西一撮,到处都是,实在难以分清真假。”“真也好,假也好,都一样是叛军。”梁戍看向柳弦安,“有什么想法?”“我们的军队能假扮成流民,混入叛军,从内攻破吗?”“假扮不难,但是想混进去却不容易。”华平野解释,“据说一般的流民,在刚投靠时,只会被分配到最低职别的小头目的手下,一定要跟着他们抢得粮食银钱,或者杀几个官员,才能有资格见到黄望乡,而且他现在也并不在高梁山。”“那叛军主力现在何处?”刚问完,便有人送来一封新的军报,在满篇诉苦废话里夹了一小段有用的,说黄望乡已率叛军连破三城,在三水城登基了。高林看得脸都发白,倒不是白别的,而是白此地驻军的废物程度,哪怕是戳几个机关桩子立在城墙上,也能随便扫退几伙叛军吧?从华平野收到消息到现在,一共才过了几天,怎么黄望乡就从领头暴民一路冲着龙椅去了。在大琰主帅抵达翠裘城的第一天送来这种鬼消息,简直像是精细掐着时间算出的好日子。梁戍问:“这一带的驻军共多少人?”“也是五万。”高林道,“由吕象在管,王爷应当还记得,他是吕大人的侄儿。”满朝文武都知道,吕大人隔三差五就要去皇帝面前谏王爷,从西北大营到梦都王城的骁王府,芝麻绿豆大的毛病都要挑出来写个百八千字痛批,连天子本人也极为头疼,又碍着三朝元老的身份,不好直接驳他面子,免得哪天真的撞了大殿,自己还得凭空多担一个“气死忠臣”的罪名。而梁戍对白胡子老头的病根,差不多也是从这里落下的。大琰各地驻军的首领,要么出自西北大营,要么出自东北大营,唯有吕象例外,他出身贵族世家,先是当了两年御林军,后来因天下不稳,各地驻军都缺人,先帝便以身作则,削减了一批身边亲信,吕象也是在那时,顺理成章前往地方任职。简言之,是个没怎么吃过苦的公子哥。“吕大人在朝中清廉俭朴,他侄儿倒是懂得在外大笔大笔地吞军费。”高林又看了一遍军报,末尾说吕统领已连夜率军前往三水城围剿,外加一大段“视死如归”的屁话,也不知是被黄望乡登基给吓清醒了,还是听到了骁王殿下要来的消息,所以连夜履职。梁戍是不介意让这废物死回老家的,但吕象身后还有五万大琰的兵。他道:“备马。”柳弦安站出来:“我也与王爷同去。”第37章赶路就得用轻骑, 马车是没法驶入蜿蜒小道的,而柳弦安那匹短腿小马虽然动作灵巧,耐力也还不错, 但跑起来实在是慢, 哒哒哒哒的, 宛如无限拉长了时间。于是华平野便替他重新找了一匹棕马,腿长堪比玄蛟, 就是性格有些嚣张,见谁都尥蹶子。高林服了:“这祖宗你自己都难坐上去,却让柳二公子骑?”华平野也很惊讶:“不行吗?但是柳二公子连玄蛟都能收买, 我当他是驯马高手。”两人正说着话, 旁边的柳弦安已经被棕马惊得后退两步, 脚腕挂上一根烂木棍, 差点一屁股坐进泥里。梁戍及时接住他的身体,随手将人架上玄蛟:“坐稳,你骑它。”柳弦安双手撑着马鞍:“……好。”梁戍转身跨上棕马, 单手勒紧马缰,低声怒斥:“老实点!”棕马不听话地后退两步,虽说看起来依旧心有不甘, 但到底也没再作妖,四蹄跺在原地, 不吭声了。阿宁将包袱系紧,也爬上一匹大马。这一路所历所闻,使他的心境有了些许变化, 变得更成熟懂事了, 人也消瘦几分,原本的娃娃脸褪去婴儿肥, 多了个尖尖的下巴颏,整个人看起来像是开春抽条的柳,越发舒展。一行人踏着天将明的微光,疾驰离开了翠裘城。城门外的流民被马嘶声惊醒,纷纷睁开沉重的眼皮,他们迷茫地看着被薄雾笼罩的队伍,像是踏着风,一瞬间就消失在了山道的尽头。……在刚出城时,沿途聚集的流民还有挺多,但在走了几天之后,流民的数量却越来越少,好不容易碰到了衣衫褴褛的一家五口,护卫过去打听情况,那名青年道:“听说翠裘城的老爷不开城门,去了也是白去,只能饿死在山林里,所以大家就都投奔三水城了,三水城里有粮食吃。”不吃饭一定会死,谋反却未必就不能活,当一个人深陷绝境,唯一奢想只是“活下去”的时候,是不大会去考虑三水城的粮食里究竟有没有沾染其他百姓鲜血的,也不会考虑那些被他们起哄围杀的官与兵中,到底有没有无辜者。乱世,乱得不仅是世道,还有人心。柳弦安对阿宁道:“现在只有一户人家,不会引起哄抢,你去给他们一些吃的吧。”阿宁从包袱中取出一摞干饼,包好递给青年:“翠裘城短期内是不会再开门了,城中百姓也无余米可吃,这些粮食,你们路上省着点,应该能坚持到万和城,那里的情况要好上许多。”青年宛如做梦,他的媳妇也抹着眼泪。阿宁又再三叮嘱:“你们一路务必要将粮食藏好,不要在人前吃,也千万不要一时心软,分给其他流民,否则非但救不了旁人,也救不了自己。”一家五口连声道谢,继续向着山道另一头去了。梁戍问柳弦安:“你教他的?”柳弦安摇头:“不必我教。”“也对。”梁戍道,“只有安乐盛世,才能养出富贵人家的傻儿子,在乱世里见识几次人心,就什么无邪天真都没了。”柳弦安先是道:“那王爷的毕生所求,不就变成了让大琰多出一批傻子?”说完又琢磨了一下,“不过那样也不错,只要不是大奸大恶,城里多出一些小傻小坏的纨绔公子哥,成天遛鸟斗蛐蛐,倒也与‘盛世’二字相配。”毕竟盛都盛了,百姓自然要更闲一些。梁戍也觉得经过柳弦安这么一说,王城那些逗狗惹鸡的小衙内们似乎也变得可爱了几分,当然了,该揍还是得揍,揍完再继续放他们去当太平盛世的吉祥摆设。这日,众人在山间遇到了一个小姑娘,浑身脏兮兮的,像只瘦弱的猴子,只有眼睛大而亮。阿宁替她擦干净脸,又给了些吃的,起初以为是被流民扔下不要的小孩,还在发愁要怎么安置,后来林子里却急急忙忙跑出来一名妇人,将小姑娘一把拽回身边,拖着手腕就跑。“婶子你慢些,我们不是坏人!”阿宁赶忙道,“你女儿的脚扭伤了。”护卫飞身拦住两人,妇人显得害怕极了,一直在发抖。阿宁好声好气地哄了半天,方才将她的魂给叫回来。妇人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小兆村人,前些天,有一群官兵闯进村子,说是要征军粮,杀了许多人,于是剩下的村民就只有躲进深山里。高林暗骂一句,混账东西。这事无非两种可能——第一种,流民假冒驻军烧杀抢掠,算吕象失职。第二种,驻军当真如此狂妄,趁着世道不稳,大肆屠戮百姓中饱私囊,更算吕象失职。根据妇人所言,那伙官兵在抢完东西后,并没有离开,而是光明正大地住在了小兆村中,前阵子有胆大的年轻人下去看,发现他们仍在那里。柳弦安道:“再往前走,下了这个山弯,就是小兆村,子时之前应该能赶到。”“走吧。”梁戍调转马头,“看看究竟是哪里冒出来的畜生。”阿宁偷偷看了眼王爷的表情,觉得……那群匪徒可能也就只能活到子时了。他替小姑娘包扎好伤口,也匆匆策马跟了过去。柳弦安与阿宁的骑术,目前已经练得很好了,并不会拖累大部队的进度。夜色正浓时,众人顺利抵达了小兆村,只见村口插着一面招摇旗帜,上头绘着大琰驻军的纹饰。另有几名官兵正在来回巡逻,守着一堆明亮的篝火,桌上还摆着驱寒用的酒肉。一人挪开椅子坐下,随便扯了根骨头,啃了两口,或许是觉得不好吃,便随手丢给了旁边一条疯狗。疯狗扯动着铁链,将篝火打散,一根燃烧着的木柴滚落在地,又照亮了一片新的区域。柳弦安的瞳孔稍微一缩,这才发现在铁链另一侧,竟然还捆着一个人,趴伏在地上,一动不动,头发蓬乱,身上有许多黑褐的痕迹,像是干了的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