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节(1 / 1)

可她看完了整个名单发现下边有备注的一行小字。萨仁加分明细:一等功+10少数民族(长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5加了十五分?萨仁再看了眼第二名,突然有点心虚了,裸分是人家高啊!她赶紧把那几页名单全都翻了一遍,前一百名里只自己加分了!状元的喜悦瞬间减半,见程支书正跟别人夸她天才,她赶紧摆手:“没有,我能考第一是因为加分,你们看看,我加了十五分,要没这十五分,我就是第二名,现在的第二名才是状元。”坐在首位的教育局副局长笑着说:“加分怎么了?虽然我不知道你因为什么得了一等功,可既然能加到高考里,那绝对是对国家有功的功臣,加十分不多,都是你自己应得的。还有你们这儿本来就是说蒙语的地区,汉语考试加分也正常。”萨仁都不想张嘴了,一张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五分加的更心虚了。大家才不管加没加分,反正这么多领导都来送喜讯了,大横幅上写着他们萨仁考了全国状元,能不高兴嘛,全国第一啊!多光荣的事!反正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萨仁也不好扫兴,不过她确实没了刚开始的高兴劲,一开始她还真以为自己特牛掰,能比第二名高出十几分,结果还是屈居第二,这要是后世有网络的话,大家会分个裸分状元加分状元,现在估计只比分数,不看其他的,所以这第二名得憋屈死吧。不过后世也没有全国状元这一说,萨仁看着已经挂在自己家蒙古包上的大横幅,叹了一声,突然觉得自己太矫情了,不管加了多少分,第一就是第一,大家都这么开心,她也调整情绪,应酬起来。同一时刻,北令县也有人被敲锣打鼓的送上了状元的横幅,教育沉寂数年,三中全会强□□育的重要性,教育部门也在层层督促狠抓教育,所以不管哪个省市都很重视。北令县这个状元是河西省的状元,北令县是山区,特别落后,说是紧抓教育,可没有师资力量,能怎么抓,在这样的地方考了个全省第一,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位全省状元叫刘明伟,小名狗剩,家里穷上学晚,今年已经二十岁了,他也拿到了一百人名单,他本以为排在他前边的一定是大城市的学生,可看着排在自己前面的名字,他念出声:“萨仁,女,蒙古族?”后边的住址他完全没听过,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是个蒙古女孩?”刘明伟再看发现后边还有注明了非应届的备注。非应届那就是参加工作了吧,只比自己大一岁,少数民族,女的!刘明伟不禁佩服起来,这也太厉害了吧,直到他看到那两行加分。他班主任也看到了,在一边抱怨起来:“这加分也太狠了吧,等会儿我就给教育部门写信提建议,这种加分不能累加的,太不公平了。如果有两项加分取最高的来加不就行了。你说这蒙族姑娘要只加十分,你不就是全国状元了吗?我可听说了,今年只是试行全国卷,发现了很多问题,明年就不一定是全国卷了,这全国状元的称号有多难得,有多光荣啊!居然被人抢了。”“老师,这也是她的本事,您没看她是说蒙语的吗?”“什么本事啊,二十一岁的一等功?这里边肯定有水份。”刘明伟心里不舒服,他也觉得这姑娘只加一项就够了,居然一个十分一个五分,太狠了!可他不想随意揣测别人。“一等功是做不了假的,她这么聪明,没准是给科研项目帮了忙,或是发明了专利,肯定是立了功的,只是不知道她会选哪个学校。”刘明伟默念着萨仁的名字,对她十分好奇,他迫不及待的想见到她,只希望她也报考北京的大学,哪怕不是一个学校,也能见到吧,全国状元上了哪个学校一定会有报道,刘明伟决定从现在开始关注着这位蒙族姑娘。萨仁看过名单调整好心态就跟大家吃吃喝喝起来了,来的领导只有旗教育局副局长,其他的都是干事科员,都没架子,没一会儿就载歌载舞起来。一片欢乐中,萨仁阿妈被几个关系好的阿妈包围着,在说小话。“大学不好结婚的吧,万一她在大学里找个别的地方的怎么办?天南地北的以后见面多难啊。要不你就提前给她定下个合适的婚事,要不就跟她说好了,等回来了再找对象,有本事的女人不愁嫁,大上几岁又有什么关系。”“话不是这么说的,萨仁上了大学就是文化人了,肯定要找文化人,要不没有共同语言,你说她找个草原上的小伙子,过得到一块吗?”“咱们草原上的小伙子也有优秀的啊!”“有是有,谁考上大学了?我打听了一遍,只有两个考上专科的,那两个还是跟着父母去城里上的学。”蒙古孩子受家庭环境影响第一语言是蒙语,学汉语时都带口音,阅读书写也很难跟上,再加上很多人家不重视教育,孩子不想上学了也不会管,到这两年旗里盟里开始重视教育,抓教育后,还是有很多逃课的,家里不让上的,多个孩子出工就多个工分,谁都算得清楚,而且也都觉得自家孩子学不成,旗里做了很多工作都不起作用。这还是在这两年,之前就更不重视了,也没人要求必须得学汉语,必须去上学,所以草原上的好汉子有,还不少,都是搏克高手,打猎能手,真没一个上过大学的。萨仁阿妈叹口气,这也是她发愁的,算来算去一个合意的都没有。虽然催萨仁结婚,但她除了最开始的那两次,后来再没给萨仁安排过相亲,她也看出来了自家丫头心太大了,也太野了,一般人收服不了她。再说萨仁阿妈现在也越来越觉得自家丫头有本事,看谁都觉得配不上她,原来她是觉得一个女娃有畜牧站的工作,安安稳稳的嫁人生子,就是幸福稳妥的一辈子了,可现在她看着这么多人来送横幅,各种夸萨仁,说她是全国第一,萨仁阿妈这心里的骄傲都要溢出来了,原来女人也可以这么荣耀!萨仁阿妈一边想着让女儿安稳嫁人,一边又觉得任她去飞吧,哪怕是天边边上呢,只要有本事就不会摔下来,哪怕是摔下来摔疼了,还有家里接着呢,她跟萨仁阿爸身体都很健康,起码能再干二十年,怕什么!旁边的大妈却说:“那个雷中尉怎么样?不是说跟萨仁谈着吗,以前常来的,最近好像没怎么来过。”“对啊,当兵的待遇都好,而且他已经是军官了吧,萨仁嫁给他就是官太太,先订个婚,等毕业再结婚,这种合适的人不是那么好找的,千万别放过。”“就是,难得萨仁也喜欢,我闺女有次看见萨仁跟雷中尉在花丛里走着,回来就跟我说跟画一样,特别美,一看就是天生一对。”萨仁阿妈叹口气:“那孩子去上军校了,应该走了吧,他就是因为任务常来咱们这儿,跟萨仁是朋友,没别的关系。”正说着,外边人声马吠,雷庭州领着几个人过来了,“这么多人?我们也来凑个热闹!”第190章 环境专业雷庭州带着小彩跟李军医来了,都是熟人,萨仁可以不搭理他,但对那两个还是很热情的。小彩有日子没见萨仁了,她十分兴奋:“我特别佩服你,居然能靠自学考全国状元。”李军医也说:“是啊,太厉害了,萨仁你一定要选医学院,首都医学院或是沪市的,其实你选军区医院最好,不过你好像不太想上军医大学啊。”以前严军长想推荐她去军医大学,她拒绝了两次,显然不是很想去。萨仁倒不是不想上,只是当时时机不对,不过她也没解释,热情地招待着众人,她还以为雷庭州也会凑上来说两句,哪知道他只是坐在一边笑盈盈地看着,好像之前的事从来没发生过,反正看着一点也不尴尬。呼特见雷庭州来了就赶紧凑过来,也不知道自己送的牛粪,这家伙收到没有,生怕他会跟萨仁说这事,一直在一边盯着,见雷庭州并不多话,只吃吃喝喝,呼特才放下心来。等他们几个人走时,都送上了礼物,小彩送的是一本书《钢铁是怎么练成的》,上边还系了丝带,这样的书系个丝带,萨仁也是无语。小彩还说希望萨仁能跟书中主人公一样有钢铁般的意志,萨仁嘴角抽了抽,欣然接受。李军医送的是两本书,《临床重症医学》分上下册的,他再次叮嘱萨仁填志愿时一定要选医学院。不是萨仁自大,她上辈子的知识跟经验已经足够多了,学医也已经快学吐了,这辈子还真没这个打算,只含糊应着,说这书很实用。雷庭州先送上一个长条的盒子,包装精致有格调,外边还写着‘英雄’二字,他说:“这是严军长送你的,他老人家祝你鹏程万里!”萨仁谢过,拆开一看,是只英雄牌钢笔,她这才想起来这牌子的钢笔很贵,好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代表着潮流跟身份。李军医还怕她不识货,专门说:“这支钢笔可是限量版的,听说很难买到。”小彩觉得他这话有点小家子气,就跟萨仁说:“英雄钢笔自然要送英雄了,爷爷这礼物选得好,我当时听到信儿都不敢信,你居然立了一等功,我都快好奇死了。”萨仁获一等功不少人都知道,但具体是因为什么拿到的他们并不清楚,小彩自然以为她是上战场了,又是羡慕又是佩服。雷庭州其实有很多话想跟萨仁说,但他知道他得在她面前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形象,于是就矜持地笑笑,把自己的礼物送过去,“以后就难见面了,我会常写信给你。”萨仁赶紧摆手:“不必了,我不喜欢收信也不喜欢回信!”“我送你的是邮资已付的明信片,不用装信封不用贴邮票,随便写一两句话扔到邮箱里就行了,一点也不麻烦。”雷庭州语气急促,生怕被拒绝,“上边还有风景照,都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就算不寄,当风景照欣赏也好啊。”说完,他转身就走,当着这么多人,萨仁也不好给他扔回去,而且看他这样子,应该是放弃了吧,做个普通朋友送明信片也没什么。小彩本来还想多跟萨仁聊几句,可雷庭州要走,她也没法再留。等他们走了,教育局的人也告辞离开,萨仁想帮着收拾残局,被大家拦住。“大学生了,怎么能干这些活儿,我们来,你赶紧看书去吧,人家当兵的不是送你好几本书吗。”“是啊,萨仁,有我们呢,你不用管。”各家的婶子大妈都特别热心,言语间也把萨仁捧得很高,在他们看来考上大学就是文化人,是有本事有地位的人物,本来萨仁那些能力大家都说是腾格里赐予的,虽然夸她赞她,但还是觉得她是自家人,是草原上的人。可现在一考上大学,就都觉得萨仁已经是外边的文化人了,以后是要当大官的,瞬间有了距离感。萨仁没觉得上个大学就有多光荣,甚至这个状元她都觉得有水分,没那么在意了,自然不会被大家的吹捧弄晕头脑。等收拾完了,阿爸又给她准备了不少东西:“去旗里转一圈,谢谢邢书记,谢谢你们畜牧站的人,要走了,总得打个招呼。”畜牧站那边她得辞去公职,肯定要走一趟,邢书记连任了,之前也一直关心着她的前途,自然要去感谢。萨仁笑着说:“不急,过两天吧,志愿还没填,再说旗里的人刚走,我现在去人家还以为我去显摆呢。”过两天又下起了连雨,淅淅沥沥的,乌日格趁这个机会把牧场的小头头们还有萨仁都请到一起。“萨仁要走了,咱们也该聚一聚,顺便说说以后牧场的发展。”牧场只要按部就班就不会出问题,萨仁虽然盼着赶紧弄出袋装奶来,但她的灭菌机还没研制出来,只能给旗里和附近镇上输送鲜奶,其他的都做成奶制品,因为卫生和味道都有保证,销量一直不错。大家虽然对牧场有信心,但一想到萨仁要走,就觉得担心,乌日格说:“萨仁要去上大学就得辞去公职,户口也会跟着走,不再是咱们这儿的人了,我想聘请她做咱们牧场的顾问。”现在是考上大学包分配,户口自然都跟着学籍走,萨仁没想到乌日格连这个都打听到了。巴雅尔却说:“可不能这么说,就算户口走了,她也是咱们查达的人啊,以后寒暑假她肯定会回家。”他说着看萨仁:“到时候你可不要推脱,没你就没有咱们查达牧场,查达永远是你的家,你永远是牧场的场长!”这话说得萨仁心里舒服多了,说实话这牧场是她一手做起来的,哪里规划畜牧棚,哪里盖奶制品车间,都是她一点点规划出来的。真这么舍下,确实舍不得,可她想想乌日格的防备,阿勒坦的小人之举,突然有些意兴阑珊,她以前只想着大家能过上好日子,从来没有过私心,现在她已经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了,再厚的雪也不会击垮查达,该想想自己的发展了。她想有一座牧场,不是查达牧场,而是萨仁牧场,在那里只有她说了算,不用再担心被人排挤被人防备,她说什么是什么,就算她远在天边,出去多少年,牧场也是她的!显然现在时机还不到,去大学转一圈渡个金回来再开始创业更合适,邢书记虽然有点啰嗦,但他说得对,现在还有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头衔就是资质就是金字招牌,如果没有,她永远会被人质疑,新认识她的人都会问‘那个从来没上过学的牧民为什么会懂这么多。’所以大学还是要去上的。开会时萨仁没怎么说话,散了会程支书把她叫去赵医生那里,“怎么?舍不得走?还是被他们的安排伤到了?”“怎么会,我要走了,他们重新安排任职也很正常。”程支书皱眉问:“你跟阿勒坦吵架了?我看你们几乎不交流。”“跟他吵太掉价了。”萨仁不喜欢阿勒坦,但是发现他人品不行时已经太晚了,她已经尽心尽力的把所有该学的都教给他了,再换人已经来不及,还能怎么办,只能婉转的跟乌日格说最好让阿勒坦多培训出几个技术员。乌日格确实满口答应,但做不做得到就难说了,再说就算他照做了,阿勒坦会不会藏私谁又说得准。程支书跟她聊了几句,一声长叹:“也是奇怪了,现在咱们查达什么都有了,还成了优秀嘎查,成了各嘎查学习的典型,可我总觉得不如当时穷哈哈的时候开心。”萨仁失笑:“没钱的时候心往一块使,有钱了谁家钱多谁家钱少,谁做的工作更轻松,肯定就比起来了,不好好协调人心要乱啊。”程支书也唏嘘道:“反正跟咱们两个也没关系了,你要去上大学,我马上也要卸任了,以后就看乌日格队长的了。”萨仁倒是没程支书那么伤感,她只是觉得不舒服,可让她感觉不舒服的事又说不出来。比如乌日格总觉得她离开查达后,牧场就跟她没关系了,比如乌日格并不在意阿勒坦人品有问题,只关心账目多少。这些事吧,说出来好像太矫情,不说自己心里又不舒服,还好要走了。最舍不得她的除了家人,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呼特,他好不容易找了个师父学点东西,人家又要走了,他找来说:“师父,您到底上哪个大学,我先去那儿找份扫地打饭的活儿,您接着交我呗!”萨仁被他逗乐:“那你还不如去上学,现在有夜校,好像还要搞成人大学,你反正读写都没问题,不如去试试。”“还是算了吧,我上过扫盲班,人家老师一讲课我就犯困!可听你的课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边实践边讲,我一听就会。”“如果你上了学,没准一看就会了,多学点东西总不会吃亏。”呼特还真考虑起来,都冷仓是想让呼特跟着阿勒坦学,他已经跟乌日格打过招呼了。可呼特不喜欢阿勒坦,阿勒坦觉得萨仁更重视这个外来的,也不喜欢他,两人吵过还差点打起来,和平相处都难,更不可能跟他学东西,所以呼特很为难,甚至开始考虑上个夜校再去畜牧站的兽医培训班里学上一两个学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