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节(1 / 1)

冰凉的雨水从灰蒙蒙的天上落下,无休无止,无边无沿,城市的低洼地泡成了水塘,道路泥泞不堪,污水四处蔓延,深处能没过人的腰部,许多房屋在这场雨灾中倒塌了,而那些住所仍能勉强保持完好的居民又不得不忍受从石瓦间滴答的,墙缝中涌出的水滴水流。到处都是水、脚是湿的、手是冷的,又冷又重的衣服贴着后背前胸,连呼吸的每一次都是往肺里倒一口水!没有骑士愿意在这样的季节里出战,虽然也许如城主的某个谋士所言,这该是一个天赐良机,因为那帮外邦人正忙于收买人心,大部人力物力皆投入他们假惺惺的赈救举动之中,只要挑选好时机,便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又何必苦苦等候什么援军呢?对于他的建议,城主不是不心动的,但在考虑过后,他还是仁慈地把他赶去了马厩,让他在湿草堆里反省自己的错误。若能在这样的雨季抢下外邦人的香辛料仓库,得到的利益确实极大,大到没有人能够不动心,然而——然而因为这天杀的雨季,外邦人以分发药料和免费治疗的名义,已经将半数的城民吸引到了他们那个魔窟去!连城主石堡中的仆从都在偷偷喝红糖姜汤,没有人问他们是如何得到的。听闻在已被外邦人占据的西城区中还出现了教士的身影,教士若是为驱逐妖魔而去的,那下场必然毫不乐观,若是他们为了其他目的……城主又能怎么样呢?他如何凭借这区区数十名骑士,以及他们那几百个愚蠢、懦弱、懒惰、毫无忠诚之心的仆从,去攻打一个在他鼻子底下建起来的坚固城寨呢?在已经非常清楚对方的能耐后?每每想及此事,城主就忍不住掩面哀号,德西里家族传承到他这一代,居然要承受这样残酷的命运,是他没能抵挡恶魔的诱惑,引狼入室,眼睁睁看着马蜂在屋檐筑巢,才导致今日局面!可是追究起来,谁又在这场灾难中无辜呢?那些宣称决不能继续容忍外邦人的家族难道没有同外邦人交易,并通过转卖获得许多利益?他们的厨房难道没有一两罐外邦人贩来的香料,库房里没有几件外邦人带来的铠甲和兵器?但也正是因为确实得益,他们才越来越难以忍受外邦人越来越明显的意图,这些不知道何种出身的族裔在借足了玛希城作为城市港口的便利后,不过购买了一些奴隶和农奴,就占地筑墙,像一个真正的家族那样经营了起来。倘若他们肯老老实实做生意,其他人也未必不能容忍他们侵占一些贱民聚居的土地,然而这些外邦人不过刚刚站稳脚跟,就插手起城市的事务来了——城中的酒馆大都倒闭了,愿意做生意的女人也越来越少,连又老又丑的都见不到几个了,而其中最先让人感受到外邦人野心的,是码头的搬运生意被他们一步步占据。外邦人绝不肯承认他们动了不属于自己的馅饼,却又不知廉耻地承认,是他们教唆那些搬运工在腰上系红布条组成兄弟盟,轮班出工,不经中间人去与船主谈论报酬……自外邦人入城,他们的货物渐渐占到了玛希城日常流水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更多,搬运的这份酬劳全被他们付给了“红腰带”,而那些自称兄弟盟的苦力在拿到铜币后也绝不会去其他地方花钱,他们只会去外邦人的酒馆喝酒吃东西,在他们建造的屋舍里睡觉,虽然开在贫民区,外邦人的旅馆又便宜又好可是这三年在玛希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的事哩——但钱币转过这么一圈,外邦人实际上没花一个子儿就让人给他们干了活,还把一百多号孔武有力的男人跟他们的名字绑在了一块,还有谁能比他们更会算计、而只要不是眼瞎了的人,谁又看不出他们的狼子野心?谁也不肯承认,在外邦人占有的贸易份额越来越大,堆积的金钱多到令人蠢蠢欲动时,得知他们以一个完全不值得的价钱在西城区买下了一大块烂泥地,有多少人心里既庆幸又觉得他们简直是昏了头?直到那些外邦人大兴土木,短短时间就建起一座砖木结构的巨大旅舍,开始营业后还在不断扩建,直至占据了整条街道,旁观的人才真正意识到他们的力量和决心。在那条已经被宽阔的石板覆盖的街道上,旅舍是外邦人的,店铺是外邦人的,医馆是外邦人的,虽然他们允许肉铺和面包店之类的生意迁进去,但若不能接受外邦人的“合作”——照他们的规矩宰杀动物和处理肉类,在他们的磨坊加工粮食和使用他们出售的调料,没有一个生意人能在那条街道上生存下去。哪怕外邦人要求的租金堪称低廉,又确实提供了许多便利。那个被憎恶它的人称为魔窟,而更友善的通用名叫做“新市场”的街区,只用了一年,就夺走了传统市场一半以上的交易量。那些外邦人不仅提供低价(许多商人甚至本地人在那里订下了长期房间)、整洁(无限的清水和有限但免费的热水,房间几乎没有臭虫和鼠类)、舒适(都有向光的大窗户,床铺宽大稳固,有桌子、椅子和带锁的柜子)的住宿,还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随时供应丰富而物美价廉的饮食,他们的大厅每隔一天就有一次同样是免费的表演,因为有两个戏团以此支付房费和伙食费……除了外邦人因为信仰问题,自己不肯、也绝不允许在旅馆工作和住宿的女人进行身体交易是个非常大的遗憾外,他们在其他方面几乎做到了尽善尽美。而他们吸引商旅聚集的绝不只是服务,就在旅舍背后,是城主拒绝再向他们租让土地后,外邦人威逼利诱当地人出让房屋的使用权,将那些茅屋土舍通通推倒再建起来的专门仓库。出让了土地的贫民一跃成为每月收租,衣食无忧的有闲人,引诱了更多的人向外邦人售卖自己的立足之地。而那些建立起来的仓库除了用于储藏外邦人那些多得不可思议的货物,也同样为那些同他们有交易的商人服务,一条专门开辟从库房直通码头,马拉的车轮日日从那些裹了铁皮的轨道上驶过,交易双方的财富也如夏日的水草一般日日增殖。虽然外邦人主动为税务官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但他们真正恶毒并且致命的地方也不在这些地方,他们就把它们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展现在所有人面前——就是是那些沿街而开,统一招牌,统一柜台,甚至连价格都统一的店铺!这些外邦人来到之前,没有人知道金钱居然有这样多的去处,它们不仅能用来购买鲜艳又柔软耐磨的布料,晶莹剔透的华丽食品,精美绝伦的瓷器餐具,气味扑鼻的香料,坚固锋利、闪闪发光的强力武器——还能够买到巨大的、一个成年男人踩到另一个男人的肩上也未必摸得到顶端的水车,同样只要有流水就能驱动的磨盘,大大小小的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无论谁向他们购买,他们都保证学会为止……在就这些令人咋舌的商品旁边,外邦人又连一根针,一颗糖,一个拇指肚那么大的盐包都愿意同人交易,如果有穷苦人想向他们赊账,他们就会让人去背后的工地干上一天半天的活,同时不吝给予饮水和食物。这样一来,不仅城中的穷人,秋冬季节时,连近郊的农民都愿意缴纳高昂的入城费,只为去外邦人那儿找活路。刚刚来到玛希城时,外邦人除了船和货物别无其他,三年还未满,他们已经拥有了半座城市。即便玛希城正遭受雨灾,也不能阻止他们扩张的脚步。灾难甚至加快了他们的速度,因为面对如此天灾,城中的实权人物已自顾不暇,更何况再付出财力与人力去行善?外邦人正好借此机会收买人心,他们不仅腾出仓库,收容那些无处可去的可怜人,连旅馆房间连同食物的价格都一分不涨。而不敬地说,在这个季节,城主的城堡都未必有外邦人的旅馆那样舒适,因为他们不惜燃料,用冬日里震惊过城里人的手段把整座建筑弄得既暖和又干燥,他人苦于淫雨之时,新市场的人仍能每天穿着干燥的衣裳,外邦人甚至在他们的锅炉旁隔出了一个烘衣房,每日都有许多妇人和仆人在屋檐下排着长队,等待外邦人把干得透透的衣物鞋靴还到他们手上。瞧这些外邦人的作为!就像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女遭遇了一个富有、英俊、温柔体贴又十分慷慨的陌生男人,他既不在乎她的贫穷,也不介意她容貌平平,既然他给她的比她要付出的多得多,就算她不能成为他的妻子,只要他不要求她立誓永远只属于他,那她又何妨暂时依附于他?那些为一点蝇头小利就不顾体面的城市平民和那些见利忘义的农民是这样的打算,倘若将外邦人彻底赶出去,他们也便一哄而散了。但将外邦人赶走——他们初来乍到时无人能想象今日之困境;他们刚刚站稳脚跟时,也无人舍得廉价商品带来的丰厚利润;待到他们占地为王,露出獠牙,城中的大人物才赫然惊觉,除非拿出极大的决心,否则与外邦人的争端绝难善了。除非出身高贵,或者天生品德高尚,否则人总是乐于享受权利而怯于承担责任的,外邦人将玛希城的正当行业挤压得难以喘息,情愿向穷鬼派洒金钱也不肯缴纳合理的赋税,若有哪个行业协会对其加以小小规劝和惩戒,外邦人非但不肯借机反省,还要反施报复,引得民怨载道。由于没有足够严厉的惩罚,他们的行径便日益张狂,乃至于当面顶撞贵族,哪怕面对城主的公正裁决,他们也敢不屑一顾,拂袖而去!连主教那样的大善人都痛心疾首,激愤不已,断言他们是绝难教化之徒了。既然外邦人已经在玛希城激起众怒,是否意味着只要振臂一呼,那些饱受其害的中坚人物就会联合起来,群策群力,奋勇争先,一举拔除这株寄生在玛希城上的富贵毒花?姑且不论外邦人遍布城中的眼线耳目(由此可知,人为了一点利益可以无耻下贱到何等地步!),大人物们也得首先议定成事之后他们应取得的补偿份额,才能决定该在这伟大的、拯救城市的高尚行动中投入多少金钱和人力,若非城主大发雷霆后说明厉害,他们还不肯向临近那些虎视眈眈的领主借兵呢。不过对于他们的求援,领主们也给予了非常积极的回复,虽然他们对外邦人的财富早有认识,提出的价码颇令人不快,但只要能将外邦人的猖狂遏制到此,在尘埃落定后再慢慢商议又有何不可呢?除了城主显得有些过于忧心忡忡了,贵族和行业领袖们都在耐心等待,期望天晴一日的尽早到来,好让领主们的军队出发,对外邦人在雨季的种种奢靡浪费恨得发狂也极力忍耐(日日销银熔金,他们可知那些伪善之举浪费了多少属于他人的财富!)。只有当又一支外邦人的船队来到,他们才略略高兴起来,每当船队来到,外邦人的库房就会得到一次极大的充实,这一次可是足足三艘大船呢!虽然大人物们也隐隐忧虑是否有别的东西随船而来,不过他们的眼线回报说所有的码头搬运工都去了,而除了各种装在箱子里的货物,没有什么看起来像士兵或者雇佣兵的人物,也没有马匹。虽然这次确实来了一些新的外邦人,但他们的人数不过三五十个,听闻至少三分之一还是年轻的女人。哦,年轻女人!大人物们几乎要大笑起来,那些外邦人从来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事,他们可知自己的每一次愚蠢作为都是在为自己的墓穴掘土?这个时候来到的年轻女人,难道会是他们迷途知返,意求和解的一种表示?毕竟因为外邦人的胡作非为,许多男人的日子都变得无聊了许多——这样大的玛希城,竟然找不出几个热情开朗,又价格合理的年轻女孩来!但是回到情报本身,说老实话,被玛希城的大人物们信赖的间谍在刺探敌情这活儿上干得既不认真,也不诚实。要说城中跟外邦人关联最密切的群体,毫无疑问就是“红腰带”兄弟盟了,外邦人的财力不仅让他们能够干更少的活却得到更多的报酬,还支持了他们不断扩大自己的数量。虽然他们向外邦人摇尾乞怜的做法令人不齿,可也没有什么比加入他们更适合隐藏和偷窥的。然而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团体,红腰带的内部远比看起来团结和亲密,他们很快就用下等人的智慧发现了那些混进去的杂质,并把他们绑起来交给了雇主。外邦人没有处置这些间谍,但也没有放过他们,这些奸细仍然能够向他们的主人传递消息,只是消息大多经过了筛选和模糊的处置。在玛希城中,只有城主还算得上是了解他的对手,但就算是他,也不能知道这次随着远邦船只来到他的城市的,是些什么样的怪物。灰色的雨还在下个不停,所有的货箱都从船上卸了下来,红腰带们得到所有工作都结束了的信号,疲累又欢喜地回去了,剩下那些随船而来,又与他们一同劳作的人则再度聚在了一起。片刻之后,这群人拾级而上,离开码头,穿过城区,一路向西。密密的雨水敲打着浅浅的水洼,充满了波纹的水面模糊地倒着灰色的天空,街道人迹寥寥,在越来越低矮灰暗的屋舍间如山岳般耸起的,是一座极其巨大的红墙白窗建筑,这座旅舍哪怕隔着半座城都不能忽略其存在,更何况身处其间?一双白得发亮的手推开了一扇窗,一张秀丽的面孔探出来,看向远处的街道,一行人正向此处而来。他们穿着一式的蓑衣,队列整齐,步伐也同样整齐,兜帽的阴影模糊了他们的面容,只能辨出其中几人身形特别高大。似乎是感受到了那道自上而下的目光,其中一人抬起头来,视线的交集不过片刻,楼上的窥视者就受惊般缩回室内,并关上了窗。第365章 “无情对无脑”阿托利亚受到了惊吓,那一瞬间的对视产生的心悸前所未有,甚至胜过直面猛兽,身临刀锋,而她对精神法术的训练又实在做得很不够。但在房间里坐了一会之后,她又渐渐镇静了下来,紧握着母亲留下的护身符,她默默念诵经文,直到一阵轻柔的敲门声打断了她。她站起来打开了门,一个算得上年轻的男人站在门口一步之遥的地上,带着她熟悉的微笑,问道:“现在有空吗,阿托利亚?”“我随时都有时间,老师。”她的老师高兴地说:“今天随船来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同伴,我希望你也去见见他们。你不是一直在期待这件事吗?”阿托利亚立即想到了刚才那些人,她有点儿勉强地笑了下,“这……这是否有点不太合适呢?我还在惶恐是否能真正成为您的学生呢,您的同伴必定也是非常高贵的人物,我这样身份尴尬的小丫头贸然出现,是不是不太庄重呢?”“高贵的从来都是品德而不是身份,你无须为此自卑,阿托利亚。”老师说,“实际上,这也没什么庄重不庄重的,不只是你,只要是在我们这儿上过课的,我们能够召集得来的人的都要见见他们的面呢,这也是仪式之一。”“那我应该换一换衣服……”阿托利亚小声说。“唔,如果那是你的意愿的话。”老师说,“这次的来人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呢,虽然同样是一种不太重要的形式,不过是他的话,”他对她笑了一下,“还是值得你们女孩儿特地换一身衣裳的。”阿托利亚心不在焉地换了一套还算可以见客的裙子,又谨慎检查了一遍房中的箱锁,才踏出房门,跟随着老师穿过走廊,沿阶而下,一层大厅的嘈杂像往常一样在楼道间回荡,但当他们走到二楼转角处,那些吵闹嗡鸣渐渐低了下去,当几乎称得上静寂的一个片刻过去,响起了一阵低低的,此起彼伏的抽气和低声赞叹。她有些惊疑地紧跟着老师的背影,几步跨下阶梯,老师轻轻地“啊”了一声,她也自然而然地越过他的肩膀向前望去,然后她的目光凝固了。当她的目光落到一个人身上时,大厅辉煌的灯火失去了色彩,涌动的人头也变成了静止的暗淡壁画。即便她自认绝非普通女子,也在一时间遗忘了呼吸——世上竟有如此……如此……如此——难以用言语形容的,俊美……不,是美丽至此的生命!当他从人后走向众人之前,将手放在胸前,依俗礼向众人致意时,如风吹过麦田,人们也不由自主地向他低下头颅。虽然他只是简短介绍了自己的名字,随即便退到同伴身后的某个角落中,但人们的目光还是紧紧追逐着他,直到一个人跳上大厅中央的舞台。“嘿!嘿!大家看这儿来!”他拍着手,把自己带雀斑的麦色脸蛋转向四周,“我知道这可是个难得的漂亮小伙,可我不能让你们一晚上都盯着他的脸蛋呀,来看看我这儿,瞧瞧你们的这个老熟人,我也不过比他差了那么点儿,瞧瞧我这张同样漂亮的小脸儿,难道你们就这样忽略了我的美貌了吗?唉~我就知道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你们总那么喜新厌旧,毕竟你们忍受了我至少三百天呢,整整十个月,啊,多么漫长的日子!”人们转头朝他看去,发出善意的哄笑。“当然当然,按照咱们的惯例,新来的兄弟都得来这台上露个脸,告诉咱们,他们是谁,会干什么,来这儿是为了什么。”舌头灵活的年轻人移动脚步,从舞台的这一边走到那一边,“今天当然也不会有例外,只是今天也实在有点儿不一般,第一,不能让你们只盯着那个谁的英俊面孔,却忘了他说过啥——我现在就得问问,我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告诉我,刚才那个小伙子的名字叫什么?”人群发出一阵尴尬的笑声。但还在看着那个角落的人确实变少了。范天澜看着舞台,静静听着。“第二嘛,我们这些新伙伴的本事,我得说,可真是不一般,就像他们这次带来的,也是真不一般的大家伙——那些大家伙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可放不下,它们的舞台可是在别地,就在外面的天地之间,所以,咱们又何妨稍等一等呢?我李瑟敢拿自己最要紧的地方向你们发誓,真正见到它们的那一天,你们肯定要哇哇大叫,觉得自己从没见过这样又大又好的好玩意——”李瑟眨了眨眼睛。一些人“喔”了起来,阿托利亚的老师轻轻摇了摇头,过了一会,他身边的少女才反应过来李瑟刚才开了个什么玩笑。她低低切了一声。“第三呢,也没有要紧的事,我们都知道,只要我们再待会儿,吃饭的时间就到啦!我站在这儿,鼻子可比站在下面的人早闻到香味,摸着肚子,我要特别高兴地告诉你们一件事——”李瑟得意洋洋地摇晃着手指说,“一吃完饭,咱们的会长、队长和组长,都得去会议室开会,而我们这些剩下的人呢,宴会可以一直开到他们出来为止,厨房可是从早上就开始准备的——”虽然毫不意外,因为这是新同伴来到必经的欢迎仪式之一,但大家还是给予了十分热情的回应。“最后——最后的最后,在我们动人的、美味的、饱饱的晚饭前,多嘴多舌的李瑟得最后说几句。”李瑟说,“我知道,开怀大笑能让大家吃下更多的东西,我们有了新同伴,得到了新的援助,这都是让人高兴的事。在这些高兴的事之前,我们虽然也有自己的欢乐,也同样有我们深深的愁苦,这愁苦是来自这该死的老天爷——它已经下了要命的、整整一个月的雨啦!我们的房子都被雨水泡坏了,我们的脚也要被雨水泡烂了,什么出门的活都干不了了!唉,除了躲在屋檐下诅咒这没完没了的雨水,好像也没有更多的事好干了,多么悲惨的日子!可是——”他在舞台中间停了下来,“我们是这天灾里最悲惨的人吗?”人们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就算我们躲在屋檐下,就算我们站在自己的兄弟姐妹之间,难道我们就看不到,听不到,不知道在外面、在这座城中的其他地方、在这座城市之外发生的许许多多悲惨的事吗?”李瑟坦然面对他们的目光,微微张开双手。“我们的耳不聋,眼不瞎,我们不是那些老爷,不是那些体面人,我们不仅知道有许多人在寒冷、饥饿和疾病之中,我们也在极力帮助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因为我们知道、因为我们曾经感受过一样的,甚至更深的冰寒、饥荒和病痛。”他仍是一样的声音,声音里的感情却深沉了起来,“今天能够来到这里的,不是我们的兄弟就是我们的姐妹,在过去的日子,在现在的日子,我们的兄弟彼此帮助,我们的姐妹互施援手,亲如一家地在艰难时日里相互支撑,不知度过了多少难关。就让我厚着脸皮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确实比过去好了一些,至少在这个雨季,我们能够住在我们亲手所建的、不漏水的屋檐下,不受可怕的病魔袭击,不为每一天的食物发愁,还有这么一个可以相聚,可以学习的地方,虽然我们的头顶依旧乌云密布,可我们也能点亮我们的灯,让光明洒在自己的心上。但——”他的声音传到大厅的每一处,清晰地压过了窗外的雨声,“我们得到这一切,并不容易。老天爷喜怒无常,是自然如此,有风就有雨,有日就有夜,都冬天就有春天,哪怕这个春天不好过。不管穷人富人,老天爷从不偏心。可在这世上,杂草,虫子,庄稼和牲畜,野树和野兽都能天生天养,照他们自己的法子活,为什么就只有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些穷人的日子,却要一日一日的地捱过?玛希城多么大的城市,可在我们像今天这样养活自己之前,我们的兄弟姐妹们,你们是怎么活的?男人要把自己当做牲畜,女人也要把自己当做牲畜,把自己交给别人奴役使用,像虫蚁一样奔忙,得到一点点钱币,不是要养活家里永远填不满的肚子,就是拿它们来换一时一夜的荒唐。然后,我们还要向那些不干活的人忏悔自己的罪孽,被体面人们嘲笑,说‘看哪,那些愚蠢的、不敬神的人哪!他们生来便是有罪的,因为他们的母亲出不起教士的洗礼钱,他们像老鼠一样生活,只顾今日不知明日,他们不积福报,不仅死后不得极乐,连他们的后代也要继续低贱下去’!可若是有人生来便是低贱,为何瘟疫也对贵族一视同仁,当我们用自己的手脚反抗时,老爷们流出的血也是一样的颜色?”底下的人们发出嗡嗡的声音。阿托利亚抿住了嘴,她的老师皱起了眉。李瑟的声音仍在大厅里回响。“我们愚蠢,可我们粗苯的手能拿起同样的笔,写下同样的文字;我们不积福报,可我们既不用他人的血肉取乐,也不以残酷的盘剥为荣!我们能够团结起来,有幸能用自己的双手挣得自己的生存,但我们不过是稍稍有了点人的样子,就有人说我们不该有这一切,只是因为我们过上了这样的日子,城里的老爷们就嚷嚷着就要活不下去了!可他们的活不下去,是不得不把刚出生的孩子溺死,是生了病,就要剥去全部衣服扔进布伯河,还是偷了一块面包,就要砍去手脚,还是因为——因为用了外邦人的巫医药方,保住了全家性命,就要在绞架上吊死,尸体全城巡游?”人们愤怒和悲伤的声音变大了。“——他们不是还好好地住在石头的房子里,烤着炉火,喝着肉汤,想要如何驱赶、消灭我们吗?”李瑟身体前倾,目光紧紧盯着他的听众,手臂却指向窗外,指向东方,指向那山丘之顶的城堡,“他们对我们是如此憎恨,恨得想要用一百种残酷的办法杀死我们,或者把我们变作奴隶;他们是这样地贪婪,连心肝都是金钱的形状,没有一点地方留给良心;可他们又是这样地无能,一场雨灾就让他们像田鼠一样缩在洞中,不敢与我们争锋。不过,固然天灾能让他们老实一时,但只要等到天气一晴,毒蛇就要出动了!”台下一阵愤怒和不屑的嚷嚷。李瑟提高了声音,“我们当然不害怕他们,因为谁要再让我们回到过去的日子,我们就要和他拼命!我们想一想,在老爷们写信给那些领主的时候,在老爷们许诺只要能把我们杀死或者驱逐,他们就愿意付给领主多少金币,多少货物和多少奴隶的时候,他们可曾想过,我们这些人,这些他们眼中的敌人,也同样地怒火熊熊?就在这座城市里,有多少人在雨水中发抖,在饥饿中煎熬,病痛如火烧却盼不来一点神明的怜悯,在这座城外,在村庄里,在泥地旁,又有多少农民、佃户和农奴对着发芽的种子,对着死去的家畜和腐朽的农具,与家人一同等死?”他高声质问:“受苦的人,老爷几时看在眼中?”“没有!”人们大声回应,“他们从来不看!”“绝望的人,他们几时有过怜悯?”“没有!”人们回答,“他们铁石心肠!”阿托利亚张了张嘴,忍不住再去看她的老师,然后她看到了他眉间深深,深深的忧虑。“我们的兄弟盟,我们的姐妹会,把那么多受苦的人集中在一起,靠我们自己的劳动,让我们能够得到食物、衣物和药物,让我们和我们的家人能够在灾难中生活下去,但我们的兄弟盟,我们的姐妹会,在这座城市的人中还不占多数;我们曾经受过苦,还在受一些苦,可我们有很大的希望,但那些没有加入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的人们呢?他们之中的大多数还在忍受我们过去忍受的痛苦,他们没有希望,也没有生存的依仗,我们组成兄弟盟和姐妹会本就是为了活下去,为了不受苦,难道我们要像老爷们那样,对他们受的苦不去看,不去听,也不去怜悯吗?”“不——”李瑟高高扬起了拳头,用力挥舞着它。“我们只有一个人,只有我们的小家庭的时候,我们如此弱小;但当我们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我们就强大了起来!”李瑟说,“我们有了自己的力量,难道同样要用这种力量来奴役他人吗?难道我们不应当去拯救弱小,反抗盘剥,解除奴役,与我们的敌人斗争,取得我们的胜利吗?难道我们不想变得更强大吗,直直到没有任何人再踩在我们头上,说,这是奴隶——”一阵响亮的呼应猛然爆发,那声浪甚至波及东栋旅舍,让一些人忍耐不住从窗中探出头来张望。但大惊小怪的只是少数,真正的熟客对此并不过多关注,住在这里的商旅许多早已了解这处公馆,他们知道西栋都些什么——无非粗野的搬运工,碎嘴的洗衣女工,厨子和他们的帮佣,仓库,储藏室和许多的拥挤通铺,如此等等。一墙之隔却是两种生活,只有一些通道将两处联通起来,让住客得以既清净又便利,既安全又自在地渡过这段旅居生活。只是那些想法总是不同寻常的外邦人似乎觉得他们的雇工也应该得到一些享受,或者这只是他们又一种回收工钱的手段,总之就是他们也在那边安排了一个舞台,因此在偶尔的有些时候,人们会听到一些木讷愚蠢的下等人发出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欢乐的声音。这虽然不是不可以忍受、但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不过外邦人嘛,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么,谁要是好心去对他们提点意见,说不准会发生什么倒霉的事——这种事情似乎从未发生过,也不能阻止人们有这样的念头。就像他们的货物当然是好的,甚至好得过了头,可他们的言行总有些稀奇古怪,不完全像生意人的模样,自然,每个城市,每个人种总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可就算是跟他们交易了两年,将这处旅舍当做玛希城落脚地的商人,也没能跟外邦人成为真正的朋友。甚至不是因为这些外邦人不开朗、不热情、不好客,但似乎“外邦人”这个身份,他们那特殊的语言和特殊的文字已经注定了某些事情。谁会对不知来历、不明底细的人真正交心?诚然,他们贩卖的那些名目繁多、规格划一、质量更是上等的货物从何而来,由谁制造,是非常值得探究的,他们用以运输的船只,也很难让人不去联想另一座港口遭遇过的惨剧,以及在那之后流传的似真似假的精灵航船,有许多人——不只是和他们交易过的许多人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天赋者在背后支持这些外邦人,让他们如此大胆又迅猛地、以非战争的手段入侵一座城市?他们的动作是这样快得吓人,使用的手段又是如此……非同一般,以至于其他城市在与玛希城争夺货源之前就察觉了危险。玛希城的商会和贵族同“外邦人”对峙局面渐成的时候,别地的城市和领主也如同鬣犬在窥伺、在等待,并暗暗添薪加柴、煽风点火,期望一个最好的两败俱伤的结果——阿托利亚食不知味。在她身边,她的老师也是心事重重。一道汤汁先是浇到了她的,接着是老师的盘子里,阿托利亚抬起头,一个扎着头巾的厨娘看着他们,关切地问:“就吃了一半,你们是今天被风吹得头痛了吗?”她连忙摇头,她的老师也缓缓摇头,他们的同桌人对厨娘笑道:“别管这两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我会帮你把她们喂饱的。”那个抱着汤锅的女人走向了下一张桌子,那位同桌人才转过脸来,“阿托利亚,你想不想要来点热糖水”他又看向她的老师,“你今晚看起来实在不太好,你在想什么?”阿托利亚只是犹豫了一下,同桌的另一个人已经拿走了她的杯子,起身走向舞台下那排成一列的大锅子,不是因为她是女孩又颇有美貌,而是“外邦人”们对孩子都尤其地照顾,阿托利亚今年十三岁,在他们看来完全只是个孩子。“我……”她的老师迟疑着,“我在想刚才的事。”他停了下来,他对面的同伴也静静地等待着。“……会不会有些过了头呢?”老师说,“我是指……这样,这样的仇恨。”“这种仇恨?”另一个同桌人疑问。老师一手支着桌子,为难地看着盘中食物,“李瑟他这样地鼓舞他们的仇恨,是一点缓和的余地都不保留吗?难道双方必须这样地不死不休吗,在已经死去了不少人之后,继续推动人们更加地对立,难道不会让后果变得更加……更充满鲜血吗?”其他人没有说话。回来的人把杯子放到阿托利亚面前,她双手握着温暖的水杯,屏住了呼吸。老师抬头看向身边的人,下定决心一般地说:“必须消灭一方才能得到和平,难道我们的术师……当初也是这样地征服他的盟友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