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节(1 / 1)

这会儿朱元瞧见沈明一次考过,心中又是羡慕又是钦佩,倒是真心为他感到开心,特地将家里头的存货都给拿来了。这海鲜平日去府城也不是每次都能买到上好的。沈安在里头忙活,朱夫人帮不上什么忙,便与江雨秋说起了闲话。“我早先便瞧着沈明是个好的,倒是没想到这般出息,倒是我家萱儿高攀了。”朱夫人说的客气话,江雨秋自然不好顺着杆往上爬,谦虚道:“哪里的话,萱儿这般好的姑娘,倒是我家沈明占了便宜,要我说,萱儿配个举人、进士都是好的,也是咱们沈明运气好。”两人这般你来我往,一个个脸上都是笑容。江雨秋与朱夫人说话心里头也舒坦,虽说金玉楼生意红火,全靠他们手艺好,可她家有如今有这样的生活全靠朱元一开始肯往他们身上砸钱,不然把一个小饭馆经营成那个规模,怕是不容易。朱夫人也不端着,与她说话时语气和善,笑盈盈的,看得出来是真的开心。与这样子的人相处最是舒心。江雨秋上一世在孟家、在江家,都得小心翼翼的看着人脸色行事,像这般与人笑着闹着的时间着实不多。真好。没一会儿,沈安将锅底端出来,将海鲜、牛肉羊肉都切成薄片。这些日子沈安的刀工也练出来了,切出来的肉片薄如蝉翼,只需在锅里涮一下便能拿出来吃。这些薄如蝉翼的肉他也没腌制,到时候沾了汤底的味道,那叫一个鲜。不止有肉片,还有肉丸子、肉串、鱿鱼。这些肉要厚一些,沈安便用腌制好的肉来做。不止如此,还有土豆、青菜,外带两大盘水果拼盘,菜品丰盛,一次便能吃得尽兴。一盘子接一盘的菜端出来,沈安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吃得尽兴,里头还有。”这时候沈明也把于夫子给接来了,他能一次考中秀才,必然是要感谢恩师。于夫子也不似那些迂腐先生,倒是平易近人,没一会儿便与他们聊开了,一个劲的夸沈明。把他弄得都有些不好意思。江雨秋一边应着声一边吃涮牛肉片,她头一次吃,倒是觉得新鲜。若是让她说辣锅和海鲜锅哪个更好吃,一时间还真分不出来。寻常一个锅底味道重,另一个锅底味道淡些,很容易便觉得重一些的味道更好,再吃淡的,会觉得嘴里没味儿。可这海鲜锅底,熬得极为浓,保留了海鲜的鲜味,却又不会太咸。沈安在做锅底的时候,江雨秋就在一旁瞧着,也不知为何,一个锅底要加那么多香料,像是不要钱似的往里头放。直到吃到嘴里的时候,才知道为何要那么做。味道是真的好。至于食材,除了肉片之外,沈安还做了海鲜丸子、牛肉丸子、羊肉丸子,还有牛肉串、羊肉串、海鲜串。江雨秋一时间看得眼花缭乱。她最喜欢的还是牛肉片,牛肉肉质好,切成薄薄的一片,只需在锅里面烫一烫就熟了。肉也嫩,还入味儿,当真是好滋味。像海鲜串放入辣锅里头也好吃,本身就自带咸味,放进海鲜锅底也不错,只是没辣锅的好。还有那些丸子,味道都好,江雨秋尤其喜欢海鲜丸子,味道咸鲜,里头料也足,肉质鲜嫩,咬一口里头还有汁水。吃了一个就停不下来。沈安道:“这海鲜丸子做鲜虾饺的时候放几个进去是最好的,配上味道淡的汤水也好吃。”江雨秋也没空与她说话,只顾着吃了。沈安还担心她噎着,“慢点儿,里头还有。”江雨秋这吃法还算好的了,再看看朱元沈明江枫他们,一个个吃起来也顾不得形象,生怕慢一步就没得吃。于夫子和朱夫人原本还有些矜持,可一看大家都埋头苦干,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没一会儿盘子里头的肉片就见了底。朱夫人笑着说:“这滋味当真是好,没一会儿就吃完了。”沈安道:“里头还有,只是桌上位置不够。”说着又端出来几盘子肉片,他年幼时听他娘形容过暖锅的味道,只听说肉片涮着好吃,便想着他们也喜欢,就多备了一些。倒是朱元,如今时时都想着赚银子,尝着味道好,便与他们说:“咱们往后还能卖锅底,用罐子装着,卖贵一点,横竖别人也不知道咱们的秘方。”江雨秋在一旁道:“是个好主意,不只是锅底,这丸子也能卖,平时煮个清汤面加进去也好吃。”第70章当天晚上,江雨秋见沈安面色有些凝重,便忍不住问他,“怎的,有烦心事?”沈安摇摇头,“沈明如今考上秀才,理应回大河村祭典爹娘,与他们说一声。”江雨秋也收起笑容,正色道:“是应该回去一趟。”话说完,又想起沈家的情况不比他们江家好多少,若是要回去一趟,保不齐要在村里头办一桌酒席,到时候全村的人都请,到时候没准同村人的亲戚也要过来。若是没记错,当年孟九考中状元,村里的理正起的头各家带上碗筷,一家出几道菜,在村后头的荒地摆了三十桌。那会儿也不管与孟家熟不熟,也不管是不是他们大河村的,来了不少人,吃的虽说不怎么尽兴,可一个村里头出了个才子,村里的风水都觉得不太一样了。谁不想来蹭蹭喜气?当年孟家大办,如今他们沈家自然也是要大办的,不然也说不过去。没的让人说他们沈家比不上孟家。只是这么一来到时候她二叔二婶,还有沈家那几个长辈都要过来。想到这儿,江雨秋有点头大,本该是件喜事,愣是被这些个断了来往的亲戚弄得心里头不舒坦。可总不能因为这几个烦人的,让沈明没有排面。江雨秋便安慰沈安:“横竖都是要回去的,既是断了往来的亲戚,到时候便如寻常人相待,如今沈明有了功名在身,旁人也不敢轻易得罪。”沈安应下,道:“也好,咱们若是要办酒,到时休息两日。”……沈明考中秀才后,当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他们永安镇原本最年轻的秀才是孟九,当年孟九不过十九岁,便考中秀才,他们镇多少年没出过这种青年才俊。当时众人也将他捧得极高,哪怕有个恶名远扬的娘,众人提起他都往好的说。虽然有部分人拿上回孟九赶走家里头的忠仆做文章,说他过于铁石心肠,不讲情义,可也不碍于旁人夸他有真才实学。毕竟以往他们永安镇上只有孟九这般年轻便考上秀才,往后前程还远着。对于那些镇上寻常百姓来说,孟九便是大才子,整个永安镇这么多年,只有他一个人是头一份。可是如今,又出来了个沈明,比孟九当年考中秀才时还年轻两岁。当初大伙都觉得孟九像是遥不可及、天边的人,可如今再来一看,厉害确实是厉害,可与旁的年纪轻轻考中秀才的也没太大区别。这不,今年考中的三人,除了那头发花白的与沈明二位,另外一个听说年纪也不大。再加上孟州放榜那日闹了大笑话,自此之后,孟家人来镇上都不再像往常那般受追捧。孟九他娘吴氏都不敢将这些说与他听。因为他也要下场了。在燕国,科举分别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每年一次,在秋季举行,县城里面考,乡试三年一次,也是秋季举行,比院试晚些,不过是在府城举行,会试则是在京城,而殿试还得进宫。今年正好是三年一次的乡试。这个节骨眼吴氏可不敢让孟九分心,更不想让他知道那些人是怎么说他们孟家的。外头处处都在说,还好江雨秋是个守信的,嫁给了沈安,如今沈安酒楼开着,他兄弟科举也过了,上头没婆婆,一进门便能自己拿主意,也不用立规矩,人家沈安还宠她宠得全县城的女子都羡慕。当真是好福气。若是她当初被歹毒婶子逼着嫁给孟九,那可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还有说江雨秋身子骨弱,能不能在吴氏手下撑过三年还是另说。这些话听得吴氏差点又病倒,这么几日,孟家也是鸡飞狗跳的。吴氏只是庆幸还好有先见之明,让孟九先去府城他叔父家住着,免得临近考试住着不习惯,影响他发挥。这也就罢了,孟九的婚事更是让吴氏头疼。原本还有人愿意将女儿嫁去孟家,只说熬几年,只等着媳妇熬成婆,到时候就好过了。可如今有个沈明,虽说沈家不如年纪轻轻便考中秀才,上头还没婆婆压着,不少人便打起了沈明的主意。镇上富户便不说了,还有不少府城来的,想说这门亲事,就连县太爷都想将自家女儿嫁给沈明。柳家人也没想到沈明会这么抢手,一时间还担心沈明悔婚。不过没两天,沈明与沈安便放出了话,早先便与柳家小姐柳萱儿定好了婚事,就差走下聘这一趟,沈明也不会娶旁人。那些人才歇了心思。放榜后的那两日,旁人见了人便说金玉楼东家沈老板的弟弟如何如何厉害,如今几日过去,也不似先前那般一直聊个不停。这时候,酒楼也扩建好了。趁着休息那日,将中间那堵墙给打穿。隔壁那间是直接连院子一起做成的,位置别提多宽敞。朱元特地找人做了暖锅专用的桌子,若是客人不想吃暖锅,那便在中间凹下去的地方盖上盖子,当成正常的桌子吃菜。江雨秋很喜欢这个设计,想吃什么都可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