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从拍情景喜剧开始> 第二百五十六章 骑兵连,进攻!进攻!进攻!!!(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六章 骑兵连,进攻!进攻!进攻!!!(二合一)(1 / 1)

泉城,某小区韩军提着几个菜,敲响了三层的某一户家门。防盗门开,里面露出一个烫着卷发的中年妇人,身前围着围裙,手里拿着炒菜的铲子,看到韩军,脸色一喜。“怎么今天这么早,我还以为得等你下班呢。”“今天下午同事和我换班,我就早过来一会,妈,我爸呢?”韩军进门,把手里的菜交给韩母,自己换鞋,同时还不忘问一下韩父的去向。“陪你爷爷下棋呢,前几天你爷爷和你奶奶闹脾气,就跑到咱家了。”“哦,我去看看,好久没见了他老人家了。”韩军一听自家爷爷来了,非常高兴,他小时候父母工作忙,他和弟弟韩兵都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直到中学才回到父母身边,是以对两位老人很亲近。来到客厅,就见一个戴着眼镜的韩父陪爷爷韩老爷子下象棋,韩军赶忙过去打招呼。韩老爷子年纪很高,今年已经90多岁,韩父是他最小的儿子,韩军大大爷,也就是韩老爷子的长子,如今都已经是古稀之前了。“军儿回来了,坐坐。”韩老爷子看到孙子回来,非常高兴,棋也不下了,拉着孙子说话。别看韩老爷子90多了,身子骨特别硬朗,耳不聋眼不花,说话虽然有点慢,但条理清楚。如果不是头发全白,加上脸上皱纹老人斑堆垒,说老爷子70都有人信。韩军工作忙,加上回家父母一直催婚,他不耐烦,早几年有能力就买了房子搬出去了,反正都在一个城市住,有时间就回来吃顿饭,图的是个轻松。韩老爷子和韩军奶奶一起住,几个儿女凑钱给雇了保姆,老两口闲不住就来儿女家看看。三代人不一块住,一年除了过年过寿几个大日子,平时很少聚在一起,这回意外碰上,爷仨聊的很开心。大约一个小时后,韩母做好了饭,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顿饭。饭罢,喜欢喝茶的韩父给老父和儿子泡茶,老爷子时不时看下墙上的表钟,到了7:50左右,招呼让韩父打开电视。聊的好好的,突然看电视,韩军有点愣,韩母看出了儿子的疑惑,笑道。“东山台新出了电视剧叫亮剑,你爷爷和你爸天天追着看,都看迷了,只要到点,饭都不吃得先看电视。”“亮剑?”韩军有点懵,作为左乐铁粉,他当然知道这部剧,甚至他本身就在追看,也很喜欢亮剑这部剧。刚才聊天时他还在心里念叨,今天的剧集得去网上看,此时听到父亲爷爷和自己一样爱看亮剑,竟有几分惊喜。“我也喜欢看亮剑,前几集有的甚至看了两遍。”韩军的话引起了韩父和韩老爷子的注意,爷俩仿佛看到了同道中人,对韩军态度大为亲善,韩父还向他学习怎么网上看剧。人是喜欢寻找认同感的,所以才产生安利一词。不过由于代沟方面问题,年轻人和父辈的爱好很难达成一致,更不用说祖辈了。此时因为亮剑,爷孙三代破天荒有了共同话题,聊的好不开心。“这个李云龙很真实,想当初我是我们村的童子军,正儿八经给八路放过哨。他们里面有的首长就是这个性格,脾气特别暴,一点就着,以前的电视剧都把八路拍成了好好先生,就显得很假,打仗都是血气汉子,斯斯哪里杀得了鬼子”作为亲身经历过抗战时期的韩老爷子,是在座最有发言权的。鬼子如何残暴,八路军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他都亲眼见过,虽然不是很多,但比韩军、韩父两个“道听途说”的人强。老爷子说,爷俩在旁边听,十来分钟后,今天的亮剑剧集播出,老爷子立刻闭上了嘴,眯着眼睛看向电视。韩军正听得兴起,老爷子突然不讲了,心里那个难受,好在还可以看亮剑,宽慰了一下情绪。今天亮剑播放的是第7、8两集,开头直接放大招。1942年,岗村宁次对晋东南地区发展大扫荡,目标是摧毁八路军指挥机关和消灭八路军主力部队,敌军势大,八路军被迫转移突围李云龙所部的独立团,也开始准备突围,行动之前,李云龙当着全团战士面誓师动员。“这次扫荡不比以往,鬼子规模很大,我们的局势可能很糟糕,但我只有一句话,天底下就没有打不破的包围圈!”“对我们独立团来说,老子就不把他当成突围战,当成什么,当成进攻!”“像我们正面的敌人发起进攻!”“记住,全团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继续进攻!”“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轰这几句话太提气了,韩军觉得自己身上的血都热了几分,张口“卧槽”两个字就要喊出来,等看到旁边父母,又不情愿的咽了下去。韩老爷子可没这个顾虑,枯瘦的手掌一拍沙发,大喝一声。“说的真他奶奶的好,就得这样,干死狗日的小鬼子。”韩父和韩母对视一眼,当没听见,又看向电视。独立团突围战这点拍的很激烈,在左乐不计成本的投入下,单论战争场面,绝对是强过原版不少的。为了展现出鬼子的兵力优势,上千群演,足足拍了十几组扫荡推进镜头。剪辑合成后,左乐又联系特效为之辅助,生生营造出了几万人的声势,铺天盖地,兵势浩大。观众看了,直接感受到这次八路突围所面临的严峻艰难。第一场激烈交火之后,独立团团部勉强冲出包围圈,却丢了骑兵连,李云龙带兵去救,无奈兵力薄弱,他自己又正好患病,无力再战。政委赵刚忍痛,放弃骑兵连,带着剩下的部队继续突围。画面一转,就到了整部亮剑最悲壮的片段。一片开阔的空地,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带着仅剩的二十余骑兵在前,后面追着几百名鬼子骑兵。为了拍这段,左乐专门请了马队,连人带马足足有500多位,为的就是突出双方兵力差距,营造绝境气氛。韩家客厅变得安静,大家仿佛意识到了什么,静静的注视着电视屏幕。八路骑兵跑了一阵,停了下来,几句话交流,让观众明白孙德胜等人的目的牵扯鬼子机动部队,掩护团独立团直属机关撤退。如今停马,是因为众人没有子弹了,孙德胜决议向鬼子发起自杀式白刃冲锋。追击孙德胜是东瀛黑岛骑兵联队,其指挥官欣赏孙德胜这股八路骑兵的勇气和血性,有意成全,下令全体和孙德胜等人骑兵白刃对决。骑兵二十余战士呈一字阵形排开,对面黑到连队也是相同阵型,不过他们的一字阵人数是骑兵连的几十倍。屏幕中,没有任何配乐bg,只有马蹄攒动和一声声粗气,以及寒风吹起的呼啸风声。张水饰演的孙德胜,让手下把枪全扔了,眼神坚毅,“弟兄们,拔刀。”刷刷刷,众人马刀出鞘,孙德胜单手握刀,竖至身前,朗声喝道。“弟兄们,听我的命令,向敌人进攻!!!”“冲啊。”“杀啊。”“已七给进攻”“啊啊啊。”战马隆隆,马刀挥舞,两方冲至一起,厮杀怒喊声响彻整个战场,期间不断有人倒下,血染红了马刀。短暂而又惨烈的交锋之后,双方分开,骑兵连这边仅剩下5个人,人人身上带血,马刀染红。镜头给5个人每人一个特写,面带坚定,眼冒凶光,咬牙切齿的看向对面大批骑兵。孙德胜喘了几口粗气,揪下头上的军帽,拭去马刀的敌血,帽子一扔,高声吼道。“骑兵连,继续进攻!!!”五人五马,悍然的冲向黑岛骑兵联队,与上次冲锋相比,这次结束的更快。短短几个镜头,再分左右,骑兵连这边只剩下被砍下一只胳膊的孙德胜。单人独臂,一刀匹马。因为胳膊的伤势,孙德胜眼神不复之前的坚定,有些涣散,但依旧直直的盯着对面的敌人。坐下的马感受到了什么,提起一只前蹄,轻刨待命。“骑兵连,进攻!!!!!!!”孙德胜吼出了最后的一句话,一人一马冲向敌阵,就像之前李云龙再说誓师会上说的,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断臂孤骑势不减,一人成军,壮哉!沉寂了几分钟bg出现,伴随着悲凉的悠悠号声的,孙连长倒下了。虽死,而英魂犹荣。韩家客厅十分沉默,韩父双目通红,韩母感动的轻声缀泣,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韩老爷子,早已老泪纵横。韩军没有哭,但眼圈微微泛红,说实在的,因为亮剑前几集的轻松剧情,他甚至把亮剑当成轻喜剧来看。但今天的骑兵连全体牺牲剧情,打醒了韩军。抗战不是喜剧,一部合格的抗战剧,要让如今的人们想起当年先辈的付出,而珍惜眼下的幸福。骑兵连的剧情震撼了韩家人,大家过了十几分钟才恢复过来,然后就到了八路军总参谋长牺牲的剧情。作为八路军牺牲最高首长,这位在民间还是很有名气的。韩家众人,除了韩母不甚了解,其余爷仨,都知道这位的事迹,看到其牺牲的片段,颇为唏嘘。之后,又是悲壮的一幕剧情。重病李云龙和小部独立团战士掩护老乡撤退,待老乡全部撤离后,大家准备突围。但李云龙因为重病,移动不便,不想拖累大家,和尚将其打晕,背着他离开。神枪手喜子带着几名战士殿后,最终仅剩两人,被团团包围,弹尽粮绝,以刺刀对敌。一个神枪手,最后和鬼子拼刺刀,这是何等的悲哀。“小鬼子,爷爷临死也有个垫背的,来啊。““老子是386旅独立团的,也想抓住一个活的。”“老子又赚了一个,值了。”“啊!”也许从影响力来看,王喜奎牺牲这段比不上骑兵连孙德胜,但悲壮程度毫不逊色。韩家人刚刚恢复一点精神,又成功致郁,韩父怕老爷子情绪波动太大影响身体,主动劝韩老爷子先休息,明天他上网给他找重播看。谁料韩老爷子脾气执拗,就是守着电视不离开。好在之后的剧情虽然仍旧弥漫着突围损失惨重的压抑气氛,但终究没有了像骑兵连和王喜奎牺牲时那么强烈直观的冲击,韩父总算放下了心。第8集的最后,独立团突围成功,赵刚骄傲的告诉躺在病榻上的李云龙。独立团牺牲的所有干部和战士,大部分都是冲锋的路上。无一被俘,无一怯战!值得一提的是,严妮饰演的秀琴在这两集的最后也有出场。作为武林外传老粉的韩军,换做旁时肯定要激动一会,今日受到了震撼太大,哪怕佟掌柜出来,他也提不起什么精神。今夜被震撼的不只只有韩家人,无数亮剑观众看完今天的剧情,都心绪起伏。骑兵连,进攻五个字,从亮剑播出,不到三个小时冲到围脖热搜第一。而热搜榜排名第二是亮剑,悲壮,第三是骑兵连,孙德胜,第七是喜子,第十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之前亮剑火则火矣,但相比于国民级电视剧武林外传,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有人说是“魂”,有人说是“运”,还有人说是“势”。然而不管是什么,今天“骑兵连”剧情播出后,亮剑什么也不缺了,犹如火山爆发,无可阻挡。同样火的,还有张水。这个怒吼着“骑兵连,进攻”的男人,俘获了无数观众的眼泪,一夜爆红,现在走到哪,都有人喊一句孙连长。次日,亮剑收视率的最新成绩得出301。四天破3,真真是恐怖如斯ps:书里集数剧情有些和原版对不上,主要是为了剧情安排,望大家理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