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机智笨探> 第2864章 大明之殇(十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64章 大明之殇(十二)(1 / 1)

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弄得满朝文武都极为紧张。虽然大明建国三十年,表面上国家蒸蒸日上,但朝政之事处理不好,就会瞬间崩塌。天也渐渐亮了,朱允炆找到了我。“老师,今日朝政如何是好?”“皇太孙殿下,现在陛下不便主持朝政,你以陛下身体欠佳为由。你来主持朝政。”“这样能行吗?”“怎么不行?您是皇太孙,有监国之权。放心!我相信一切都会恢复常态。”朱允炆性格有一些软弱。不过这种软弱都是相对的。也只有我清楚,在朱允炆的内心,是有多么的刚强和狠毒。现在首要做的两件事,第一稳住超纲,第二一定要救活朱元璋。只要朱元璋在三教堂里,安全可以得到保证。能不能恢复如初,也只能看朱元璋的意志力。马上临近早朝,我又不能离开朱元璋的身边,只有安排李豫等人保护朱允炆回宫。一日无话,朱元璋依旧是处在昏迷的过程中。连续几日,朱元璋苏醒,恢复了正常的心智。“陛下!陛下!”“老、老三。是你!”“没错,是我!”朱元璋倒在床上,看着我眼泪流淌了下来。“朕还活着?”“陛下,这是什么话。陛下只是身体抱恙而已。”朱元璋叹口气说道:“老三啊,朕、朕以为见不到你了。”“陛下无需多言,需要安心静养。”说着我朝着朱苓看去。朱苓连忙说道:“父皇,苓儿在这呢。”我说道:“陛下,您放心,有公主在这里照顾您,您什么都不需要想,只要想着大明江山,只要您的身体恢复如初,一切都不是问题。”朱元璋缓缓的点头说道:“老三啊,允炆呢?”“陛下放心,皇太孙正在朝堂监国。”朱元璋似乎有一些担心,不过我连忙说道:“陛下请放心,皇太孙果敢、睿智。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臣对陛下讲过,陛下所关心的事,只有一件事。”这似乎成为了我和朱元璋的暗语,朱元璋缓缓的点了点头,喃喃的说道:“老三啊,你能在朕的身边,真是朕的幸运。”我施礼道:“臣还有事需要办。希望陛下谨记臣的话,保重啊。”朱元璋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我离开房间,马上叫来了法相、延道、张峰三人。“拜见三师叔!”“拜见三师叔!”“拜见师父!”“你们三个人给我听着,一定要保护好陛下安全,如果陛下要是有什么不测。你们三个人提头来见。”“是!三师叔!”“是!师父!”毕竟张峰跟随我多年,我的办事风格张峰非常了解。现在我也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仅存的一个净土,那就是三教堂。我虽然还是有一些不放心,不过一想到法相等人,已是三教堂第二代的弟子。而且这三位也都是后起之秀的佼佼者。深的我们三兄弟的真传。我应该选择相信他们。而我还有更加重要的事,需要做。那就是揪出这背后的黑手。我叫来了李豫、赵顺、王岧三人。这三人都跟随我进宫。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在保护着朱元璋的安全,当朱元璋恢复直觉之后,我仔细的思考过,一定是在我离开应天的这段时间之内,有人暗地里对朱元璋下手。我返回皇宫之中,第一时间就是去通殿司和御膳司,我检查在我离开之后,朱元璋每天的行动记录,还有朱元璋的饮食记录。当我仔细的检查一番之后,我发现了问题,连忙问道:“御膳司知事呢?”小太监连忙回道:“啊!杨公公已经有好几天没有来到御膳司了。”“什么?”我朝着身边的李豫等人说道:“走!”我们来到了一个庭院,我朝着李豫等人说道:“破门!”李豫、赵顺、王岧三人二话没说,三人一起朝着大门拍了一掌,瞬间木门被震开。只见房间之中混乱不堪,一个身披公袍的老太监,趴在书案之上。不过这个老太监,早已不是活人,口鼻都流出少许的血迹。而这个老太监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太监,皇宫之内的大总管李常顺。我缓缓的走到了那个老太监的跟前,我喃喃的说道:“李常顺,陛下待你天高地厚之恩,竟然密谋毒害陛下。”突然间我惊呼道:“不好!”在我的仔细排查之下,果不其然,以李常顺为首的五十人,这其中有太监、宫女、侍卫。无一例外,这五十人在三天前,就无辜失踪,神秘死亡。我心里暗道:自从我返京的那一刻,幕后的黑手就已经开始灭口了。就算我如何调查,最终只能调查到李常顺这。也正是随着李常顺的死,一切的线索都断了。我不由得感叹,公孙羽果真是一个办事凶狠之人。竟然做到了滴水不漏。我内心越发的感觉到不安。因为看到的恐怖,其实并不恐怖。也只有看不到的恐怖,才最可怕。李常顺乃是皇宫之内,朱元璋钦点的大管家。皇宫之大,很多事都需要人打点和处理。为了稳住,我也只能去拜见达妃。朱元璋的后宫自然有很多。不过随着马皇后之死,朱元璋心里还是十分想念马皇后,所以一直都没有立后。不过按照后宫的辈分。现在达妃算是后宫之首。达妃生两子,七子齐王朱榑、八子潭王朱梓。后宫就是子凭母贵,此时我需要达妃帮助我稳住皇宫极其后宫。“臣!拜见!达定妃。”“天师大人,您快快请起。”“谢,达妃!”朝臣不可以随便进入后宫,所以我跟达妃根本不熟,只是当初在三教堂之时,很多皇族去三教堂上香,也就是那时候才会有见面的机会。达妃看到我来找她,达妃也是有一些惊慌失措。“不知天师大人找本宫有何事?”我施礼道:“达妃娘娘,我今日找您,是有重要的事需要您帮忙!”达妃先是一愣,连忙说道:“天师大人,您乃国家之柱,不知道本宫可以帮您什么。但讲无妨,本宫一定尽力而为。”我并没有把全部事情都对达妃讲出来。不过我之所以找达妃,是因为我对达妃有过一定了解。因为达妃是一位汉女,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对子女的教育非常好。正所谓看子看父母。齐王朱榑、潭王朱梓。两个人都并非是野心之人。潭王朱梓当年牵涉胡惟庸案。而潭王朱梓为表清白,与其妃子一起自焚。当朱元璋得知这个信息之后,伤心了好几天。而齐王朱榑自有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身为皇子的朱榑,居功自高。但我听闻,朱榑被达妃交到后宫之后,五天的时间内,就性格大变,变的极为恭顺。这就是达妃的本事。当我说完了能说之事后。达妃沉思道:“回天师大人的话,自古后宫掌权者只有皇后一人。陛下,一直怀念马皇后,所以后宫之事,我们也都是各扫门前雪。如果本宫执掌后宫。可谓名不正吧!”“我知道达妃娘娘的顾虑。怎奈现在皇宫不能乱、大明不能乱。所以李昊恳请达妃娘娘,为了陛下、为了大明,您一定不能让皇宫发生混乱。”“这!”我明白,达妃并不愿意参与任何争斗。毕竟是一个女人身在后宫,能活下去,就已经绞尽脑汁了。如果僭越之下,必然是得罪很多人。这并不是达妃希望看到的。我见达妃不愿意答应我。我连忙说道:“达妃娘娘,我李昊保证,最慢三个月,陛下必然回銮。”达妃沉思许久,最终点头说道:“天师大人既然来见本宫,本宫也无话可说。本宫相信天师大人。还是那句话,本宫尽力而为。”看到达妃勉强算是答应了我,我连忙跪拜道:“多谢达妃娘娘!”事情还不算完,我离开后宫之后,马上找到了朱允炆,又跟朱允炆讲述一切。我和朱元璋就在当天的晚膳之前,亲自拜见达妃。而且是挡着所有后宫嫔妃的面,给达妃请安。这也算是变相的给那些后宫嫔妃所见。这样达妃管理后宫,也变的名正言顺。忙碌了两天,在我和朱允炆的内外结合,稳定了一切。朱允炆虽然高兴,可是我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幕后的黑手,我没有揪出来。我返回到三教堂,只见朱苓和芙蓉在庭院里坐着喝茶。而且朱苓还跟芙蓉有说有笑的。本来我就嘱咐过朱苓,现在朱元璋身体欠佳,为了照顾朱元璋、保护朱元璋,朱苓应该放弃男女之见,一天十二个时辰照顾朱元璋。所以当我回来,看到朱苓有说有笑的跟芙蓉在庭院里喝茶,谈笑。我心中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我急冲冲的跑到了朱苓的面前,指着朱苓怒道:“我告诉你什么了?不让你离开陛下的身边,你怎么出来了?”自从朱苓嫁给我之后,我俩一直相近如宾。更加没有大声对朱苓叫喊过。我突如起来的怒气,瞬间吓坏了朱苓。“驸马爷!不是这样的。”芙蓉连忙解释道。“你给我闭嘴!”我指着朱苓说道:“平日里你贪玩也就罢了。现在陛下需要你的照顾。你却在这里喝茶。岂有此理。”我从来没对朱苓发火,朱苓一句话也没有说,瞬间眼泪流淌了下来。朱苓转身就朝着院外跑去。“你去哪?”我大怒道。我的暴脾气,让三教堂里的人都震撼到了。而此时此刻,朱元璋的房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了几个人。当我看到那几个人瞬间都愣住了。“是你们!”首先走出来的人,就是宏觉和常明、就在宏觉和常明身边的还有三个人。那就是沐讲和尚、来冠。此时的来冠做起了老道。而就在来冠的身边,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道士。这个人我也熟悉,就是何野云道士。虽然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我瞬间也就明白了七八。而芙蓉低声的说道:“驸马爷,您冤枉公主了。这些日子,公主和奴婢都在细心照顾着陛下,今日陛下身体恢复的很好,公主还亲自喂了陛下吃了好几个包子。只是今天陛下要召见几位贵客,我这才和公主离开了房间。”“啊?”我瞬间有一些后悔,为何会如此鲁莽!常明朝着我说道:“三弟啊,陛下叫你进去呢。”我一脸尴尬的朝着芙蓉看去,喃喃的说道:“还不快点把公主找回来。”芙蓉点头说道;“是!驸马爷!”我快速的进入到房间里,看到朱元璋此时的精神非常的好。而且脸上的血色也越来越明显。我朝着沐讲和何野云拜道:“多谢两位。”沐讲口诵佛号:“阿弥陀佛。李天师多年不见,风采依旧!贫僧有礼了。”何野云也朝着我回礼道:“老道有礼了。”我尴尬的一笑,连忙说起了客气话。大家就在房间里坐了下来。原来常明深知我的顾虑。毕竟多年来,在应天之内,除了三教堂之外,我没有可信之人。为了保护朱元璋的安全,常明选择开始叫人,找朋友前来三教堂帮忙。我们前后认识也又几十年了,虽然联系较少。不过我们毕竟也一同经历了许多事。在畅谈之下,我知道沐讲和何野云也为了朱元璋付出不少力。两个人也都是得道高人,所以对医术也甚是了解。面前的四位老高人,加上一个智多星来冠。我感觉到庆幸。朱元璋冲着我说道:“老三啊,这几日辛苦你和苓儿了。”“陛下,这是何话。这一切都是我们必做之事。”朱元璋看着我说道:“老三啊,朕都明白,你不放心别人,只能让朱苓照顾于朕,保护于朕!朕都知道。不过这几日朕的老朋友来看朕,朕万分的高兴。似乎一下子朕回到了几十年前。”沐讲连忙说道:“陛下,一切皆是过眼云烟,何必怀念。”朱元璋叹口气,看了看沐讲和何野云。“朕还记得,当初朕参加起义军的时候,盟军大会上,与两位的相识。那时候的陈友谅和朕仅仅二十出人头。”朱元璋就在那里絮叨着,我们谁都没有说话。或许说人老了,在发病之时、康复之后。都会回忆过去。朱元璋就在那里讲述着他年轻时候的故事,年轻时候,第一次见到张定边和邹普胜的时候。只不过现在朱元璋已经是天下之主的大明皇帝。当初的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也变成了沐讲和尚。天下智者邹普胜也变成了一个闲云野鹤的老道。命运,这或许就是命运,奇妙又无法解释的命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