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节(1 / 1)

九千岁真能这么容易归政?这一则猜测,萦绕在整个金陵城、甚至全国各地的官员和百姓心中。当年先帝驾崩,刘谨以七岁稚龄登基,又晋卫玠为摄政王统管朝政…这么多年,百官迭替,换了一批又一批新鲜的血液。而天子虽已上朝面见百官,可批阅的奏折、下达的命令,哪一个不是出自九千岁的手笔?这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与百官,只知卫姓,不知刘姓。在这样一日又一日的猜测中,刘谨的及冠礼越发靠近,而这金陵城中的讨论声也越发响亮。除去各户官邸,就连这茶寮、酒楼,平日也有不少人以此论事…更有甚者,还有人编成话集,在说书先生那一张张嘴中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传至众人耳中。一间茶楼上。程愈与几多学子临窗而坐,他们皆是国子监学子,今日也不过恰好有时间便出来一趟。尚未坐下多久,便听到茶楼之中的其余人低声讨论起来——“天子及冠越近,可那位千岁爷还跟个没事人似得,难不成他真的不想归政?”“不想归政也是正常,他掌权九年,这天下皆握在他的手中…说是摄政王,其实这心里明儿清的,谁不知道他是拿自己当皇帝了。这样的日子过惯了,又怎么能忍受有人压他一头?”自然也有人寻常百姓说道——“这归政不归政,我不在乎,那上头坐的是谁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能让我们吃饱喝暖,别再出什么内乱就够了。”“可不是,咱们就想过个太平日子,至于其他…咱们管不着,也不想管。”…程愈这一桌。自然也有学子轻声说了起来:“你们说,九千岁会不会归政?”他们在国子监内的时候虽然都已知晓这一桩事,却偏偏无处讨论,如今来了外头,听着那一众话语,自然就有心讨论了起来。那话头刚起,旁人便接过了话:“若那卫玠不想被这天下大儒与文人讨伐,就该把政交还出来。”“徐兄所言甚是,若真到那日,你我便也好生书写一番…”他们都是年轻学子,又都是意气风发之辈,这话一落,自然有不少人皆应了“还有我,也算上我一份…”而在他们这一声又一声的话语中,程愈依旧面含微笑,却未说话。程愈素来礼贤下士,待人亲和,又是程家之子,几人素来很是信服于他…如今见他这般,便都止了声,低声问道:“景云兄可是有其他高见?”“的确有一见,却算不上高——”小二恰好上了茶,程愈便握着茶壶,各倒了几盏分与几人,而后才缓缓而言:“卫玠掌权多年,这些年可曾落下什么把柄?”众人闻言,却是一愣…卫玠掌权九年,天下太平,藩国未犯,百姓安乐…除了“名不正言不顺”,这么多年,他的确未曾落下什么致命的把柄。有学子便握着茶盏,低声问程愈:“景云兄想说什么?”程愈饮下一口茶,面上依旧是素日的风光霁月,声音清越而温润:“既然这么多年,他都未曾落下什么把柄,那么你们为何会觉得…在这紧要关头,他会给人可乘之机?”几多学子,纷纷对视…他们心中把这几句话磨了几遍,而后才问:“依景云兄的意思,卫玠竟是会心甘情愿把这政交还出来?他真能舍得?”程愈笑了笑:“我也不知,我只知——”他把眼移向窗外,暖风拂面,而他缓缓而言:“过之不及。”这个道理他懂,那个人自然也懂。他虽然从未见过卫玠,可心中却仿佛早就把那人当做了对手,这也许会是他余后的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对手,一个可敬的对手…那么,他会怎么做?程愈看着外边的光景,一双清润的眉眼泛开了几许笑意…真是,拭目以待啊。…清明寺。卫玠与慧明对面而坐,两人手中皆执棋子…慧明执白子,卫玠执黑子。棋盘上的棋局散落其上,已渐渐显出几分局势——帘起帘落…一个黑衣男人跪在卫玠身前,枯哑的声音在这静寂的屋子响起:“主子,信已送出去了。”“嗯…”卫玠的声音依旧带着几分金玉旖旎之音:“下去吧。”待人隐于黑暗之中,慧明才缓缓而言:“您这一子下得不好。”“总要下几颗烂子,才能看出不同的形式来——”卫玠的声音带着几许笑意,他透过竹帘往外看去,好一会才缓缓而道:“起风了。”…卫府。书房内几个穿紫、穿红的一、二品官员皆站着,他们面上有掩饰不住的焦急…书房外也站着不少官员,却大多是品级要稍低些的,王允就在其中。众人纷纷对谈议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