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兄长在上> 第6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节(1 / 1)

韩嘉宜迟疑:“明天吗?”其实对进宫这件事,她有些紧张,也有些胆怯。毫无疑问,太后是位很慈爱的老人家,而且那还是将大哥养大的外祖母。论理,她确实该拜访的。但她对皇宫里,除却太后以外的其他人有惧意。比如皇帝,比如先时住在宫里的明月郡主……不过,有大哥陪同的话,应该无碍吧?她很相信大哥,她也确信大哥不会害她。陆晋见她迟疑,改口道:“你如果明天有事,那后天也行,大后天也可以。”“不是,我明天没事,明天行的,大哥。”韩嘉宜笑了笑,有些狡黠,“说起来我倒险些忘了,我还有太后这么一座靠山呢。”“可不是?”陆晋长眉一挑,“你多往她跟前走走,只怕在她心里,能把她的一众孙子孙女给比下去。”太后活着的儿子只有今上一人,而当今皇帝后宫只有一后数妃,迄今为止,只有两个公主。不过太后名义上倒有几个孙子孙女。韩嘉宜笑着摇头:“这我可不敢。我一个平民丫头,怎么能跟龙子凤孙们比?”陆晋只笑了一笑,心说,你还真不比他们差到哪里。他们也不过是血统上占些便宜罢了。他略一沉吟,终是忍不住道:“嘉宜,你快要及笄了,对不对?五月……”“初九。”韩嘉宜接道。“对,五月初九。议亲的事情,其实可以先不急。”陆晋看似有理有据分析,“你现在是长宁侯的继女,这身份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如果得了太后青眼,那你能选择的范围,可就大多了。你若是能靠自己的本事,挣个诰命,那就更加了不得了。”大哥一本正经地和她讨论议亲事宜,韩嘉宜莫名感到不自在。大哥说什么?挣个诰命?诰命是好挣的吗?她何德何能,可以吃朝廷俸禄,有诰命身份?就凭会写几个话本子?还不如将来靠夫婿封诰可能性更大一些。韩嘉宜对此有点不大相信,不过对于大哥所说的,先不要急着议亲这一点,她颇为赞成。她刚刚熟悉了侯府的环境,不大想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而且,凭自己封诰无疑比依靠他人要强上许多。“我得了空给父亲和沈夫人提一下,太后很喜欢你。”陆晋缓缓说道,“让他们先别急着给你定亲。”当然,最好在她及笄之前,他就能把身份问题给解决掉。韩嘉宜也没多想,只点了点头:“嗯。”时候不早了,陆晋熄了灯,送嘉宜回去。一夜无话。次日清晨,韩嘉宜早早收拾妥当来到正房。远远的,就看到二哥在冲她招手。她快步过去:“二哥。”“话带到了。”陆显小声道,“你的意思,我尽数给他说了。他看着怪不高兴的。你不知道,我昨天还陪着他喝酒了,怕爹娘看出来,我晚饭都没吃。”韩嘉宜闻言轻笑:“那你等会儿早饭多吃些。我还以为你真的在他们府上用过饭了呢。”“没。”陆显摆了摆手,“人喝酒的时候,哪有心思吃饭?”他瞥了一眼妹妹,“咦”了一声:“你今天穿的好看,要出门吗?”韩嘉宜正要回答,丫鬟便请他们去用膳。用早饭时,长宁侯提起陆显的功课的事情。于是,早饭结束后,陆显就耷拉着脑袋更父亲去了书房,也早忘了先时的问题。而韩嘉宜则同母亲打一声招呼,随大哥出了门。马车行的飞快。陆晋主动与她搭话:“也不用紧张,宫里的规矩,上次我都跟你提过。而且,还有我呢。”韩嘉宜嫣然一笑:“我知道的。”不多言,不妄语,不吃不喝,穿上那件能箭矢不入的衣裳,又有大哥在身边,其实也没什么危险的。太后念叨了澹台公子许多天,好不容易今天得见。她心情甚好,拉着韩嘉宜的手,连声叹道:“好像又高了一些,也更漂亮了。”韩嘉宜微微一笑:“太后也更精神了。”“不精神,不精神。”太后连连摆手,“一直盼着《宋师案》的第四部,日也盼,夜也盼,哪里精神得起来啊?”她稍微压低了声音,颇为神秘的模样:“哀家听晋儿说,你这些天一直在忙着写故事,是《宋师案》的第四部吗?”“不是《宋师案》。”韩嘉宜如实回答,“是全然不同的新故事。”“新故事呀?”太后意外,不过仍很感兴趣,“是什么样的新故事?跟哀家说一说吧。能说吧?”“能。”韩嘉宜点头,简单概括了一下新故事。太后边听边点头,末了又忍不住问:“写了多久了?写出来多少了?什么时候能刊印?哪家书坊有卖?是不是有点少……”她接连问出许多问题,殷切而期待,不像是高高在上的太后,反而和普通的书客并无太大差别。韩嘉宜紧张情绪顿消,知道太后是真心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所写的话本,她不由地生几分亲近的心思来。这还是大哥的外祖母呢。韩嘉宜笑了一笑:“其实真正动笔没多久,主要是前期构思花的时间多。故事初稿已经写完了,的确不算长。当然,如果后面有灵感,会出第二部。”“是该出第二部,不过《宋师案》呢?”太后微微皱眉,叮嘱道,“《宋师案》的第四部,也得写啊。宋大人心细如发、断案精彩。为什么不让他一直断下去呢?这种好官,就该把他的故事全都写下来嘛。”她瞥了一眼在一旁的陆晋,笑道:“也好让晋儿他们学学。”见太后仍惦记着《宋师案》,韩嘉宜有些想笑,有些无奈,又有些动容。她轻声道:“以后有机会了写,不过大哥不用学话本。”话本里的故事,毕竟是她虚构的。哪有让真人学话本的?“这可是你说的,有机会了就写。”太后忽道,“哀家记性好着呢,晋儿也在,让晋儿也做个证……”话未说完,她便笑了起来。旁边宫人内监纷纷侧目。自明月郡主受伤出宫疗养以来,很少见到太后这般开心过。她也只是在皇帝来请安,或者陆世子来看望时欢喜一些。像今日这样大笑,已经许久没看到了。大约太后是真的很喜欢韩姑娘。正说着话,忽有宫人来报,说时东平公主求见。太后收敛了笑意,端庄慈爱:“让她进来吧。”韩嘉宜看一眼陆晋,用眼神询问他,是否需要回避。陆晋尚未开口,太后反倒先笑起来:“你瞧他做什么?东平是他姨母,他不用避嫌,你也不用。你见过东平吧?”“参加过东平公主举办的诗会。”“那你肯定夺魁了。”太后脱口而出。韩嘉宜赧然,她摇了摇头:“没有。”只得了个第五啊。正说着话,东平公主在宫人的陪同下慢慢进来。东平公主怀孕数月,大多数时候在家中静养。宫里的孙贵妃是驸马的妹妹,新近有孕,托人带话想见嫂嫂。东平公主不放心小姑子,就亲自到宫里走一遭。好好宽慰了孙贵妃许久,待其情绪稳定下来,东平公主才离开。然而进宫一趟,不管怎样,她都需要去探望太后。在太后这里看见外甥,东平公主并不意外。然而看见坐在太后身侧的韩嘉宜,她不由地微愣。太后很喜欢韩嘉宜?韩嘉宜随着陆晋一起向东平公主施礼。东平公主回过神:“不用多礼,不用多礼。”太后今日心情甚好,眸中笑意遮掩不住,眉梢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来,口中却道:“你现在身子重,没事不要老往宫里跑了。哀家这儿一切都好。你该好好养着。”东平公主笑了:“回太后话,是好好养着呢,不过也要适当走动走动。”太后点头:“那就听太医的。太医说怎么好,咱就怎么着。”随后,太后又同东平公主说起育儿经,东平公主甚是受教的模样。韩嘉宜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但仍面带微笑听着,偶尔抬眸瞧大哥一眼,又快速移开视线。她自以为隐秘,却不知一切都落在陆晋眼中。东平公主没有久留,很快告辞离去。太后重新与韩嘉宜说起先前的话题,许久之后才点头允她回去,颇为不舍。末了,太后又将外孙拉到一边:“闲了多带她进宫几次,你这妹妹,哀家很喜欢。”“喜欢?”陆晋挑眉,低声道,“既是喜欢,那太后认了她做孙女,怎么样?”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么么哒么么哒。第60章 谋划“做孙女?”太后讶然,她瞧了一眼在不远处等待陆晋的韩嘉宜,又收回了视线,“你糊涂啦?你是哀家的外孙,她是你妹妹。那她也能算作是哀家的孙辈了,有必要再特意认了当孙女?”陆晋垂眸,一字字道:“有必要。”太后微怔,凤目微眯,细细打量着外孙,见其神情严肃,立时意识到他不是在打趣说笑。她皱眉,收敛了笑意:“你是认真的?”“是,当然是认真的。”陆晋声音很轻,“太后不是想让她多陪陪你吗?认了孙女,那她就能名正言顺陪在太后身边了。”太后沉吟:“晋儿,哀家知道,你与你这个妹妹关系亲厚,想替她讨点封赏,这无可厚非。只是哀家若要认孙女,那不是小事。当初认宝儿,她上了玉碟、昭告天下,才真正算是哀家的孙女。”陆晋双目微敛:“晋儿知道此事麻烦。”“不止是麻烦。”太后摆了摆手,“就算不上玉碟,给她封个郡主、县主,只当是干孙女。那也得有个名目啊。你当哀家看上谁,就能把谁拘到身边吗?”陆晋当然知道此事不易,但无论如何,他都需要去争取,去尝试。太后轻叹一声:“不过长这么大,第一次向要哀家讨要什么。难得你开口,哀家自然教你如愿。”陆晋闻言一喜,当即长长一揖:“多谢太后了。”“你多带她到宫里走走,哀家寻个合适的机会,跟你舅舅提一提,说哀家和她投缘,想把她留在身边。”太后想了想,又道,“唔,好像有个现成的机会,前些时候,哀家恍惚听说你皇帝舅舅要在宗室里选个孩子给你三舅舅做嗣子,不过还没定好。等嗣子选定了,哀家就顺道提一下,让你三舅舅名下再多个闺女就是了。”陆晋的三舅舅是早逝的宣王,和成安公主以及当今皇帝皆为太后所出。宣王十四岁病逝,无妻无子。皇帝近来有为其过继嗣子的意思,只是皇室近支子嗣不多,还没选定。选嗣子是为了祭祀,是否过继女儿则不甚要紧。届时她提出来,也不过是顺手添一笔的事情。“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哀家也不好贸贸然提出来。”太后轻笑,“总得等嗣子的人选定下了,再同你舅舅开口。在这之前,让她时常进宫,到时候哀家也好跟你舅舅提,就说是哀家偏疼她,想留下她。”太后心疼从小养到大的外孙,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并不想让皇帝知道是晋儿为继妹讨赏。陆晋自然猜得出太后的意图,他胸中暖流涌动,良久之后,再次认真郑重道谢。太后斜了外孙一眼,嗔道:“又不是亲妹妹,怎么这般上心?你和宝儿一起长大,也没见你和宝儿亲近。”说着她将目光转向韩嘉宜。他们在这儿说话,小姑娘站在不远处,神色淡然,面上没有一丝局促与不安。太后笑了笑,轻声道:“不过,确实是个招人疼的孩子,也不怪你为她讨封赏。”陆晋只勾了勾唇,并不说话。他和嘉宜并无血缘,律法那边又好解决。他们之间最大的阻碍,是他们名义上是兄妹。如果嘉宜成了皇家人,那明面上阻碍会小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