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节(1 / 1)

“倒是有个老捕头,姓梅的。”张大人仔细思索之后,道,“已经六十多岁了,当了三十多年快四十年的捕头,听说是前年才退下来的,如今在家里养老。这回平王倒了,他也差点被牵连。不过,他的孙子曾经帮着官军引路,总算是侥幸无事,你们倒是可以去问问他。”见两人道谢之后,张大人却问:“二位看来是已经详细查问过这恶鬼之事,那不知道可有三阳河恶蛟的线索?”卢斯和冯铮也没隐瞒,就把他们从权一和权六那里得到的线索告诉给了张大人。张大人也明白其中的艰难,嘶的抽了一口冷气:“唉……这却是我们官员之失了,多谢二位。”又互相道谢,卢斯和冯铮离开知府衙门的事情,心情稍微好了一些——这位张大人跟胡大人有些像,他们都是好官,希望直逸州在张大人的治理下,能够抹平那些曾经的伤痕,百姓的生活渐渐安逸平稳下来吧。两人也没多做停顿,直接就去找那位张大人说的梅捕头了。这梅捕头既然在岑宇当了这么久得捕头,自然也不会是太干净的人,但他们现在没有翻旧账的意思——除非是查案当中发现这人也有嫌疑——现在抓到那个恶鬼才是最要紧的。梅捕头住的小院子里头,有个大枣树,这个季节,枣树的叶子已经都绿了,在院子外边看着,就显得葱茏繁茂。“来了!来了!来了!”冯铮拍门,里头就传来了脚步声,门打开,就看见一个须发皆白的小老头站在里边,看见他们就是一惊。“可是梅捕头吗?听张大人说,您老当了快四十年的捕头,我们是来请问城隍庙恶鬼之事的。”冯铮还觉得卢斯这么说太笼统,毕竟都没介绍自己,就这么说,这梅捕头哪里知道他们是谁?谁知道不等他补充,梅捕头已经很兴奋的抬手把他们朝院子里请了:“卢将军!冯将军!几位大人!快请进!快请进!老大家的!快沏好茶!”看着梅捕头这么干脆热情,冯铮明白过来了——快四十年的捕头果然不是容易当的,即便退下来了,也依然是个地头蛇啊。他们无常司的人马这么来来去去,这老爷子怎么可能一点都不知道?众人入内落座,梅捕头也没卖关子,直接就道:“要说拐子山上的恶鬼,那还是小人当年当上捕头之后,碰上的头一件大案子。”卢斯眉头一挑:“哦?那案子当初是梅捕头办的?拐子山不是在庞玉县吗?”“是在庞玉县,不过事情闹得太大,就转到我们知府衙门来了。”梅捕头顿了一下,“实不相瞒,一开始,我们都以为……是那位干的。”梅捕头压低了声音,这“那位”显然说的士当时的平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平王府了,但多少年来的习惯,是改不了的。冯铮叹,问道:“如何证明不是呢?”“那位虽然不太好,但还是有一点好的,那就是他干了什么,他不会瞒着。”梅捕头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又是苦涩,又是嘲讽。确实,有金册在手,除了造反不敢明着承认,平王还有什么不敢承认的?就像是一个人,不管是碾死一只蚂蚁,还是碾死一窝蚂蚁,他都不会觉得这是不可告人之事。众人心情都有些沉重,冯铮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水,问“那当时查到了什么?”“最开始死的那对夫妻,是庞玉县曲家的二公子和二夫人,男子二十三,女子二十二。两人死前都被奸污过。而且这个勒死……还不是一次的。”梅捕头指指自己的脖子,“他们的脖子上都有混乱的指痕,最后应该是被用他们的裤带勒死的,都勒进肉里去了,怕是死了之后还没松手。这些虽然并非是我亲眼所见,是听当时庞玉县的捕头说的,但应该并没有错。”冯铮抿紧了嘴唇,真实情况跟民间传言果然偏差不小,害了夫妻二人的凶手简直是丧心病狂了:“如此的手段……仇杀?而且,听梅捕头说来,这两位也并非是小户人家出身,怎么三更半夜的夫妻二人跑到山上去了?随从呢?”“这二位……死得其实也是够憋屈的。当日他们原本说是外出会友,去的是同县的林家,他那好友姓林名冉,可林家就没见着人。当时跟随着两人出去的马夫与婢女,却在几天后都死在了山上的城隍庙里。当年发生的什么事,大概除了那位恶鬼之外,就没人知道了。另外,当日离开时,这二位其实还带着一个五岁的儿子,可是这孩子到现在是死是活,都还不知道。”卢斯一听,问:“这两位还有已经知道的家人、好友在世?”“曲家人怎么样这却是不清楚了,因为恶鬼那事情传出来后,许多在城隍庙里丢命之人的家人,就跑去曲家哭喊冤屈,还用狗血之类腌臜之物朝曲家的院子、大门上扔,所以曲家二十多年前就搬走了。搬到什么地方去了,也没人知道。”两人点头,这事情可以理解。“至于当初曲二公子要去的好友林家,到是还在,毕竟知道他的不多,林家没受到什么波及。现在,在林家主事的也正是当年曲二公子的好友林冉。”只有最开始的案子听起来有因果关系,那自然就得从当年的相关联系人里找线索,卢斯问:“当年曲二公子夫妇出事,这位林冉有什么表示没有?”“有,也是跟着忙上忙下了有一阵,后来城隍庙闹鬼,他还意图偷偷上山,让当时还在世的林老爷子抓住,关在了家里。不过后来听说他还是偷跑去了,还碰见了死人,吓得回来病了一个多月。”一个人的名字重复出现,卢斯想不注意都难:“老爷子,你对这位林冉看来很是关心了一阵。”梅捕头站起来弓着腰抱拳:“不敢说老,大人慧眼,小人不只是关心,该说是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怀疑过这位林冉。”“哦?”“因为曾听说,这位林冉与曲二公子不只是好友,早年间,林家还曾经到曲家去提亲,想给两人结契。但显然是没成的,曲二公子没多久就娶妻生子了。而曲二公子就是个平平常常的读书人,也不馋和家里的买卖,除非是跟几个好友相约,否则极少出门,很难和旁人结仇。”两人听梅捕头分析,也都同意,因为他们俩听到现在,最怀疑的也同样是林冉。不过,梅捕头说的是“怀疑过”,显然他现在不怀疑了。冯铮问:“老爷子,那您是为什么不再怀疑他的呢?”这两位是一定要叫他老爷子了,不过,梅捕头也确实越说越放得开;“小人当初一直派人盯着林家,可那时候林冉正好病了,城隍庙里又连着出现了死人。小人问了被叫去给他治病的大夫,大夫说林冉不只是吓的,他黑天里走夜里,从山坡上滚了下来,外伤加风邪,这才躺下了。小人也亲自去看了,大夫并没说谎,人已经是烧得糊涂了。”“这件事也很有可能不是一个人干的,他病了,是否和其他人有什么联系?”“小人也是无奈,人越死越多,查不出线索来,当时的知府大人打了小人三十大板,小人就躺在炕上起不来了……后来这案子就交给了几个老伙计,但他们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挨板子,却查不出个三六九来。然后,恶鬼就一直作恶到了如今。”梅捕头一摊手,在座的都明白,他当年哪里是病?分明是知道这案子不好查,干脆放了手——别管他之前言谈间表现得多勤于公事,多认真负责,他也是在平王时期安安生生当了四十多年捕头,退下来养老的人,说他是好人?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是有良心了。两人又问了些其他的情况,正要告别,梅捕头道:“小人的孙儿……初生牛犊啊,对这案子也是好奇得很……不置可否让那小子跟着诸位大人,做个马前卒。”卢斯和冯铮都是不太想答应的,做捕快的,确实不油滑那就是要饿死的——正气小哥哥是特例!——可是他们不是捕快,是无常司,无常司太油滑了不行。偏偏梅捕头这样的,那已经是老油子中的老油子了。跟着他言传身教出来的后代,也不一定好到哪里去。但是,如果不答应吧,他们这样的地头蛇,稍微阳奉阴违一下,就要出事。两人对视一眼,卢斯一笑:“那是自然,我们前往庞玉县,正是需要个本地人帮忙做个向导。”梅捕头大喜,连连表示,稍后就让他孙儿去驿馆找两人。过了两日,无常司的大队人马就到了庞玉县。县令带着县丞就在县城大门口迎着,师兄弟两人原想着因为拐子山城隍庙恶鬼的事情,这县城应该是很萧条的,谁知道这县城里还挺热闹。细细观察之后,两人很确定,这些人真的就是县城里的百姓,而不是不知道从什么的地方请来做面子的。“这里的人都不怕恶鬼吗?”县令道:“大人,实不相瞒,早些年庞玉县也曾经萧条过一阵,但正因为山上有鬼……咱们这地方又没有什么特产,所以要留下百姓,只能把税压得低低的。那位也知道咱们这没什么好东西……很少来祸害。”这位庞玉县的县令,是直逸州少有的几个没下马的官员之一,听他这么说,众人稍稍有些了解——苛政猛于虎看来有时候也是相对的。当地的县令希望能交到足够的赋税,那就得留下百姓,可百姓为什么要靠着闹鬼的地方住呢?那就得是这地方苛捐杂税少。苛捐杂税少,官员的油水就少,平王也知道官员的油水少,所以也就少来找麻烦了。这可真是讽刺了,因为这样一来,让恶鬼杀掉的人,其实是并没有平王在其它地方祸害死的人多的,老百姓也比其他地方富足,这恶鬼竟然还算是保护了乡里了。这些题外的废话少说,与县令客气了一番,双方早就明白对方的来意。县令交给了两人一摞厚厚的案卷,又介绍了个四十多的中年捕头给他们,说了一声“有事尽请吩咐”,就回县衙去了。这位中年捕头姓陈,个子不高,容长脸,背还有些驼,原本想着这人的年纪,应该是没经手过最早的凶案,谁知道刚一问他,他就把这两家的祖宗三代都报出来了。而且,他竟然知道曲家现在在什么地方?!原来这两家人四代之前的先祖,乃是一起行商的合作伙伴。后来干脆就一块到庞玉县落户了——真不知道他们怎么看上这么一个挨着平王的地界的。不过,两家人也算一直太太平平的,直到曲家二公子夫妻二人惨死。而且,曲家实际上没搬多远,他们只是去了临县,也就是行睢县,两个县的县城之间,也就两天的路程,而且曲家同时还从曲姓改成了屈姓。“当年最早经手那案子的捕快都已经不在了,不过,但凡是能有的线索,小人都知道。”陈捕头道。卢斯和冯铮低着头交谈:“分头行动?”“我想去山上,还有山下那村子看看。”“那我去行睢县屈家。”“那咱们谁先完事,谁先去找林冉。”“好。”两人既然商量好了,这天稍作休息,第二天,冯铮就带着权六和权一去了拐子山,卢斯则带着小梅捕头和陈捕头,朝着行睢县去了。原本冯铮也想找个向导,但权一和权六表示,他们可以带队没问题。果然,众人一路顺畅的从一众大山中,找到了拐子山。大概是当地的气候原因,拐子山上没有太高大的树木,站在山脚下,就能看见山上城隍庙的屋瓦。众人正要上山,却从后头赶来了个骑着驴的汉子:“诸位官爷!诸位官爷!小人韩三,乃是山上城隍庙的庙祝,来晚一步,还请诸位见谅。”“庙祝?那庙不是早就被荒废了吗?”冯铮看权一和权六,结果那两人也是一辆迷茫的摇头,冯铮看着韩三皱皱眉,“算了,既然是庙祝,就与我们上山吧。”第125章等上了山,冯铮发现……这城隍庙竟然真的并不破旧, 柱子和大门上的漆都鲜亮得很, 窗户纸也干干净净的, 韩三推门,里头香案上果品、香烛、水果都是齐全的, 一抬头,众人都吓了一跳。一般的城隍老爷,都是当地做过贡献的先人,多是将军、县官、大夫等等。也有以狐狸、蛇之类的野仙作为城隍的。可现在上头的这两个泥塑,舌长三尺, 目凸面紫,分明是两个吊死鬼啊。“这……”韩三立刻道:“听说原本这里的城隍是个将军的,可那劳什子将军护不住百姓, 可不就是让人给砸了吗?后来大家寻思着, 这二位才是真的神通广大, 干脆就把他们供奉起来了。几位是没来对时候,逢年过节的,咱们这香火旺盛得很那!”“……”卧槽!谁跟你咱们?!“这怎么还有那么多小娃娃?这恶鬼还管求子?”周二撩开一边的帐子,咧着嘴指着一边层层阶梯一样码放着的泥娃娃问。这些泥娃娃的形象都可怕至极,同样是吐着舌头的吊死鬼模样, 但是姿态各异。韩三又解释:“这个早就有了, 都是恶鬼所杀之人的死相, 不过一开始是木头的,也不知道是谁最先开始的, 雕了一些木娃娃扔在这附近,后来等到这个城隍庙被重新供奉起来了,就有人把那些木头娃娃找出来了,我们干脆就照着木头的烧了泥塑,这些小鬼都是来侍奉两位大鬼的。”韩三说得得意洋洋,这时候恰好一阵风吹过,除了两个死士,众人包括冯铮在内,都打了个激灵。有时候,真不知道是人更可怕,还是鬼更可怕了。周二原本指着你娃娃的手赶紧收回来,连蹦带跳的朝后窜了好几步。冯铮却走过去,仔细看着这些泥娃娃:“这些都是按照当年那些死者塑造的?”韩三赔笑:“您看看小人这年纪,当初两位城隍大人成仙的时候,小人还不知道在哪呆着呢。所以,早先那些人到底怎么死的,小人可是不知道。不过有些老人说,确实是没错的。”“……”冯铮细看这些泥娃娃,除了那张脸是吊死鬼的脸看起来一样之外,不只是动作,它们的发髻、衣裳,也全都是完全不同的,他还看见了断手的、拄着拐的,“你们这里,可有常来的香客?”“常来的?那可真是多了。”“大人,属下看着汉子就可以得很!”周二看这人脸上的无赖相越来越明显,就明白他心里想着讹钱。倒不是他们无常司付不起钱,而是这种人吧,你给了钱,他不一定真跟你说实话。韩三脸色一变:“大人!城隍庙出事的时候,小人可还没出生呢!”又有叫沈鼎的无常跟着叫嚷:“你这话可是说了许多遍了!但当年的人跟你无关,不代表这最近的人也跟你五官啊!大人,这人就靠着这城隍庙装神弄鬼,自然是这地方越鬼他越有进项!咱们查明白了恶鬼的究竟,那就是要砸了他的饭碗!他哪里会说实话!”这话却也提醒了冯铮——他和卢斯都以为,从时间看,这作恶的不会是一个人,而应该是有所联系的两到三个人。但这是不是他们想当然了?四十多年……其中会不会也有很多人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故意在这里杀人害命呢?又想这韩三说的,这里……可是香火旺盛啊……那么来这里烧香拜祭的人,是来感谢恶鬼动了手,还是来感谢恶鬼帮他们背了黑锅呢?扭头看着那一排排的小鬼,冯铮仿佛真听到了四十多年来,无数冤死之人的哀嚎声。不能把四十多年的案子都并成一案看,反而,应该把这些案子都暂时当成个案,分散开来,重新梳理归类,找出在他们死后,谁到底是最终得益之人。冯铮有了计较,一指韩三:“抓起来,带走。”这个韩三在这里做了多年庙祝,说他什么都不知道,冯铮绝对不信,周二与沈鼎说的都对,“把这些泥娃娃都收起来带走,小心,别弄碎了。你们都弄好了,就直接回岑宇去。权一、权六,还有沈鼎,各带一什,与我到山下的村子去。”“是!”他们是从另外一个方向进山的,没经过这村子,只远远看见了炊烟,等到靠近了,冯铮就感觉极其强烈的违和感。拐子山上以为荒废的城隍庙并不破百,这山下的村庄家家都是砖瓦的房子,村口有酒肆,酒肆旁边那人家挂着香烛铺子的幌子,家家的房子地下都挂着碎棉布制成的吊死鬼娃娃。这山下的村子,竟然也因为恶鬼而兴盛,冯铮觉得胸口憋得难受。“这位可是岑宇来的大人吗?!”大概是村长的人远远跑了过来,对着冯铮行礼。“本官听韩三说,山上的泥娃娃是后来做的,原本放在那的,是不知道何人刻的木头娃娃,那些木头娃娃现在何处?”“木头娃娃?”村长做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小老儿不……”他看着冯铮年纪也不是太大,这些年来,跑到城隍庙来的大小官员,他也不知道见过多少了,前些年连平王世子都见过。他很知道,这些人的脾气秉性不同,不能用相同的方法对待。本来想装傻充愣的村长,就见冯铮的收按在自己的腰间朴刀的刀柄上,上下摩挲……“那些木头娃娃最老的都有四十多年了,不是用什么好木头刻的,现在都朽烂了。”“腐朽了也没关系,带本官去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