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庶子卿相> 第32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6节(1 / 1)

责谁都不是,责越王吧,越王有什么错?不过一件小事,无端端卷进来,怎么就知道会生出这么大|波澜?责平郡王吧,这件事,里里外外最委屈的就是他。太康帝心里没主意,想说先放一放,等风头淡了再说。可这种事,整个朝堂百官都参与了,想淡,没那么容易。……崔俣玩着扇子,笑容耀眼又自信:“派人同张松说,是时候上第二道折了。”杨暄颌首。他出去一会儿,回来端着一大碗冒着热气的汤。崔俣很好奇:“是什么?”他凑前闻了闻,眉心微蹙,“有点腥啊。”“你近日辛苦,我让人给你炖了十全大补汤。”杨暄将汤放到崔俣面前,表情十分矜持,好像在等着崔俣夸他。崔俣黑着脸,甩手将扇子丢到杨暄身上:“你有病啊!”给成年男子补身的……大半药材都有补精气效果,补精气,就是补肾,补肾,就暗意着——那处不行。尤其崔俣还看清了里面一条略粗长,一看就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东西……他出离愤怒的瞪杨暄,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你才需要十全大补汤,你全家都需要十全大补汤!“滚——”杨暄……杨暄很委屈,怎么关心身体也不对了?不说这脑子塞住,沟通回路搭错的两人,只说朝堂上,突然又有了新折子。从嫡庶,妻妾,到祖上传下来是什么规矩,妾永远不能升妻,庶就是庶,永远也不能成嫡混淆血脉;再上升到国家层面,为什么讲规矩,为什么立律法,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没规矩,则家灭,一个国没规矩,则国将亡……从这个角度升华,太子当回宫!太子回宫四字一出,轰的一声,就像火药引线被点燃,就像油酒浇在旺火上——炸了!作者有话要说:太子集思广益,到底送什么东西亲亲媳妇才能满意。越氏&王十八娘(眼睛放光神情坚定):器大活好啊!必然是器大活好!蓝桥(握拳鼓脸):酸梅汤!主子最近没这个都下不了饭!小老虎(拍桌):要有软软的白白的毛,圆圆的耳朵,粉嫩嫩的肉垫,爪子拍到主人脸上不会疼哒辣种!太子(摸下巴思索):所以……孤要戴上圆耳朵,披上毛大衣,缠上仿真肉垫,左手端着酸梅汤,右手爪子拍到俣俣脸上……唔,还得裸着下面,最好吹烫个造型,编几条小辫,再理个妆,精油打底,上气垫cc再擦点胭脂口红?木同(抚额没眼看):……你还是自裁吧。谢谢inchu大大投喂地雷!!~(≧▽≦)/~第129章 平郡王上门夏秋之交, 无灾无难, 各处安平, 朝堂上没什么不得不处理的危急大事,打嘴架争真理便成了件紧要事。这天下可以太平,朝堂却不能闲着。不管安宁还是紧张, 朝臣们总得让皇上知道他们是有真本事的,总得扶助自己亲友, 干赢看不顺眼处处与自己做对的政敌。不然正经有事的时候怎么办?看着别人立功受宠升官掌权,自己连汤都喝不上一口么?今日东风压倒你西风, 明日咱就能掌主控权,肉有好的, 财有满的,声望更是能刷刷刷!遂对于拉帮结派干架这事,朝臣们谁都不会退缩,还斗志满满一腔热血——这可是抢地盘争话语权的大事!太康帝起初没阻止,也是因为习惯了。手下小弟表现欲强, 还老喜欢争风吃醋,他这做帝王的, 得心胸宽一点,等人们掐累了,他再左右各打二十大板,再赏回糖,用些平衡之术即可。这群小弟是天下聪明人的集合体,心气又高又傲, 火大时不好硬按,然过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能想明白,届时心生不安,会下意识看他脸色,等他指令。所以说,这天下是他的,事情最终是个什么结果,也得听他的……那崔半仙说的半点没错!众臣的确是看皇上脸色行事的,然而皇上面无表情,也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叫默许。既然皇上乐意看咱们干架——众臣撸袖子的撸袖子,眼放光的眼放光,折子一天比一天厚,写的那叫一个引经据典锦绣华彩,你升华一个度,我便升华两个度,从妻妾嫡庶到祖宗规矩,国法律法家法重审冤案,一直到跪求太子回宫,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天!太康帝就傻眼了。他不过一时没注意,怎么又跳到这个点了!可是有人浑水摸鱼兴风作浪!太康帝想想就警惕心起,勤奋了一把,废寝忘食的扑在龙案边看折子,连着两天一夜没休息,眼睛都抠偻了,也没找出什么疑点。无它,这话题升华的太自然。妻妾不可逆,嫡庶不可混,国法律法不可弃……上升到太子需还朝,简直太正常!因为太子是储君,正宫皇后所出,正经嫡子,代表着社稷正统!且太子身负宇文皇族一半血脉,杨家这天下,再和平过度,也是从宇文家接过来的,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太子都是这大安最合适的承继人!当然后面这话,臣子们不敢说,太康帝态度摆的明明白白,谁敢多嘴?这次请太子回宫的话,也是因为两边干架,逼急了,这才想出这一条强有力的攻击武器,并非真就支持太子上位。这朝堂里,还真没太子的人。太康帝手捏眉心,叹自己关心则乱。太子远在长安,无人教养辅佐,怎么可能懂经营朝堂势力?怕是连深一点的门道都看不出来。话题上升到这种程度,始料未及,若早知道,他早发话治人了。甘氏妾升妻,彭传义冤案重审,哪个有太子回宫四字之重!可如今后悔也晚了……风口浪尖时,每句话都得慎重,太康帝虽自信可以掌握朝政,可他也要脸,不想史书上留下不好的名声。关着太子不让回的事他已做下,这时若大剌剌出去放话说朕偏不要太子回宫,朕就是想换了太子……就是自己作死了。还是冷处理吧。等过段时间,事情淡了,自会有人觑着他脸色反对此事,理由必定还提的冠冕堂皇十分合理,届时他只要勉为其难的应下就好。反正恶的都是朝臣,他这个皇上是明君,但有一点微不可察的错处,也是佞臣引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