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庶子卿相> 第41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6节(1 / 1)

因事件严肃,此次太子正东宫仪式做的就非常隆重,没半点精减,连越王都要着所有兄弟姐妹给杨暄下跪……杨暄大大出了口气。此事一过,又在民间掀起巨浪,大家纷纷说太子不愧是太子,身负天命,就该高贵无双万人俯首,否则会遭天谴!太子位一正,宫里松了口气的同时,气性也就上来了,开始新一番算计杨暄,这打头一桩,就是给太子派的差事了。作者有话要说:太子差事来了,新一轮事件争锋开始——作者快要忙疯了,特别需要大大们虎摸,酷来亲窝一下赐予窝力量啊啊啊啊啊_(:3」∠)_谢谢啾大大,浅喜深爱大大,咩哈哈大大,清风明月大大(x2)投喂地雷!!!~(≧▽≦)/~第158章 英亲王太子入东宫, 按规制,该配给一套班底,三师三少,詹事令仆, 门下坊,典书坊, 左右卫……储君与旁人不同,这种尊贵是独一份儿的,除他以外任何皇子都不能有。所以,以田贵妃打头的众人才不愿意太子住进东宫。不住进去, 身份不会有任何变化, 外头该给的尊重也会给, 便只要一住进去, 配给一步就得走,太子也就有了初步力量可以发展。他们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可谁知天生异相, 天狗食日, 必须得走这一遭啊, 再不愿意,也得捏着鼻子认了……认是认了,各侍卫仆从派的也利索, 可要配太傅太师等重要人物时,又不配合了,太康帝给出的解释很合理:本来说好了,东宫今年不宜入住, 谁知突然改了,仆从还好说,好的太傅少傅等却不是那么好寻,须得等等。再者,之前大家扯过皮谈过条件,你着重要求自主权,既然这么能干,不如自己在朝堂扒拉着找?只要你请得到,对方也没异议,那朕就支持。好,不管怎么说,这东宫是风风光光的入住了,接下来开始派差事。古代男子十三岁已经被当成半个大人看了,很多事有发言权,世家大族这等对子弟培养尽心的人家,这个年纪也已经开始了各种挫折教育,皇家怎么可能会免?越王十一岁就已经开始对朝事发表意见,杨暄都十七了,若以‘年轻’二字推脱,是个人都看不下去,所以这差事,是必须要派的。越王当年历练,是从户部开始的,太子储君身份,更不该轻乎,怎么也得在三省六部机要部门着手,可太康帝偏偏不走寻常路,连着在田贵妃的月华殿留了三夜后,下圣旨给太子派了差——宗正寺卿。宗正寺是什么地方?非三省六部机要部门,也不是地方上重要喉卡,为九寺之一,主要职责掌管皇族事务,什么宗族,外戚,碟谱庙陵,甚至僧侣也得管一管……宗正寺,事关皇族事务,听起来很高大上是不是?其实还不如大理寺的实权重。大理寺还掌管刑狱,时不时能影响朝堂之事,宗正寺……皇族人都有脾气,给你个笑脸,都是超级配合看得起你,你想管他们?行,咱们到皇上面前评评理。这个职位,有皇宠,什么都好办,没皇宠,等着发愁吧。杨暄与崔俣说起这事时,都气笑了:“话还说的特别动听,特别语重心长,说什么我是太子,身负期望与旁人不同,路自然也更难走一些,就当成是历练考验了。”崔俣也笑:“是不是还鼓励你了,说干好了,让外面大臣们瞧瞧你的本事?”“当我傻呢,”杨暄眉梢差点挑到天上,“宗族里的事,管的再好,也是些庶务,算什么真本事!”庶务与朝政哪能混为一谈?庶务理的再好,不过是八面玲珑有些手段,能定国安邦,还是能理灾治祸为万民谋福?连同朝臣耍心眼的机会都没有,还想让朝臣瞧的上你?太康帝亲下旨意,‘语重心长’,‘满怀期待’,太子不愿意,是不体慈父之心,不孝;愿意了,真实心眼去做,百般心思要做好,就是眼力有限,不堪大任。“而且从田贵妃宫里出来就给你定了差事……”那女人一定也出了份力。崔俣感觉着,这事不简单,“他们的目的,应该不止这些。”杨暄给崔俣换完药,看着兔子恢复状况良好的伤处,颇为欣慰:“前头吃那么大亏,又是亲自道歉又是请我入住东宫,最近却没出新招为难我……那女人肯定憋着大坏呢。”他指尖在崔俣泛着粉色光泽的皮肤上流连,修长眸底燃起簇簇欲|火,声音透着委屈:“你这伤到底什么时候能长好?”崔俣正在想太康帝。做为一个皇帝,起码的政治素养要有,怎么可能全听一个贵妃的话,他总觉得,这里面必有其它考量……杨暄没忍住,低头轻轻啃咬了下他锁骨。崔俣拍开他:“说正事呢!”杨暄撇嘴:“你都没听我说话!”“你爹肯定有其它考虑。”崔俣没理他,顾自继续话题,强调着提醒,“宫里贵妃,你那几个兄弟,肯定也不会干看着。”他摆出这样拒绝姿态,杨暄就知道没戏,不敢再缠,嗤笑出声:“管他们都什么想法呢,既然现在看不到,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崔俣想了想:“先查查吧,让下面送你们杨家的信息资料过来。”“好。”杨暄答应着,“册子的事怎么办,要不要跟?”崔俣指尖在桌边敲打数下,微微垂头,浓密睫羽盖出一小团阴影。半晌,他方才摇摇头:“消息我已给了出去,青衣人对我有忌惮,不会这么快行动,你挑几个河帮好手,晚一些再行动……务必要注意安全。”杨暄应了。“还有这里,不好暴露,之前我置下的宅子整理的不错了,眼下正好是机会,你帮我收拾一下,我明日住过去。”……接下来几天,崔俣搬家,住到了新宅子,各种通过不同渠道收集的消息也送进这里书房,崔俣一边养伤,一边一条条分析整理。杨暄则是宫里宫外两头跑,宫里要斗,宫外要刷声名,还得追踪青衣人白衣人册子,再加上河帮上各种事,真是忙的不行。在太康帝规定杨暄走马上任之前,崔俣也终于整理猜测出来了,这一次太康帝的目的,应该在杨菽身上。杨菽,先帝的弟弟,太康帝的叔叔,曾跟着先帝四处征战打天下,立过汗马功劳,是杨姓宗亲里,唯一一个先帝亲赐封号,世袭罔替的英亲王。这位王爷年近六十,身体硬朗脾气火爆,先帝去世前,曾托他照看儿子,也就是如今的太康帝。这是多大的荣耀?若是别人得了这份脸面,肯定当时就感激涕零发誓回报了,可这位王爷怎么说的?他说这天虽是陛下你打下来的,但能不能守全看子孙,子孙是英才,臣弟不用揍,大安都能崛起,子孙是坏秧子,臣弟就是打死了也没用,所以还是自求多福的好。英亲王脾气一辈子都这样,先帝早就知道,多的话也不说,亲赐紫金鞭,予他特权,上可打昏君,下可打奸臣。这利器英亲王也是用过的,太康帝登基后将太子送走,他就直接闯入宫中,把太康帝抽了一顿,有哪个朝臣不像话,别人告到他面前,有理有据,他也敢揍,更别说街上各种纨绔了,遇到他,都得不了什么好。不过他也只是抽一顿,并没有按着人改,接下来别人怎么做,他全然不管,下回再犯到他手里头,他照样揍。看起来是个脾气耿直,还有点拎不清的人,可他能一路蹦跶到现在还那么有存在感那么厉害,并不全因手里有根先帝赐的紫金鞭,还因为他那不世功劳。杨菽年轻时相貌也算英伟,但这个封号英字,赞的并不是他的长相,而是对敌时的英伟。这个脾气火爆看起来一根筋的人,战场上心眼非常多,直觉也特别准,次次交手对战,都能料敌先机,身先士卒,几乎没有输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