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庶子卿相> 第48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4节(1 / 1)

崔俣拍开他的手,瞪他:“你还有完没完了!”杨暄一看就明白了,得,今天没戏了,别玩了。他略遗憾的收回手,咂了下嘴:“这事我能处理,就是随口同你说一说。”崔俣眸光微闪,倒是觉得……可以用一用。“你之前不是说,王家的事,有你父皇手笔?咱们可以这样……”……太子杨暄初初还朝,因对洛阳,对政务不熟,太康帝以慈父心,派其为宗正寺卿,想让太子多与亲戚亲近,并熟悉朝臣朝务。太子深以为然,并心怀感恩,兢兢业业忙碌,尽职尽责。日前王家寿宴越王遇刺,皇上亲派禁卫军童修负责,他不好过多干涉,但王家王节之死,都传说是英亲王世孙杨煦所为……英亲王一家都是宗室,宗正寺怎可不管?于是杨暄就强势插手这桩命案。可宗正寺无权查案,怎么办呢?搞到刑部么。太子坐堂刑部不是一回,各程序已熟络,玩起来很溜,都不用别人提点。刑部尚书敢不同意?太子也不犯熊,只提醒他:这是英亲王老爷子的案子,你真的不愿意?回家街上偶遇一回英亲王老爷子揍人,尚书立刻就同意了,上折子给太康帝也没半点怨言,说是部门之间正常协作,他非常愿意合作,没毛病。刑部下面人敢不配合?把不久前擢升的刑部郎中温书权拉出来晃一圈。刑部郎中看起来好像不大,可他上面,就是刑部侍郎,再上一级,就是刑部尚书,手中实权很大。温书权身为世家人,年纪轻轻就做到这个官职,很有可能成为最六部最年轻的侍郎要员,谁愿意得罪?再说,这个看起来细眉细眼的温润公子哥,早就把刑部下面捋顺了,没有不听话的。有他盯着,刑部上下跑的那叫一个勤快,案子查的那叫一个迅速,几乎每天都有新线索……当然,这期间也不真就没人插杠子挡路。比如刑部侍郎,他是越王的人,案子已经由尚书立下,他不好作主退回,下些绊子,为难杨暄,还是可以的……杨暄根本不在意,你来我就挡,你要真吃相没够,就上英亲王。老爷子手里有先帝亲赐紫金鞭,那是连当今圣上都敢打的,你这刑侍郎真就那么完美,裤裆里没一点屎?这世上的官,但凡去查,都能查出点毛病……于是就有人当街拦了老爷子的马告状,告这位侍郎大人杀人|女干淫|受贿,有你想不出来的,就没这位侍郎没犯的。老爷子最恨纨绔,也最恨这种蛀虫贪官,一般只揍纨绔,对贪官恶官嘛,不会随便揍,基本都上交给皇上,自己只是盯着。但这回不一样,这回事关他孙子的事,刑部侍郎这么阻挠,他哪会愿意?脾气上来,接了状子,查实后也不报给太康帝,直接拿紫金鞭,当街把人抽了个半死。百姓们叫好声几乎翻了天。刑部侍郎求上越王,越王就去找了太康帝,太康帝表示……朕也没办法啊,谁叫你们惹这老头,他是皇上都不敢随便惹好吗?而且还证据那么确凿!尚书侍郎就这么下台了。史上最年轻的六部侍郎温书权立刻走马上任,简直太对得起人们的期望!杨暄表示,这结果孤很满意。可这一出不算完,还有个以身试险嫌命长的——礼部尚书跳出来了。宗正寺负责皇族之事,礼部有一部分职责与其重合,自己担了可以,推给对方也可以,都不干放着也行,到时候到追责时,看谁本事更大。这礼部尚书也是越王的人,才升上来没两年,特别想立功,这次见刑部侍郎栽了,就摩拳擦掌想帮越王挣个脸。他就把之前缺漏捅了出来,扣在杨暄头上,缠着他在这团烂泥里转。其实早前之事,根本不是杨暄过错,他那时还在长安没被迎回来呢!可谁叫他是现在的负责人呢?他态度非常正确,真就承认了这个错误,禀报太康帝,还积极解决问题。看似太子出了个大错,再没往日气势了,可之后么……太子殿下只忙这桩事,那边刑部案子都不管了!案子是太子提的,他是主理官,现在他不干,自然就拖下了。英亲王气坏了,冤有头债有主,气一上来,直接找去礼部尚书家:老夫为国扛过枪,为民受过伤,为保护你这老匹夫的家财安宁,不知道打过多少仗,这些年从没给朝廷找过麻烦,就这一回孙子摊上事了,想速速处理有个结果,你们这些官倒好,一个一个的来拦老子!得,也别去各处找证据麻烦了,你小子我认识,十岁的时候就敢敲寡妇门,偷看人小姑娘洗澡,啥也别说,先揍一顿!英亲王揍人都是有理由的,这一揍,礼部尚书差点给打没气,也没脸见人了。太康帝叫来越王凶了一顿,早朝上亲自表态,英亲王于社稷有功,朕与大安,永不敢忘!谁敢欺负老爷子,就是打他的脸!同时责太子和刑部必须好好办案,速速办案,不能让老爷子伤心!没几日,忍着收拾太子的冲动,痛心的把礼部尚书给撤职了。这就有操作的空间了……尚书一职空出,有角斗空间,杨暄自己身边没有合适人选,也不能让越王的人上位,最后结果,肯定是选一位几边都不靠的上来。至于上来了之后靠谁……端看自己本事了。趁着这当口,杨暄和崔俣迅速安插自己的人。比如当初在礼部为官的张松,早就有功记着,这次连升两级,直接调升为礼部侍郎,其他的,刑部也有变动,高处有温书权,低处可以插一插……甚至太子东宫属官,杨暄也借着‘老爷子’这把尚方宝剑,给折腾着凑齐了。你问为什么?因为太子殿下很忙啊,身边实在没人使啊,要不给把属官配齐了,实没办法全心全意办老爷子的事啊。之前杨暄正东宫,太康帝发了话,你的属官,你自己选。看似大度,给了他选择权,实则没皇上发话,下面根本叫不动,你看中谁,人家自己,包括家人都不同意。这一次,‘老爷子’三个字一祭出,下边人立刻动了起来,拟合适人选,让太子遴选,没办法,谁敢惹老爷子?只能算这次太子运气好了!好运的太子杨暄三下五除二,搞定了东宫属官。有之前追随的自己人,也有看上的还没攻略的人才。若其家人不同意,他就过去走一圈,祭出‘老爷子’三个字,没人不怕,不人不配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