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庶子卿相> 第68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8节(1 / 1)

这兔子真是个妖精!可是舍不得……杨暄亲了亲崔俣发顶, 刚刚有点太猛,把这兔子都弄哭了。他的宝贝儿不想睡,也不想说话,他也心疼大宝贝儿这哑哑的小嗓子,还是缓缓的好。缓好了, 才能叫的更勾人么……杨暄轻轻叹口气,同崔俣继续说这贾宜修。“这贾宜修,同你一样,是文城郡人……”不过条件比不上崔俣。崔俣家虽和世家崔家沾不上半点关系,好歹祖辈扎根文城郡,数代发展下来,颇有些积累,至少族里还有当官的,还能晋升到洛阳。贾宜修就不同了,家中完全是寒门,赤贫。小时候能读书认字,还是因为他母亲在烧香的路上捡了银子,藏起来没同任何人说,悄悄供着贾宜修上私塾开了蒙。贾宜修生母是外地人,是贾宜休父亲花二两银子买来的媳妇,谁也不知道底细,平日里抠的恨不得一文银掰八瓣花,悄悄藏了银子很多年,拿出来时旧的不成样子,大家只以为是她嫁人时辛苦藏的私房,并没有怀疑,只是觉得贾宜修这学上不了多久,就会因为银子不够回来。谁知人这一学,竟学了近十年!可这时再怀疑也没用了,钱是真花完了,贾宜修的娘再也拿不出银子了。贾宜修人很聪明,也很上进,学业成绩在私塾里是数一数二的,但没有银子打点往上走,没有银子拜更高层次的老师,这学业便是荒废了。教过他的老师都深感可惜,可贾宜修并不气馁,好像金钱压力压不住他奋进的心,他开摊代写书信,卖字,替人抄书,干各种活儿,挣钱营生的同时,发展各路人脉关系。然而这些好像没什么大用。他再聪明,再拼命找机会,无奈时不与他,运气非常不好,积年下来,没半点收获。家中一堆吸血亲戚也日夜盯着他们母子,吵着让他娘把钱交出来,交不出来,就让他补,说他上学的钱是他母亲偷了族里的,他母亲一个人牙子卖来的媳妇,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私房?贾母对儿子那真是一片真心,可对别人,逆来顺受惯了,提不起来,常被欺负,但凡家里添了点什么东西,一准放不过半天,就会被人翻捡走。贾宜修每日奔波在各种麻烦里,小小少年没有被压垮,反倒渐渐磨砺出了温润之光,待到二十几岁,更加公子如玉,令人欣赏。在这个比起一般学子大的年纪里,他终于可以有机会接触义城郡的各种上层人物,出入各种宴会场所,寻找机会。他一直没成亲,外人皆不知原由。这一年崔俣十三岁,在参加一次小宴时,遇到了贾宜修。因事隔遥远,杨暄只能查到有这么一件事,贾宜修与崔俣同在小宴,肯定是见了面,但见面发生了什么事,何样经过何样后续,却是半点查不出来……“这年冬,他突然转来了洛阳。”杨暄皱着眉,“我觉得这有点不正常。”贾宜修是个一门心思往上爬,野心很重的人,好不容易在义城展露头角,结识了些人脉,好好巩固加强,跟着往上走,才应该是他做的事。可他并没有,突然放弃了义城所有一切,孤身上了洛阳。“他也是这时改的名字,不再叫修益,而是贾宜修。”崔俣眼梢微眯,神色里一片冰冷。没病没灾,没遇大难,突然放弃原来辛苦经营的东西,往帝都洛阳来……原因大概只有一个,贾宜修找到了更好更有用的,可以让他往上爬的东西。这个东西,大概就是当年那个少年崔俣,分享给他的。崔俣深深吐了口气,听杨暄继续讲说。贾宜修到了洛阳的行为也很奇怪,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去经营结交人脉,反而总在一处茶楼出现,天天报道,一日不歇。他这古怪行为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便好奇过来看。贾宜修本就擅经营,连自身形象都能打造的人畜无害,温润如玉,一般的公子哥哪抵的住?很快,身边就多了很多朋友。洛阳城里的公子哥,与文城郡那是两码事,随便拎一个出来身份都不会太差,贾宜修这群朋友里,就有一位世家公子,郑家嫡二房的郑三公子。贾宜修惯会对待身份比他高的人,姿态不卑不亢,温暖有度,很得人们赞扬。可他并没有顺着这风往上爬,更显品性高洁……一日,贾宜修和众人去一起去深山庄子玩,不料遇到大雨滑坡,与他一直相伴的郑家公子死在了泥浆之下,他抱着郑公子一双鞋回来,失魂落魄的跪到了郑家大门口。他痛哭流涕,自责不会武功,深山无人,能力太差,没能救回郑公子,只拽住了一双脚,可用尽力气,还是没能把郑公子救回来。同去的公子们当时并未与他们一处,但大雨泥山是见了的,皆一脸惊惧,力挺贾宜修,这事实不能怪他。事说清楚,郑家感谢贾宜修高义。旁人若遇到这种事跑还来不及,他却奋力想救郑公子,没救出来,也不害怕被冤枉,还将郑公子的遗物遗言带了回来……自此,贾宜修和郑家交好,亲如一家。按理,贾宜修这样的人,巴到了世家这样高的门庭,什么干不了?接下来必是金光大道,不赶紧想办法求娶一个世家庶女联姻,还等什么?郑家其实也有这个意思。世家不喜与寒门交往,可恩义在,贾宜修人品又不错,如何能放?嫡女是不可能了,庶枝庶房的,倒是可以操作一下。郑家自己放了这个意思,贾宜修仍然没要……杨暄觉得这点也很奇怪:“我一听这跟唱戏似的,立刻把消息卷宗拿来亲自看了一下,事实竟真是如此!”这贾宜修,好机会不要,送上门的世家女也不要,要知道世家便是庶女也是很吃香的,宫里想要都要不到……郑家也很奇怪,轻易就信了贾宜修的话,不但不为难,还交好……门第之嫌呢?那贾宜修只是带回了郑公子的鞋,又不是救了郑公子的命!此等交好关系竟然一直未断,直到今日,两边还常有来往!崔俣眸底一片冰寒。从贾宜修为人品性推断,他不接受,肯定是知道下一个机会在哪里,并且比郑家厉害多了……果然,杨暄接着就说:“好似洛阳是这贾宜修的宝地,一到便时来运转,他因郑家之事名声越发高涨时,突然一次路遇皇上,得其赏识,亲自考评,进了六部!”贾宜修出身不行,说是大才,也不能算,太康帝只让他进了门部,给的官职是很小的。可贾宜修是谁?那是把钻营,经营刻到骨子里的人,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挣出更多!果然,他很快搭上了庄郦,被其收为弟子,一路教导栽培……直到今日。庄郦学富五车,不提做官,单说学问,这满朝上下,能超过他的,凤毛麟角。当年他能与眼高于顶的王复相交莫逆,得王复欣赏,凭的就是这份学识。贾宜修跟着庄郦,慢慢的,将短板补上,如今亦已是一方贤才。“贾宜修入洛阳以来,一路顺风顺水,每一次遭遇什么,或拒绝什么,都会名声四扬,得人尊重,渐渐的,已无人敢小看。至如今,他已是庄郦的左膀右臂,比庄郦年轻,比庄郦脑子好使,很多事,庄郦都要问过他的意见,可他不争功,不冒进,对庄郦始终尊敬,态度如一……”杨暄说完,崔俣冷声点评:“能披着一张皮,做到如此程度,也是不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