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纯禽记者> 第87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4节(1 / 1)

“高总,我是大媒体的老总,这是我的名片,请……”一位四十几岁的模样的老总满脸是笑紧紧地跟着高冷,双手递过名片。“好,谢谢。”高冷看了他一眼,拒绝了第一次不太好意思拒绝第二次,于是随手拿了,放在了口袋。“那不打扰您了。”那位老总一看,脸上的笑容愈发地灿烂,他连忙不再纠缠高冷。后面几个人一看,连忙如法炮制跟了上去。“高总,我是新锐媒体的老总,我们在数据库这一块希望能跟星盛合作,我们数据库非常厉害,您……”“我们的数据库也很厉害,西北地区我们可是数一数二的,我是嗨潮网络媒体……”几个企业家再一次围了过来,递出了名片。“哦,数据……”高冷停下脚步,拿过了那几个号称自己在媒体数据方面厉害的老总名片,看了一眼后放入口袋。“高总,你们企业需……需……要要要做软件app吗?我……”一位看上去十分年轻的甚至透着点学生气的人走了过来,比起其他百炼成精的老总,这位一看就是个嫩头,说话都结结巴巴的紧张不已,看着高冷递名片的时候似乎还有些畏惧。“你是沈诺,一诺软件公司的老总,对吧?”高冷微笑着接过名片,看了一眼后点了点头:“看来我没记错人。”这位沈总难以置信地后退两步,他压根没想到坐在第二排的大老总居然会记得他这个坐在倒数一排,而且并不是因为自己公司实力到了十几个亿的资产,而是因为国家扶持才进来的企业老总,不,应该是老板。旁边的几个企业家更是吃惊了。“给,这是我的名片,如果你有空的话,晚宴的时候我们单独聊聊。”高冷伸出手从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名片盒,从中抽出一张递给沈诺。“啊?!”沈诺有些没反应过来,他拿着名片呆呆的,而旁边几个企业家则眼睛发亮直接看向了名片,似乎想看看电话号码,沈诺连忙放入了西服的口袋,手还压在口袋那,似乎生怕丢了。这可是高冷接了这么多的名片,递出去的唯一一张,这说明了什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这说明了星光集团的高总看上了一诺软件公司,能让高总主动上来找的,不是大合作,就是大投资。如果两者都不是,吞并也是极好的归宿。不是一个量级的,背靠星光集团的大叔好乘凉。“是是是,好的好的好的,谢谢高总,谢谢高总,谢谢高总。”年轻的沈诺本就嘴笨,这么一来更加不知道说什么了,连连鞠躬。高冷的目光看向了后面,此时,一些坐在十几排位置的企业家也缓缓地走了出来,他的目光锁定到了其中一位身穿灰色上衣,看上去三十几岁的人的身上,快步走了过去。这人手里有两家大型软件公司,这两家软件公司都是跟国内一线新闻门户网站有着紧密联系并合作的软件公司。“季总,留步。”高冷远远地伸出手。“哎呦高总!幸会幸会!”季总见高总主动主动找他,连忙将手里的手机放入口袋,伸出手十分热情:“您好,有啥事儿?”这位季总一口的东北强调,一看就是乐天派的性格,声音洪亮。“这是我的名片。”高冷主动递名片,对方连忙快速地将自己的名片也拿了出来。“边走边聊。”高冷说道。两人并肩而行,旁人见状,不好意思再打扰,一些人只好跟在高冷的身后,可又不死心,手里捏着名片等待机会。而刚刚拿到了高冷名片的沈诺则显得有些呆,他站在原地愣了好久,小心翼翼地拿出高冷的名片看了又看,又十分慎重地放入自己的口袋,再一次用手盖着,抬眼看着高冷离开的背影。如果旁人细心的话,会发现这个年轻的老总有些激动,嘴唇微微抖动。“是这样的,您大哥应该回国了吧?我想跟他见见,看有没有可以合作的。”高冷直截了当。“您想跟他合作?”季总很是诧异,推了推金边眼镜:“他的确回国了,只是您跟他合作什么呢?他在高校教书好几年,商业方面跟现在早就脱节了。”季总的大哥五十岁出头,有着丰富的媒体经验,可以说,国内大型的四家网络媒体他都呆过,而且都是经理级别以上,还曾在五家著名纸媒担任过内容总监和总编辑等职位,四十五岁之后身体抱恙,承受不住企业高管高强度的压力,所以受聘高校当了几年教师,过起了清闲的日子。这位季总的软件公司能和国内几大门户网站合作如此紧密,跟他大哥的人脉脱不了干系。可是高总是做传媒的,在季总看来,真不知道他找自己大哥做什么,如果说聘用自己大哥的话,大哥身体扛不住;如果说合作的话,星光集团自己是媒体公司,跟其他媒体本就是竞争关系,找他这么一个脱离了媒体行业五年的人,是收集不到什么及时的商业信息的。“找他有重要的项目。”高冷含糊带过,但是把“重要”二字加重了几分,笑道:“我没他最新的号码,身边认识他的人也没有,麻烦你带个话了。”“哦……那行,您肯定没他电话了,他就是一员工,您这么大老总,您放心,我跟他说一声儿,叫他给您电话。”季总是个聪慧人,自然不会问破,搞不好是商业机密,自然是找自己大哥的,那带话就成。虽然他十分好奇,毕竟虽然自己大哥昔日是企业家喜欢聘用的人才,可人才层出不穷,说实在的,还真不缺他这一个,身上也没什么特别独特的资源,有资源也用到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上,不可能再用到其他软件公司上了。毕竟是亲兄弟,当然帮自己人。季总将高总的名片放入口袋,一出门就给自己大哥打了电话。“哥,您认识星光集团的高总吗?”“认识啊。”季大哥悠哉悠哉地说道:“杂志上见过,这可是个大老总啊。”“不是,我是说你现实中认识吗?”“现实中?”季大哥哈哈一笑:“你这不是搞笑吗?我五年都没去企业工作过了,我哪认识啊?星光集团现在可是百亿资产,我有几个脸跟他认识啊?哈哈哈哈。”“可他主动要找你呢,还留了电话号码,要你给他回电话,说有项目要跟你合作……”“他联系我?”季大哥不信:“他……这么大老总联系我干嘛?请我去工作?”“对啊,我也在想。”这季总说到这里,倒吸一口冷气:“哎呦,我的天!刚刚他好像给了一家软件公司的老总名片,他不是要抢我生意吧?!大哥,我跟你可说好了啊,我跟那几大门户网站的信息安全方面的合作,你可不能介绍给他啊!”季总一下冒出一身汗。他手里的软件公司跟几大新闻门户网站合作多年,就是自己大哥在这几大门户网站当高管的时候接的单,大哥跳槽了几家,他就接了几家的单,专门给这几大门户网站外包设计,更新,维护页面的活儿。也正是这几家大单,让他的软件公司越做越好。“你这不是废话吗?”季大哥挥了挥手:“我跟你是亲兄弟,我在你公司还有股份,我能把这方面的机会撬给外人?再说了,这星光集团这么大,还惦记你那点网站维护的生意?”“那可说不定,生意无大小,搞不好他就是惦记我这块的生意,要不然,他找你干嘛?你说说,他一个大老总找你这个昔日的高管合作,合作什么?”这倒也是。季家兄弟百思不得其解。“见见再说。”季大哥拍了板:“你放心,如果他真惦记你这快的业务,我算是去探探路,到时候想办法稳固我们的业务。你这软件公司是咱亲兄弟做下来的,我绝对不会让外人撬了这快肥肉!”都说亲兄弟明算帐,这话不假。可不代表亲兄弟就是仇家,毕竟血浓于水,这季家兄弟一起打拼到今天,不容易,感情非常深厚。他们搞不清楚高冷到底要做什么,仅仅知道他似乎对软件这一块感兴趣。这让季家兄弟很惶然。第1534章 机不旋踵【转型之篇】晚宴才开始十分钟,高冷就捕捉了一些最新消息,这些消息是报业人最忧心的。国内新闻纸生产巨头给各大报业集团发了提价函:即日起,公司生产的新闻纸上调500元一吨。这消息是内部消息,如果不是这次晚宴从其他传媒同行那里听了来,高冷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毕竟他旗下的杂志没有大多使用新闻纸,可有两条线的报纸都是使用新闻纸,虽然量大,但他外包给其他企业印刷的,国家刚刚下发的提价函,合作方要提价也是下一次递交价格的时候提。如果高冷没有来参加晚宴的话,从其他同行嘴里听说这件事恐怕会要缓几天,这也是多多参加晚宴,聚会的好处之一了吧,彼此之间交流最新的信息,及时调整生意节奏。“500元一吨,这要了命了,其他小工厂也不接单了啊。”一位老牌报业老总满脸忧愁,举着酒杯一口都没心情喝。“是啊,我们好在在前几天囤了不少新闻纸,可以缓缓,可囤了总要用完的,国家这政策是要逼死报业啊!”另一个报业巨头头发花白,也是一脸愁容。报纸,最大的成本其实不是人力承办,而是纸张成本,而新闻纸的成本又比一般纸张昂贵得多。就拿眼前这个满脸愁容老牌报业老总康总来说,他的报业集团去年一年的人力成本五千万,而新闻纸则消耗了两个亿。纸张的成本是人力成本的整整四倍!所以,在报业与报业竞争的时候,新闻纸的竞争一直是摆在首位的,大型报业为了在价格战的时候打得漂亮,往往会囤积巨多新闻纸以拉低成本;而小报业则走走歪门邪道,跟小工厂合作合作,买一些便宜一些的新闻纸,那种新闻纸少了几个程序,污染有些严重,手感也不如好的新闻纸摸起来那么舒服,但小报业现在都这么做,反正老百姓也太清楚其中道道。可现在不行了,国家在颁布提高新闻纸价格的同时,环保部门大力抓环保,而造纸业一直是最触目惊心的污染之一,跑不了,小造纸厂纷纷倒闭。大报业面临大规模的新闻纸需求,涨价会大大提高报纸的成本;小报业找不到小造纸厂买垃圾新闻纸,更扛不住这涨价。可以预见的是,报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这压力将会是长期的,永久的。“现在本来就很少人去买一份报纸看了,我们的报纸都是在地铁口白送给人看,就卖广告,这还涨价,怎么活?这不是要把我们报业逼死吗?”“就是啊,我们的报纸现在也是白送,也是放地铁口见人就发,哎,小年轻都在手机上看碎片化的新闻,没几个人看精耕细作的报纸了。”“现在的报纸也算不得精耕细作了,我们为了维持下去,加了三个跨版的广告……”现在的报纸,广告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没节操了,什么广告都接,感觉那种贴在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广告也接,饥不择食那副样子被很多人吐槽。而人们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报纸是真的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了。传媒的聚会几家欢喜几家愁,只要是能在这大河江山晚宴厅聚会的大佬手里下几乎都有报纸,新闻纸的提价牵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新闻纸的提价对星光集团的影响有一些,毕竟他虽然手里两家杂志也出报纸,收购了十几家小媒体后全部充入星盛杂志,此时的星盛杂志早已不是娱乐杂志,而是综合杂志,同时出星盛报纸,发行量巨大。好在高冷旗下的纸媒都早就转型,更多的客户是通过移动端观看星光集团的新闻,比如微博,公众号,以及线上app。影响不会向那些纯粹的纸媒一样致命。但虽不致命,新闻纸的提价也会让星光集团在纸媒这一块的成本上升起码四千多万,不要小看这四千多万,你越壮大,印刷得越多,你的成本就越高,而相反的,越来越多的好企业会将广告投放到移动端,你的广告收益越来越少,成本却越来越高。温水煮青蛙,这一块年年亏损,这样下去怎么好?这要是今年传媒巨头们聚会纷纷一脸愁容的最根本的原因了,纸媒越来越来做。但纸媒不能倒,纸媒倒了,市面上就将只存在碎片化阅读,一些七七八八没营养的网络媒体出的新闻能看吗?被网友骂的垃圾新闻十条有九条是网络媒体出的。纸媒还是拥有相当庞大的群体的,这块肥肉谁都不想丢,可这块肥肉却越来越难啃。高冷举着酒杯跟大家斡旋一阵,听了一些消息后,心中更是有了打算:转型,纸媒的转型是必然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李总,您报业去年不是转型了吗?我看你做了南报的app,当时新闻很轰动,现在怎么样了?”高冷问道。李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别提了,我们做这个app的时候就是希望能让纸媒走向移动端,大家不是喜欢用手机看新闻吗?那就下载我们的app,用手机看,还不花钱。对吧?”高冷点了点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李总长长地再一次叹了口气:“下载量不行,我们报业的固定客户年龄层偏大,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啥叫app。年龄小的吧,他们也懒得专门为了我们这一家报业下载一个app,他们看腾讯,看网易。腾讯网易他们有什么精品文章啊?不能说他们没有,起码很少,对吧?可没法子啊,现在的人,啧啧,哎,他们就看那些。”李总不再年轻了,他从二十岁开始就呆在南方报业,一呆就是三十年,见证了南报的成长和崛起,当年一呼百应的盛景,不再了。李总老了,南报也老了。拥有着一大批金笔头的南报,老了,不适应这个时代了,那些明明写出来顶好文章的金笔头,面临养不起的尴尬境地。“我们做app,也瞎了。”另一位三十余岁的老总一仰头喝掉酒:“我们是年轻的团队,也做了转型,往移动端发展。没办法,现在投放的广告盈利以每年减少30%的速度滑落,不改不行,会死的。可转型哪那么简单啊,我告诉你,一篇微信上写的什么狗屎东西,什么……哦,对《比尔盖茨的十个建议》,转发量一个亿!我们都是内行,你说,比尔盖茨说了什么狗屁十个建议啊?胡诌嘛,可很多老百姓信这个啊,还有什么杨澜说给女人的多少多少句话,什么惊天新闻,小叔子爱上自己的舅妈……你说说,哎,难啊!”一片叹息。转型是必然的,报业集团很多在转型,可却抓不住命脉,一家之力太过薄弱,如今app太多了,微博和公众号,app这三个要养活一大家子,太难了。可不转呢?如今各大报业早几年前就没闲钱来储存新闻纸了。这次新闻纸的提价,所造成的影响绝对是灾难性的,而且会很快这种灾难会很快地体现出来。不乐观地讲,在未来的一两个月,报纸可能会陷入用纸荒。为什么用纸慌?贵了,造纸厂不是应该加大印刷嘛?恰恰相反。以都市报为例,如今的都市报比如新京报,早就是免费阅读,在地铁口就能拿,在黄金时期,因为这种模式能锁定地铁里大量无聊候车的人群,所以广告商十分青睐,为了提高客户群,新京报加大印刷,报纸印刷厂灯火通明,开动所有机器,也很难保证新闻纸准时送往新京报。如今,一旦提价,印越多亏越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