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庄子的故事> 第12章 道家的底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道家的底线(1 / 1)

哀兵必胜此刻,哀兵也胜不了。双方的实力悬殊太大毕竟禽滑厘是率墨家所有弟子前来剿灭的。“所有弟子”,是指可以抽调过去的弟子,并非墨家的全部弟子。当时的墨家,是一个很大地学派,比儒家学派的人员还多。因为墨家学派是属于平民学派。墨家弟子遍布大周天下,有几十万人。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自称自己是墨家弟子,师从谁谁谁。当时的儒家地位显得有些“孤高”,人数并不多。比道家的人数还少,只能排第三。道家学派是当时的第二大学派,学习道家思想的人数仅次于墨家。杨朱被禽滑厘等人群狼战术围住,自身难保。他有心去救那个护法士,却无能为力。不过当看到墨家弟子如此残忍的时候,杨朱的实力一下子爆涨了起来。哪里有如此残忍的为了斩杀敌人,为了不让敌人跑掉,墨家的弟子简直疯了,外围的弓箭手,竟然直接朝里面射杀。他们说:宁可错杀自己人,也不能让坏人逃脱这简直是把别人的生命当儿戏另外那些被自己人射杀而死的人,竟然一点也不怨恨。反而觉得自己的牺牲很值得由此可见当时的墨家,在禽滑厘时期,是如何的极端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对墨家思想的理解,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展到相当于现代社会中那些搞自\杀式\袭\击的危\险\分\子。道家认为,只要别人不侵犯你,你都不要管别人的事。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方式,你有你的人生观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过你的生活,我过我的日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互不侵犯。道家也认为: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产生误会、误解什么地,退让一下就可以。如果不是误会、误解,别人是在侵犯你,那么我是有底线的生存是道家的最后底线当别人已经严重威胁到道家生存的时候,那么不客气哀兵必胜,道家是不会给你悔过的机会,直接灭杀,不留后患。所以道家一般是忍让忍让再忍让当现忍无可忍的时候,不会给敌人辩解的机会。当现禽滑厘就是要杀他,要灭道家的时候,杨朱突然爆出了一股神奇地力量也许这就是“生”的力量一个人求生的本能力量不战则死战也是死反正是死不如死战,不如多拉一个垫背的尽自己最大地能力,多拉几个垫背的尽自己最大地能力,将敌人消灭多少是多少。当一个人到了死的时候,他才会真正地明白,活着是多么地好他们才知道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当一个人到了死的时候,他才会真正地明白,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重要性。道家一般到了这个时候,都不再像人们曲解地那样:“自私”、“消极”、“被动”、“无为”。这个时候,他们想到的是无私,是奉献是为同道中人谋福祉牺牲自己,解救同道中人那种大无畏精神道家的这种“大无畏”精神,不同于其他学派的大无畏精神。道家的大无畏,是在现自己必死无疑地情况下,不得不如此。而不是随随便便去“舍我其谁”、“舍生取义”道家学术思想是不会劝别人去死的不过儒家的“舍我其谁”、“舍生取义”的核心,也不是让人随便去死,去出头。殊途同归,其实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而为之。多杀死一个敌人,敌人的力量就会减弱,同道中人就会多一份战胜敌人的希望有了这种想法,所以杨朱的实力爆涨禽滑厘亲自率领众弟子复仇,以群狼战术而战之,可还是无法将杨朱斩杀相反实力弱一些的墨家剑士,上去一个死一个。转眼之间杨朱的脚下,踩的都是墨家剑士的尸体。山风吹过来,空气中都是血腥味山沟中,流淌的都是血水。天空中,又飞来了不少食肉的飞禽。这类飞禽的嗅觉灵敏,一定是闻到了这里的气味,才飞过来的。见下面战斗继续,它们在众人的头顶上盘旋着,等待着机会扑下来饱餐一顿。此时茅草屋那边,战局已经平息下来。在万箭齐下,道家的那个护法士,倒下了。同时围在他周围的那些墨家弓箭手,也倒下了,这些人被他们自己的同伴射杀而死“射再射射”那个命令射杀的人,还是不放心,命令弓箭手继续朝着道家护法士那边射箭。一直到那些人身上都插满了箭,跟个豪猪似的,才放手。“残忍真是残忍”“这不是师父教我们的师父教导我们要仁爱要爱天下人,而不是残忍而不是滥杀无辜而不是公报私仇”“走我们走我们去找师父”“走”这个时候,外围不少墨家剑士、墨子的嫡传弟子、墨子时期的剑士,一个个看不下去了。他们决定离开禽滑厘,到秦国去。他们也早就听说了,好像墨子归隐在秦国。这个消息到底是真是假,是时候去证实一下了。这里已经不是他们的墨家不是不是曾经的墨家了。这里是禽滑厘的墨家。墨家不会为了斩杀一个敌人,而连自己人都一起杀。这不是墨子教导他们的,这也不是墨家思想外围的这些剑士退出了,他们不想再参与这场对道家的灭杀行动。再则先前杨朱的话,他们也听进去了。是啊墨子呢他老人家呢他老人家是归隐了,还是被禽滑厘挟持了如果打听不到墨子他老人家的消息,那么杨朱所说的就是真的墨子他老人家可能是被禽滑厘挟持了或者陷害了。要是那样地话,墨家就不再是墨子的墨家了,而是禽滑厘的墨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