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庄子的故事> 第168章 谁能一统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8章 谁能一统天下(1 / 1)

不觉间,天已大亮,庄子与白圭两人整整谈了一个晚上。其他商贾,早已架不住瞌睡,睡觉去了。谈完庄子认贼作父事件后,两人又从秦国谈起,到大周天下的各个诸侯国。商圣白圭认为:天下将来可能归楚或者齐,特别是楚。秦国虽然在卫鞅的变法下强大起来了,可随时都有可能乱起来。一旦变法失败或者中途而废,秦国面临后退或者灭亡的危险。所以秦国的将来还是一个未知数。而楚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民风温和,子民勤劳踏实。不过他对楚国的将来也很担心。楚宣王开疆拓土,对自治国家方面都不错。可在继承人方面,白圭很是担忧,能不能有一个好的接班人。如果下一代楚国君王无能,楚宣王所做的一切,都白搭了。对于魏国,白圭摇头叹息。魏国现任君王,也就是历史上的魏惠王,虽然在开疆拓土上面很不错。可是魏国国土面积小,人口又不多,魏王又不听劝谏,不知道休养生息,连连征战,早晚会让魏国垮掉。白圭原为魏国重臣,就是因为魏王听不进去臣子们的劝谏,他才弃政从商的。所以他对魏国都不敢提及过多,以免隔墙有耳,传到魏王那里去了他在魏国也就呆不下去。对于齐国,白圭是看好的。齐国的齐王也就是后来的齐威王,也就是历史上记载的那个“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君王,是一个很年轻不错地明君。不说别的,就连嘴臭的淳于髡,都被他重用了。可见齐王是重视人才的。只要你有才,人家都敢用言格即可免費無彈窗觀看“还有不得不提一下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一个人才聚散地就跟当年宋国蒙县墨家分坛一样,那里聚集了几千上万大周天下的才子”“稷下学宫”庄子问道。对于天下大事,他这个才出山的人,知道的很少。特别在白圭这个游走在大周天下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商人面前,庄子更是白痴级别。“稷下学宫就是一个大学堂齐桓公时期开设的,也就在你跟你师父走后那年,齐桓公晚年为齐国做的一件很有远见的大事,开办了稷下学宫。齐国为了招揽人才去他们齐国,凡是去稷下学宫讲学的人,按照听课的弟子多少,给予你一定地奖励听你讲课的学生越多,先生的报酬就越高。还有凡是去稷下学宫听课的学生,只要有先生签收了你,你都可以住在先生家里,一切费用由齐国国库支付在这样地情况下,天下才子们都去了那里,只要找一个先生拜在门下,就衣食无忧了。所以吸引了天下才子,只有你有路费,你能去齐国,你不仅可以免费拜先生求学,还可以衣食无忧。天下寒士谁不愿意前往。要是在那里崭露头角了,被齐国重用了,那是多好地事啊关键是你必须先有一定地才学,你到了稷下学宫后必须有先生收你做学生”庄子心想:稷下学宫是个好地方,到了那里,我可以讲我的道学,通过稷下学宫把道学传播开来,省得我周游列国了。嗯等我回了宋国,打听到容儿与青儿的情况后,就去齐国的稷下学宫。不过那个叫淳于髡的人在齐国,他会不会为难我不管那么多了,还是先去试试运气对天下一统的看法,庄子还是看好秦国的。不过为了尊重白圭前辈,他没有与他进行争辩。关于秦国的将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预料。对于大周天下的各大诸侯国的将来,谁也无法预料接班人是一个大问题真是父一辈子一辈,变数太大了。庄子看好秦国的原因就是:一秦国目前有一个明君秦孝公是一个为国为民的明君。就凭这一点,能保秦国几十年不会有太大地变故。二秦国有一个能臣卫鞅不仅有旷世奇才,他还一心为民此人没有私心心系天下苍生,任劳任怨其三秦国的治国方针是正确地秦孝公与卫鞅等人商定了百年计划,只要子孙后代按照这个计划实施下去,天下一统只是早晚的事。其四秦国子民一直生活在战争所带来的苦难中,他们希望早日过上安定地生活。所以老秦人敢于拼搏只要一直保持这种拼搏的精神,就可以一鼓作气、一统天下。你们老是欺负我是不是等我有实力了,我把你们都打趴下,让你们臣服君心、臣心、民心一致,何愁秦国不能强大何愁天下不能统一对于燕国、赵国和韩国,白圭都不看好。其主要原因,这些国家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加上这些国家的国君都不是明君,重用的臣子又都是些名利之徒、奸佞小人。昏君手下无能臣明哲保身,在昏君手下当官不但不能施展才华,还有可能被名利之徒、奸佞小人所陷害。所以昏君手下无能臣。就算有能臣,能臣也没有作为。除了这七大诸侯国外,那些小诸侯国的命运,最后是灭亡。就跟大周天子一样,早晚会被人端了,周朝将不复存在。大周朝的最后一点地盘都保不住,大周天子都将不复存在,何况那些小的诸侯国呢比如说庄子的母国宋国它的灭亡只是早晚的事现在的宋国,在实力上面,无论是国力、军力,都无法与周边的国家抗衡。你也根本发展不起来,你想称霸,统一周边的小诸侯国,按照实力来讲,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对付卫国,对付鲁国这样地小国家。还有韩国,宋国与韩国也是可以一拼的。可是只要你对随便哪个国家动武,其他国家就会以此为借口,联合起来把你宋国给灭了,把你的土地给瓜分了。你想对楚国动武,不可能你想对齐国动武,不可能你想对魏国动武,不可能你想对赵国动武,不可能这些国家不需要联合,单挑就把你给挑了。你唯一地办法暂时不称霸,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外交上面保持中立,一个都不得罪。这样勉强可以支撑几十年时间。可是一旦你的综合国力强大了,周边的诸侯国就会有一种威胁感人家就有可能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对付你,削弱你的综合国力总之一句话不好混在战国时期就这样,你不招惹别的国家可别的国家见你强大了他感到害怕,总是感觉有潜在地危险不把你打趴下他们不放心你的国家强大了,别的诸侯国更是害怕。他们表面上向你主动求和,可内心里时刻想削弱你的综合国力。战国时期,跟现代社会的国际关系一样你想独善其身是不可能地你要是公开发展军力,人家更不放心你。你不发展军力,人家又来欺负你就那么回事说到母国宋国,庄子的心里很不好受说实在地话,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他是宋国人,作为宋国的子民,应该为自己的母国着想。可是目前的宋国处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又能如何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