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庄子的故事> 第972章 不作为的人不是道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2章 不作为的人不是道家(1 / 1)

如果楚威王不是一个想称霸的君王,一心只想把楚国管理好,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巩固国防,让其他诸侯都不敢来侵犯。另外其他诸侯国都愿意效仿楚国模式,就跟宋国效仿漆园模式一样,百鸟朝凤、天下来归的话,庄子倒是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做一个大隐隐于朝的隐士。道家不是不可以为官的,并非一定要小隐隐于野,也一样可以生活在市井之中,中隐隐于市。也一样可以做官,大隐隐于朝。就像宋荣子那样,在宋国朝堂上为官,并得到宋剔成的信任。当然作为道家为官并非完全是一种求生存的手段,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拯救天下苍生。而把大隐隐于朝当成混时混日子,拿着高薪却不为人民办实事、不作为,那就是对道家的误解。那种人也不是真正地道家,只是打着道家的幌子或者说是故意曲解道家,给道家抹黑。在能够为民做好事的时候,尽量做事。在不能为民做事的时候,明哲保身。而不是混时混日子,不作为、没有立场、底线,墙头草。更不是为了那一份高薪而霸占官位,得享尊荣的生活。混时混日子、不作为、没有立场、没有底线、墙头草、为了那一份高薪而霸占官位的人,都是伪道家,都不是“大隐”。这些人都是挂着道家的牌子,给道家抹黑,或者说是故意曲解道家学说思想。庄子不想去楚国为官,是因为他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楚国的朝堂上。再则楚威王时期可能重用你,把你当个人。而到了他儿子时期,后代君王时期,就不一定再重用你。或者楚威王现在是重用你,以后说不定就不重用你了。还或者楚威王只是请你去楚国给他充充面子,表示一下他重用人才。而等你到了那里,政见不合就将你束之高阁。确定庄子是大才后,为了安全起见,楚国并没有大张旗鼓公开来聘请庄子。因为楚威王知道了,庄子在宋国受到了宋剔成那个昏君的迫害。你要是大张旗鼓地话,必然会祸及到庄子的家人。要是那样地话,庄子就不一定来楚国了。相反还要怨恨楚国。所以楚威王秘密地派来两个能说会道的使臣,带着重金,请庄子。庄子的分身从楚国回来,就在心里想着:如何才能推脱掉,不去楚国做官。而且还不得罪楚国。就跟推掉魏惠王的邀请一样,既不得罪,又能成为朋友。这一年,即公元前339年,周显王30年,楚威王1年,庄子31岁。卖儿又生养了一个儿子,并且又怀上了。现在的庄子家里,已经有五个娃了,加上卖儿又怀了,可以想象,生活将会如何以庄子、卖儿的大手大脚,再多地银子也是不够花的。当然如今的庄子不再是过去的庄子,如今的卖儿也不是过去的卖儿,他们表面上大手大脚,花银子如流水。可实际上他们还是保留了一手。以前宋剔成赏赐给戴六儿的金银玉器什么地,早已在戴六儿时期就花得“差不多”了。加上两年抗战期间,戴六儿又捐了一些金子给了宋剔成。基本上在宋剔成和外人的眼里,这笔钱没有了。其实不然还有很多都被卖儿财不露白隐藏起来了。以前做的,都是表面现象,做给别人看的。好让别人都认为她们家的银子花光了,只有这样,才不遭贼惦记。还有以前从漆园带回来的银子,也还有许多。还有上次从魏国带回来的银子,基本上都没有动。可是为了做样子装穷,你不得不那样装可怜。从某一天开始,庄子又捡起了编织草鞋的手艺,每天早早地就打开院子的门,让赶集的人看见他在编织草鞋。上午集市散了,他又下地去干农活,保持自耕自食。另外他还让张山、嫂夫人两人帮他负责管理墨家分坛那一片开垦出来的土地,请人耕种或者是转租。现在宋国的政策是鼓励人开垦新地,租熟地耕种的人少了,一般都是自己去开垦新地。反正只要在规定的地方开垦新地,都是不收赋税的。所以庄子在墨家分坛那边开垦出来的土地,是没有人愿意租种的。但是可以请人来打短工。当天干活当天晚上收工就给银子,给宋国刀币,还是有许多人抢着来干的。对于穷苦人来说,能挣一些现金,还是愿意挤出一些时间来的。他们可以选择白天给庄子家干,趁早抹黑给自己家干。张山与嫂夫人两人也要生活,也耕种了不少地。不管怎么说,要维持自己生存下去,要自食其力。为了装穷,为了补充一家人的营养,装出没有银子买肉吃的假象,庄子只得经常背着弓箭去墨家分坛的山林里捕猎,去河边钓鱼什么地。有时还可以把捕获来的猎物,钓来的鱼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些银子。这些年下来,庄子的形象基本上定下来了:穷家里没有积余的银子。娃多养不活。卖儿除了怀孕生娃、教育娃娃们外,那就是抽空绣花。她一天到晚都很忙,一点也不是装出来的。而且每天都能听到她的哭声,都是被娃们给气的。曾经显得很富态的卖儿,如今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了。当然卖儿不是那种痛苦地哭,而是带着发嗲地哭。说真实一些,她是幸福地哭。可卖儿的哭,对于不了解内幕的人来讲:就是因为穷,因为家里没法过了,儿女多了,才哭的。对于外界人的误解,卖儿也学会了装比,从来不作解释,默认了。相反她还顺着别人的话引申一下。“娃都不听话淘气打又舍不得打,只能自己哭了呜呜呜”卖儿还一边说着一边又哭起来,一副很痛苦、很无奈地样子。“谁让你生养那么多娃呢你少生些啊你”有人好心地劝解道。“没有办法啊呜呜呜我又怀上了呜呜呜”卖儿哭道。“你不能跟庄子他分开睡啊分开睡就不会怀娃了”“呜呜呜”卖儿装出难为情地样子,没有辩解。“唉你家那个日子没法过了平儿他娘我家还有一块干肉,呆会我送给你给娃们补补身子”平儿,是庄子与卖儿生养的第一个儿子庄平。因为懂事,大家都喜欢。所以卖儿就变身“平儿他娘”了。“不要不要你家日子也不好过呜呜呜”卖儿推辞道。“当年我家穷的时候,你也帮过我现在是我报恩的时候不管怎么说,我家日子比你家好,我家娃长大了,都能做活了”aa270522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